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关于戏曲音乐的腔問題,我們也頗有爭論,最近看了陈捷同志的《对戏曲昔乐如何腔的一些看法》(《上海戏剧》1961年第7、8月号)一文后,頗有启发,現在談談我个人的一些經驗和肤淺的看法,不对之处,請同志們指正。戏曲音乐是通过演員的演唱来刻划人物性格、表現主題思想的,不論是曲牌連接也好,板类变化也好,它总是在基本調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音乐思維的細致刻划,創造出适合这个人物的音乐形象。人們称这个創作方法为“一曲应变多用”。但它也有

  • 标签: 戏曲音乐 专曲专用 人物性格 上海戏剧 演奏方法 作曲者
  • 简介:场镜头一般为全景,在电影中具有总结、揭示甚至评述的功能。全景既是叙事的需要,也是叙事的脱域;既具有讲述内容的意义,也具有展示风格的、论述的非叙事性意义;既是感性也是理性的展示。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中,它呈现一种批评现代性的姿态。但在刻板印象的背后,总有脱域和逾越,这组成了电影的影像的意义,这也正是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本体论中强调的现象学意义上的客观。

  • 标签: 定场镜头 二次定场 叙事 美学
  • 简介:<正>由技术与艺术、二者相互交叉融合而来的民间技艺,是人类造物活动中手工艺、半机械化生产方式发展的产物。按现代技术观点,手艺或技能仅仅只是技术中的一个要素,它只有与艺术相结合,才能成为较一般技术更为高超的专门技艺。《巧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认为只有把握自然、物质和工巧,才能有良好的结果。在现代,技术常指物化技术,相对地说,艺术则指造物意匠中的立意造型,它通过特定的技术过程完成并满足人们的功利目的和审美需求。这说明技术兼

  • 标签: 民间技艺 造物活动 相结合 技术过程 艺术 生产方式
  • 简介:一出《司马相如》把我这个小“昆盲”引进了昆剧的艺术殿堂,也把“岳缇”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带进了我的生活。今年4月,当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观看《司马相如》的时候,有一大半的原因是想见识一下这位昆剧界第一女小生的风采。果然百闻不如一见,岳老师的司马相如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而又患得患失,看后令人既欣赏其才华、同情其怀才不遇,又鄙夷其人格处世。看惯了沉湎在“脂粉气”中的女

  • 标签: 昆剧 司马相如 张静娴 排练厅 学生示范 演员
  • 简介:恩斯特·勒(EmstToiler)1893年生于德国小城萨莫钦,父亲是个有钱的商人和地方议员,母亲则有犹太人血统。勒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对德国的政治与社会现实十分关注,并为地方报纸写专栏文章。1914年他曾赴法国短期学习法律。一战爆发后,勒出于爱国热情应征入伍,并参加了极端残酷的凡尔登战役,这一经历使他转变为一个和平主义者。1917年退役后,勒进入慕尼黑和海德堡大学,学习文学和社会学。这期间他开始接受社会主义的思想,并广泛阅读马克思、恩格斯、拉萨尔、巴枯宁等人的著作。1918年11月,勒参加了临时巴伐利亚苏维埃政府,当选工农兵代表会议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次年4月,这个革命政府被推翻,勒被捕并判处五年监禁。

  • 标签: 苏维埃政府 戏剧 短期学习 凡尔登战役 和平主义者 中央委员会
  • 简介:“残酷戏剧”的创导者是法国戏剧理论家、演员安南·阿尔。他于1926年,和R·维特拉克一起创办阿尔弗雷德·雅里剧院,并发表宣言,表示要建立完整的理想的戏剧演出。他是两次大战之间法国先锋戏剧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信奉过超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他的最有影响的戏剧理论著作是1938年出版的《戏剧及其重影》。

  • 标签: “残酷戏剧” 安托南·阿尔托 戏剧演出 先锋戏剧
  • 简介:戏曲《四离歌》2017年8月开始酝酿策划、编导排练,2018年1月12日在昆明莲花池庭院剧场初演成功,2018年10月在北京参加了第五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的演出。《四离歌》这出戏的灵感来源于我多年的一个思考:目前表现杨玉环的剧目,很多女主角内心的戏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但我认为这个角色大可以去挖掘,因此一直想做一出关于杨玉环的戏曲剧目.

