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8月14日至21日,“生态文学与环境教育:亚洲跨文化论坛”如期在北京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承办,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瑞士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FPH)、印度可持续发展全球公民协会、德国古藤堡大学、全球水伙伴(中国)和北京生态集团等单位合办。

  • 标签: 文化论坛 生态文学 环境教育 亚洲 北京大学 综述
  • 简介:<正>由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武大出版社和武大社科处联合组织《利比亚现代短篇小说选》研讨会,于1994年9月在武汉大学举行。武大常务副校长侯杰昌教授出席研讨会并在会上讲话。出席研讨会有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华中师大教授王忠祥,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华中师大编审戴安康,武大校办主任任珍良、武大社科处处长陈广胜、武大出版社党委书记熊玉莲和杨小岩、蔡先保、陈志鸿、车英等编审、副编审。

  • 标签: 现代短篇小说 研讨会 外国文学研究 利比 湖北省 大出版
  • 简介:“第一财经·绿之恋环境系列”活动日前在上海拉开序幕,活动由环境峰会、环保绿皮书、“绿色勋章奖”评选等板块组成。旨在倡导企业用商业力量保护环境,响应“中国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50%”承诺。

  • 标签: 保护环境 商业力量 峰会 二氧化碳排放 绿皮书 GDP
  • 简介:文学经典是传承人类优秀文化传统媒介,蕴含着人类文明发展最高成就。经典文本历经人类历史考验而不断被阅读,是人类关于自身生命认知考量。但当下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妨碍了大学生经典阅读,我们认为只有以人文社科课程为重心、以阅读经典文本为核心通识教育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重新回到经典阅读,这也是当下我们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最重要路径。更多还原

  • 标签: 经典阅读 通识教育 引导路径
  • 简介:电影《人生》是中国西部电影发轫之作,标志着西部片作为一种独特风格电影诞生和格调的确立,是一部致力于民俗文化反映、展现地域文化魅力、透视民族文化心理积淀典型影片。这部电影在营造环境中体现出独特西部黄土高原特有的景致和文化内涵。电影中环境主要由自然风情、民俗氛围和具体场景设置构成,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分析电影《人生》中环境构成及其在电影中文化寓意及作用。

  • 标签: 《人生》 典型环境 自然风情 民俗氛围 文化寓意
  • 简介:中国莎士比亚研究深受苏联马克思主义莎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莎士比亚被中国政治涂上了各种油彩,在中国政治影响下不断变脸。

  • 标签: 莎士比亚 戏剧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中国
  • 简介:荷马史诗《奥德赛》以人智谋及入神关系为主题,同时是以大海为辽阔背景返乡作品。如对奥德修斯返乡之旅环境性进行考察,“故乡”与“归途”是环境之眼。主人公对故乡伊塔卡岛土地依附、岛上亲人对家园持续守护凸显了故乡环境在想象、记忆和生存现实中意义。归返途中“群岛”地理构成欲诱、博物学知识对成功返乡帮助表明了归途环境与人类自我约束力及自然智识关系。本文对《奥德赛》做生态批评解读,指出奥德修斯返乡是水球环境中人类家园情怀隐喻。

  • 标签: 奥德修斯 返乡 环境性 生态批评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劳伦斯·布尔环境想象:梭罗、自然写作与美国文学形成》与《为濒危世界而书写》两部环境文学批评专著中核心概念变化与发展,具体展现布尔生态批评理论发展,说明两部著作在批评视野、核心伦理观与生态思想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显示出深层生态主义与人文生态主义不同侧重点,代表美国第一、第二浪潮生态文学批评不同立场与观点。

  • 标签: 劳伦斯·布尔 生态文学批评 环境文学批评理论 地缘性
  • 简介: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工商联副会长、哈尔滨翔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建筑工程师等33岁出生地:哈尔滨教育背景:硕士财富排名:新财富中国400富人榜第179位(2003年)美丽指数:

  • 标签: 全国政协委员 环境 民企 大连理工大学 黑龙江省 建筑工程师
  • 简介:民国前期,中西思想碰撞、新旧文化交替,晚清以来形成同光体、汉魏六朝诗派、中晚唐诗派、桐城诗派等复古诗派依旧活跃诗坛,新兴南社及后来白话诗派风头正劲;至三四十年代,学界对宋诗整体评价纷纭错综,或唐宋持平,或尊唐黜宋。正是在这一文化生态环境与诗学背景下,此期新编宋诗总集既赓续了传统诗歌总集旧模式,又在编撰缘起、审美取向、呈现形态上表现出一些新特征、新成就。

  • 标签: 诗歌总集 民国前期 宋诗 文学环境 成就 编撰
  • 简介:这是一部反映美国总统竞选过程长篇小说,是美国畅销书作家斯图亚特·伍兹2000年推出又一部政治惊险小说.如果你读过他发表在1994年第4期上,你会惊讶:美国人政治生活中两件头等大事,选举国会议员与选举总统,斯图亚特·伍兹先后都写到了,而且写得一如作者亲历般可信.读过读者更会对一位美国国会议员是怎么产生记忆犹新.

