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热蒸发法系统研究了影响氧化纳米结构形貌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改变反应中衬底的温度以及氧气的流量或分压所制备的氧化纳米结构形貌有较大的变化。在低温、低的氧流量或氧压下所合成的氧化锡为线状结构,在相对高温、高的氧流量或氧压下所合成的氧化锡为棒状形貌。

  • 标签: 一维纳米结构 晶体生长 氧化锡
  • 简介:采用改进的热蒸发法制备了大量的一维氧化纳米线,利用丝网印刷工艺将制备的氧化纳米线印刷在玻璃基板银电极上作为场发射阴极材料,研究了阴极的场致发射特性,实现了原型显示器件的均匀点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氧化纳米线作为阴极材料具有低的阈值电场(6.67V/μm)、高的发射电流密度(205μA/cm^2)和好的场发射稳定性(发射电流涨落幅度在10%以内)。

  • 标签: 纳米材料 场致发射 平板显示器
  • 简介:一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化学、力学和物理性质,已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而氧化铜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本文报道了以碳纳米管为模板制备氧化纳米棒,用湿化学技术把硝酸铜填充在碳纳米管中,在750℃焙烧6小时,除去碳纳米管.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所得氧化铜产品具有单斜晶形氧化纳米棒,其直径在20-90nm,长约500-1000nm,长径比约为30.

  • 标签: 纳米碳管 氧化铜纳米棒 模板 纳米材料
  • 简介:以SnCl4·5H2O和SbCl3乙醇溶液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除氯水解法及正丁醇共沸蒸馏干燥法制备得到了掺锑氧化纳米粉末,用FT-IR、XRD和TEM等方法对粉体进行了表征。

  • 标签: 掺锑氧化锡 离子交换 共沸干燥
  • 简介:分别以物理掺杂和化学掺杂的方式,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未经表面修饰纳米碳管(CNTs)和经r-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H2(CH2)3Si(OC2H5)3,APTES)修饰纳米碳管的有机改性SiO2复合凝胶玻璃。在此基础上,以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为表征手段,对所得两种复合凝胶玻璃中SiO2基质和掺杂CNTs的化学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杂CNTs改变了复合凝胶玻璃中C和O的原子百分比,对SiO2基质的网络结构产生影响,但对SiO2基质的组成未产生显著影响;无论是在物理掺杂还是化学掺杂的有机改性SiO2复合凝胶玻璃中,CNTs与SiO2间均存在一定的Si—C结合键;在CNTs-SiO2复合凝胶玻璃中,以APTES作为桥梁,实现了CNTs与SiO2网络间的化学键合。

  • 标签: 纳米碳管 SIO2 复合凝胶玻璃 XPS 化学位移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rTiO3及其镁掺杂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应用TEM、XRD等手段,研究所得超细微粒催化剂的粒子大小、组成结构与OCM反应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高温、粒子细化、B位掺杂对OCM反应CH4的转化率、C2选择性都有提高.750℃时,SrTi0.9Mg0.1O3对OCM反应的甲烷转化率为28.9%,C2选择性为60.0%.

  • 标签: 甲烷氧化偶联 溶胶-凝胶法 钙钛矿型 B位掺杂 镁离子 超细微粒
  • 简介:提出对微量的检测新法并对方法进行测试条件试验.在pH5~6.5范围内,在568nm处有最大吸收峰,0~1.0m/L服从朗伯-比耳定律,回收率在96%~99%之间.应用于指甲为检材的人体微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微量元素 测定 指甲
  • 简介:为脱除烟气中的一氧化氮(NO),在小试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光催化氧化(PCO)烟气中NO的实验研究.制备出负载在石英砂上的纳米级TiO2颗粒作为光催化剂,通过试验分别考察了操作温度、NO初始浓度、氧气含量、相对湿度、停留时间这5个重要因素对NO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O初始浓度、氧气含量和相对湿度对NO的光催化氧化效率影响显著.NO初始浓度越低、氧气含量越高时,NO转化效率越高;当烟气相对湿度为8%时,NO转化效率达到最高.此外,操作温度和停留时间对NO转化效率影响甚微.

