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Chomsky在最简方案中把虚指词there定义为存现对象NP在逻辑式层面上的词缀(即逻辑缀词理论),而"逻辑缀词理论新框架"则认为与there相匹配的成分不是存现对象NP,而是表达存现地点的PP。考虑到上述两种观点均割裂了英语存现句的有机整体性,因此"there更低位插入假说"提议,存现对象QP①和地点短语PP都与there相关联,前者与there在不可解读的形式特征[person]上关联,而后者在逻辑式层面上充实there的语义蕴涵。"there更低位插入假说"基于特征匹配的最简理念将英语存现句的各组成部分加以有机整合,因而更为优化。

  • 标签: 最简方案 探针—目标 一致关系 逻辑缀词理论 “there更低位插入假说”
  • 简介:1.obliged:有责任的;decrease:减少。2.indication:迹象,显示。

  • 标签: 现代人 自私 用词
  • 简介:扬·马特尔的名作《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一个关于一艘孤船、一位落难少年,加上一只孟加拉虎在南太平洋上接受最艰难的生存考验的故事。用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来解读这部小说的话,书中关于少年的名字P(iπ)的选取、故事的多重多元讲述者、历险记的多版本结局设置、Pi自身对于宗教的认知与理解无不渗透着后现代主义写作特点的深刻烙印。该文试图从后现代主义写作特点的角度来解读小说,以期让读者从深层次更好的理解这个看似简单的历险记中的层深寓意。

  • 标签: PI 虚幻与现实 宗教信仰
  • 简介:近年来,语法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语法也就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亦即具有实在意义的词项或结构在某些语境下逐渐具有语法功能,并在语法功能固定下来以后进一步发展出新的语法功能。基于该理论.我们觉得现代汉语中的“注意”一词有一定的语法倾向。为调查“注意”是否具有语法倾向,我们进行了语料库分析和问卷调查。我们的调查结果发现,现代汉语的“注意”一词正在经历一种语法的过程,显示出强烈的情态倾向,即原本用作实义动词的“注意”现在可以被用作情态动词,词汇意义明显虚化或弱化。同时,问卷调查发现,多数人(包括一些权威的汉英字典的编撰者)并未意识到这一语法现象,故而在汉译英“注意”一词的过程中.还是倾向于按实义动词来理解和翻译语法化了的“注意”,从而导致了一些错译和误译。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注意”一词的情态趋势并就提出了语法“注意”的判定标准及其翻译方法。

  • 标签: 语法化 “注意” 语义变化 情态动词
  • 简介: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意义深远,翻译中的译意问题贯穿于翻译过程中语言的每一个层面。因缺乏符合译人语表达习惯与准确性的参照系,汉译英文本易出现与目标语的偏差。本文以英语国家语料库作为目标语语料库,通过选取语言材料和事例进行分析,考察汉译英文本的可接受性问题。同时,在翻译人才的培养方面我们也应加强汉译英的社会实践活动。

  • 标签: 目标语语料库 汉译英文本 可接受性
  • 简介:蛰居六载,一鸣惊人著名华人导演李安,祖籍江西,于1954年10月23E1生于台湾屏东县潮州镇,祖上做过国民党时期的县长。李安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治家甚有古风、教子极为严格。李安在这样有着浓厚中国文化传统的氛围中成长起来.自然受到中国文化的浸染。父权家庭的中国典型模式也为他日后的作品提供了生活基础和原始素材。李安于1975年从台湾“国立艺专”(今台湾艺术大学)戏剧电影系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先是在伊利诺伊大学学习戏剧导演专业并获戏剧学士学位.后来又前往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制作.获得电影硕士学位。

  • 标签: 李安 影视文化 父亲 三部曲 中国文化传统 笔记
  • 简介:在顺应论关照下.从语言语境和社会语境的四个层面即社交距离、交际者身份、交际场合、言语集团对英文立法语篇中的名词现象进行考查,说明名词的高频使用是出于顺应语境的需要,也是为了突显立法语体特征,具有非人格、拉大社交距离、进行身份建构等语用功效。立法语篇中的名词不同于传统的隐喻式表达,它更趋向于表达的常态性。

  • 标签: 名词化 顺应论 语言语境 社会语境 常态性
  • 简介:高校世界文学课程对培养学生国际文化视野有重要作用。传统的世界文学教学模式面临一言堂、地域文化与世界文化等等矛盾。改革教学模式,引入双语教学、影视文学、比较文学等模式,尤其突出本地区高校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学课程成为海南本地高校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的学生的重要教育途径,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担负教育与培养人才的重任。

  • 标签: 国际化 世界文学 教学改革
  • 简介: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代表作“边境三部曲”既对墨西哥进行殖民主义再现,又对其试图建构的殖民主义话语进行改写和重写.在小说的故事背景和创作背景的双重观照下,小说对他者的再现和强势文化对他者的表征障碍象征了美国自二战后,特别是在全球语境中的个体和民族身份认同危机.麦卡锡在反思和批判“美国例外论”的同时,也表达了一名白人主流作家对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和妥协,“边境三部曲”也因此为美国的民族身份建构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参照.

  • 标签: 麦卡锡 “边境三部曲” 全球化 身份认同
  • 简介:本文通过问卷对昆明8所高校的1290名大学生进行了英语教育背景下文化认同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汉语文化认同情况总得分不是很高,这说明英语教育对大学生文化认同有一定的影响。同时通过差异性分析,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在总体汉语文化认同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只在个别方面体现差异。非英语专业理科学生文化认同程度低于非英语专业文科及英语专业学生。除政治和宗教方面外,男生文化认同程度低于女生。最后探讨了该结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 标签: 英语全球化 文化认同 昆明高校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