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俳句汉译与意境美西安外国语学院贺明真日本俳句作为短小精悍的诗歌,特别注重意境。俳句的意境,就是由俳人主观的“情”与客观的“境”统一而成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俳句也是以实境表现虚境,藉有形表现无形,使有限表现无限。因此,俳句讲究蕴藉含蓄,也追求“不著一...

  • 标签: 俳句汉译 意境美 等值再现 再创作 意在笔先 日本俳句
  • 简介:を求ぬる心(一)(寻之心)(一)本林秀雄作大连外语学院曹金波译时下,展览会、音乐会等盛行起来,看画,听音乐的人数也陡然增加。可能是由于这个缘故,常有年轻人间我关于绘画和音乐的意见。他们提的问题多为:时下的画和音乐太难,看不懂听不懂。要明白那些东西...

  • 标签: 弄明白 毕加索 展览会 画家 音乐 语言干扰
  • 简介:俳句汉译与形式美西安外语学院贺明真俳句汉译,其句式有多种,脱离开具体内容,对一种句式就无法评论其妥与不妥。俳句的原作虽然一般是17个音节,但所表达的内容却繁简不一。因此,俳句的汉译也就难以用固定的句式来表达。译文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上乘的译...

  • 标签: 俳句汉译 汉译形式美
  • 简介:■(山路巅)石垣りん作大庆石油学院孙伯韬译注有时有人从这里通行。三天一次,或者五天、十天,只是一人、二人通过这山路顶峰。仅此,路损却总是留住人们的深情。从顶峰穿越过去的人,从顶峰穿超过来的人,都要通过那浓郁树荫下的山路顶峰,和那不知名的小径,来来往...

  • 标签: 石垣 抒情诗人 石油学院 幽默感 诗集 译注
  • 简介:日本地理“一、二、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未名辑凡比赛,大多都要设一、二、三等奖。这说明,前三名一般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尤其这第一名,更是令选手、观手欣羡万分的荣誉。由此,可以想到: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一切领域,都存在着这个“一、二、三”的文化意象。比如...

  • 标签: 日本 地理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文化意象 富士山 秋田
  • 简介:《家庭电影》是柳里描写家庭解体的系列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本论文先通过对作品中的主要出场人物父亲、母亲和素美的分析,试图探明家庭破裂解体的起因、必然性和其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受到病态的家庭的影响而长大的素美在对他关系上的障碍和寻找自我居所的过程。

  • 标签: 家庭解体 病态 人际交往 居所
  • 简介:“むしろ”、“かぇって”和“ぃっそ”这三个词有时都可译成汉语的“与其……倒不如”、“莫如”、“宁可”和“索性”等意思。虽然“むしろ”、“かぇって”和“ぃっそ”有时几乎同义,并可互相替换使用,但很多场合,用法和意义又是完全不同的。既便是同时可使用的场合,语感和语义所强调的重点也多有不同。本文将就“むしろ”、“かぇって”和“ぃっそ”的异同进行比较,辨析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以便更准确、更恰当地使用它们。

  • 标签: “むしろ” 日语 “かぇっそ” 词汇 词义 “ぃっそ”
  • 简介:在群星闪烁的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芥川龙介可说是格外耀眼的一颗。他初登文坛时的辉煌,作品的新奇别致,创作的数量和独到的风格本巳令人(?)目,而他独特的生涯更给他的作品增添了一抹异样的色彩。一九二七年七月,在留下一百四十多篇小说和众多的散文,诗歌、杂文、游记之后,他自我结束了三十五岁的生命。他的作品和人生给后人

  • 标签: 芥川龙之介 前期创作 日本近代文学史 地狱图 三十五岁 芋粥
  • 简介:荻生徂徕(1666-1728)是日本江户时期著名的儒学家。他清晰地认识到时空的不同导致了语言与事物对应关系的偏离,因此大力提倡古文辞学,并试图还原先王之道。古文辞学的意义并不局限于语言学习与文本解释,它是徂徕追求自我与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江户时期 荻生徂徕 古文辞学 认知世界
  • 简介:世界文学史上偶尔会出现这种特殊现象:一个在艺术上有卓越才能的作家,在政治上却是反动的,例如为墨索里尼捧过场的意大利诗人邓南遮①及美国诗人庞德②。多产作家三岛由纪夫就是日本现代文坛上这样一个例子。通过作品,他不断宣扬对毁灭、流血、死亡与自杀的沉迷,并在《忧国》(1960),《明日黄花》(1961)和《英灵之声》(1966)中,美化法西斯军人。他叫嚷:必须复兴日本的传统,尚武和武士的传统”,还宣称:剖腹自杀是“死的美学的极点”。最后,为了煽动人们

  • 标签: 三岛由纪夫 邓南遮 日本传统 多产作家 世界文学史 美国诗人
  • 简介:纵观建国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五十年代,由于当时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的对外交往主要是面向前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相应地国内的外语教学也非常重视俄语,俄语在中学的外语教育中占有很大份额。第二阶段是自1960年前...