  • 标签: 光催化氧化 一氧化氮 二氧化钛
  • 简介:文章概述了纳米金属粉末的传统制备方法(气相法、液相法、固相法),对现有新型的制备方法(等离子气化法、金属喷雾燃烧法)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简要介绍了相应方法的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最后,论述了纳米粉体的应用,展望了纳米粉制备方法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纳米粉体 制备方法 应用
  • 简介:以福建省清流县的天然软锰矿经草酸法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的改性锰矿对水中Zn^2+离子的吸附能力。实验表明,改性条件为:草酸用量2.0mmol·g^-1(锰矿粉)、高锰酸钾用量1.5mmol·g^-1(锰矿粉)、硫酸浓度1mol.L^-1,室温反应45min后,改性的软锰矿在25℃,溶液pH=5.0,吸附时间40min,对Zn^2+的饱和吸附量达63mg·g^-1(锰矿粉)。而天然软锰矿在相同条件下对Zn^2+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只有12mg·g^-1(锰矿粉)。表明经本实验条件得到的改性锰矿对Zn^2+离子的吸附能力比天然锰矿有显著提高。

  • 标签: 草酸法 锰矿 Zn2+ 吸附
  • 简介: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稳定剂,硼氢化钠和柠檬酸三钠为还原剂,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和粒径的纳米银。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改变反应温度可以调控纳米银颗粒的形貌,改变反应时间可以调控纳米银颗粒的粒径大小。控制反应温度140℃以下,得到多种形貌共存的纳米银,140℃以上得到单一的球形纳米银;固定反应温度130℃,得到三角形的纳米银,延长反应时间,形貌无明显变化,粒径增加。

  • 标签: 水热合成 纳米银 形貌控制
  • 简介:纳米微粒的量子尺寸效应是纳米微粒的基本性质之一,将纳米微粒的量子尺寸效应与量子力学的态叠加原理相联系谈了一点初浅看法,阐述了量子尺寸效应的本质。

  • 标签: 量子尺寸效应 纳米微粒 态叠加原理 纳米结构
  • 简介:利用微乳液法制备出ZnS∶Cu纳米微粒.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微粒粒径为2~8nm.XRD结果表明,ZnS∶Cu纳米微粒为立方晶型结构,与体材料ZnS的晶型结构一致;在紫外吸收光谱中,ZnS∶Cu纳米微粒吸收峰蓝移.发射光谱表明ZnS∶Cu纳米微粒产生一个位于482nm的绿色发射带.

  • 标签: 纳米微粒 ZnS∶Cu 微乳液 光学性能 发光
  • 简介:PA6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PA6纳米塑料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将两种或多种材料结合,性能得到优化和互补。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尼龙6(PA6)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PA6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等的研究进展情况。

  • 标签: PA6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法 熔融插层法 溶胶-凝胶法
  • 简介:为了研究牙周膜(PDL)不同部位的材料特性,采用纳米压痕方法测量牙周膜不同层面的弹性模量.实验样本取自4个成年捐献者的上颚尖牙,使用慢速切割机分别在颈缘、根中、根尖3个层面共制作16个切片样本.分别测试每个尖牙样本的不同区域(沿圆周方向)和不同层面(沿长轴方向),基于Oliver-Pharr理论计算这些位置的弹性模量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根中区域平均弹性模量为0.11-0.23MPa,颈缘与根尖分别为0.21-0.53MPa,0.44-0.62MPa.实验结果表明,根中区域的弹性模量平均值小于颈缘与根尖区域,且变化较小,而沿圆周方向的弹性模量有较大的变化.

  • 标签: 牙周膜 弹性模量 纳米压痕 材料特性 尖牙
  • 简介:为实现海军本世纪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强纳米技术对海军建设和海战影响的理论研究。论述了纳米技术将极大的提高海军C4ISR系统的能力,推进海军各种武器装备向隐形化、抗毁伤、低噪音、智能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将使海军装各建设、军事训练、后勤保障、对抗方式和手段等发生变革,将对海军建设和作战产生巨大的影响。

  • 标签: 纳米技术 海军 军队建设 作战平台 武器装备 C^4ISR系统
  • 简介:介绍了台湾地区纳米科技计划的概况、台湾地区纳米科技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总结了台湾地区推动纳米科技发展的政策与措施,认为: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经验,发展纳米科技,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决策;二要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标准化先行;三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纳米科技水平;四要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梯队.

  • 标签: 台湾地区 纳米科技 纳米科技计划
  • 简介:研究了高温条件下3种不同种类的纳米碳酸钙在不同温度、不同参配比例时减少沥青烟气的性能:种类不同抑烟能力不同,抑烟能力不受温度高低的影响,添加比例与其抑烟能力的大小呈正相关,但低剂量时减少烟气能力提高较快,高剂量时趋于平缓;同时验证了纳米碳酸钙因为颗粒小且与沥青相容性好从而减少沥青烟气的机理。

  • 标签: 纳米碳酸钙 沥青烟气 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