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隐喻的研究历史悠久,但语法隐喻理论却受冷落。Halliday在对比传统词汇隐喻的基础上提出语法隐喻这个概念。文章主要从Halliday引入的语法隐喻概念出发,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讨论语法隐喻概念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联系,指出在某种程度上讲词汇隐喻是对语法隐喻的补充。

  • 标签: 语法隐喻 词汇隐喻 联系
  • 简介: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词只会让人觉得它是一个偶然遇到的名称、标签、符号或概念(случайное название,этикетка,знак,понятие),而在修辞状态下,却使人获得对其所指事物的鲜明的、形象的、直观的表象(яркое,образное,наглядное лредставление)。如在.一句中,серп本是—个中性概念“镰刀”,在这里却生动、形象地隐喻“月亮”。

  • 标签: 隐喻 中性概念 “月亮” 形象 符号 修辞
  • 简介: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概念隐喻理论”和“合成空间理论“是认知隐喻理论中对隐喻最具解释力的两大派系。在介绍这两个理论的基础上,可以进而探讨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隐喻能力。

  • 标签: 概念隐喻 合成空间理论 隐喻能力 外语教学
  • 简介:美国学者塞勒等人(J.G.Saylor,etal.)曾讲过三个教学隐喻.隐喻1: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隐喻2: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隐喻3:课程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有人说隐喻1中,设计图纸详细说明了施工的具体方案和计划.于是施工就是按图索骥,实际施工好坏的标准是根据与设计图纸之间的吻合程度;隐喻2中,赛前教练员和球员一起制定打球方案或意图,比赛时球员要贯彻方案或意图,但他们还要根据球场上的具体情况随时做出明智的反应;

  • 标签: 设计图纸 吻合程度 美国学者 方法策略 情感态度 人说
  • 简介:随着应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隐喻能力的研究再度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章以实证的方法分析研究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创造性隐喻的现状以及所体现的创造性隐喻能力,笔者同时提出英语写作中使用创造性隐喻的策略,为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创造性隐喻 英语学习者 英语写作 创造性隐喻能力
  • 简介:绘画作为视觉艺术,它是艺术家情感的有形外化,因此它也是富含隐喻价值的艺术。总体而言,绘画的隐喻主要表现在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线条以其活跃性和不确定性体现其隐喻价值;色彩则往往表现出时代、阶级、地域、年龄等的隐喻思想;艺术家靠构图表现世界的意义,因而构图也就成为绘画的终极隐喻形态。

  • 标签: 隐喻 线条 色彩 构图
  • 简介:[播放-PLAY]我在S中,一个秋天会散落一地红叶的中学,不大,却有中学部和小学部。下课的时候,小学部会呼啦啦地冲出一群小孩子,我总是害怕被他们撞翻在地,尤其怕那些灿烂的笑容刺伤我的脸。我在初中三年级,紧张而压抑的初三。每天背着书包在学校里低头穿行,同很多人混杂在一起。同是一张木然的脸,大大的黑眼圈,疲惫的笑容,关于幸福的隐喻

  • 标签: 幸福隐喻
  • 简介:长期以来,隐喻只被修辞学家视为研究的焦点。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隐喻这一具有语义和语用的语言现象,必须通过语境知识来体现其本体和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通过解释隐喻理解中互动的特点。分析影响隐喻理解的因素,阐述语境对隐喻理解的作用和影响。

  • 标签: 隐喻 语境 互动 本体 喻体
  • 简介:摘要隐喻的本质问题一直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等所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对隐喻的认知研究意义和认知的本质作一论述,并且分析了隐喻认知的构建离不开社会文化,因此隐喻研究与文化研究不可分离。

  • 标签: 隐喻 认知 意义 本质 文化
  • 简介:为了探讨隐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从生态批评语言学的角度,运用例证的方法,对隐喻进行了生态批评分析,表明了隐喻不仅反映人们的生态意识和非生态意识,也帮助人们构建生态意识和非生态意识。不仅如此,隐喻还影响人们的生态行动。并对我国绿色广告语中比较广泛使用的两个隐喻,即"地球是母亲"和"地球是家"进行了生态批评分析,结果发现这两个隐喻不能够有效地帮助构建人们的生态意识,更不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们实施保护地球的生态行动。提出语言研究者不仅要慎用隐喻,而且有责任并有义务设计新的隐喻,以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培养,并有效地促进人们实施生态行动。

  • 标签: 隐喻 生态批评 生态意识 生态行动
  • 简介:《纸镇》主要围绕少年昆汀(Quentin)与邻家女孩玛戈(Margo)这两个性格迥异的高中生展开。高中毕业前的某天深夜,玛戈带着昆汀参与了自己的一系列报复行动,第二天便离奇失踪。昆汀顺着玛戈留下的一条条线索,与好友本(Ben)、拉达尔(Radar)以及玛戈的闺蜜莱西(Lacey)一同踏上了寻找玛戈的旅程。下文节选自本书第三部分最后一节,讲述了昆汀最终找到玛戈,与玛戈一起向过去告别的故事。

  • 标签: Margo 邻家女孩 莱西 达尔 《草叶集》 美国诗人
  • 简介:隐喻作为最常见的表达手段和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其特点和作用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更为全面,更为系统。本文分别从语法能力、语篇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三个方面分析诗歌《咏水仙》中的隐喻现象,并运用到英语文学课堂,旨在帮助提高学生的隐喻意识,加深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 标签: 隐喻 隐喻能力 咏水仙
  • 简介:隐喻是指为了更加深刻形象地说明事物,而将其比喻成具有相同鲜明特点的另一种事物。翻译则是通过对原文本的分析,将源语言向目标语言进行转化并重构的过程。从表面来看,隐喻与翻译是两个不同概念,但实质上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改革的不断深入,使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越来越普遍,隐喻和翻译这两种认知过程和思维活动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交叉。隐喻与翻译在构建过程中的相似性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

  • 标签: 隐喻 翻译 构建 转换
  • 简介:通感不但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一种隐喻。通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其思维与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感官域之间特征的相似性是形成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而且通感隐喻是从基本低级的认知感官域到复杂高级感官域的投射。

  • 标签: 通感 隐喻 概念隐喻
  • 简介: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但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喻体的选择和结构上也不尽相同。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用,语法及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方面着手,探讨英汉隐喻的异同。

  • 标签: 认知 对比分析 隐喻 喻体 文化差异 影响
  • 简介:隐喻的语言文化进行了论述和分析,认为隐喻是语言使用中无处不在的现象,既受不同民族、语种的思维方式和表述习惯影响,同时也对其产生反作用.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对语言文化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必然是隐喻的载体.

  • 标签: 隐喻 语言 文化
  • 简介:人体隐喻化对人类的思维和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足”是人体重要的部位之一。本文基于英汉语料,对英汉“足”隐喻的认知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揭示两种语言中“足”用法在隐喻构建和运行机制方面的特点。研究发现,二者隐喻映射的共性大于个性,这印证了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语言表达上感知和思维的共通性。

  • 标签: “足“ ”脚” 隐喻 映射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