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文学与非文学本没有太过明显的界限,文学语言更是二者的完美结合。然而,长久以来,文学语言未使用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也少有语言学的内容;语言学又局限于非文学语言,缺少一定的文学视角,将二者统筹起来的文学语言学这一学科亟待建立。姜立在《文学语言符号学》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学语言符号学”这一概念,并试图运用符号学的理论与思维方法研究文学语言,初步确立其研究对象、学科内涵、理论框架。

  • 标签: 语言符号学 文学本 文学语言学 学科内涵 文学视角 思维方法
  • 简介:在《性别/符号学》的“致谢”和“理论途径的旅行地图”中,达琳·杰西卡以一位严肃学者特有的严谨,介绍了此书所借鉴和倚重的理论资源,他们是:克丽斯汀·德尔菲、安吉拉·卡特和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性理论;克劳德·列维一斯特劳斯、

  • 标签: 符号学 多元文化主义 杰西卡 意识形态性 性别 非本体论
  • 简介:以亚里士多德古典主义情节论为基础,波德维尔和汤普森分别总结出好莱坞电影经典叙述规范中情节与结构的“整一”原则。并且波德维尔认为谜题电影也遵循此原则,其叙述方式无非为好莱坞经典叙述规范的延伸。该论调遭到以巴克兰为代表的当代电影批评家们的反对,他们认为波德维尔生搬硬套地将谜题电影纳入好莱坞经典叙述模式中。笔者认为因谜题电影不以“Katharsis”为目的,而以“游戏”为目的,所以亚里士多德情节整一性理论不适合于谜题电影,该类电影情节结构具有多样特征。并且其多样的情节与结构,恰好体现出谜题电影对好莱坞“整一”叙述规范的背离和挑战。

  • 标签: 亚里士多德情节论 好莱坞经典叙述规范 “整一性” 谜题电 “多重性”
  • 简介:本文试图通过简要地梳理由俄苏符号学诸大家所构成的思想图谱,说明俄罗斯符号学学派与传统东正教宗教“聚和”思想之间的纽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强调“多元”与“对话”的思想特征。

  • 标签: 俄苏符号学 塔尔图学派 聚和性 对话 多元
  • 简介:中国传统术数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非常独特且富有魅力的一环,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当做封建迷信而被学术界忽视,而在学术风气日渐开明的今天,挖掘术数文化自身以及背后所包含的内容显得非常有必要。四柱禄命法作为中国传统术数中最有代表的一个门类,它所使用的符号系统源自何处,又是如何在历史上提升其理据的,这些问题都是本文要加以讨论的对象。

  • 标签: 符号 术数 四柱 理据性
  • 简介:品牌命名活动似乎是命名者的一种主观意志行为,换言之,选择什么样的符号命名品牌完全是由命名者的主观意图所决定的。尽管命名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活动,但是任何一个命名者都不会随意地去选择一个语言符号去命名品牌,而是经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才能选择。

  • 标签: 品牌名称 理据性 语言符号 意志行为 品牌命名 主观意图
  • 简介:括号是书面语中作者常用的标点,属于标点元话语的范畴。本文选择了三部学术著作和两部长篇小说作为语料,从篇章的角度来考察括号元话语的形式表现和篇章功能。研究发现,括号元话语形式表现有以下特点:括号元话语的使用与文体有密切关系,学术篇章中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叙述文篇章;句内括号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句外括号。在功能方面,括号元话语主要有五种篇章功能:详释、释疑、补说、补足和介入功能。研究结果还表明,句外括号突出的篇章功能是补说,句内括号的篇章功能则相对多样。此外,本文还对括号语是否可以读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括号元话语 句内括号 句外括号 补说 详释
  • 简介:通过对中国境内的倒话、诶话、莫语、回辉话等特殊语言的分析研究,发现深度接触语言间的类型差距大小与其语言质变的不同结构模式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进而探讨了语言质变的充要条件、语言质变结果的预测等理论问题。

  • 标签: 语言类型 语言接触 语言质变 结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