  • 标签: 日语教学 日语专业 日语教育 英语 高校 等院校
  • 简介:日语中“见る”的可能表达一般有“见える”“见られる”“见ることができゐ”等几种形式。本文着重分析“见える”和“见られる”两种形式所表达的语义。首先将“见える”分成基本义和引伸义,然后再做下位分类。从“见られる”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内容入手,将其分为三大类,再根据所表达的基本义和引伸义做进一步的分析。在重新分类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阐明它们在可能表达上存在哪些特点和异同。

  • 标签: 可能表达 基本义 引申义 客观义 主观义
  • 简介:“てるてる言葉”──“若者语”五吉林工业大学刘丽华日语中的现在进行时态在口语中经常说成中间的脱落。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语言现象。但这里所要介绍的却是「若者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与普通的用法有很大的区别。在日语中,形容词与动词相比似乎数量不足,因此...

  • 标签: 女大学生 语言现象 构词方式 心理状态 行为状态 电视节目主持人
  • 简介:「向」「向」「用」这三个词,作为接尾词使用时,在意思与用法上有哪些不同?例如:△子供向図书△子供向図书△子供用図书这三句话究竟有无区别,区别在哪里?本文拟对此作一个初步探讨。1.「向」的基本意思谈到「向」的用法,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下面这类比较常用的表现:

  • 标签: 接尾词 “用” 日本语 服装 使用目的 政治家
  • 简介:皆为日语中常用的副助词,也是教学中重点讲解的语法现象。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初学者对其掌握不甚准确,在使用时往往容易混淆甚至出现误用。故想在此谈一点粗浅认识,供初学者参考。下面拟从四个方面分析一下它们之间的异同。

  • 标签: 副助词 教学实践 接续关系 初学者 语法现象 现代日语语法
  • 简介:本文以女性主义理论为阐释框架,以林芙子初期的诗集《看到苍马》为研究对象,分析林芙子是如何通过诗歌表象颠覆男权性别秩序并确立自我的。研究指出林芙子的诗歌张扬了被性别秩序和道德规训所压抑的女性欲望,开辟了近代日本女性自我书写的场域,在日本近代妇女解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林芙美子 诗歌 自我寻找 女性书写 性别觉醒
  • 简介:本文通过考察明治时期与1980年后小说中「など」「なんぞ」「なぞ」「なんか」以及「なんて」的实际用例,展示了中心助辞「など」从原本只有客观例示用法的助辞发展到如今具有客观例示与主观评价双重意义的助辞。这也就是所谓的语法化主观化。围绕着中心助辞,「なんぞ」「なぞ」「なんか」及「なんて」也或多或少参与了从客观例示向主观评价发展的过程。然而「なんか」在语法化过程中呈现的作用非常特殊。

  • 标签: 语法化 例示 否定的评价 明治时期 现在
  • 简介:西鹤"好色物"的外在构造,包括叙事上的纷然杂陈的"物纷"方法、"饶舌体"的文体、狭窄的题材与扁平的人物等,看上去都极其简单和单纯,但是简单得不简单,要真正说清、说透,却殊为不易,这就是极富日本特色的"伪浅化"现象。对于其"好色"主题,我们也可以较为轻易地做出道德伦理、社会学历史学的批评与判断。但是,仅仅从一般文学、从普遍文学去理解西鹤的"好色物"还是很不够的,只有走进町人社会文化的内部,走进日本的佛教文化、审美文化,从西鹤的"浮世"观、从日本文学"好色"的文化与审美传统、从"好色物"与"色道"的关系入手,对西鹤的"好色物"才能说透、才能洞穿。在"好色物"中,"浮世"的快乐莫过于"好色",但"好色"须有"道","色道"就是将"好色"加以特殊限定,就是要好色者领悟到"好色"的可能与不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成为有"色道"修炼的"帅人",最终洞察人生、超脱浮世,使"好色"有助于悟道和得道。这就是西鹤"好色物"的真义。

  • 标签: 井原西鹤 好色物 饶舌体 伪浅化 好色 色道
  • 简介:日本俳句中的语法关系词除具有规定词与词的关系的功能外,还具有添加意义、增加表现力的功能,使得俳句更加含蓄和具有弹性。本文以助词为例,从语法层面探讨俳句的含蓄性,并为俳句翻译必须阐释提供证据。

  • 标签: 俳句 语法 助词 含蓄性 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