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11年,时逢李斯200周年诞辰之际,纪念性文章林林总总、琳琅满目,但管中窥豹、以偏概全却依然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本文拟从生平传记研究、音乐史学与音乐美学研究以及音乐批评研究三个方面,对我国音乐学界近年来对李斯的纪念与纪念性研究进行评述,以期引起同仁的重视。

  • 标签: 李斯特 诞辰纪念 生平传记 音乐史学 音乐美学 音乐批评
  • 简介:由匈牙利人久拉(Fekete3yula)创作的独幕歌剧((精益求精!》于3月18日由克塞莱克(GergelyKesselyfik)指挥匈牙刊国家歌剧院乐团在Th/dia剧凭首演,形式为音乐会版。歌剧讲述的是李斯晚年弃暗投明均经历,剧咿人物有李斯(演唱和独白各一人饰演)、卡罗琳公主/李斯未婚妻及他身边女人若干、匈牙利圣伊丽莎白、教皇皮乌斯九世、李斯之女柯西吗·冯·彪罗、理查瓦格纳等。

  • 标签: 国家歌剧院 李斯特 纪念 伊丽莎白 匈牙利 音乐会
  • 简介:瓦格纳巴黎之行失败,身心大受打击,当年4月21日他从巴黎给李写信,请求演出他的《罗亨格林》,复在7月20日从脱恩(Thun)发出一信,详细谈及对该剧演出的具体要求,甚至剧本的印刷发行的意图都谈到,并希望秘密赴魏玛指挥。由于他早年修订了格鲁克的《伊菲格涅亚在奥利斯》,李斯使人到德莱斯顿把这修订谱拿来,并准备在魏玛为大公爵节庆时演出。瓦格纳在7月10日提出该谱索价五百法郎,于是李复信如下:

  • 标签: 瓦格纳 李斯特 格鲁克 德莱斯 印刷发行 唐豪
  • 简介:<正>李斯为许多作曲家(包括他自己)的交响音乐、歌剧、歌曲等作品写过大量的钢琴改编曲。这些改编曲既不是赏心悦耳的沙龙音乐,也不是追求表面效果的炫技曲,而是艺术价值很高的、真正的钢琴音乐。他为自

  • 标签: 李斯特 钢琴改编曲 钢琴音乐 艺术价值 交响音乐 作曲家
  • 简介:弗朗兹·李斯FranzLiszt(1811~1886),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各类体裁的钢琴作品、交响音乐作品,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钢琴的艺术表现力。他的

  • 标签: 李斯特 《b小调奏鸣典》 呈示部 展开部 收尾部 "主题变型"
  • 简介:2012年初,EMI英国总部策划,年仅14岁的牛牛(本名张胜量,现入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师从美籍华裔著名钢琴家陈宏宽)在英国录制了他的第三张个人专辑。3月15日,正在美国求学的牛牛从波士顿飞往英国利物浦,进行该专辑的录音。牛牛仅用两天时间便完成全部曲目的录制,比之前预计的录音时间提早了一天。

  • 标签: 录制 改编曲 李斯特 巡演 个人专辑
  • 简介:李斯、死亡与天谴虽说"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但在世上万般经历中,"死亡"乃是人人平等、任谁也无法去回味的惟一一次经历.在麦肯特许的音乐剧里,当艾波宁与尚万强等代表人物逝去之际,暗淡的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洒下一道白热的光柱,照亮了死亡的圣洁与尊贵.在人生舞台上,从一对殉情的台湾高中生,到横尸遍野的前南斯拉夫,死亡又显得那般无奈与渺小.

  • 标签: 李斯特 《死之舞》 钢琴作品 演奏技巧
  • 简介:李斯不仅在钢琴、创作、指挥、评论等多个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在和声发展史上亦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其创新的和声思维及技法特征对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性及启示作用。本文从音高材料与音高组织方式两个维度来探究李斯和声语言的创新性,重点分析了李斯对于民族调式、人工音阶的探索及三度关系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揭示李斯和声创新的渊源。

  • 标签: 李斯特 二维路径 音高材料 组织方式
  • 简介:1830年七月,柏辽兹向李斯推荐了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从那时起,李斯一直以极大的兴趣面对着这部巨著,若干年后写下了一系列与《浮士德》有关的作品。几乎就在同一时期,欧洲众多的作曲家如柏辽兹、舒曼、古诺、瓦格纳等人也都写出或酝酿一些关于《浮士德》的作品。什么使他们如此感兴趣?李斯又从浮士德博士身上发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灵感与启示呢?

