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旧瓶装新酒',简单地说就是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我们常常以此形容那些富有创意的新编剧目,认为代表了一种进步。但是,观看了北路梆子传统戏《劈殿》之后,我认为传统戏不用现代高科技包装,'旧瓶装旧酒'风景依旧。9月11日晚,我第一次观看了由忻州市北路梆子剧团演出的原汁原味的经典北路梆子传统戏《劈殿》。真是声腔激越,慷慨高昂,震彻太原工人文化宫剧场。如果梆子戏在农村广场上演奏声音传之甚远

  • 标签: 传统戏劈 劈殿 北路梆子
  • 简介:传统礼仪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养分,对当代的国民精神家园与思想道德建设,对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与政治建设等都具有良好的助推作用,理应受到重视并加大其传承、发展的力度。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传统礼仪文化在当代中国出现了弱化的态势,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鉴于此,务必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新常态,把握国民精神现状,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平台,将传承与发展传统礼仪文化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之中,以此不断拓展传统优秀礼仪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 标签: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 传承 发展
  • 简介:李玫《中国民间小戏史论》有三个主要特色。第一,文献分疏中自动呈现民间小戏史。第二,考镜源流,弄清每一个经典小戏作品的演变脉络。第三,论述精当,卓见迭出。从研究方法看,李玫重视实证研究,总是把术语放到文献中,放到具体语境中分疏,毫不含糊。从现代学术进程看,李玫将"非文人创作"作为重要标准取舍民间小戏,无论从研究视野上看还是从著述的态度上看,都意味着她真正进入了戏曲文学研究的"小传统",为真正的"非文人创作"的民间文学写入中国文学史提供了充分的研究成果。

  • 标签: 民间小戏 戏曲史 小传统
  • 简介:传统曲牌,是一种中国戏曲特有的传统音乐模版。曲牌的创编,就是一种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很难合理创编传统曲牌。

  • 标签: 曲牌 模版 演唱
  • 简介:江苏名城有好多,在苏州城2500岁生日的时候,余秋雨写下著名的散文《白发苏州》,道尽了那座东方威尼斯的迤逦风情,美丽与哀愁:而扬州城2500岁的时候,罗周写了这部《不破之城》,二十四桥明月夜,口昌尽扬州城的英雄血、明月心,李政成则演尽了史可法的风流与壮怀。

  • 标签: 史可法 扬剧 苏州城 余秋雨 威尼斯 李政成
  • 简介:话剧《甲午祭》作为“2017山西省新春新创优秀剧目展演”剧目之一,由编剧卫中、导演吴晓江、舞美设计申奥、灯光设计孟彬等人组成主创团队,并汇集了山西省话剧院老中青三代演员力量。“甲午”,意指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祭”,意在重温这段中华民族的危机和屈辱,警醒今天的中国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3月3日晚,笔者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观看了这部剧作。除了引子和尾声,一共有17场戏,

  • 标签:
  • 简介:何为戏?王国维一言以蔽之:“以歌舞演故事”,他在《戏曲考原》中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在《宋元戏曲考》中他又对此说做了一个“补充说明”,“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如何讲一个戏曲故事?怎样才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戏曲故事?比如苏东坡曾这样赞美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战国时期楚大夫屈原的学生宋玉曾这样描

  • 标签: 歌颂栗毓美 河清海晏有感 观河清海晏
  • 简介:9月22日晚,我在南宫剧场观看了首届山西艺术节暨第十五届'杏花奖'参评剧目由介休市晋剧团移植演出的晋剧《焦裕禄》。每个时代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都有不同的阐释,而焦裕禄属于我党上世纪60年代的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焦裕禄》一剧彰显了共产党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人民公仆形象,是一部歌颂当代共产党人光辉形象、宣扬主旋律、歌颂正能量的作品,这是一部永远不朽的体现共产党人形象的主题作

  • 标签: 公仆形象 塑造质朴 形象观
  • 简介:山西省话剧院重磅推出的话剧《生命如歌》讲述了老八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军垦陈旭刚和他的儿孙四辈几十年坚守兵团、奉献兵团的故事。该剧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60余年屯垦戍边的真实历程为背景,以一位山西籍老军垦陈旭刚和他的兵团往事、家庭往事展开故事,以陈旭刚与儿子陈保国的情感纠葛为矛盾主线,以陈旭刚90岁生日之际为冲突情境,以儿子陈保国对边疆建设做出贡献并献上生命为全剧升华,展现了父

  • 标签: 兵团楷模 奏响生命 楷模奏响
  • 简介:现有关于南戏剧目《刘文龙》的几种文本,以广东潮安发现的宣德写本《金钗记》最为有名。然而最初引起笔者震动的,不是其文献价值而是它出世时的情景:1975年12月潮安县西山溪的一座明代墓葬被发掘出来,男女合葬的墓制,在男主人的尸骸下贴颅而枕的枕头里。

