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正>人或称我收藏家,必起立正襟而对曰:"实不敢当!实不敢当!"古代名家,姑置勿论。近现代允称收藏家者,如朱翼庵先生之于碑帖,朱桂辛先生之于丝绣,张伯驹先生之于书画,周叔弢先生之于古籍,学识之外,更雄于资财。以我之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实不具备收藏家条件。此集所录,除舅父、先慈所作书画及师友赐赠翰墨文物外,大都掇拾于摊肆,访寻于旧家,人舍我

  • 标签: 周叔弢 朱翼 张伯驹 新丰折臂翁 新乐府 不公正待遇
  • 简介:2007年离开外交部部长职务后,不下二十个境内外出版社和许多熟悉的、不熟悉的朋友约我写回忆录,有的还试着以天价稿酬吸引我,我都半开玩笑地婉拒:等我老成一点儿再说吧!现在我还太幼稚.许多事儿拿捏不准…为此,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令多少朋友失望。

  • 标签: 李肇星 自序 序言 无序 2007年 外交部
  • 简介:<正>托尔斯泰的朋友,法官柯尼,讲给他听一件事实的事:有个上流社会的年轻人,在充当法庭陪审员时,认出一个被控犯盗窃罪的妓女就是他亲戚家的养女。他曾诱奸这个姑娘,使她怀了孕。收养她的女主人知道这事后,把她赶出家门。姑娘生下孩子后把他送给育婴堂,她从此逐渐堕落,最后落入下等妓院,当了妓女。这个年轻的陪审员认出她就是被他糟蹋过的姑娘,来找法院检察官柯尼,告诉他自

  • 标签: 托尔斯泰 女主人公 玛丝洛娃 革命家 贵族 养女
  • 简介:<正>《外国文学名著辞典》(这是外国文学系列辞典的第一部,其他三部为《外国文学形象辞典》、《外国文学名家辞典》和《外国文学名词和术语辞典》)的出版是一件合乎时宜,适应现实需要的有意义的事。我国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突起及其发展,都受到了外国文学的影响。作为五四文学传统的代表者鲁迅先生提出过“拿来主义”,他自己就是最能以宏大的气魄、正确的态度接受外国文学滋养的典范。但解放以后有一段相当长的时期,由于“左”的思潮干扰,外国文学的介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翻译的作品不多,而且是限制在某种狭隘的框框之内,有所偏废。在那“史无前例”的时期,更是完全停顿了,形成了一种闭关锁国的局面。一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开放政策的指导和鼓舞下,才打

  • 标签: 外国文学名著 作品 文学形象 辞典 五四文学传统 五四新文学运动
  • 简介:<正>就我们今天广大的读者而言,外国文学实际上就是翻译文学,因为这种文学是从外国语翻译过来的,把外国作家的作品,通过我们的文学的移植,变成为我们的读物。在这个意义上,谈到外国文学,就免不了要联想到翻译。当然,在这里谈翻译不一定太切题。但翻译确是介绍外国文学的一个桥梁,没有它,也就谈不上外国文学。文学作品也是艺术作品之一种,因而翻译也是一种艺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这个艺术没有掌握好,外国文学也介绍不好。但这个事实却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一般文学史家也不大谈到它。

  • 标签: 外国文学作品 艺术家 翻译文学 作品欣赏 世界文学 江青
  • 简介:史诗《伊利亚特》开篇冠有一段开宗明义的诗(卷1.1—7),其核心主题“忿怒”、“苦痛”、“分离”、“宙斯的意愿”等其他相关主题共同构建了史诗的内在结构与精神意蕴,对理解整部《伊利亚特》的旨趣至关重要。本文将该诗置于史诗正文和早期希腊思想史的语境中予以考察和绎读,旨在呈现“荷马祈求女神歌吟阿喀琉斯之怒”的独特意蕴——颂扬一种英雄伦理与耻感文化下的“荣誉”观,籍此揭示《伊利亚特》的世界是一个企图恢复“秩序”的世界。

  • 标签: 忿怒 荣誉 阿喀琉斯 宙斯 秩序
  • 简介:朱自清是著名的作家、诗人,也是著名的学者。如果说《背影》、《荷塘月色》是他创作的最负盛名的文学作品,那么,与两篇佳作名声相当的他的学术著作自然非《诗言辨》莫属。前者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后者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作为学者的朱自清是与《诗言辨》一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 标签: 诗言志 朱自清 中国文学批评史 《荷塘月色》 学术著作 现代文学史
  • 简介:探索清实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清实业的发展脱离了中国制造一贯的思维模式,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民主管理和文化强企的新路。