  • 标签: 花灯戏
  • 简介:提到当下的日本电影,无论是在人们的印象中,还是落实到票房上,毫不夸张地说,日本剧情片已有近十年的时间无法在商业上取得成功。能与好莱坞大片抗衡的,只有动画电影和电视剧场版电影。传统的剧情片,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被搁置轻视的位置。它们抑或向低俗的商业口味妥协,抑成苟延残喘在非主流的艺术电影节。

  • 标签: 日本电影 动画电影 剧情片 好莱坞 电影节 行定勋
  • 简介:被誉为“民乐之王”,“弹拔乐器之王”的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梨形共鸣箱的典项琵琶,木制,张四弦,原先用丝线,现在用钢丝、尼龙制成

  • 标签: 琵琶 音韵美 演绎 弹拔乐器 弹拨乐器 南北朝
  • 简介:说起京剧的歌唱之,以在下的审美经验和思忖,屈指粗粗算来,大概可以体现为以下几方面:头一样是唱腔音律之,二一个是歌唱者音色音质之,三是演唱方法和技巧之,最后不可少的是唱腔中情感对人的感染之等等。

  • 标签: 审美经验 演唱方法 歌唱者 唱腔 京剧
  • 简介:一九七九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三日,英国老维克剧团在上海演出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导演比·罗伯逊先生应邀在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作了关于该剧的导演经验介绍,并回答了若干问题。现把他的讲话记录稿发表。

  • 标签: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戏剧 喜剧演员 演出形式 观众 克劳狄斯
  • 简介:水袖在传统戏曲中很常见,大衣箱中的绝大部分戏装如蟒、帔、褶等都镶有水袖。水袖的名字来自水衣。水衣是一种衬衣,演员穿戏衣时,里边要衬一件水衣,大领、大襟,白布制,贴身穿以防汗水浸湿服装。水衣的袖子比戏衣的袖子长一点,露在戏衣的外边。

  • 标签: 水袖 传统戏曲 演员
  • 作者: 郝春红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戏曲形象的塑造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活动,具有审美价值。高尔基说:“按天性而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把美带到生活中。”戏曲演员通过特定的人物来体验美、表现美和升华美,所以美是一切艺术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了美,艺术也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也可以说,人都是为了美才创造艺术的,戏曲演员正是艺术美创造的载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传统民族文化中的诗性智慧的体现。中国的曲论家,历来把戏曲看作诗的演变与分支。古人说,词是诗之变,曲是词之变,戏曲接受了我国诗歌优秀深厚的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

  • 标签: 诗性智慧 戏曲文学 传统民族文化 《楚辞》 《诗经》 表现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著名音乐家江仙先生根据《康定情歌》改编的钢琴四手联弹《西康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歌曲乐器化的成功范例。解析该作品的人文思想、曲体结构、复调构架、配奏技法、演奏尺度等,对发展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器乐的改编和演奏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 标签: 江定仙 钢琴 四手联弹 西康民歌
  • 简介:唐代乐舞的繁荣构成了大唐多元乐舞文化的场面,它是受外来文化与汉族传统乐舞文化融合与认同的影响。作为西域乐舞的代表,胡旋舞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高超的技巧展示出唐代人们的审美追求,并广为流传在社会各阶层。本文从文学和考古双重视野考察胡旋舞入华源流、唐代流行盛况以及胡旋舞的舞容等问题,认为胡旋舞传达着一种不同于中原传统审美观念的美学价值追求。

  • 标签: 唐代乐舞 西域乐舞 胡旋舞 燕乐 霓裳羽衣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