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优秀的摔跤运动员必须经过启蒙训练.启蒙训练必须经过4个阶段:首先是选拔运动员.其次是培养运动员对本项目的兴趣和爱好.第三是进一步做到掌握运动员在运动中产生的情绪,引导运动员如何克制情绪反应.然后是进行"三从一大"的训练方法.

  • 标签: 摔跤运动员 启蒙训练 选拔运动员 培养兴趣 情绪反应 从难从严
  • 简介:地处沙漠地区的蒙古,在长期驯驼、驭驼过程中创造和形成了驼文化体系,并孕育了赛驼运动。赛驼运动从古代早期的斗驼逐步发展为明清时期的野外赛驼,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场地赛驼等多种形式,内容不断丰富。其过程中的祭祀与仪式也充分体现了驼文化的内涵。赛驼在其发展、传承过程中,植根草原和游牧生产方式,依托特有的地理环境,在游牧文化中不断汲取养分,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发展成为诠释驼文化历史内涵和时代风貌的媒介。同时,它又反哺“驼文化”,为蒙古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 标签: 民族传统体育 蒙古族 驼文化 赛驼运动
  • 简介:以新疆伊犁州7-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探索篮球启蒙训练的敏感期、训练课程的安排以及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为儿童篮球启蒙训练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7-12岁儿童 篮球启蒙训练 敏感期
  • 简介:上海艺术体操队在第六届全运会及第十三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团体赛中分别获得冠军及团体第三的优异成绩,作为主力队员的顾晨红在比赛中表现突出,为全队的获胜立下了汗马功劳。顾晨红原是徐汇区少体校体操班队员,1978年进队时还不满6岁,是队里年龄最小的一个,通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发现她聪明、灵活,学动作比别人快,上进心也较

  • 标签: 主力队员 少体校 心理训练 身体素质 动力性练习 训练原则
  • 简介:运用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咨询等方法,对蒙古聚居区域传统体育文化那达慕摔跤、赛马、射箭等的演进与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这古老而又神奇的娱乐性、游艺性体育活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显著性特征是竞技性强、组织性高、内容不断增加、富于民族特色。

  • 标签: 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 蒙古族 那达慕
  • 简介:动作姿态是体操启蒙训练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分析与研究,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论述,总结出高校体操专选学生动作姿态启蒙训练的特点及有效方法和价值所在。

  • 标签: 高校 竞技体操 动作姿态 启蒙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布依、汉族高中生体质状况,为当地完善高中生体质健康政策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对分层随机抽取的黔西南1800名汉族、布依高中生进行体质测试。结果:汉族男、女高中生的身高、体重显著高于布依,但BMI差异不显著。布依男、女高中生肺活量略高于汉族,而肺活量体重指数显著高于汉族;汉族男高中生的下肢爆发力和身体柔韧素质显著高于布依,其有氧耐力和上肢力量耐力素质显著低于布依;汉族女高中生的腰腹肌力量显著高于布依;其他身体素质指标上,汉族、布依女高中生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布依女高中生的耐力素质较汉族更为集中均衡。

  • 标签: 黔西南 汉族 布依族 体质
  • 简介:终场锣响之前的最后一次投中……,决賽取胜的最后偷袭……,精确的切入上篮助攻,这一切靠的是运气还是技巧?成功的培养靠的是什么总是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时间。我们多少次听到了这句以及其它描述一个成功的话?罗格·斯特伯斯,汤姆·威得森及约翰·荷威利克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这些运动员是成功。在个人才能

  • 标签: 最后一次 威利 屈居第二 抢篮板球 索引卡 最大潜力
  • 简介:应用体育人类学的方法论,借助田野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傈僳聚居村落的“刀杆节”仪式变迁进行个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傈僳的刀杆节仪式与宗教活动密切联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以“神圣”为主流或以“世俗”为主线;“神圣与世俗之间的通约”是当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不竭内源动力。通过调查个案来管窥当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演进逻辑和变迁规律,对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体育人类学 民族传统体育 刀杆节 仪式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田野调查法,对哈尼传统体育的传承困境和路径选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当前哈尼传统体育面临着涵化、发展方向不明确、参与主体流失及影响力缺乏的传承困境。针对传承困境应加强哈尼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工作和理论系统化构建:坚持以文化学的一般规律和原理为指路标,明确哈尼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走文化产业道路的优化路径:拓展哈尼传统体育的学校教育空间为传承与发展的路径选择。