  • 标签: 传统剧目 刘文龙 艺术传统 梨园戏 流派 炫技
  • 简介: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的电影世界里,生死总是离不开的话题。他的电影故事多以死亡为母题来表现生命与死亡的关系,无论取材真实的死亡事件,抑或虚构死亡的暗线,始终以一种现实主义的情怀,表达导演对生死观念的思考。在他的镜头之下,随处可见的樱花,无所不在的食物,都变得极具生活化气息,传递出生死和解的哲学意蕴。

  • 标签: 是枝裕和 樱花情结 生死和解
  • 简介:近年来,戏曲艺术继承与创新的话题一再被热议。作为戏曲服装设计师,笔者也一直在思考:时代风貌如何融入戏曲服装设计,戏曲服装设计如何与时俱进,如何进行以彰显戏曲本体特色为标准的传承与突破。

  • 标签: 服装设计师 戏曲艺术 继承与创新 时代风貌 与时俱进
  • 简介:当我们说起山西戏剧,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之一就是山西有49人次先后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人数始终位居全国各省之首。不仅'梅花奖'演员多,山西还有近200人获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人数位列全国第一,这两组数字使我们当之无愧地成为梅花大省。大梅小梅绽放梨园,演奏着属于他们的华美乐章。所以大梅花奖和小梅花奖共同绽放舞台是非常值得观众期待的一场艺术盛宴。9月21日,作为首届山西艺术节中一场重要的展演晚会《韵味山西——'梅花奖'

  • 标签:
  • 简介:'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相信很多人对这首歌并不陌生,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脸黑如墨、心如明镜的'包青天'。千百年来,包拯已然成为了正义和公道的化身,从古代走向现代,从历史走向生活,从现实走向艺术,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上党梆子移植剧目《打龙袍》再次唤起了人们心中的那份'包公情结'。《打龙袍》的历史背景源于北宋时期一个曲折离奇的千古疑案——狸猫换太子,这是包拯一生中

  • 标签: 上党梆子打龙袍 打龙袍随感 气满乾坤
  • 简介:本文运用文献法、分析法等,以大学教育为视角,分析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专项教学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提出专项教学应当与专业理论课程紧密结合,明确各学期专项课的主题。

  • 标签: 武术 民族传统体育 专项 教学
  • 简介:《宁武关》作为梆子剧本,在1949年之后曾被政府的文化部门列为禁戏,打入另册,从此观众再也看不到这部文武兼备、讴歌爱国主义的历史剧。为什么?我想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这个剧中没有对以李自成为代表的农民起义运动进行正面的讴歌,相反给予了批评。据说当时舞台上所展现出来的李自成是以丑角扮演,对农民起义进行了丑化与攻击,编剧站在大明朝的立场写下了这部戏。因此在上世纪50年代的戏曲改革时期,不禁演这样的戏又该

  • 标签: 传统创新 创新结晶 结晶宁武关
  • 简介:大同市歌舞剧院带着话剧《热泉》来并参加“2017山西省新春新创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我有幸观摩了演出并参加了次日的座谈会。《热泉》的故事来源于真人真事,讲述了大同市阳高县龙泉镇司法所所长李培斌的感人事迹。一般,主旋律题材在创作上难度较大,人物容易被冠以说教性质、标签式的假大空形象,很难打动观众的心,更别说让观众落泪。正如很多山西省内专家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所说,对于弘扬正气的主旋律题材,又是本土的真人真事,搬上舞台难度相当大,往往情节琐碎了就

  • 标签: 地心最深处 座谈会有感 最深处热泉
  • 简介:正值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并提出'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唱响在太行山上'的重要时刻,正值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之际,长治市豫剧团隆重推出新编现代戏《太行小八路》,并于日前在长治市潞安剧院成功上演。豫剧《太行小八路》由长治市戏剧艺术研究院的国家一级编剧冯双明创作。这是他继2013年创作上党梆子神话剧《羿神传奇》后的又一新创剧目。该剧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长治本地的儿童团'孩子头'虎子参加八路军英勇抗战的精彩故

  • 标签: 世代传 传观 八路有感
  • 简介:纵观界画的历史发展过程,由初期到鼎盛时期,再到没落之时,伴随着不同时代的现实生活反映,界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传统技艺承接并展现了中国画常采用的透视表现手法——“俯视法”。虽然界画创作在表现体积感和纵深感的三度空间上展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透视关系,但由于主客观因素并没能发展成科学意义上的透视理论。笔者试图从中西方文化理念上将界画体现的透视现象与西方透视法作比较,探索透视在界画中的表现与消亡。

  • 标签: 界画 俯视法 透视观 发展 消亡
  • 简介:近年来,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甚至提高到“抛弃传统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的高度。作为积淀着民族道德观念和审美意识,具有丰富的人民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的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戏曲,尤其是流派纷呈,剧目繁多的京剧,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传承,

  • 标签: 传统戏曲 传承 成功 传统文化 审美意识 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