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9 个结果
  • 简介:汉语动词拷贝句式的产生和发展绝非始于《红楼梦》。在早于《红楼梦》的《聊斋俚曲集》中就已存在,且其构成方式也比目前人们所认知的要丰富多样。

  • 标签: 近代汉语句式 动词拷贝句 聊斋俚曲集
  • 简介:路大荒先生的《蒲柳泉先生年谱》是脍炙人口的《聊斋志异》之作者蒲松龄的传记性文史资料,为研究蒲氏难得的珍贵文献。本文所收年谱为路大荒先生所著年谱的补遗,有关蒲氏生平的著述、交游、时代背景等,皆有补录,足以供研究蒲氏生平事迹和《聊斋志异》之参考。

  • 标签: 蒲松龄 路大荒 年谱补遗
  • 简介:[续2002年第4期]康熙六年丁未(1667),先生二十八岁.先生写有.(据日本已故平井先生所存的资料)沈天甫文字狱,以"伪造明末诗集"罪名处死.

  • 标签: 蒲松龄 年谱 古代文学研究 小说家 清朝
  • 简介:<正>对于曹雪芹的卒年,我同意吴恩裕、周汝昌等同志的意见,以为他应卒于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即公元1764年2月1日。对于他的生年,似至今尚无定论,因草这小文,利用上述吴、周两同志已搜得的若干资料,加些说明与辅证,拟作一初步解决的尝试。现分两点来谈:

  • 标签: 曹雪芹 红楼梦 生年 贾宝玉 甄宝玉 李氏
  • 简介:<正>伊村来了一个算命的瞎子。瞎子姓王,是县城人。关于这个瞎子,县城下面的各个乡里把他传说得像神仙一样。他朝伊村的打麦场上席地一坐,不大工夫,伊村的老老小小全跑去了,把他围得密不通风。他不应该屈尊下乡来的呀!据村里消息灵通人士说,这王瞎子,他家里连着三个儿子结婚,大操大办,把

  • 标签: 密不通风 消息灵通 洗衣服 我自己 给你 对我说
  • 简介:<正>公房1983。1983其实就是一扇门。多年之后,我一直这么对人讲。但当时我什么也没说,正咂吧咂吧地用力吸吮一颗黑乎乎的硬水果糖,舌头轻轻搅动,那颗糖在牙齿上流畅地撞击着,叮当作响,这声音,只有我听得见。妈正用手里那把来之不易的钥匙打开面前那扇根本不具备防盗功能的木门。门上歪斜地嵌着四块肮脏的玻

  • 标签: 防盗功能 窗下 汪曾祺 家朝 碎玻璃 公审大会
  • 简介:我坐在校园寂寞的角落里,看见一粒种子在泥土里悄悄睡醒,它揉着眼睛,在风中对我浅笑。我寻来树枝,在种子周围圈成篱笆,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这里就成了我的庄稼地。想一想,应该是比较温馨的吧?

  • 标签: 开心果 种子 快乐 烦恼 眼睛 脑袋
  • 简介:泥拉禾的外墙上挂着一面线毯,水粉色的,经年的日晒,水粉已变得淡白。边沿的流苏当了挂钩,挂在墙上的两枚大钉子上。分量坠出凹痕,香玲妈一会儿回头看一下,一会儿回头看一下,拿线毯当照相的背景,她心疼毯子挂豁了。

  • 标签: 香芹 回头看 父亲 母亲 照相 相机
  • 简介:进入2005年,随着网络兴起、卫视坐大、唱片业垮掉,流行音乐加速地向着娱乐奔去。

  • 标签: 娱乐 流行音乐 唱片业
  • 简介:先说一件俗事儿.我妻子公司里有一女同事,生得细眉俊目,配上尖鼻子尖下巴,让人觉得煞是伶俐.有一次在街上偶遇,险些相认不出,她割了双眼皮,纹了两道粗眉,远看俨然是一乌眉大眼的妖娆美女,到得近前那份妖娆顿失,人工造就的脸庞怎么看也不舒服.妻子告诉我,说她最近交了个男朋友,为讨男友的欢爱做了美容.当下我就觉得此举欠妥,果然没多久就听说她又进了一次美容院,想回复原本面目,可是这怎么可能呢?两条白胖的伤疤蚕一般永久卧在她的眉骨上.

  • 标签: 变脸年代
  • 简介:与文学正式接触,是从上中专开始的,那是一所外语大学的附校。当时我们的身份有点尴尬,被教育局以师范生名义,委托他们替区县代培英语老师,因此被普通生称为“吃饭生”,为此罢课不断。

  • 标签: 纯真 英语老师 师范生 教育局 普通生 文学
  • 简介:2013年元旦过后,天慷慨地下雪,皑皑白雪银洋钿一样白花花,满地找得到。我一直喜欢在路上,走、或跑。来到姚江畔,踩着雪,感觉脚下有吭吭的声音,像某类动物被压抑的喘息声,急急的、沉沉的。我一般都是在行走过程中完成过去、未来的回顾和想象的,因此一直纠缠着如何交出一份创作谈,给自己4年多来的创作弄个小结。其实我真正意义上萌发写小说肇始于2008年下半年,

  • 标签: 知天命 斯威夫特 在路上 父子俩 《北京文学》 青年文学
  • 简介:很长一段时间,一到春天,我都在老家的那片田野上游荡。是游荡不是闲逛,闲逛是无所事事,我却是有事可做。我的左胳膊上挎个篮子,右手拿把镰刀,镰刀有时也放在篮:于罩。篮子是荆条编的,有的用蜡条,有的用紫穗槐,蜡条编的篮子比紫穗槐的结实;也有用柳条的,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正>六十年代:在何园"捉强盗"、乱涂鸦对何园的最早记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那时,"文革"之火遍烧全国,机关不办公了,工厂不生产了,就连我所在的小学也"停课闹革命"了,这对我们这拨五十年代出生的"皮

  • 标签: 何园 徐凝 片石山房 伤痕累累 仪卿 我不知道
  • 简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汤显祖第一章:北方绽放一、陈香和诗人有一天,一个叫莽河的诗人游历到了某个内陆小城,他认识了一个叫陈香的姑娘,陈香是一个文艺青年,在小城的大学里读书,读的是中

  • 标签: 行走年代
  • 简介:如果以我所使用过的家用电器为我经历的年代命名,那么我的第一个年代叫“灯泡年代”。一盏十五瓦的(也用过二十五瓦的)白炽灯照耀了我很长时间。第二个年代则是“半导体收音机年代”。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是我们家的第二件家用电器。这台半导体收音机是“红波”牌的,所以我愿意称那个年代为“红波年代”,这样称呼起码更加简练。红波年代的到来应该归功于我父亲的朋友刘国民。刘国民和我的父亲一样,都是木匠。刘国民和父亲不一样的是,刘国民看上去不像木匠。我第一次看见刘国民,还以为

  • 标签: 半导体收音机 父亲 国民 家用电器 短篇小说 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