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作者: 田新兰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 机构:〔摘要〕“数无形时不直观,形无数时难入微”道出了数形结合的辩证关系,数形结合是贯穿于数学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条主线。一方面,借助于图形的性质可以将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形象化、简单化,给人以直觉的启示。另一方面,将图形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以获得精确的结论。这种“数”与“形”的信息转换,相互渗透,不仅可以使一些题目的解决简捷明快,同时还可以大大开拓我们的解题思路,为研究和探求数学问题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 作者: 马礼树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 机构:〔摘要〕创设情境法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改变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积累、感情性情的培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上扎扎实实的下功夫,绝不能只是图形式。情境可以把学生的经验世界与数学世界连接起来,为数学服务。但情境创设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不能单纯地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应该根据所学数学知识的特点,以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导向而设计。本文对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 作者: 田伯峰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 机构:〔摘要〕高中的数学学习对于刚刚进入高中时期的学生来说,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而且较之初中的数学相比会有很大的一个提升。有些学生会逐渐的显现出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而有些学生则因为没有好好的适应进而进入数学学习困难期。因此,要探索出一个更加适合高中生学习的数学的学习方法,变式学习作为这样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额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本文对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进行了探索研究。
  • 作者: 高淑峰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新授课内容非常多,所以新授课的课型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根据新授课活动内容的不同需求,巧妙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以激发学生参入新授课活动的兴趣,从而使教学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教师新授课内容的情境导入作了详尽的阐述,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作者: 李志强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
  • 机构:〔摘要〕情境教学以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本文从电教媒体运用、创设生活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造实践活动情境等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 作者: 徐建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现代教育学、心理学认为:快乐的情境,自由宽松的情境是学生能很好学习的优良环境。学生不喜欢,甚至厌恶的情境将会压抑学生学习,甚至破坏学习情绪。良好体育情境,才能让学生热爱上体育课,完美地参加体育训练。因此,新时期的职中体育课中,体育教师一定要重视优良情境的创设,为上好职中体育课提供优良的环境。
  • 简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知识入手,创设与之相应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教师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 标签: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高效课堂
  • 作者: 李世宣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情境教学法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锻炼,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 作者: 袁婷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教学的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小学音乐课堂上的情境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随着音乐素质教育的开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已经越来越多的深入到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之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在本文中就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其在课堂上的应用方式展开了讨论研究。
  • 作者: 刘海霞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音乐认知具有启蒙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合理的音乐课堂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及音乐素养,探索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 作者: 赵东亮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接受与反馈、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创设思维的情境,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 作者: 黄扣琴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
  • 机构:〔摘要〕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的天性是渴求知识的,父母、教师、学校以至国家,都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并注意教学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幼儿园阅读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创设不同的教育情境,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物质与心理环境。以此来激励、唤醒、鼓舞幼儿,使幼儿乐于阅读,同时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 作者: 郑维国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 机构:〔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在问题的引导下,激发学生主动去思考,这样既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提高整体的数学成绩。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和具体运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