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时间、条件、因果、转折之间由交叉的相似性网络构成了一个统一关系范畴。反映在复句中即以时间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转折复句构成了一个意义连续体。本文以条件因果关系的接点问题为中心,通过提出假设以及假设验证的过程,确立了接续助词「カラ」为日语时间条件和因果关系接点,此后通过分析"X(前件)+接续助词カラ+Y(后件)"结构中所包含的主体性意义客体性意义,考察了「カラ」的多意义用法间的连续性,从而明确了条件关系因果关系之间连续性产生的原因。

  • 标签: 条件 因果 意义连续体 主体性 客体性
  • 简介:《中日文学经典的传播翻译》一书利用传播学、翻译学语言学等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历时地梳理了中日两国的文学经典作品在对方国家的传播翻译情况,用"互读"的新视角看待文化误读文化选择的现象,并探讨了翻译方法的相关问题。

  • 标签: 中日文学经典 传播 翻译 互读
  • 简介:俄罗斯民族性格具有典型的神秘性、矛盾性和复杂性。俄罗斯民族的性格特征一直是哲学思想家和文学家不断探讨的议题。俄罗斯民族性格特征不仅决定其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因此,有必要对俄罗斯哲学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作品进行研读,因为他们的精神资源不仅阐释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特征,而且也为俄罗斯民族自我身份的定位和发展道路的选择上给予启迪。本文在解读别尔嘉耶夫、梅列日科夫斯基、丘特切夫作品基础上,在考量俄罗斯民族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同时,对俄罗斯民族性格之谜进行重新的解读剖析。与众不同的民族性格并没有使多灾多难的俄罗斯在东西方的摇摆中沉沦,我们看到的是具有极端性格的俄罗斯民族依然富有战斗精神。

  • 标签: 俄罗斯 性格之谜 东西方 二律背反 矛盾性
  • 简介:当代外语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在外语教学的实践中贯彻和落实这一思想,此乃目前俄语教学亟需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秉持外语教学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途径的观点,立足于俄语语言个性理论的视角,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结构要素及其特点,探讨在俄语教学实践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以期为内涵式俄语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语言个性理论 跨文化交际 能力培养 途径 方法
  • 简介:泰山文化备受学界关注。从文学角度探讨日本文学中的"泰山府君",经历了从碰撞到变异融合的过程。在碰撞过程中,"泰山府君"信仰得到了东传及其在日本受容,在变异融合过程中,日本文学中"泰山府君"形象出现宗教化倾向,主要表现在"神道化"和"佛教化"两个方面,最终"泰山府君"在"文化的他国化"过程中成为"神佛合体"的,神道教的素盏鸣尊、佛教的地藏菩萨信仰相融合的"日本化"神明。

  • 标签: 日本文学 泰山府君 “文化的他国化” 神道化 佛教化
  • 简介:《心》因其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而在评论界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了文本中有关自我应当如何处理他者之间关系的"他者伦理"问题。小说主人公先是由于自我对于他者性的褫夺欲而陷入伦理困境。为了解决这种困境,主人公做出的伦理选择带来了理性意志的回归,但其"自我"上升为"无我"之后,更进一步形成了他者之间的阻隔和伦理悖论。主人公最终为"明治精神"殉死,这一行为实则包含深刻的时代伦理。夏目漱石通过对个人伦理悲剧的描绘,揭示了明治社会知识分子的伦理模型,隐含着漱石对于民族道德危机的深刻认知,也折射出他对"自我""他者"之间关系该如何达到理想之境的省思。

  • 标签: 《心》 夏目漱石 文学伦理学批评 他者伦理 明治精神
  • 简介:日汉口译研究是翻译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子学科。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一次更加全面的梳理汇总。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包括欧美、日本、台湾在内的口译研究前沿动态进行了介绍,之后从论文、教材、项目课题等方面总结了自2009年至2015年间国内日汉口译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纵向横向的对比。可以说,近五年来,虽然日汉口译研究发展较快,在教材建设、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设、语料库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然存在对研究热点的关注不够、论文发展的质量失衡以及译学架构十分薄弱的问题,日汉口译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

