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苏格拉是古希腊的教育实践家。他在教育对象方面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在教育目标方面提出培养美德;在教育内容方面以"四德"为内容;在教学方法上独创了苏格拉法被今天的日常教学所借鉴,其教育思想的光辉已洒向今天的每一所学校,使每位学生受益匪浅。

  • 标签: 伦理教育 美德教育 苏格拉底法
  • 简介: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公民教育,不作为的特征非常明显,学生接受公民教育具有被动、自发、无组织与无导向的特点,学校公民教育存在明显的隐性缺位现象。缺位的原因主要有:教育目标偏离,混淆了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概念;教育内容抽象,远离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教育形式单调,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评价偏颇,公民教育边缘化。学校公民教育的位对策也应该针对这些方面下功夫。

  • 标签: 公民教育 隐性缺位 补位对策
  • 简介:孔子与苏格拉分别作为东西方文明创始人之一,他们有很多相同之处。然而在宏观的相同背景下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这种源头上的细微差别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主要阐述了孔子与苏格拉的教育目的与及其践行过程,并对它们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比较,旨在更好地理解、融合当今的东西方教育与文化。

  • 标签: 孔子 苏格拉底 教育目的 比较研究 践行过程 教育学史
  • 简介:列奥·施特劳斯对阿里斯托芬、色诺芬和柏拉图等古典作家作品中苏格拉形象的分析,揭示了"苏格拉问题"生成和演变的过程。"苏格拉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政治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是自然哲人苏格拉向政治哲人苏格拉、自然哲学向政治哲学转向的问题。基于这一分析,"苏格拉问题"的教育意蕴在于,应从教育对象上区分"精英"和"大众",从教育方式上区分"显白"教诲和"隐微"教诲,从教育目的上区分"善人"和"好公民"。"苏格拉问题"的教育意蕴指向自由教育。自由教育是一种传授整全知识的文化教育,通过阅读经典著作,与伟大思想家进行对话的形式,既培养尊重政治和法律的"好公民",又培养追求智慧和美德的"善人"。

  • 标签: 苏格拉底问题 自由教育 现代性 列奥·施特劳斯
  • 简介:孔子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含义在于引导学生思维并使其领悟;具体方法有“扣其两端”、旁敲侧击、循序渐进、举例类推;特点在于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启发的时机和“度”,学思结合,教学相长。苏格拉的助产术旨在通过讥讽、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获取先验性的、普遍性的知识;强调思维的逻辑性。本文从同与异两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和苏格拉的助产术各自的长处与不足。

  • 标签: 孔子 启发式教学 苏格拉底 助产术
  • 简介:秦牧散文的艺术特点是:浓郁的黄土地气息;追求超乎时空的思维量变;民族、阶级和个性色彩的统一;画卷式的展示;独特的艺术、美学框架;立意在“新”;巧妙的构思方式;“虚”寓于“实”;创造性的比喻与联想。

  • 标签: 秦牧 散文 艺术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两免一”是国家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通过典型个案的实证分析,对“两免一”的落实情况与实施“两免一”后学生的教育费用,以及学校管理成本运行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大体境况;对由此所折射出来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并探究其解决的途径,对于更好地理解和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必有裨益。

  • 标签: 两免一补 农村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