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4年6月3日,中国工程正式宣告成立,中国工程首批96名院士产生,这标志着中国不但有了高水平的科学院院士,也有了高水平的工程院士。舆论界称之为中国科学技术界的一件大事。同时召开的中国工程成立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引起各界的关注。

  • 标签: 中国工程院 技术界 中国科学院 技术科学部 朱光亚 学部主席团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何镜堂院士来说,是喜获丰收的十二年,是辉煌的十二年。1991年,他与莫伯治院士共同主持设计的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1992年晋升为教授,被国务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并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长;1994年,被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1996年,被批准为我国首批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1997年,被聘任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他主持设计的广州大都会广场及中国市长大厦、

  • 标签: 建筑设计 工程院院士 岭南建筑 建筑创作 博物馆 工程设计
  • 简介:谢和平,中共党员,1956年1月生于湖南省,中国工程院士,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曾任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现任四川大学校长、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学校长 谢和平 四川 中国矿业大学 首席科学家
  • 简介:著名的结构抗震减震专家、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曾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隔震技术顾问。自1976年踏上唐山大地震灾区后,他20多年来致力于工程结构抗震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为构筑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房屋隔震技术”作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士。他曾获建设部劳动模范称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州市劳模、广东省优秀教师等多个称号。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工程抗震 广州大学 大学教授 专家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 简介:每天,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二楼的一个房间,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总在办公室看文献、改文章,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对前来请教问题、咨询事情的学生、同事,他也总是耐心地解答,和蔼谦逊、淡定自然。这位老人,就是通信学院的李乐民院士。办公室、家,两点一线,年逾七旬,仍然重复着简单的生活。一路走来,他的步伐是那样安静,他的神态是那样淡泊,仿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电子科技大学 大学教授 平淡 办公室 学院
  • 简介:他,迎着新世纪的朝阳微笑着向我们走过来,一身现代派的儒雅气,一头微卷灰白的头发在清风中根根抖擞。他就是中国工程首批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奇逊教授。

  • 标签: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工程院 继电保护 院士 教授 微机
  • 简介:孙伟,东南大学材料学科的第一位院士,也是当前中国工程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仅有的三位女院士之一。年已七旬的她依然和年轻人一样,忙碌在教研室、实验室和施工现场。她的大半人生都献给了她所挚爱的"混凝土世界"。

  • 标签: 世界记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简介:"南阳诸葛庐"中的河南南阳,就是刘炯天的老家。在刘炯天成为中国工程院士之前,这里已经走出了14位院士。因此,刘炯天对家乡充满自豪。这几天接到的电话中,最让刘炯天高兴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学教授 中国矿业 人生 南阳
  • 简介:他推动了摄影测量领域的一次革命,使原来需要利用价值几十万的精密仪器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在一台计算机来完成;中国三峡工程、被毁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的三维重建等许多国内外著名工程都有他主持研制的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的影子;他不仅是我国摄影测量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而且是我国摄影测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走向世界的开拓者之一。他就是武汉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士张祖勋。

  • 标签: 摄影测量仪器 张祖勋 武汉大学 中国工程院 自动测图系统
  • 简介:2007年初春,一个令西安交大人自豪和振奋的消息从海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中国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姚熹当选美国国家工程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士是工程领域专家的最高专业荣誉之一。迄今为止,我国仅有茅以升、王淀佐、郑哲敏、宋健和徐匡迪等6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 标签: 中国科学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外籍院士 美国 骆驼 西安交大
  • 简介:“一省一校”工程是国家为提升中西部办学综合实力的一项具体项目。本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法,对入选“一省一校”院校的科技竞争力与人文社科竞争力进行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依据评价得分,建议拥有一定资源优势的“一省一校”院校,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利用资源,真正成为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的高水平大学。

  • 标签: 一省一校 层次分析法 数据包络法 绩效评价
  • 简介:郭伟忠,达斡尔族,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摄影师,正高级职称。现任呼伦贝尔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先后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干训班、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中国摄影函授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经济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班。

  • 标签: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者 研究生班 内蒙古大学 科学院 达斡尔族
  • 简介:李晓霞,汉族,1960年出生,山东省海阳县人,中国民主同盟。1982年1月毕业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系,1982年晋升为国家一级滑雪裁判;2001年成为国家一级网球教练员;2002年获国际网联颁发的国际网球教练员证书,2006年晋升教授。现任教于呼伦贝尔学院体育学院,学科带头人、党政办副主任,兼驻呼和浩特办事处主任。

  • 标签: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者 体育学院 学科带头人 黑龙江省 呼伦贝尔
  • 简介:从北四环的北京大学到南三环的陶然亭公园,乘地铁4号线大约四十分钟。初春的陶然亭,正是草长莺飞伛偻提携往来不绝的好光景。每年清明前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简称地空学院)师生都会前来拜谒一处坐落在公园湖心岛正中的革命烈士墓。所祭奠者究竟是何许人也?他是党的早期领导人高君宇,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是地空学院的友。

  • 标签: 南三环 湖心岛 空间科学 地质系 北四环 石评梅
  • 简介: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才成为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资源,知识创新尤为重要。1998年至2000年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启动阶段。3年来,中科启动进行了建院50多年来涉及面最广,意义最深远的学科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开展了深层次体制和机制创新。尤其是在人事制度改革和创新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在中科2001年人事工作会议上,

  • 标签: 组织结构调整 试点 知识创新工程 体制 机制创新 知识经济
  • 简介: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到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后成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千余间。

  • 标签: 紫禁城 乾清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