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音乐是一门世界性的语言,通过音乐的熏陶,第二语言学习者可以瞬间进入到目的语文化环境中,直接感受目的语语言的特点与魅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用中国音乐辅助对外汉语教学使得外国汉语学习者在潜移默化的整体感知中增强汉语语感,完成其汉语学习和习得的过程,并自觉修正偏误,提高其汉语学习的效率,同时通过中国音乐旋律和歌词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本文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的多样化,从使用音乐辅助教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国音乐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指导建议,以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的多样性。

  • 标签: 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音乐 文化传播 教学策略
  • 简介:艺术家群体作为拥有高度符号化表意实践能力的行为主体,运用身体符号进行抗争建构具有天然的优势,他们通过身体构建视觉符号,进行公共表演,以图像符号中能指与所指的'失谐'来营造戏剧化景观,用趣味性减弱心理排斥感,顺而进入到受者的情感领域,实现符号意指机制的表达。基于2007—2017相关案例的综合分析,研究发现,艺术家身体抗争的策略建构主要呈现出两种类型:通过隐喻实践展示一个'戏谑'的身体来表达讽刺;通过刺点实践展示一个'无畏'的身体来刺破观者情感,收获情感资本。艺术家群体通过身体符号来进行价值倡导有其天然优势,但以身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符号抗争也有其局限:由于公众对艺术家的身体艺术存在'刻板意见',符号抗争容易造成对艺术家身份的'反噬';而且图像符号的解读空间较大,容易形成误解、不解、多解、缺解或别解,模糊抗争诉求,降低动员的强度和广度,出现'曲高和寡'的结局。

  • 标签: 艺术家群体 身体抗争 符号建构 公共表演
  • 简介:数字媒介不仅为电影批评提供了新的传播环境和书写模式,也给电影批评主体的身份建构和言说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赛博空间里的匿名性书写赋予了大众影评人前所未有的言说权利,使电影批评真正进入到众声喧哗的杂语时代;另一方面,曾经居于电影批评场域高位的专家学者为了捍卫自己的话语权利,不得不放弃'立法者'的身份,开始尝试'数字化'的电影批评写作。如是,无论是专家批评还是大众批评,他们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批评立场和话语策略,从身份对抗走向话语共谋,以适应'数字化'生存的需要。

  • 标签: 数字媒介 电影批评 批评主体 身份建构 话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