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文学欣赏是人内心的感知过程,所以在文学欣赏时要具备一定的心理能力与动力。只有以读者本人为中心,具备文学接受的心理结构,才能从文学欣赏中感受到愉悦的心情,提高审美情趣。

  • 标签: 文学接受 心理结构 分析
  • 简介: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与泰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辖下的东方文化书院联合举办的“泰国中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班,继去年举办第一届之后,第二届中文自考班将于4月初开学,即日起接受报名。

  • 标签: 中文 报名 自考 泰国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东方文化
  • 简介:2006年11月6日,云南师范大学校长骆小所教授接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杨春阳和香港文汇报记者罗斯的采访。骆校长就云南师范大学在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中取得的成就、“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情况以及云南师范大学对外交流的特色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等详细回答了两位记者的提问。骆校长说:首先是中国国家地位在国际上的提升才使“汉语热”出现,而云南师范大学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又凭借和东南亚国家毗邻的区位优势,抓住机遇,才在对外交流和“走出去”办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 标签: 记者采访 校长 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走出去”战略 师范大学
  • 简介:《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顶峰之作,广泛吸收了前代文学创作的重要经验及丰富内容。其中,唐传奇正是对《红楼梦》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因而也是后世读者对《红楼梦》的卓越成就与独特风格进行解读的重要借鉴。从对女性的态度,对诗歌的运用,命定思想的体现、小说主题的融合以及作者对唐传奇的熟悉程度等几个方面探讨《红楼梦》对唐传奇的接受与继承,从而见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轨迹,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 标签: 《红楼梦》 唐传奇 接受
  • 简介:以学科史的研究视野,从概念的译介、研究和教学实践以及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项目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从1950年代末到本世纪前十年我国对美国CreativeWriting(创意写作)的接受和传播情况。从1959年起,台湾的作家已经接受了美国CreativeWriting的学科训练;1970年代起,CreativeWriting已经被翻译为“创造性写作”,进入1990年代后翻译为“创意写作”的趋势逐渐增多;从1980年代中后期起,大陆学者受各种思想的启迪。开始研究本土化的创造写作学,而我国台湾、香港的基础和高等教育系统已经在开展创意写作的教学和研究。特别是,在安格尔和聂华苓的主持下,爱荷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坊”“国际写作计划”深刻影响了两岸三地的作家,并给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陆创办作家班以灵感和启迪。对CreativeWriting接受谱系和传播过程的历史分析,实际上修正了相关学者认为创意写作在中国的引介元年为2004年或2009年的说法。

  • 标签: 创意写作 概念史 写作学科 作家班 概念译介 国际写作计划
  • 简介:在中国小说史上,《剪灯新话》是一部对近邻韩、日、越诸国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传奇小说,在中外文学交流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深入细致地探讨《剪灯新话》在韩国的流传,不仅可以了解特定时期韩国接受中国文学的特点,而且对于当代两国文化交流也具有借鉴意义。前辈徐朔方、

  • 标签: 中韩文化交流 剪灯 文化交流剪
  • 简介:文章首先由汉语母语者对3245个学习者输出的V+N宾搭配进行了可接受程度判断,然后统计分析了母语者对学习者输出搭配标注的可接受度数值,发现在学习者输出的搭配中,10.01%是母语者不能接受的搭配,不能接受的搭配集中分布在双音节动词组成的搭配上,比例达83.38%。文章又以词语的等级难度和学习者语言水平作为变量,分析了影响词语搭配可接受度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词语的等级难度和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与词语搭配的接受程度呈复杂的相关关系,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词语搭配教学应该贯穿教学始终,大规模语料库数据可以作为判断学习者输出搭配的标尺,词语搭配教学不应该过多采用隐性教学的方式。

  • 标签: V+N宾搭配 学习者输出的V+N宾搭配 可接受程度 词语搭配教学
  • 简介:2012年8月17日,国务院参事、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带领专家组对西安外国语大学申报的“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人才培养基地”进行了考察和评审。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户思社汇报了基地建设的思路和方案。评审会议由该校党委书记郝瑜主持。

  • 标签: 人才培养基地 汉语国际推广 外国语大学 评审会 多语种 西安
  • 简介:中国古典文学的选本曾对周边国家的汉字文学产生很大影响。十八世纪中叶以后,旧题李攀龙《唐诗选》成为最受日本人喜爱的、被认为是“形成日本人中国文学修养和趣味之重要部分”的一部书,在日本版刻最多,流传极广,成为中日文学交流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本文在日本前辈学者的研究上,由调查《唐诗选》的版刻入手,对《唐诗选》流行于日本的经过进行更广泛的考察,从《唐诗选》的倾向性、日本汉诗接受的历史、江户诗坛的风气、古文辞派的影响及江户书林的出版状况等多个角度阐释《唐诗选》流行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希望通过这一个案的研究说明,文学的传播、接受和影响不单纯是个文学的问题,国际间的文学接受和影响更有着极为复杂的思想史、文化史和文学史背景,往往是社会思潮、时尚趣味、名人效应乃至传播方式等多种因素、多重力量合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李攀龙 《唐诗选》 日本 中国文学 古典文学 汉字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