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德汉专科词典有多少?刘立群从50年代起,中国学者已陆续编纂出各种学科多达数十种德汉双语以及包括德汉在内的多语专科词典,并正式出版。本文全面综录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不含台港澳地区),一方面可为中国和各德语国家的学者及工商界人士参考备查,同时也可以为德...

  • 标签: 双语专科词典 词条 科学出版社 常用词汇 国防工业 农业机械
  • 简介:病句医院闻鉴1.病句:FolgenderkurzerTextistWeeehrschwerzuverstehen.治疗:FolgenderkurzeTextistsehrschwerzuverstehen.分析:folgend-可作代词,它后面的形容...

  • 标签: 病句 形容词定语 固定搭配 关系代词 主从复合句 不定冠词
  • 简介:1病句:DasPortobetrgt20Pfennige.治疗:DasPortobetrgt20Pfennig.分析:20Pfennig表示20芬尼的价值(eineWertangabe);20Pfennige则表示20枚芬尼硬币(20einzeln...

  • 标签: 病句 不及物动词 反身动词 可用作 派生词 无人称
  • 简介:在德意志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认神识人的过程中,"上帝之义"概念一直困扰着他,构成了其精神困苦的根源。通过对其发现"上帝之义"过程的分析,我们发现"上帝之义"的希伯来文原义在古希腊罗马文化背景下的扭曲变迁才是路德精神困苦的实质所在,只要将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的理性分配正义观应用到"上帝之义"的讨论之中,并将义解释为按照人所有的属分进行分配,就会产生这样的精神困苦。

  • 标签: 马丁·路德 精神困苦 上帝之义 分配正义 外在的基督之义
  • 简介: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以其故乡、德国北方古城吕贝克为背景,描绘了19世纪有教养的德国市民家庭的几代兴衰史。与充满波西米亚艺术气息的南方城市慕尼黑相比,吕贝克象征着传统、静态、等级、勤奋、尊严与道德,文章由此展开对城市与市民性格关系的探讨。不过有教养的市民阶级的发展趋势是:世俗和身体的力量逐渐衰退,精神和对哲学与艺术的觉悟却不断增长,出身于该阶级的曼对此感同身受。成年后他定居慕尼黑,其笔下的艺术家形象也多被安置于这座城市。在曼的作品中,吕贝克与慕尼黑、北方与南方构成了文化意义上的对立。

  • 标签: 布登勃洛克 吕贝克 慕尼黑 市民阶级
  • 简介:本文通过探索小说《修正》中的空间象征的含义,解读小说中人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得出人物本身的极端矛盾性以及其在空间意象上的体现,为解读伯恩哈德笔下的精神狂人提供思路。

  • 标签: 托马斯·伯恩哈德 空间象征 精神 矛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