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历史上几次书法的振兴同任何事物一样,有规律性、周期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大变革的基础上而生发的。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书法热潮也不例外。20多年来,在中国这块热土上所出现的

  • 标签: 书法复兴 复兴运动
  • 简介:作为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一个缩影,美术的大跃进是为了鼓舞和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士气。广大美术工作者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宣传和歌颂大跃进,各地都制订出了创作跃进计划、高指标;群众性美术活动声势浩大,大放“卫星”,“新壁画”的创作遍及城乡;美术教育的革命,带来了艺术教育上的大跃进。

  • 标签: 大跃进 美术界 美术创作 美术教育
  • 简介:一.手的书写原理及对书体发展演变的影响手的运动由肩、肘、腕、指四大关节组成,若以某一关节的支点,其他关节不动,那么手的运动可以看作圆周运动,作为支点的关节即为圆心,关节以下的手臂部分即为半径。这种圆周运动因手的筋骨牵掣作用,严格地讲是准圆周运动或圆弧运动。当肩、肘、腕、指诸关节一同参与运动时,我们手的运动就自由、复杂多了.

  • 标签: 关节 圆周运动 运动 支点 牵掣
  • 简介:抗日战争初期,武汉成为中国抗战文艺的中心。全国各地许多知名的美术工作者纷纷来到武汉,开展了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抗战美术宣传活动。本篇文章重点介绍了丰子恺、叶浅予、唐一禾、胡考、梁白波、赵望云、张善子等七位知名画家在汉期间所从事抗战美术宣传活动。充分肯定了爱国画家们以艺术为战斗武器,在唤起民众、宣传抗战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 标签: 革命美术 宣传活动 画家 抗日战争
  • 简介:本期吴继金的《1958年美术的大跃进运动》叙述了新中国美术史中一段非常特殊和有意思的历史现象,是研究新中国美术的一个新的课题。1958年美术的大跃进是一场全国从上至下的运动,在基层美术单位表现尤其活跃,广东美术界也不例外。我们特从《广东美协五十年文献集》(谭天主编)中摘录1958年广东美术有关大跃进的部分文稿,以供读者和史论工作者参考。

  • 标签: 中国美术史 大跃进运动 广东 历史现象 美术界 工作者
  • 简介:<正>我出生于十九世紀末叶(1893年),到了二十世紀初年才受到学校教育。那时正是清朝光緒末年(1903年)。我考入的小学,名呌“官立高等小学堂”馐俏煨?1898)政变以后,废了科举、改办起来的学堂,是我家乡唯一的一所小学。我进了小学以后,始知有图画、唱歌等艺术学科。这种学科在当时不过是一种点綴而已。許多小学生讀的主要还是“五經”。但是我却对艺术科目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小学里唸了五年书,毕业后,經过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坚定了終身从事艺术事业的思想,轉瞬之間,已有四、五十年的历程。承党的殷切关怀,去年起我退职休养在家,得以有比較充足的时间,从头回忆,把个人的亲身經历,和耳聞目見的一些有关艺术教育的情况,作一些記录,以供

  • 标签: 高等师范 小学生 李叔同 五十年 专修科 艺术事业
  • 简介:<正>三、重庆时期重庆时期指的是由1941年到1944年全国木刻运动中心又移回重庆,而以1942年改組成功的“中国木刻研究会”为活动中心的一个时期。这一期間,不論在展览、出版、培养新生力量和理論的探討上,以至木刻艺术的国际活动上,都相当的活跃。从回溯看来,桂林木运的停滞以至衰退,大概有两个原因:第一、1940年秋至1941年春,桂林的反动势力增强,环境恶劣,文化人多离桂林,木刻工作者也不能例外,留桂林的仅有两三个人,也不能露面作什么活动;第二、是因为木刻工作者也有些洩气和組織不健全,敌不过环境的剧变,本身也开始动搖了。然而,全国木刻工作者的热烈雄心,是不会因桂林一隅的挫折而自餒的,于是各地氾濫着一片恢复“全木协会”的呼声,桂林同志既不能負起领导

  • 标签: 重庆 新生力量 中苏文化 文化人 木刻家 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