  • 标签: 中国制造 反证 思维模式 民主管理
  • 简介:南朝刘宋时期的画家宗炳,同时也是一位画论家和佛学思想家。他的《画山水》是中国早期画论的经典之作,也是第一篇山水画论,在中国画论史和中国美学史上,有着备受瞩目的重要地位,并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画山水》提出的一些重要命题如“澄怀味象”“山水有灵”“应目会心”“应会感神”“畅神”等进行了理论层面的阐释,且联系宗炳的人生态度、思想取向等,对于一些以往未尝得到有效理解的内容,进行了融会贯通的阐释。

  • 标签: 宗炳 《画山水序》 澄怀味象 山水有灵
  • 简介:这本回忆苏珊·桑塔格的小书2008年开始动笔,这一年,我应邀为文集《导师、缪斯和恶魔:三十位作家谈改变他们生活的人》(自由出版公司,2009年)撰稿.我想写伊丽莎白·哈德威克这位受人敬重的文学评论家和小说家.她几个月前刚去世,是我20世纪70年代初在巴纳德学院读本科时候的老师.可结果是哈德威克已被两人选走.

  • 标签: 不同桑塔格 中文版序 桑塔格永远
  • 简介:英.生于山西省大同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二级美术师、山西画院专业画家。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系1999年至2001年参加由中国美协举办的首届人物画高研班,

  • 标签: 国画作品 王志 美术家协会 山西师范大学 2001年 山西省
  • 简介:上人外人内天,不定不乱,舍法而渊泊,无心而云动,色空无碍,不物物也。默语无际,不言言也。故吾徒得神交焉。玄关大启,德海群泳。时雨既降,春物具美。于诗者,人百其言。

  • 标签: 王维 历史
  • 简介:在唐初时期,以宫廷为中心的诗坛,弥漫着雕饰藻缋的艺术氛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游离于宫廷范围之外的僧人、处士的朴素、通俗诗风,其中最极端表现当以王梵诗为代表。如果说,同是处在宫廷范围之外的王绩等人的作品多少还是受到一些时代的影响,比如在诗歌律化形式方面,那么,王梵诗则可以说丝毫未受到时代的影响,完全以通俗口语直书情事,成为唐代通俗诗歌的最早实践者。较他略后的寒山、拾得、丰干,以及中晚唐的顾况、罗隐、杜荀鹤,甚至大诗人王维、白居易,都或多或少曾受其影响。由于王梵中年后皈依佛门,所作诗亦多据佛理教义以劝世,所以对寒

  • 标签: 王梵志诗 僧人诗 诗人王维 王绩 杜荀鹤 中晚唐
  • 简介:<正>岳母曾去世十年,至今仍是家中鲜活的话题。她于1926年入党,第二年就赶上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在湖南则是"马日事变"中对共产党员的凶残大屠杀。她参加湘南暴动、毛

  • 标签: 曾志 第二年 反革命政变 湘南暴动 万寿路 不堪其扰
  • 简介:《诗言辨》是朱自清先生的一部文学批评论文集。共收《诗言》、《比兴》、《诗教》、《正变》四篇论文,研究了“诗言”“比兴”“诗教”“正变”四条诗论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此书是朱先生学术生涯中影响很大也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吴周文在《朱自清论》一文中评价说:“《诗言辨》是他功力最深的著作,对‘诗言“比兴“诗教“正变’四方面的诗论,纵向作了精微的考察,理清了它们的来龙去脉和衍变史迹,从而纠正了谬说。”

  • 标签: “诗言志” 朱自清 治学 “诗教” “比兴” 文学批评
  • 简介:康是个很儒雅的人,他对文化艺术的品味.直接影响到对投资项目的选择。”以前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艺术.只是在工作中发现房地产对社会会产生某种直接影响.触动了我的一些想法“,“这几年.中国的当代艺术火了.做艺术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但收藏艺术品稀松平常,可打造艺术馆则是我的兴趣所在。”这让一直从事房产和金融的戴康开始了自己建造艺术殿堂的梦想。

  • 标签: 艺术馆 戴志康 艺术收藏 投资项目 文化艺术 当代艺术
  • 简介:佛教史志《古清凉传》虽然名之以"史志",但不仅体裁奇特,还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学审美内蕴。在本文中,笔者对《古清凉传》进行通读并在广泛参考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这部佛教奇书中蕴含的文学美进行了较有独特角度的探析。

  • 标签: 佛教史志 《古清凉传》 文学 内蕴
  • 简介:源是黄奕聪老先生的长子,出生在印度尼西亚。在家族世代爱国情怀的影响下,他16岁就来到中国求学。20世纪70年代初,黄源加入其父创立的金光集团,1989年荣获印尼国家管理协会颁发的杰出管理奖。

  • 标签: 中国软实力 海外华人 黄志 绿色环保 使者 纸业
  • 简介:译者的主体性是指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作用。本文以明代归有光的名篇《项脊轩》及刘士聪先生的译文为例,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以表达散文的韵味。

  • 标签: 主体性 韵味 意境 白描 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