  • 标签: 哈尼族 传统体育 传承困境 路径选择
  • 简介:目的:通过对哈尼学生25年来耐力素质的研究,为制定和修改学校体育工作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法对1985—2010年来,7-18岁年龄组哈尼(以下简称“7-18岁”)学生耐力素质的对比研究。结果:25年来,男生50米×8往返跑除8、9岁增减不明显外,其余年龄组增减明显,其每10年增减值为-2.34s(P〈0.01)、0.148s(P〈0.01)、0.256s(P〈0.01)、2.108s(P〈0.01)、2.34s(P〈0.01)、1.42s(P〈0.01)、0.98s(P〈0.01)、-2s(P〈0.01)、2.78s(P〈0.01)、1.088s(P〈0.01)、0.688s(P〈0.01)、-0.528s(P〈0.01)。女生50米X8往返跑除7、9岁增减差异显著外,7岁增长了6.45s(P〈0.01)、11岁下降了4.86s(P〈0.01),其余年龄组无增减差异;800米除15岁增长了5.41s(P〈0.01)外,其余年龄组增长差异不显著。结论:在体育政策的影响下,哈尼男、女生耐力素质除少数年龄组增长外,均处于停滞或持续下降状态。尤其男生的下降特别严重.女生则是停滞状态。

  • 标签: 学校体育 体育政策 学生耐力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肃南裕固传统体育人口和参与行为进行抽样调查,探析社会结构变迁对传统体育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体育人口呈“多元性”,仍以男性为主,女性比例相对较低,其中在校学生参与比例增加,参与以文化程度中等为主,年龄呈“驼峰型”分布特征。活动时间具有较强的节日性,活动内容与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紧密相连,活动场所的选择具有多样性。政府已成为传统体育比赛主要发起、组织,传统体育活动处于低层次实物消费阶段。

  • 标签: 牧区 传统体育 人口 裕固族 肃南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56个民族中人数最少的裕固聚居区中小学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裕固聚居区中小学体育开课率高,但不规范;新课程标准实施率低。课余体育锻炼和课余运动竞赛开展良好,课余运动训练不系统;专职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年龄、职称结构不合理;兼职体育教师缺少必要的培养,教育教学水平不高;体育经费匮乏,缺少运动场地、器材。提出依据极少数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小学实际按学校配齐专职体育教师;民族传统体育与大众体育有机结合和谐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极少数少数民族学校体育等发展对策,旨在为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小学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西北地区 裕固族聚居区 中小学体育 现状 发展对策
  • 简介:<正>杜甫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人民诗人,而且还是一位体育爱好和积极活动。他的体育生涯没有见到专门的详细的文字记载,仅仅从他的诗作中就可以看出他的体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童年时体弱多病,体育活动使他身体健壮桂甫的童年是不幸的。他幼年便丧失了母亲,父亲在遥远的山东做官,无力顾及,缺少母爱的杜甫,自幼身体多病,不得不寄养在洛阳建春门内仁风里二

  • 标签: 母亲 杜甫 体育爱好者 体育活动 人民诗人 体育生活
  • 简介: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初学游泳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行为、情绪进行分析,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法消除其心理障碍,达到学会游泳并使身心受益之目的。

  • 标签: 初学者 游泳 心理障碍 调控
  •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查和分析法,对红河州体育旅游的现状和资源进行研究,红河州体育旅游已经起步,但存在着认识不足、资源利用率不高、资金不足和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针对红河州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提出了开发红河州体育旅游的方法和建议。

  • 标签: 红河州 体育旅游 发展
  • 简介:脑力劳动一般都是静坐办公室较多,常年低头、弯腰工作,长期处于这种姿势,不少参加体育锻炼,使流向脑部去的血液受到限制。血液流去的少,氧就供应不上,容易引起头晕、脑胀和神经衰弱等症状。脑力劳动由于低头、弯腰工作时间长,胸部得不到充分的扩展,会使胸腔狭窄肺活量变

  • 标签: 脑力劳动者 体育锻炼 神经衰弱 肺活量 血液 工作时间
  • 简介:体育新课程中最大的亮点是给教师与学生一起开发教材的权力。通过对云南省德宏州景颇传统体育项目“目瑙纵歌”在新课标实施下作为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及其作用的论述,试图使其成为能体现出本地区、本学校民族特色的校本教材,并更具适用性。

  • 标签: 目瑙纵歌 体育新课标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校本教材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以文化人类学视角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蕴含了族群建构中的宗教、信仰、习俗、历史记忆、行为模式等文化元素,还是族群文化的主要叙事方式和传递手段,对族群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强化了族群的图腾信仰和亲祖意识;唤起族群的习俗情感和历史记忆;培育并传递族群的文化心理结构与行为模式。

  • 标签: 群众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 族群建构 文化意义
  • 简介:迈法特是西德女子跳高运动员,生于1956年,身高1.88米,体重70公斤。迈法特的运动生涯是曲折的。当她在11岁时就积极从事田径运动,并在短短的五年中,从新手跃为奥运会冠军。1972年在慕尼黑奥运会上,她不仅获得金质奖章,并且平了当时的世界纪录(1.92米)。

  • 标签: 迈法特 世界纪录 跳高运动员 慕尼黑奥运会 跳高技术 奥运会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