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常说“认字认一边,不要问先生”,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是“断句一边,误解了老先生”。下面笔者试举些实例。我们经常讲一句这样的名言“宰相肚里能撑船”。说得久了,以为就是要求宰相肚量大或只要求宰相肚量大。殊不知,我们其实只说了名言的一边,还有一边

  • 标签: 断句 名言 语义 误解
  • 简介:2004年4月21日,杭州市举行了六区中考语文模拟考,杭州文澜中学初三(3)班的樊之鹏的作文(作文题见本期“应试指津”之“2004年杭州市中考作文模拟题”)竟然只得了12分。杭州市中考作文总分40分,12分相当于100分的30分,不知评卷教师是根据什么判的分?本次作文允许“编写故事”,樊同学没有违规;本次作文的话题“沙漠苹果”体现了一种信念、意志、理想,樊同学似亦没有违迕;当然,樊之鹏比起南京金陵中学的费滢滢的遭遇来,就算不上什么了!前年,费滢滢参加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时,以一篇讲述扶助友爱的美文《平台》打动了所有的评委,最终从8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与另一名选手分享10万元奖金,轰动一时。她平时的很多习作都是学校的范文,并曾出版过多本散文集。其获奖作品还被选入高中语文读本。不幸的是去年的高考作文《人情与季节》(见《语文新圃》2003年第8期“学林外章”栏目)竟然只得了25分,高考作文满分是60分,25分无疑不及格。

  • 标签: 高考作文 沙漠 中学 中考作文 杭州市 地平线
  • 简介:  是在晚秋的黄河边吧?水面上一个浪接着一个浪地翻卷而过,前浪呼啸前驰,后浪澎湃推动.岸边的树叶片片飞舞.……头发!头发?我的头发?……  "永叔,永叔,你怎么了?"  是夫人的声音!  "怎么,我又做梦了?"  自从主试回来,每晚总有同样的离奇的来打扰欧阳修.他是不是真的老了?真的该…………

  • 标签: 欧阳修梦
  • 简介:本文分别从绘画空间、音乐空间视角出发,探讨麦勒斯小说以绘画元素、音乐意象所表达出来的孤独内涵,旨在突出小说人物的孤独是其所处空间压抑和精神隔绝所致。

  • 标签: 空间 孤独意境 封闭空间 色彩语言
  • 简介:泉州泉港区,2000年12月建制成立。地处泉州北部,与莆田仙游相邻。辖6个镇、1个街道和山腰盐场,总人口39.2万人。陆域面积32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5平方公里,沿海线长达56公里,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9.8公里。

  • 标签: 泉港区 海域面积 陆域面积 文化旅游 滨海旅游 石油化工
  • 简介:是心理的形象化了的表现,是现实的一种化了妆的反映,是现实在意识上的一种改造。同人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有很密切的关系。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生活依据,因而一些长、中、短篇小说中都有的描叙,但这些体裁很难单纯由一个梦境构成。而微型小说篇幅短小,对的描写,倒成了它的优势,它既可以由梦境构成一篇作品,也可以由几个相关联的构成一篇作品,还可以由梦里外相结合构成一篇作品。另外,微型小说通过来反映社会生活,可以形成一种与常规写法不同的新颖表述方式,这种写法使众所周知的事物变得陌生,产生一种奇特的新鲜感。

  • 标签: 微型小说 “梦” 人物心态 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
  • 简介:《红楼》不是一部写作学专著,却描写了不少写作活动。《红楼》虽然是小说,却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理论。作者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面,形象地阐释了自己的写作观。从写作学的角度研读这部艺术作品,可以使我们获得许多有益的启迪。

  • 标签: 《红楼梦》 写作观 写作活动 写作理论 艺术作品 写作学
  • 简介:作为目前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红校本”《红楼》,采用参校本“己卯本”中明显错录的“酡?”,甚而以讹传讹认定为颜色词,殊为不解,特求教方家。

  • 标签: 酡? 酡绒 驼绒 《红楼梦》 颜色词
  • 简介:凡是读过《再别康桥》这首诗的人,无不被诗人的潇洒、飘逸所折服,但当我们仔细品味该诗的时候便会发现,这首诗的深层意蕴与诗中一个特殊意象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意象就是""。

  • 标签: 诗人 意象 《再别康桥》 意蕴 飘逸 品味
  • 简介:“我叫吴文仲,口天吴、文化的文,我在家排行老二,所以是伯仲的仲。”一口流利的汉语、地道的“中国式”自我介绍,让人很难想到这是出自黑皮肤、大眼睛、一头细软小卷发的尼日利亚小伙子之口。2013年,在尼日利亚学习了一年多中文的吴文仲,带着中文老师为自己起的名字,来到河北师范大学留学。经过为期四年的汉语教育学习,他有了回国后做一名汉语教师的梦想。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霍克斯英译版《红楼》文笔流畅,备受学界和普通读者的好评。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及译者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仍难免出现误译。通过对一些误译原因的剖析,探讨如何尽可能避免翻译中的误译。

