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1992年8月15日至17日,来自日本、美国、意大利、俄罗斯、韩国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满专家,学者,与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的满专家学者共60余人聚集北京,参加首届国际高层次的满学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所主办的,受到国家民委的重视与支持,并受到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多少年来,全世界研究满的人,都一直希望能有一天,大家聚会在一起,交换治学心得,分享研究成果,使满研究变成国际化,让满研究的水准获得提升,这一梦

  • 标签: 满学 国家民委 研究成果 日至 大学历史系 学术交流
  • 简介:2000年3月13日至16日,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李传勋教授、秦相源教授、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阿平教授、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赵传君教授应俄罗斯阿穆尔大学邀请,出席了在布拉戈维申斯克举行的“远东区域经济与民族交往国际学术会议”。

  • 标签: 黑龙江大学 教授 研究中心 国际学术会议 主任 学者
  • 简介:女真语和满语之间存在较多相同语音特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语音特点。在满语的语音特点当中,有的反映比女真语更早期的现象,有的反映女真语以后出现的现象,有的则反映满语与女真语平行的发展关系,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满语视为从女真语继承而来,女真语和满语是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

  • 标签: 女真语 满语 继承关系 方言关系
  • 简介:本文运用语义场理论,从语义相关的角度探讨同源词汇的关联问题.说明在田野考察的工作中和对所采集的样本的分析中,如果能够从理论上加以指导和说明,就能够比较合理的解释同源词汇对比中的某些似乎不对称或者缺项现象.

  • 标签: 语义场 同源词汇 词汇缺项
  • 简介:本文通过蒙古语和满通古斯语族满、锡伯、赫哲、鄂温克、鄂伦春等5种语言之间核心词中关系词分布的分析和统计,考察这些语言之间的词汇关系的亲疏远近程度.文章认为,蒙古语和满通古斯诸语的关系词分布状况及其表现出的词汇关系的远近程度,跟这些语言的区域分布以及分布距离的远近程度是相并行的.

  • 标签: 核心关系词 蒙古语 满通古斯诸语 词汇关系
  • 简介: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承办的“民族语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3-2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加纳、荷兰、西班牙、挪威等国的专家学者180余人出席了会议,共提交论文113篇。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民族语文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印度尼西亚 文化宣传
  • 简介:所谓"创业易,守成难",盛极一时的清朝,终免不了"中衰"的宿命。然而,清朝中期的"守成"更具有代表性,仅以土地兼并、人口过多和官场腐败泛而言之,不能尽道其本质。满汉矛盾形式上的缓和,转化为事实上的消极对抗与隔阂,这种特征与满汉关系的不协调是相互作用的。不断的摩擦,减少了满汉官员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构成了这一时期独特的官场政风。

  • 标签: 清中期 满汉矛盾 政风
  • 简介:鲜卑人和契丹人的语言中,除了蒙古语和突厥语外,与满语相关的成分较多,其中有些成分的语音形式和音节结构与满语更为接近.鲜卑、契丹等部族的发源地相近,他们与满族先世融合,使较多的鲜卑语和契丹语的词语融入了女真语.满语和的古代北方部族语言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

  • 标签: 鲜卑语 契丹语 满语
  • 简介:锡伯语文是满语文的继续,但随着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变化,在满语文的基础上,形成于锡伯语文。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密切,锡伯语文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双语教育成为锡伯族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汉文化的重要作用为广大群众所共识。锡伯语文的发展表现出几个很明显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后,锡伯语文呈现较明显的衰落趋势,这是客观规律。但是,语言的消亡,并不等于民族的消亡,民族的消亡是漫长的历史过程;语言的消亡,仅仅是一种工具的消失,亦仅仅是民族的四要素之一。

  • 标签: 锡伯族 语言文字 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