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试图对福建各高校艺术学院设立音乐舞学科的意义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分析,并对设立音乐舞这门学科的课程结构原则和学科建设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寄希望音乐舞这门学科成为实现高等艺术院校文化价值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探讨福建高校艺术学院今后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福建高校 艺术学院 南音乐舞 学科建设 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
  • 简介:戏曲是一门综合舞台艺术,剧本、导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门类互相融合,缺一不可。作为舞台美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化妆是塑造人物外在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帮助演员接近角色,以其鲜明的化妆造型和人物造型,将演员本身与角色形象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演员创造角色,就是塑造角色之形,表达角色之神,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统一体。观众对那种有形无神的演员不满意,同样对有神无形的演员也不欢迎。对于演员的角色之神,可以通过手眼身法步和唱念做打的表演去呈现,而角色之形,只能靠化妆艺术来完成。

  • 标签: 化妆造型 人物造型 西迁 秦腔 舞台美术 舞台艺术
  • 简介:焦菊隐和黄佐临两位导演曾在民族化演剧探索和整体演剧现代化进程中占有阶段性主导地位,同样被誉为“中国现代剧场艺术的开拓者”。他们的导演艺术风格存在诸多异同特色与倾向。本文首先以历时性的视角强调勾勒两位的导演风格形成过程与思想共性。随后,从导演与演员表演、舞台时空处理、剧本与二度创作等等导演实践要素进行具体剖析。最后以个性人格特质对两人导演艺术风格异同作出总论。焦菊隐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聂米罗维奇.丹钦柯的影响下借鉴戏曲精神制定出具体细致的导表演及舞台演出法则,以写实话剧为本位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习惯的北京人艺风格。黄佐临则以其“写意戏剧”为最高原则,以粗犷自由的笔触勾勒理想的蓝图。

  • 标签: 艺术轨迹 思想共性 表演 舞台时空 二度创作 人格特质
  • 简介:音原称弦管,是我国古代音乐中保存最丰富、最完整的古老乐种之一,是我国弥足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千年文化的积淀,使之集元曲、弋阳腔、昆腔之特点于一身.并与闽南民间音乐有机融合,风格古朴委婉,于派民乐独树一帜.可谓“一曲音唱千年,千年音如一曲”。音干百年来广泛传唱于泉州为中心的闽南语系地区,并流传至台湾、港澳和东南亚等地.是世界各地闽南人联系的精神纽带。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音 中国民族音乐 传承 中国音乐史 闽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