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传统音乐是与新音乐相对而言的概念,历史久远。王耀华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的方法、形式,所创作出来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的音乐。”为了将“新音乐”和“传统音乐”加以区别,强调传统音乐所具有的民族特色,目前我国音乐界也用“民族音乐”这一称呼来认指中国音乐中的传统音乐传统音乐在一定地域和特定的人群中世代相传,其独具的艺术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民俗性与集体性。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 艺术特色 史久远 民俗性 即兴性 民俗活动
  • 简介: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轫,肇始于早期人物画中的背景,自隋展子虔《游春图》的出现,山水画才逐步脱离了人物画,而趋向于独立发展。直至唐王维水墨山水的创新出世,以及大小李将军青绿山水的出现,

  • 标签: 中国传统山水画 特质 东方 《游春图》 水墨山水 青绿山水
  • 简介:2004年,格非发表了乌托邦三部曲的第一部《人面桃花》。这时,距离《欲望的旗帜》(1996年)已有9年时间。虽然从1997到2003年,格非写出了《解决》《月亮花》《沉默》《马玉兰的生日礼物》《戒指花》等12篇中短篇小说,但作家本人在提及这段时光时,却屡屡表达不满之情。

  • 标签: 格非 叙事传统 小说写作 戒指花 中短篇小说 人面桃花
  • 简介:在跨语际沟通中,海外汉学界对"传统"的预设往往造成对古典作静态化的描述。用阐发法进行中国诗学研究,其意义必然有所遮蔽也有所发明。其中,理论抽取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它是一个碎片性而又具有建设性的策略。问题的实质是哪部分碎片能够成为最恰适的资源而产生最强劲的思想动力。当传统被赋予了文化认同的意义时,我们显然是在言说当下的中国文学问题,

  • 标签: 跨语际 传统 现代性
  • 简介:众所周知,“文化研究”(CulturalStudies)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而是一种新兴的“反学科知识实践”,或者说是一种新兴的学术探求范式或学术思潮。“文化研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英国左翼思想界,1960年代中期逐渐进人高等教育体制,随后又扩散到世界各地,

  • 标签: “文化研究” 学术思想界 英国 实践 传统 大陆
  • 简介:《论音乐作品的本质》是波兰音乐美学家卓菲娅·丽莎(ZofiaLissa,1908—1980)创作的一篇重要论文。(1)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本质进行抽丝剥茧的理论分析,置于历史化眼光下审视,与其说她是在尝试发现一个举世皆然、超越古今、无可动摇的“本质”,毋宁说是在挑明这种“本质”的历史相对性及意识形态性,甚或说,她无异于在宣告“音乐作品”的终结。在文中,她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对“音乐作品”这一概念予以彻底的批判与反思,吁请人们思考音乐文化时所惯用的基本概念范畴打上问号,并进行历史清理。

  • 标签: 音乐作品 论音乐 丽莎 意识形态性 民间音乐 历史化
  • 简介:面对悠久深厚的儒家传统,王阳明表现出了理性的文化态度和勇敢的变革精神。王阳明尊崇儒家圣人、尊崇儒家社会理想,表现了对儒家传统的认同及儒家立场。但是,王阳明没有一味地拘泥于儒家传统,他对于儒家的虚文传统、孔子的权威性尤其是朱子学说都表示了大胆的质疑并进行挑战。在质疑儒家部分传统的基础上,王阳明以是否"自得"为标准,以简洁性原则和自主性精神,成功地实现了对儒学传统一定程度的改造与推进。王阳明的传统观对我们今天反思文化传统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 标签: 王阳明 儒家传统 尊崇 质疑 革新
  • 简介:“研究科幻文学如果不从‘现代性’着手,就不能真正接触它的内核”1,吴岩此言乃是确论。在世界范围内,科幻小说存在两条发展路径,进而也形成了两个彼此密切交融但其差异性特征又极为鲜明的传统

