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1979年春.一位来自南国的青年画人.第一次到北京.专诚造访《师牛堂》,看望李可染大师.从父命向前辈求教。这位青年画人,就是今日艺术有成的马达为先生。达为兄乃香港马国权教席长子。国权先生。著名古文宇学专家、书法篆刻家。“除却临池何有癖,独于学问不能廉”,马氏父子以其高洁的人品,宏阔的精神追求,与可染前辈永结忘年交。可染前辈初晤这位年轻.欣喜有加,留他在自己家里住下。达为兄每日清晨为前辈理纸磨墨,

  • 标签: 1979年 书法篆刻家 精神追求 李可染 年轻人 年画
  • 简介:三年前,于拙作《章草》中,我曾述及近代王秋湄先生的章草,但彼时对其人其事其艺诸方面,还相当陌生;孰料由此书之缘,近来竟得识其孙王建平,并见赠其私家编印之《秋斋遗墨》一册,随即又获观一些秋斋资料,罢,心大感焉。

  • 标签: 章草 资料 私家 近代
  • 简介:笔有笔的性格,唯其管正而直,毫圆齐又尖健,才会使人品、人格与文思、文采融进墨液顺着毫端自由溢出,龙飞凤舞而成为锦绣华章。唯其万毫齐力才会使人们聚精会神,心游万仞,思接千载,巧对自然,妙悟天机……

  • 标签: 中国书法 中国画 法帖 山水画 笔法 墨法
  • 简介:武艺,1966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5年至198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199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卢沉教授,获硕士学位,1993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 标签: 武艺 中央美术学院 逸品 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 长春市
  • 简介:南田,恽氏,初名格,字寿平,后字正叔,别号白云外史、云溪外史、东园客等,江南武进,世居城东,筑室“瓯香馆”。

  • 标签: 南田 札记 画学
  • 简介:<正>郭熙的山水画创作及理论在北宋画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子郭思根据他平日言论及手稿辑录整理成的《林泉高致集》,代表了当时山水画理论的新成就,对研究古代山水画及美学思想有重要价值;《林泉高致集》还记载了当时的宫廷美术创作活动和郭熙的画迹,因此它又是研究宋代绘画史不可忽视的资料。该书在长期抄印流传中有不少残缺脱漏,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得知:清初编纂《四库全书》时曾收到浙江宁波天一阁藏至正八年刻本,其中包括《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六篇,并有政和七年翰林学士许光凝

  • 标签: 林泉高致集 美学思想 山水画创作 《四库全书》 宫廷美术 《画诀》
  • 简介:浩浩乎!汤汤乎!或九曲回环,蜿蜒于莽原大野;或飞流激荡,奔腾于高峡险隘。年近古稀的张文先生,以飞动浑厚的笔墨,博大沉雄的气象,深刻传达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万古沧桑与文化内蕴。

  • 标签: 张文 《黄河吟》 中国画 油画 绘画
  • 简介:邵宏教授著的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在西方美术史学研究方面的经典之作.它在研究美术史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时介绍了循环论、进化论的螺旋论,很值得设计界借鉴.

  • 标签: 美术史 设计 史观 史学研究 循环论 进化论
  • 简介:当我们拜读沈鹏先生所临汉简中堂时,会明显感觉到沈老想扬自己所长,赋原《敦煌汉简》(局部)以新的意趣。这种全新的临摹、创作理念,对青年朋友的临帖、创作,都十分有益。

  • 标签: 作品赏 汉简作品 沈鹏临汉简
  • 简介:独语曾印泉曾印泉书法一书法一词,有二解。一是写字之法,标准是工整,好看,是一切都可为的事;一是写字写出神来,钻入骨髓,透入脑门,秀气好看倒在其次。它要求书者钻透书艺的整个或大部分传统形式,做出来后又经得起艺术、思想、历史、乃至于文化各学科去研究...

  • 标签: 书法史 汉字的结构 入书法 艺术家 中国历史 传统形式
  • 简介:在《目击成长》展厅碰见主持范迪安先生,他问看后有什么想法,我说:“创意新。照片选择可否更带偶然性。系列总体揭示的意蕴可以解释为对历史意义的消解。”范说:“不仅对历史意义消解,年轻对自己也消解。画家开始创作《成长》系列时,也许并不曾有当下这样的明确创意,但作为当代的年轻艺术家会不自觉地这样阐释历史。”我赞同他的看法和推想。

  • 标签: 《目击成长》 喻红 画家 绘画艺术 绘画创作 艺术形式
  • 简介:吾师谢孝思教授,原苏州市政协副主席,今年95岁高龄。师母刘叔华,今年也已84岁高寿。二老终其一生致力艺术和教育事业,以志相投,以诗书画相酬,与艺术同葆其青春。前年初夏我偕弟妹专程去苏州拜谒,两老神清气爽,仍以诗书画为日课,互为酬答,望之如神仙中人。元...

  • 标签: 画竹 诗书画 理论探讨 竹报平安 观察写生 题画诗
  • 简介:了解中国绘画的几代人,对汤文选先生在深厚的中国画传统基础上演进和开新的卓越的绘画是熟悉的。也许人们早已从画里读懂了画家,也许任何文字已成为多余。这种心灵的交通,对于半世沧桑的老画家,以及对他的艺术怀有敬意的人,无疑是大的慰藉。作为学生,我一直读着文选先生最重要的生命阶段。34年前我进入他所在的学校,在中国画界已负有盛名的老师正从生命的攀登中被摔到谷底。匆匆走过的历史有时稀里糊涂地带走一个的一生,而我却见到文选老师从泥石流里艰难地走了出来,直起被压断过的腰,满怀希望地把着他的画笔,几乎是没有停顿地重又

  • 标签: 中国画 文选 中国绘画 泥石流 生命阶段 天道自然
  • 简介:从事书法艺术,多点传统书论似乎非常必要。它能加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认识,指导实践.在传统书论中,东晋、南北朝的书论著作,内容广泛,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一这时期的书论著作,主要是南朝所撰.重要文献有:题为卫铄所撰的《笔陈图》,传为王羲之的《题卫夫人人<笔陈图>后》、《书论》、《用

  • 标签: 书法艺术 书论 南北朝 评论 用笔 东晋
  • 简介:所有艺术都是象形文字,艺术家的象形文字愈接近对自然的感官印象,创造它就愈需要想象力的努力.——[德]马克斯·利伯曼(Maxliebermann,1847—1935)我不主张以“变法”与否判定一个画家艺术生命的张力.我总以为,风格展开的轨迹,必定是画家独特的生命经验和对风格理解的综合.齐白石“衰年变法”,毕加索终身不定,而马蒂斯则沉溺于自己的色彩之梦至死不渝,这只能由每个画家的艺术见解与人生机缘而定,决不意味着各人命运之间必然的可比性,应当允许风格的形成与跃变有其自身的逻辑.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陈守义先生的这组《水墨》组画正体现

  • 标签: 画家 逻辑 心理情感 生命经验 笔触 象形文字
  • 简介:因职业的关系,我常看展览、翻画册,深感佳作难觅。即使有批评家援引东西史籍,用高深莫测的语言把某君的作品描述得高深莫测,回头来细读作品,还是不受感动。

  • 标签: 苦吟 东西 批评家 作品 细读 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