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及物作为动词特征的观点有其局限性。本文将及物看作小句特征,及物高低不同的小句共同构成一个典型范畴,体现典型效应,有典型成员与非典型成员之分。非典型及物与典型及物的差异体现为语义偏离。及物的意义是及物事件类型及其参与者的概念化,因此及物偏离可根据小句所勾勒事件的类型、施事、受事语义特征参数缺失情况来判断。参数数量和类型以不同方式引起小句及物不同程度地偏离典型及物,并涉及转喻等认知机制。

  • 标签: 小句及物性 及物性偏离 语义特征参数
  • 简介:将动词语义中的致使关系和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识解特点结合起来,能够解释英语动结式的特殊及物规律。动词的语义结构由致使关系构成,由不同致使关系构成的语义结构投射到句法层面上会产生及物不同的句法结构:基本句式的及物由中心致使关系决定;英语动结式异于基本句式的及物特点由非中心致使关系引起。只有当中心受事的致使结果未明确时,非中心致使关系才能在识解过程中受到凸显。

  • 标签: 英语动结式 及物性 致使关系 语义结构
  • 简介:国内外许多学者曾用及物分析的方法来解读和批评文学作品,并证明此分析模式在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主题意义等方面有很强的说服力.但对于及物分析在描写文体特征时的表现力方面鲜有论述.本文通过对同一题材的两种不同文体--日记和广告进行了及物分析,得出日记文体有较高的心理过程频率,而广告文体有更多的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此外,在过程的参与者和环境因素方面也存在着共性和差异.这些共性和差异表明及物分析在揭示不同文体的语言功能、描述文体特征等方面有很强的表现力.

  • 标签: 日记 广告 及物性 过程类型 文体特征
  • 简介:及物系统是批评语言学家经常使用的几个主要的语言学分析工具之一。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及物对批评性阅读尤其是大泉媒体语篇阅读的积极作用,旨在增强读者的批评性语言意识,从而提高批评性阅读能力。

  • 标签: 及物性 语篇分析 批评性阅读
  • 简介:英语动词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之分,而同一动词由及物动词变成不及物动词后,其句式往往由vt.+obj.变为vi.+prep.+obj.其语义变化主要体现在动词和后面的宾语之间的关系上,总的来说,由原来直接的动宾关系变成了间接的动宾关系,即动词通过一个介词来涉及宾语,因而在意义上也体现了这种间接性。由于所跟介词的不同,这种间接性又表现出不同的方面,下面试分类加以说明。

  • 标签: 及物动词 语义变化 表示方式 GUESS 外科医生 告诉我
  • 简介:Goldberg(1995,2006)认为双及物构式表达XintendstocauseYtoreceiveZbyV-ing,但是,抽象名词不涉及物品归属的转移,英语中的“负给予”动词和汉语中大量存在的表达“取得”义的双及物句也得不到合理的解释。相反,把双及物构式的意义确定为“损益关系”的表达,一方的“损”对应另一方的“益”,一方的“益”对应另一方的“损”,就能对所有的双及物句进行统一的无差别的分析,使双及物构式在理论上更具有连贯性。对二价动词的语义和结构压制,以及对英汉语际差异的分析,都证明了认定双向损益关系作为构式意义的合理性。

  • 标签: 双及物构式 构式语法 Goldberg
  • 简介:句法-语义的接口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将句法结构和题元角色所组成的语义结构糅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句法-叙事结构,对句法-叙事结构的研究可以涵盖句法和语义两个抽象单元。及物-叙事结构属于句法-叙事结构范畴。及物-叙事结构的结构能产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主要由分布普遍性、类推性和转换性体现出来。及物一叙事结构的语义自然性是指结构本身所传达的语义符合人们的思维惯势和经验结构,其中包括及物一叙事结构的叙事象似性和叙事典型性。及物-叙事结构的结构能产性和语义自然性有它们的认知理据;结构能产性和语义自然性高的及物一叙事结构符合人们对结构句法部分和叙事部分以及叙事部分各组成成分之间匹配度的心理要求,是人们比较熟悉和使用比较频繁的语言形式,具有在认知上激活其它表达式的能量和潜在力。

  • 标签: 及物-叙事结构 结构能产性 语义自然性 认知理据
  • 简介:构式联接力是构式中某个词位的词语与该构式之间的吸引力强度。本研究在语料库的基础上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双及物结构的相关问题。运用构式词位区别性分析法(DCA/distinctivecollexemeanalysis),采用专门的构式联接分析工具(Coll.analysis3.2a)对双及物结构进行分析,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学习者语料库中,哪些动词与双及物构式的共现频率最高,它们与双及物构式的联接力如何?(2)中国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双及物构式使用方面有何差异?

  • 标签: 英语双及物构式 语料库 构式联接力
  • 简介:英国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在小说《终结的感觉》中运用'不可靠叙述'的叙述技巧,将叙述者托尼懦弱自卑的性格展露无疑,但学界对不可靠叙述与叙述者性格塑造的内在关系缺乏深入探讨。该文将运用詹姆斯·费伦的'不可靠叙述'理论,从叙述距离、叙事视角两个维度上对叙述者性格进行深入解读,旨在探求'不可靠叙述'对叙述者性格塑造的重要性。

  • 标签: 不可靠叙述 叙事学 詹姆斯·费伦 朱利安·巴恩斯 《终结的感觉》
  • 简介:借鉴西方文论英美新批评中的"悖论"观来探讨海明威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共有特征:逃避与行动.逃避与行动表面上矛盾的两个方面在海明威小说中人物身上同时出现,并在其人物性格的道德张力上统一起来;在形式逻辑上不能同真的两个判断在艺术思维上得以成立,并获得了一定的认识论意义.

  • 标签: 逃避 行动 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