  • 标签: 霍克斯 《红楼梦》 误译
  • 简介:物哀实质上以真实为根底,写触物的感动之心以及由此引起的喜怒哀乐的诸相,物哀具有普遍的理论价值。本文尝试从"物哀""对人的感动、对世相的感动及对自然物的感动"三个层次评析其在《红楼》中的表现、深刻内涵及成因,它具有深刻的精神源泉,体现了作者对人和社会的终极关怀和理性思考,启迪我们怎样守护生命本真状态而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 标签: 物哀 红楼梦 恋情 世相 自然物
  • 简介:《红楼》作为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顶峰之作,广泛吸收了前代文学创作的重要经验及丰富内容。其中,唐传奇正是对《红楼》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因而也是后世读者对《红楼》的卓越成就与独特风格进行解读的重要借鉴。从对女性的态度,对诗歌的运用,命定思想的体现、小说主题的融合以及作者对唐传奇的熟悉程度等几个方面探讨《红楼》对唐传奇的接受与继承,从而见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轨迹,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 标签: 《红楼梦》 唐传奇 接受
  • 简介:《红楼》虽“大旨谈情”,但全书不尽是莺歌燕舞,蝴蝶双双飞的“甜香”,情场也似战场,敌我双方比才量力,斗智斗勇,“全挂子的武艺”都展示得淋漓尽致。《红楼》也有兵家的“三十六计”。赫然昭示于书中的已有凤姐的“借刀杀人”,宝钗的“金蝉脱壳”,就是人物即兴轻松的对话中也多是唇枪舌剑、机锋诡道。下面略举一二。

  • 标签: 《红楼梦》 兵家 人物 计谋 说辞 “三十六计”
  • 简介:对于杜牧《遣怀》诗中“十年一觉扬州,赢得青楼薄幸名”中的“觉”,众说纷纭:有人读jué,有人读jiào;有人说意思是“睡”,有人说意思是“觉醒”。到底应当读何音、作何解呢?其实,此处的“觉”既不表示“睡”也不表示“醒”,而是个量词,来源于“睡眠”义,读jiào。其意思可以理解为“场、次”,“一觉扬州”就是“一场扬州”。

  • 标签: “觉” 意思 量词 释义 历史文化 社会形态
  • 简介:香菱是曹雪芹在《红楼》中精心设计的一个角色,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悲惨命运和痛苦经历,最为薄命。曹雪芹又煞费苦心地为香菱更改名字,从英莲到香菱再到秋菱,通过莲和菱两个意象隐喻香菱坎坷的一生遭际。香菱贯穿文本始终,通过她引出很多重要人物,构筑起了故事的大框架。她的悲剧命运也引起了读者对贵族、官僚的痛斥,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深刻反思。

  • 标签: 红楼梦 香菱 人物形象 悲剧意义
  • 简介:《桃花源记》的荒诞不同于干宝志怪小说《搜神记》的虚诞,它是将熟识的人世间挪移到一个错位的时空,以这种错位感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因此,它不是以志怪小说的思维模式描摹事件人物,而更像《庄子》,在形象化情节逻辑中隐喻对于人类存在的抽象思维。这种形象的情节逻辑与抽象思维的交错会产生一种美妙的审美境界。对于读者来说,透过形象的情节逻辑去揣度作者寄寓的抽象思维也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审美体验。

  • 标签: 《桃花源记》 抽象思维 解读 志怪小说 《搜神记》 形象化
  • 简介:<正>《红楼》的韵文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诗、词、歌、赋、曲、诔、偈、对联、灯迷、酒令等,有二百首左右,其中以诗为主。本文探讨数量词在《红楼》韵文中的修辞作用。一、数词“一”数词“一”在《红》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和各种量词非量词结合所起的修辞作用各不同,兹分别予以论述。(1)“一”+量词(一)表示实数,无夸张成份①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27.324)(指《红楼》27回32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下同)。这是黛玉《葬花辞》中两句,用一年三百六十日(农历)这一具体数字来说明花卉整年之内都要受到大自然恶劣气候的折磨、摧残,暗喻人的一生也会有接二连三的不幸遭遇。

  • 标签: 数量词组 红楼梦 修辞作用 韵文 数词 曹雪芹
  • 简介:唐传奇中有记故事和离魂故事,许多研究者将之名为“记模式”和“离魂模式”,并指出其对后代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前者如王汝涛的《唐代记类小说综论》对记小说作了整体上的梳理,贺湘丽的《佛教对唐代写小说的影响》提出影响记小说产生的几大因素,史娅萍的《中唐记小说对唐士子心态的影响》指出记小说反映了士子的进退两难的仕宦心理及亦佛亦道的人生哲学;

  • 标签: 写梦小说 唐传奇 写作模式 人生哲学 研究者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