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供水水文地质是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潘北井田松散层各含水层的钻探、抽水试验及水质资料,分析评价了该区供水水文地质特征,确定第二含水层(组)作为供水水源层,并进行了水量保证预测,同时对二含地下水开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 标签: 含水层 水文地质条件 潘北井田 淮南矿业集团
  • 简介:铜元素是作物生长与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其又属难降解的重金属元素,可导致环境污染,研究铜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对于汉江流域水源区的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网格法进行野外采样,在汉江中游余姐河小流域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共计采样点205个,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试验测定土壤0-60cm的铜元素含量。通过地统计学研究方法以及储量估算公式,对不同土层深度下的土壤有效铜含量进行空间变异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效铜含量呈现降低趋势,3个不同土层间土壤有效铜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0-20cm(H1)、20-40cm(H2)和40-60cm(H3)土壤有效铜含量均值分别为1.69、1.27和0.97mg/kg。2.土壤有效铜拟合最优模型在三个土层下均为高斯模型,且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铜空间分布呈现斑块分布格局。3.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下单位面积土壤有效铜的含量表现为草地〉梯田〉农地〉林地,分别为0.306g/m^2、0.295g/m^2、0.320g/m^2和0.328g/m^2,研究区0-60cm土壤有效铜储量为130.97kg。

  • 标签: 汉江 土壤铜 土地利用 高斯模型
  • 简介:在分析潘北地区水文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选择了常规水化学数据中的6个特性指标,运用模糊识别的方法建立模式识别模型,同时通过对潘北地区水样进行验证,实践证明所建模型是有效的,判别效果很好,可以运用于潘北地区其它未知水样的水源判别.

  • 标签: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模糊识别 水源判别 潘北地区
  • 简介:不同时期灌水对冬小麦的产量有显著影响,适时适量灌水对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实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冬灌应在11月底到12月份较适宜,春灌应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较适宜。灌水量冬灌应控制在750~900m3/hm2,春灌600~750m3/hm2。灌溉定额应控制在1350~1650m3/hm2。

  • 标签: 冬小麦 灌水时期 灌水量 产量
  • 简介: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不同作物的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用微孔渗灌的生菜产量明显比利用滴管的高,而番茄也有所提高,但不是很多;而番茄的灰霉病和病毒病利用微孔渗灌比利用滴管的发病率低。

  • 标签: 微孔渗灌 节水 病虫害 产量
  • 简介:设计试验台车上的微机检测与控制系统。主要介绍硬件设计,包括传感器和放大器、数据采集卡等;介绍测控系统软件的设计,采用VisualBasic程序控制多功能数据采集卡来获取外界数据、控制电磁阀开和关、电机的起停及正反转。

  • 标签: 行走式节水灌溉试验台车 多功能数据采集卡 测控系统软件
  • 简介:潘家口水库是天津、唐山两地的主要水源。水库上游滦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一直是一个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该流域的自然条件、水资源状况、引滦入津效果,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由于面源水土流失长期未得到控制,新的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引起诸如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土壤肥力减退、河道水库淤积、工程效益降低、水质污染加重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为了让潘家口水库有充足清洁的水量,提高整个流域的环境质量,提出了几点防治对策性的意见。

  • 标签: 滦河流域 水源状况 发展趋势 防治对策
  • 简介:通过对17年生黄冠梨树采用两侧沟灌的试验结果表明,两侧沟灌较漫灌用水量减少1/2,显著降低了新梢长度,但对花朵坐果率没有影响,但显著提高了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没有降低果树产量和单果重,但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显著提高了灌溉水生产效率,是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

  • 标签: 两侧沟灌 产量 品质 灌溉水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