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汉语介词“和”与英语介词“with”的功能有相似之处,即二者均可引进交互者、比较者、言谈者和所对者,都可作状语.但二者的功能又有不同之处,即“和”在引进事件的参与者时,用法相对复杂,称为“交互介词”;“with”的主要功能表示伴随,并由此衍生出其他功能,称为“伴随介词”.

  • 标签: 汉语 英语 “和” “with” 交互介词 伴随介词
  • 简介: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分析了英语中几个方位介词的多义现象及其深层联系,指出当方位介词表示"经过"时,TR与LM的关系是动态关系,表示"方位"时,TR与LM的关系是静态关系,在教学中对帮助学生全面深刻认识方位介词一词多义现象,并正确掌握它们的用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方位介词 意象图式 关系
  • 简介:动词是英语句子结构的核心;灵活多变的动词变换丰富了语言知识,使语言形象、生动、流畅;充分表达语言使用者的意图、思想和观点;掌握并正确、恰当地运用动词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 标签: 核心 动词词组 词组动词 变换
  • 简介: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很多语法意义都是通过虚词来表达。而介词作为虚词的一种,在虚词中所占比重相当大,且用法灵活多变。因此对留学生来说,介词的学习和使用相当重要,且颇有难度。通过对韩国留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介词使用偏误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他们在使用介词“对”时出现偏误的规律和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提高留学生对汉语介词的运用能力,减少使用偏误,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 标签: 介词“对” 韩国留学生 偏误分析 句法结构 语义特征
  • 简介:对独立主格结构和介词复合结构的异同及其构成方式和句法功能进行了系统全面地阐述,把一个较为复杂的语法现象,以深入浅出的论述和具体贴切的实例呈现出来,从而使人易于理解,便于掌握。

  • 标签: 独立主格结构 介词复合结构 句法功能
  • 简介:介词短语用得广泛、灵活,在句中可作状语、定语、表语以及宾语补语,对主语、谓语和宾语进行修饰和说明.含有介词短语的句子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对此进行归纳和总结,将有助于此类句型的翻译.

  • 标签: 介词短语 翻译方法
  • 简介:《清华简(一)》共有12个介词,主要用来介引处所、时间和对象,也引进工具、方式和原因。出现在谓语后的次数略多于出现在谓语前的次数。介词的使用表现出一定的分工。

  • 标签: 清华简 介词 功能
  • 简介: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认知机制为支点,探讨英语介词语义延伸的心理认知过程。我们发现介词语义是以“空间”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延伸;隐喻认知机制使空间介词具有很大的语义生成力。本文提出在英语介词教学过程中,注意介词基本空间意义的学习;更要重视转喻和隐喻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 标签: 原型范畴理论 英语介词 语义延伸
  • 简介:转述动词是学术论文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作者在转述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时,往往通过转述动词表明作者对被转述人研究成果的态度,从而为自己建立了研究空间。转述动词是学术论文中最清晰的评价手段之一。本文重点探讨了转述动词在学术论文中的分类、作用。

  • 标签: 学术论文 转述 转述动词 功能
  • 简介:以《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为主要参照对象,从句法角度对《新疆图志·兵事志》中的趋向动词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归纳出《新疆图志·兵事志》趋向动词共13个,分别是"来、去、至、出、入、进、上、下、归、回、过、起、到",共使用766次;《新疆图志·兵事志》趋向动词的句法功能主要有:直接充当谓语,即施事+趋向动词;趋向动词动词;动词+而+趋向动词构成连动形式;动词+趋向动词作趋向补语。通过对照《儿女英雄传》《大唐西域记》和《语法讲义》,发现《新疆图志·兵事志》存在趋向动词使用数量上和句法功能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特殊的成书时间和方志语言的特殊性造成的。

  • 标签: 《新疆图志》 兵事 趋向动词 句法功能
  • 简介:《列子》中心理动词与其他类动词相比有独特的句法功能和特征。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心理动词句法功能描写并进行相应的数量统计,探讨心理动词句法语义地位。对心理动词的一般语法功能进行优选序列描写,并从认知角度解释心理动词作主语、宾语的原因。心理动词作谓语时,分析其状语用词的频次、用词类型和句法位置,发现其状语类型比较丰富,没有出现介宾词组构成的状语,也就没有状语后置情况。

  • 标签: 《列子》 心理动词 句法功能
  • 简介:利用图表将复合动词「~出す」和「~始める」的意义领域进行划分,并在这一图表基础上对其意义用法进行分析,使词汇讲解更为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

  • 标签: 复合动词 ~出す ~始める 意义领域
  • 简介:本文根据语义格框架描写了省略动词的体词谓语句,从中可以发现这类省略句在表义功能、时体表达上的受限性.指出谓语动词的省略要受到语义格框架的制约,且可省略的谓语动词也相当有限,主要是自主的动作动词中的一小部分.

  • 标签: 体词谓语句 语义 省略 动作动词 语境
  • 简介:摘要英语中介词、副词最为活跃,它们经常与动词搭配,构成动词短语,表达各种意思,使语言通俗流畅生动,但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要正确辨别它们确实不易。本文就如何辨别英语短语动词中的介、副词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对广大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有所帮助。

  • 标签: 短语动词介副词辨别学习方法
  • 简介:中西方思维方式及英汉语言形式的巨大差异迫使翻译工作者不得不时常在语言的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二者之间徘徊。而动词名词化现象就是在这种翻译选择中出现的结果。本文从论证动词名词化的成因出发,分析了动词名词化的类别和特点,并试图揭示这种翻译现象背后的规律,以期对外语学习者、特别是汉英翻译提供帮助。

  • 标签: 汉英翻译 动词名词化 成因 应用
  • 简介:存现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很有特点的句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很多学者从结构形式、句法性质、动词特点、语法意义和变换关系的角度对存现句作了多方位的研究.本文试图以存现句的语义特征为研究的出发点,分析存现句语义对谓语动词在语义和句法上的各种制约关系,并重新划分存现句的类别.

  • 标签: 存在句 隐现句 动态 静态
  • 简介:本文以错误分析为理论依据,对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英语写作中的介词用法错误进行分析。通过搜集一定数量的英语写作介词误用实例,并进行描述和定性分析,本文提出了三点关于英语写作介词误用的可能成因,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今后英语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的调整和改进。

  • 标签: 错误分析 写作 介词
  • 简介:及物性系统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一个语义系统,是用来描述经验的。文章选取《沁园春·长沙》及其三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以及物性系统分析为视角,对其"动词英译"在物质过程的选择异同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在中国诗词的动词翻译过程中对句式选择的异同及其语用效果。

  • 标签: 《沁园春·长沙》 诗词英译 及物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