  • 标签: 日汉口译研究 前沿动态 观察与思考 译学架构
  • 简介:命制俄语专业标准化考试阅读试题过程中,为达到较好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命题者需要认真考虑诸多因素:文章的题材和体裁、选材的长度、生词总量、考点的选择、设问的角度、设问的覆盖面、选项的设计、选项的排列、选项间的关联、问题选项的用词总量等。标准化考试中,对阅读材料的选择是有严格要求的:通常不得选用内容涉及武装冲突、宗教信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考试成败、失去亲人、负面国情。本文探讨了上述问题和命制阅读题的主要依据;选材压缩、设问选项、用词总量考点;设问角度句法结构;正确项干扰项的编写等。

  • 标签: 标准化考试 阅读试题 命制理论 命题方法
  • 简介:《安吾新日本地理》乃日本"无赖派"作家坂口安吾战后的创新之作。该系列随笔从微观地理角度细察日本山川里巷的纹理,从宏观角度反思其间的历史掌故。从微观到宏观,从地理到历史——坂口安吾借用"地理(著名的景观符号)",通过以点带面的随笔叙述方式,来解构其间负载的日本既定"历史(记纪神话)",从而在"文学""地理""历史"之间觅得一个巧妙的平衡点,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感受。

  • 标签: 文学 地理 历史 景观 文体
  • 简介:托尔斯泰对宫本百合子的处女作《贫穷的人们》的创作具有重大影响,这种观点已然得到诸多评论家和作者本人的确认。但是,宫本百合子究竟受到托尔斯泰哪些作品的直接影响,始终停留在猜测臆想阶段。通过对比研究托尔斯泰的作品和《贫穷的人们》,可以发现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不仅给予了宫本百合子思想上的支撑,其作品《一个地主的早晨》更是为《贫穷的人们》提供了写作模板。另一方面,宫本百合子也并非完全照搬托尔斯泰的模式,《贫穷的人们》同样呈现出不同于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特质,完成了从接受到变异的转换。

  • 标签: 贫穷的人们 一个地主的早晨 托尔斯泰 宫本百合子 人道主义
  • 简介:根据近年来的反馈信息,大多数"影子练习"的练习者都从正面评价了这种练习方式,但与此同时也有人感到困难或在练习过程中感到紧张、有压力。影响练习者感受的因素可能存在多种,本研究假设日语水平、周围环境、练习策略都可能产生影响,故选择从未有过练习经验的二年级日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本文主要针对第三项假设,而其它两项假设将另行撰写文章。在本文中,将练习者感到困难、紧张等命名为"思维活动",将练习者为完成跟读而采取练习活动命名为"跟读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练习者在练习初期有什么样的思维活动;(2)练习者在练习初期会选择什么样的跟读策略;(3)练习者的跟读策略是否会对他们的思维活动产生影响。

  • 标签: 影子练习 元认知 跟读策略 思维活动
  • 简介:学业情感是伴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变化的,它不仅对学业行为有重要影响,而且学业水平密切相关。本文对日语专业学情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上游组下游组在自信心、学习动机、目标语态度及学业行为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在学业情感和学业行为维度上,下游组呈现出相对消极和被动的特点。改善学业情感体验对于促进日语学习行为投入、提高日语学习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学业情感 学业行为 情感目标
  • 简介:本文运用语序类型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以汉语"在+NP"及其韩语对应形式为中心,对汉韩语介词相关语序、选择动因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说明。本文认为类型学关注的介词相关语序中,汉韩二语在介词短语内部都基本保持了各自语言基本语序的和谐,体现了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但在句法层次上,韩语受限于动词强制居尾的句法结构特点,在距离象似原则的支配下,VP形成和谐组配;而句法化程度较低的汉语则因为距离象似时间象似性原则的竞争妥协,以及介词语法化、动补结构发达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不仅大量派生介词框式结构,介词短语语序也呈现比韩语复杂的局面。

  • 标签: 类型学 汉语介词 韩语副词格助词 “在+NP” 语序 选择动因
  • 简介:翻译无法实现绝对的"等值",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息的流失。这种信息的流失不单包括语义范围、语义指向方面,还包括源语中的特殊音韵设定以及特有的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在翻译过程中的流失。纯文本间的比较不同,本文主要以译文受众的感知作为考量基准,通过多译文版本的实例对照,重点分析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流失的类型情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同时从受众感知出发寻求流失信息的补偿方向以及对应措施。

  • 标签: 受众 等效 信息流失 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