  • 标签: 科幻小说 现代性 传统 科幻文学 世界范围 差异性
  • 简介:穿好上襦,将系带较短的后片贴于后背,绕至胸前并打一个比较紧的结。花纹对着胸口正中位置,用前片裙头裹住胸口,并将系带绕至后背,再打一个结拉回胸前。

  • 标签: 教程 穿着 衣裳
  • 简介:"和谐美"作为一种审美理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和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和孔子对和谐美的追求更明显,他们都把和谐美作为一种审美理想为之追求。但他们存在着许多根本的差异,这着重表现在他们的音乐美学思想上。毕达哥拉斯音乐美学思想以数本源为基础,音乐的和谐美是由数的和谐原则规范的,同时,孔子在仁的基础上提出以礼乐为实践途径的和谐音乐美学思想。

  • 标签: 数的和谐 仁的和谐 音乐和谐美
  • 简介:主持人:程光炜主持人语:2005年以来,我们曾经在《当代作家评论》《文艺研究》《南方文坛》等重要杂志上开辟了《重返八十年代》的栏目,对80年代文学研究的问题、边界和方法做了一些初步性的探讨。这项工作,是当代文学"历史化"的前奏和铺垫。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在80年代的兴起,逐渐成为一个相对成熟和高水平的学科方向,根本的原因来自于它的"古典文学化"。也就是,

  • 标签: 中国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初步性 文学化 南方文坛 程光炜
  • 简介:贾植芳先生百年诞辰之际,由复旦大学、上海市作家协会、河西学院等联合主办的“贾植芳与中国新文学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张掖隆重召开。2016年7月2日上午,在河西学院“贾植芳藏书陈列馆”,举行了庄重的贾植芳塑像揭幕暨书信图书捐赠仪式。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贾植芳 研讨会综述 新文学传统 传承 河西学院
  • 简介:科学方法虽然可以成为认知、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武器,但由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非物质化、非数量化、非心理化、非定义化、非知识化等特质,而这些特质与科学方法的基本精神不相契,从而形成了对科学方法的设限。由此可进一步分析与判断科学方法用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所产生效果的性质,从而为准确应用科学方法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国传统哲学 非物质化 非数量化 非心理化 非定义化非知识化 科学方法
  • 简介:本文通过考察“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凌叔华、徐志摩、陈西滢、萧乾与以伍尔夫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化艺术、意识流小说创作理念等之间的关系.阐释了中国现代流散作家如何主动译介和尝试意识流小说创作,致力于参与世界现代主义文学的建构,实践着一种中国式的世界文学交流途径和模式。从而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梳理了中国现代流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以及文化翻译、写作规范化在世界文学领域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对中国文学的输出起到启示作用。

  • 标签: 世界文学 流散文学 新月派 伍尔夫 文化翻译 意识流
  • 简介:缘起习近平在2013年11月份考察山东曲阜文化时,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文化工作者,需要首先进行文化反省与文化自觉,即要对本民族文化的内在特征及其现代意义等问题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

  • 标签: 家园 精神 中国人 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 儒家
  • 简介: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先生曾指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忍耐力的民族,其他国家可以忍耐几十年,他们则可以忍耐几百年。中国是不会被毁灭的,因此它经得起忍耐。"揆诸史实,罗素先生所论洵然洞达。

  • 标签: 中国 文化 古代 智慧 美德 中华民族
  • 简介:《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第五卷)-外国文学译介研究》(谢天振、许钧主编)近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2010-2013)的最终成果——《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六卷本,申丹、王邦维总主编)其中之一,

  • 标签: 外国文学研究 文学译介 新中国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术 国家社科基金
  • 简介: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成为影响美国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美国现代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模仿。在各种模仿形式中,化取现有中国古诗译文的某些句子、词语或意象入诗颇引人注目。本文把中国传统文论中的"点化说"运用到美国诗人对中国古诗的模仿中,以卡洛琳·凯瑟和雷克思罗斯的作品为例进行文本分析,并讨论了"语际点化"的理论依据。"语际点化"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国古诗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和传播方式,也能从文化交流角度加深理解中西诗歌的兼容性和互补性。

  • 标签: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 美国现代诗歌 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