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从7月开始,著名艺术家太权将带着他的观念摄影新作《7010》在上海做首展。太权对这套系列作品的阐释是:以图片方式.表达“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并长期关注人类的终极问题,呈现的是人类消失或者地球毁灭后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人类文明的遗迹。

  • 标签: 上海 人类文明 观念摄影 终极问题 艺术家
  • 简介:本文作者是我刊的老读者,在高中时期即订阅《古典文学知识》,后来受此影响报考中文系。2000年第一期,我刊“新世纪笔谈”栏目曾刊发其个人感想《我与〈古典文学知识〉》。现作者正在澳门大学攻读古典文学博士学位,并将其读博期间的第一篇文章发至我刊。

  • 标签: 古典文学知识 山水 谢混 博士学位 澳门大学 中文系
  • 简介:司马(980—1041),字和中,夏县(今属山西)人,为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1019-1086)之父。真宗景德二年(1005)进士,授永宁主簿,后为建德郫县尉、知光山县,治绩著声朝野,于天禧五年(1021)迁秘书省著作郎,继而复兼监察安丰(今安徽寿县南、

  • 标签: 司马光 宋诗 诗人 宋初 历史学家 政治家
  • 简介: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泡沫经济的全盛时代,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呈现出后现代的诸多特征.岛雅彦就是这一时期受到瞩目的年轻作家.他创作了许多具有后现代文学特点的作品,除小说以外,他还涉猎音乐、美术、戏剧和解剖学等领域,堪称是一位"多媒体"作家.本文论述了岛雅彦的文学形式和内容,指出岛的作品涉及了大量后现代的主题.通过分析《彼岸先生》、《燃烧的尤利西斯》等作品,本文认为岛的文学特点可以用"滑稽模仿"和实验性来概括.他在小说中对叙事手法进行了各种实验,展示了后现代文学的特点.进入90年代,岛雅彦在强化小说的故事性的同时,继续对小说的叙述手法进行实验.他更加关注危机四伏的日本社会,通过作品对日本社会敲响了毁灭的警钟.

  • 标签: 日本后现代主义文学 滑稽模仿 叙述形式 日本社会
  • 简介:道立于一。在《书象文献》每期封面赫然标有“道立于一”的古文图式——一笔挺起《尚书》大义。大音声起,一阳柱其间,上之用,呈大吕方启之象。由此洞见书象之立量宏旨。书象学象理根本是大张指示之用,是东方哲学之用,是圣人薪火之燃。

  • 标签: 东方哲学 抽象主义 艺术 视觉 天文 《尚书》
  • 简介:<正>《中国之欧洲》是国际比较文学大师艾蒲的两卷本著作,荣获首届巴尔桑比较学基金奖。许钧、钱林森教授已将此书译成中文,作为钱林森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法国作家与中国》的子项目,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艾蒲称此书是他“生命的光辉结果”,在致译者的信中又说,中译本的出版是“令人欣慰的补偿”。艾蒲称他的著作是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文明表示的“感激之情”。他表示写此书的目的是要“答谢中国”,显然,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发自心底的声音,这也是他一生

  • 标签: 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哲学 中国比较文学 比较文化 中国文学 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