  • 标签: 《浮士德》 浮士德博士 李斯特 柏辽兹 舒曼 瓦格纳
  • 简介:<正>柏辽兹(1830-1869年)的标题音乐和固定乐思的尝试,对李斯的音乐性和作曲技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和李斯在1830年12月4日,《幻想交响曲》初演的前夜第一次会面。这一点,在柏辽兹的《回忆录》中也有所记载:"这次音乐会的前夜,李斯来看我,到目前为止,我们都还没有见过面,当我和他谈论《浮士德》的时候,他还并没有看过。但不久,李斯便和我一样非常热衷于《浮士德》,彼此分享着强烈的共鸣感。之后,我们的友情便更加紧密更加强力。李斯来到我的音乐会,并对所有的听

  • 标签: 李斯特 钢琴改编曲 柏辽兹 固定乐思 作曲技法 器乐作品
  • 简介:李斯(1811—1886)的两百周年诞辰紧跟在柏辽兹、门德尔松、肖邦和舒曼两百周年之后,他保持了作为最杰出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地位。尽管如此,他作为作曲家的事业却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他历来是最伟大的钢琴家而易被忽视。他的大部分作品为钢琴创作,其中大多是为了他本人演奏而定做的,许多乐曲的演奏难度几乎前所未有。

  • 标签: 李斯特 编者 力量 门德尔松 浪漫主义 钢琴创作
  • 简介:李斯《b小调钢琴奏鸣曲》,结构庞大,内容复杂,使用单乐章奏鸣曲的写作方式,方法独特。文章结合图示从曲式结构、主题、调式调性、织体、节拍、速度六个方面对作品的曲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到目前为止对该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或以文字形式进行大概的分划或总结归纳的研究非常之少,所以本文章意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李斯特 《B小调钢琴奏鸣曲》 曲式
  • 简介: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与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所作的练习曲都是音乐与技术完美结合的作品,是钢琴艺术史中的两块瑰宝,文章从创作背景、创作手法、技术重点、音乐内涵等多个方面对这两位作曲家的练习曲进行对比分析。

  • 标签: 肖邦 李斯特 练习曲
  • 简介:本文对李斯学生及再传弟子的师承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对由李斯和他的学生们共同形成的“李斯传统”进行研究,归纳了“李斯传统”的几个特质,并谈了这个传统的特质对当前钢琴界的启示。

  • 标签: 李斯特 学生 师承 传统 特质 启示
  • 简介:李斯根据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了58首艺术歌曲钢琴改编曲,为舒伯特的作品在欧洲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作品还成为李斯当时音乐会的常用演奏曲目。文章在对“改编曲”的术语进行了探讨和释义基础上,针对58首李斯一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改编曲的创作缘由、创作特征及类型划分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对改编曲的创新之处及艺术价值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李斯特 舒伯特 钢琴改编曲 艺术歌曲
  • 简介:符号学是西方历史悠久、但长期被人忽视的一种思维方式。与亚里士多德建立在人的观念上的形而上学不同,符号学20世纪初才兴起,20世纪末渗入艺术研究李斯创作了交响诗总谱文本之后,为一些作品撰写了副文本,我们应从艺术符号学广义文本的视野,解读他的作品。然而,中西方音乐学界的李斯研究忽视了这个领域,长期以来用副文本误读了李斯交响诗的意义。

  • 标签: 符号学 热奈特的副文本 西方李斯特研究传统 《山岳交响曲》 《前奏》 《玛捷帕》
  • 简介:正苏少版九年级音乐课本上册第二单元有一首欣赏曲目——李斯的《爱之梦》(第三首,本文特指这一首,不再一一注明),课本上用简谱写出了其起始的主旋律乐句,并提出了欣赏的导向:"乐曲创作于1850年,原为一组三首抒情性钢琴曲,其中以第三首降A大调,最为著名。乐曲音调含蓄深沉而又艳丽多姿,洋溢着充沛的热情,表达着爱意。"但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这样的欣赏导向和目标总有一些疑问:首先,有关这首钢琴曲和原歌曲有什么联系;其次,如何让一个普通中学生理解A-B-A-B-A这样作为专业音乐学习者大学课程的内容;再次,这种具有文学性的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情感的表达,到底应该怎样让学生去感受呢?本文将尝试以李斯《爱之梦》为对象,探讨与之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并谈谈对其赏析目的的几点思考。

  • 标签: 李斯特 德国艺术歌曲 赏析 钢琴作品 浪漫主义时期 钢琴曲
  • 简介:弗朗兹·李斯,匈牙利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教育家、评论家、音乐社会活动家,他一生的足迹遍布英、德、俄、法、瑞士等国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十五首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交响诗、《b小调奏鸣曲》、《但丁》交响曲、两首钢琴协奏曲等。其中,根据帕格尼尼练习曲改编的《钟》就是最为人们所熟知、演奏难度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曲子之一。本文主要从《钟》的创作背景、特征、演奏方式等方面对《钟》进行赏析。

  • 标签: 李斯特 演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