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的春晚小品《不差钱》让二人转演员小沈阳成为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其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造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试用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中的基本原理——互明、明示与推理和最大关联、最佳关联——来解读小沈阳小品中的幽默,旨在说明关联理论对幽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为观众理解其中的幽默提供了新的语言学视角。

  • 标签: 互明 关联理论 小沈阳
  • 简介:伟大的物理学家路德维希·波尔兹曼曾宣称他所处的19世纪是“一个达尔文的世纪”,①说明了进化论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如今,进化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人们在文艺研究领域中也试图把“进化思想”引进来,但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引起了很多争议。首先是因为“进化”总是不可避免地与“进步”纠缠在一起,认为过去的是低级的,新发展的就是高级的,这就带来了问题,如果说荷马史诗比现代诗歌要低级,这是谁也不会同意的;

  • 标签: 文艺研究 复杂性 形态 关联 进化论 19世纪
  • 简介:毋庸置疑,处于社会变革时代和文化休克期的电影和现状确实不容乐观,当今的电影正如一只在淤泥中不断下沉的船(这是我情有独钟的比喻),而前来营救的人们(投资者、导演、演员、记者、批评家)却因为船自身的过于沉重而面临两种忧郁的景象:营救的缆绳突然绷断或者被船拉入了绝境.当然,从逻辑推理上,我们还可以猜想出另一幅生动感人的图画:人们拉出了船,而事实上,整个电影业对此并没有显示出足够的信心和力量.

  • 标签: 最后电影 电影词汇
  • 简介:黄子平在分析丁玲《在医院中》的时候,引进了“现代性”这样一个概念。他设问说:“为什么是‘医院’,而不是可能更为偏狭保守的乡村(如鲁迅的‘未庄’)?……当然,描写一个本来即以治疗病患为己任的单位的‘病态’,可以讽刺性地使上述‘尖锐对立’显得更为鲜明触目。……但是,不容忽略的是,尽管有这样多的‘愚昧无知、偏狭保守、自私苟安’等‘小生产者的思想习气’,从结构上看,‘医院’这种社

  • 标签: 中国现代性 中国现代化 现代性问题 国家意识形态 中央集权 概念
  • 简介:“底层文学”的崛起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重要创获。尽管目前关于“底层文学”的命名、“底层文学”的道德立场及其“文学性”问题,还存在颇多的争议),甚至还有人从根本上质疑“底层文学”的写作和表述方式,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新世纪中国文学格局中,“底层文学”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若从历史的“长时段”进行考察,我们会发现,“底层文学”所面临的困境和指摘便会迎刃而解,而其特有的历史价值也会显现得更加清晰。本文拟从分析“底层文学”所招致的批评和质疑入手,讨论其在社会、历史层面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 标签: 底层文学 反思 苦难 代言 历史价值 中国文学
  • 简介:《虚证》发表已一年有余了,据刘恒自己讲,这是他最得意的作品,可惜除了几位评论家在综论里提到外,好象没人专门讨论。我是最近才读到的,读后震动很大。你有没有细想想,为什么会给你震动?这震动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你是感染了作品的悲剧气氛,是主人公郭普云的死震动

  • 标签: 悲剧气氛 刘恒 白涡 给你 伏羲伏羲 综论
  • 简介:西方的文艺复兴如同中国的汉末六朝,尽管社会一片混乱,政权更迭频繁,但在精神上却是一个极自由、极辉煌的时代。在这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中,走在最前端的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意大利。从中世纪晚期开始,文艺复兴的先兆就已经在这里酝酿。但它的全面发展和实现,是在15、16世纪。

  • 标签: 汉末 人性美 文艺复兴 六朝 思想文化运动 酝酿
  • 简介:编入本期的论文多数是中青年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严绍(汤玉)的《日本"记纪神话"变异体的模式和形态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立论严谨,内容充实,写法生动。

  • 标签: 中国文化 体模式 变异体
  • 简介:"东欧"作为一个冷战时期形成的地缘政治概念,不仅意味着国际区域的划分,更包含着特定的政治、历史和文化内涵。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后,国际政治意义上的"东欧"或许逐渐被"中欧"或"巴尔干欧洲"所取代,但作为历史和文化意义上的"东欧"仍有其特殊的意义,中外文学关系视野中的"东欧"当属后者。近代以来的东欧虽分属不同的国家,但从地缘政治、历史遭遇到文化传统,都有着明显的相似和关联性。相似的民族处境、历史体验、文化性格及其在文学中的表现,对于在列强压制和侵占下获得民族意识的觉醒、并在学习和反抗西方的矛盾中艰难走向独立和现代化的中国而言,不仅具有特殊的认同价值,更伴随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进程。

  • 标签: 东欧 东欧文学 现代中国 译介与影响
  • 简介:或许每个时代的文学评论者都会遭遇这种尴尬:在狂欢落幕后的场地上,我们站在收拾座椅的环卫工、给道具装车的表演者和花花绿绿的糖纸瓜子壳之间,翘首苦待下一批明星的出现。我们不确定他们的模样,却猜得出他们的气味,因此当空气中终于弥漫起那种充满骚动的气息,我们不禁叫出声来:他们来了!然而,一个,两个,三个……当我们就要确信新的演出即将开始的时候。

  • 标签: 城市书写 雷同 都市 评论者 表演者
  • 简介:包括文学及其理论在内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曾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学界的一大热点,今天再提这一话题,许多人或许认为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或者说是在炒冷饭等等——对此需加以辨析。下面我结合"体用""本体"关键词在中国现当代理论语境中的"旅行",来谈谈这方面的感想。我曾经指出。

  • 标签: 体用不二 文学本体论 中西文化比较 文艺理论界 理论语境 本体论基础
  • 简介:电影的魅力,在于它以视觉表达的方式撞击我们的思想,以语言表达的方式抵达我们的灵魂。“青春”这一永恒的话题,也是电影艺术的永恒书写对象,在博大深邃的电影艺术世界中,我们重新发现了“青春”在时间与空间交错中显现出来的人生价值与社会意义。孟繁华先生就认为“青春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面貌,最能体现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环境”。①那么,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时代的电影,如何表达了青春?

  • 标签: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青春期 电影艺术 泡桐 人生价值 时间与空间
  • 简介:2013年5月20日,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朗西埃(Jac—quesRanciiere)参加了《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举办的座谈研讨会,刊物主编谭帆、方克强教授,副主编朱国华教授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题围绕“非学科的话语实践:美学、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当代关联”展开,并就文学与政治,尤其是中国当下文学的政治潜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朗西埃先生在会上同时接受了《文艺理论研究》的编委聘任请求。杜克大学KennethSurin教授、弗吉尼亚理工大学JanellWatson教授、复旦大学陆扬教授、同济大学张生教授、上海大学曾军教授、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胡介鸣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刘旭光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李洋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振华教授、政治学系吴冠军教授、传播学院雷启立教授、中文系陆晓光、朱志荣、刘晓丽、文贵良、倪文尖、王峰教授、思勉高等研究院姜丹丹研究员等学者参加了会议,同济大学陆兴华教授担任全程翻译。《文艺理论研究》是朗西埃先生探访的最后一站,本次座谈也为朗西埃先生此次中国之行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 标签: 文艺理论研究 政治学系 话语实践 伦理学 当代 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