  • 标签: 人物环境 总统竞选 故事人物
  • 简介:艾伟以其《国语问题》《汉字问题》对语文阅读心理系统研究广度与深度,为中国语文教育科学化、中国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堪称“语文教育科学研究中国化典范”。本文在评述其识字心理、写字心理、阅读心理、作文心理等研究基础上,认为他研究对今天语文教育研究仍有如下启示:(1)阅读心理是一个可以从形式角度加以分析生成系统;(2)阅读心理研究是语文教育研究及语文教育基本依据;(3)语文教育研究必须要科学化、中国化;(4)语文教育科学研究中国化必须不忘初心,奋力为之。

  • 标签: 艾伟 阅读心理研究 启示
  • 简介:格雷厄姆·哈根与海伦·蒂芬合著《后殖民生态批评》一书将后殖民研究与生态批评理论相结合,通过分析具体文学文本探讨了种族主义与物种主义、发展与环境问题、法律权力与情感归属、动物再现、动物保护与本土居民权利等困扰后殖民地区生态和社会问题,聚焦于发展、环境和动物及其相互关系,指出讨论生态和环境问题必须考虑新旧殖民主义影响,发展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在反思人文主义传统基础上建构新型的人与非人类自然关系。该书为解读文学文本和干预社会提供了新视角。

  • 标签: 《后殖民生态批评》 发展 环境 动物
  • 简介:美国教育主要由政府提供,由三级政府: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学区)控制和资助。在小学和中学,课程、资金、教学和其它政策都由当地选举产生学区委员会决定。教育标准和标准测验通常由州政府制定。美国小学学制一般为5年,初中和高中加起来是7年。地区之间有差异,一般为初中3年,高中4年;或者初中4年,高中3年。小学、初中和高中总共是12年,和中国一样。

  • 标签: 美国教育 联邦政府 地方政府 教育标准 州政府 高中
  • 简介:2012年法国探索正午出版社发行了尼克尔·贝尔托著《鲍里斯,你来自何方?》,书中详尽地论述了鲍里斯·维昂从出生到青年成长环境,及其对他日后文艺创作所产生影响。我们从中不难发现维昂超现实主义黑色幽默创作风格、对宗教与世俗权威嘲讽以及憎恨战争写作主题无不与其生长环境相关。对于本书探讨,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维昂生长环境对其创作所起作用,而且有益于更加全面地把握其作品艺术风格与社会寓意。

  • 标签: 贝尔托《鲍里斯 你来自何方?》 维昂 战争 黑色幽默
  • 简介:InStacyAlaimo'slatestfull-lengthstudy,Exposed:EnvironmentalPoliticsandPleasuresinPosthumanTimes,Alaimocontinuesherinterestsinecofeminismandmaterialecocriticismandexpandsthattoincludeposthumanism.TheauthorofanearlyimportantecofeministstudyentitledUndomesticatedGrounds(2000)(inwhichshereappraisedtheideologicaltiesbetweenwomenandtheso-callednaturalworldthatwerebeingdenigratedbyotherpoststructuralistthinkers),Alaimocatapultedtobecomeamajorforceinecocriticismandtheenvironmentalhumanitiesatlargewithhertermtranscorporeality.Nowakeywordinecocriticism,trans-corporealityfirstgainedwidespreadattentioninAlaimoandSusanHekman'seditedanthology,MaterialFeminisms(2008)andAlaimo'smonographBodilyNatures(2010).

  • 标签: Stacy Alaimo's latest FULL-LENGTH STUDY
  • 简介:“文学与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08年11月8-10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将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与美国《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两家杂志共同主办。现将会议相关议题提供如下:1、生态批评理论建构;2、文学与环保意识;3、生态批评视角下经典文学;4、中国文学与生态环境

  • 标签: 《外国文学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生态环境 华中师范大学 跨学科研究 批评理论
  • 简介:近代戏曲教育历时一百多年,呈现出新旧并存特点。一方面科班教育大行其道,另一方面新式学校不断兴起,戏曲教育在“除旧”与“布新”交相辉映中逐渐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为新中国成立后戏曲现代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 标签: 近代戏曲教育 科班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