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对于音乐美学来说,汉斯立克(EduardHanslick,1825--1904)是伟大的。但是,这也并不是没有争议。对他的作品尤其是《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下文简称《论音乐的美》)一书的争论和批判,也是“不盈倾筐”。一本写于百年前的音乐美学著作,至今仍然引起学界的讨论,这丝毫无损于它的“伟大”,却恰好证明了其巨大而深远的——音乐美学、音乐史学价值。

  • 标签: 汉斯立克 否定性美学 《论音乐的美》 音乐美学 批评 美学著作
  • 简介:前段时间.中央音乐学院的王次熠教授向编辑部推荐了由他指导的同届博士生的三篇文章,并以《倡导教学相长、同窗相助的学风》作为开篇引语。经编辑部审阅并匿名专家审读,认为三文具有组合性,对读者学习了解西方现代音乐美学思想是有益的。同时.我们也赞成并支持这种师生相宜、同学相助的良好学习风气。凶此辟出专栏对三篇习作予以刊载。

  • 标签: 音乐美学思想 否定性 述评 批判 社会 中央音乐学院
  • 简介:尼采与现代西方音乐美学的重构和确认(下)徐良三、后果和影响作为跨世界纪的思想巨人,尼采不仅对西方传统音乐美学进行了历史性的批判,并提出了与之迥然不同的新观点、新主张,表明了一个新的音乐时代的开始,而且他也以此为出发点,对传统西方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刻反...

  • 标签: 音乐美学 尼采 强力意志 悲剧的诞生 西方音乐 西方哲学
  • 简介:文章作者从个人体验和批评诠释的视角讨论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立音专时期的中国钢琴代表性作曲家及作品(主要涉及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丁善德的《序曲三首》与《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桑桐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等),既着眼于音乐创作的历史价值和影响,也对具体作品的内在艺术价值和音乐特征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分析。

  • 标签: 中国钢琴音乐 经典化建构 艺术批评 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贺绿汀
  • 简介:艺术从确认自身到解体自身在当代艺术学者看来便是整个艺术史。油画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前期的艺术体验、生活实践等是后期艺术创作的主要思想来源。艺术家思想贯穿于整个油画的创作实践,并在油画作品中得到深刻昭示。艺术家的思想在油画中也就体现为艺术家的个人风格,这些思想在艺术家长期的艺术创作过程中逐步成熟,形成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所以艺术家的油画创作与个人风格的确立正是经历了从确认自身到解体自身的过程。

  • 标签: 油画 创作实践 个人风格 艺术家自身
  • 简介:本文以萧亢达《汉乐四品》为脉络,在一一辨析《汉乐四品》研究成果所涉文献的基础上,梳理条陈已有建构,以期确认其认知的合理与可信——"短箫铙歌"很可能只是汉乐第三品"黄门鼓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应是与其并列的汉乐第四品;当时在三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天子用乐叫"宴私之乐":天子与其后宫亲昵者欢宴时表演的乐舞——进而为中国古代音乐史教科书之汉代音乐史文本注入新知。

  • 标签: 萧亢达 汉乐四品 短箫铙歌 宴私之乐 辨析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