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在曾经是海防前线的厦门,一点也感觉不到紧张,正好相反,闲适和温情无处不在,充溢着城市的每个角落.陈文令的出现在厦门,无疑是这个城市视觉现实中的一个另类.也许正是当代艺术与这个城市所形成的张力关系,在这样的环境里更能凸现出它的精神指向.

  • 标签: 时代精神 消费时代 精神寓言
  • 简介:我不知在堂堂北大学府研讨小女人散文本身是否具有嘲讽意味,但于纷纷扬扬的当今,不管你是否喜欢这些小女人散文,她们却已经通过报刊专栏、畅销丛书的商业性包装,摇着扭着涌到你的面前。在一个欲望已经决堤而开放度富裕度尚且有限的社会,它成为颇受青睐的某种一次性消费的快餐文化自然有它的道理。我们不妨以它为切入口,对文坛热点稍作一番剖析。(一)小女人散文的走俏

  • 标签: 散文 消费文化 男性中心话语 报刊专栏 包装 文学
  • 简介:进入新世纪,准中产阶级或中产阶级们一味追求高价物品,强调消费的中心化和政治化,使得消费成为个人身份的表征,购买力成为地位、品位以及时尚的语义所指.消费社会运作结构善于将人们漫无边际的欲望投射到具体产品消费上去,使社会身份同消费品结合起来,消费构成一个欲望满足的对象系统,成为获得身份的商品符码体系和符号信仰的过程.由此使得大众彼此模仿攀比,进入一个高消费的跟潮的消费主义状态.大众在模仿他者偶像之中"挪用"他者的形象,这种消费式的模仿将权力视觉化,或者将话语权力的表征表面化和消费化.本文从学术前沿的角度,分四个方面讨论东方消费主义问题:准中产阶级的浮升与消费政治凸现;东亚消费主义背后的西方文化意识形态进入;消费主义"身体"扩张与全球同质化潜在逻辑;媒体消费主义中的当代中国文化立场.

  • 标签: 东方消费主义 身份表征 中产阶级 身体话语 同质化 文化立场
  • 简介:亚里士多德早在2300年前就写道:“人类的贪婪是不能满足的。”它是指当一种要求被满足的时候,一个新的要求又替代了它的位置。今天,当福利社会、金融资本、高科技、电子传媒等等五光十色的现代化载体和浪潮袭卷整个物质世界的大小角落之际,人们的心灵恐怕也正不失时机地面临着财富、虚荣、满足感、成就感诸如此类的享乐主义信条的诱引。又有谁会对那些炙手可热的资本利润、高额现金、超级住宅、名牌跑车、时尚服装……挥手说“不”呢?是的,正像艾伦·杜宁所揭示的,“经过短短几代人,我们已经变成了轿车驾驶者、电视观看者、商业街的购物者和一次性用品的消费者。”

  • 标签: 气息 杜宁 观看 电视 物质世界 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