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β-(1,3)-D-葡聚糖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该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期间本院新生儿科诊治的100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接受常规体检的100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血清β-(1,3)-D-葡聚糖检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血清β-(1,3)-D-葡聚糖检测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β-(1,3)-D-葡聚糖诊断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00%、63.00%、67.83%、74.12%。结论血清β-(1,3)-D-葡聚糖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中呈高表达水平,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推行。

  • 标签: 血清β-(1 3)-D-葡聚糖 新生儿 侵袭性真菌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1,3)-β-D葡聚糖[ (1,3) β-D-glucan,G]和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对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具有高危IFI因素的住院患者447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成实验室诊断组和非实验室诊断组。分别采用定量检测、比色法及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G、GM和PCT的含量进行检测,评价三者联合检测对IFI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447例患者中实验室诊断组51例,非实验室诊断组396例。51例患者中G试验阳性39例,GM试验阳性14例,PCT阳性41例。G试验、GM试验、PCT检测的敏感性为76.47%、27.45%和80.39%;特异性为76.77%、87.12%和66.67%;阳性预测值为29.77%、21.54%和23.70%;阴性预测值为96.20%、90.31%和96.35%;阳性似然比为3.29、2.13和2.41;阴性似然比为0.31、0.83和0.29;Youden指数为0.53、0.15、0.47。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4.12%、特异性为62.88%、阳性预测值为24.62%,阴性预测值为98.81%,阳性似然比为2.54,阴性似然比为0.09,Youden指数为0.57。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均高于G试验、GM试验、PCT单独检测及G/GM联合试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31、47.545、4.320和5.299,P值均<0.05)。三者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均低于G试验、GM试验单独检测及G/GM联合试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127、62.061和16.754,P值均<0.05),但与PCT单独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5,P>0.05)。结论G、GM以及PCT三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IFI检出的敏感性,并且对IFI的诊断排除有很大的价值,从而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为IFI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半乳甘露聚糖 1,3-β-D葡聚糖 降钙素原 侵袭性真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成人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参考阈值评估血清(1-3)-β-D-葡聚糖(BDG)对新生儿侵袭性念珠菌感染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明确排除新生儿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最佳阈值。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南特大学医学中心所有生后28d内、临床怀疑新生儿侵袭性念珠菌感染、行BDG检测的新生儿。以推荐参考阈值80 pg/ml计算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最佳阈值。结果研究纳入了55名新生儿(61次疑似新生儿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孕周和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8.0周(四分位数间距[IQR]26.4~34.1)和10天(IQR 6.0~22.0)。61次疑似新生儿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中有7例证实为新生儿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推荐参考阈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95%置信区间[CI]42.1%~99.6%)和51.9%(37.8%~65.7%)。ROC曲线得出的最佳阈值为174 pg/ml,敏感度相同,特异度升高至77.8%(64.4%~88.0%)。结论推荐的80 pg/ml参考值对于排除新生儿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来说可能太低,有必要提高该参考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BDG)在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非HI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孢子菌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将其分为肺孢子菌PCR阳性组和肺孢子菌PCR阴性组,对其血清BDG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非HI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肺炎患者132例,其中肺孢子菌PCR阳性37例,肺孢子菌PCR阴性95例,肺孢子菌PCR阳性组的BDG水平高于肺孢子菌PCR阴性组[377.4(174.0,913.2) ng/L比28.3(14.6,74.3) ng/L,Z=7.73,P<0.001],BDG诊断非HIV感染者合并PC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33,以BDG的诊断临界值为95 ng/L时,其敏感度为86.5%,特异度为86.3%,阳性预测值为71.1%,阴性预测值为94.3%。恶性肿瘤患者中,其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93.1%,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96.4%。结论血清BDG在非HI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恶性肿瘤)合并PCP患者中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和较高的排除诊断价值。

  • 标签: 肺孢子菌肺炎 1,3-β-D-葡聚糖 免疫减弱宿主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β-(1,3)-D-葡聚糖、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诊断效能,旨在为临床合理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 400例新生儿,其中670例IFI新生儿为IFI组,730例非IFI新生儿为非IFI组,收集治疗数据,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FI组新生儿治疗前血清β-(1,3)-D-葡聚糖为225.90(146.50)pg/ml、PCT为5.22(17.22)μg/ml、hs-CRP为0.49(0.56)mg/ml,治疗后分别为10.00(26.10)pg/ml、3.50(4.00)μg/ml、0.05(0.12)mg/ml;治疗前后血清β-(1,3)-D-葡聚糖、PCT和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420、9.422、16.375,均P<0.05)。IFI组治疗前的血清β-(1,3)-D-葡聚糖、PCT和hs-CRP高于非IFI组[分别为10.00(26.98)pg/ml、2.94(4.06)μg/ml、0.05(0.03)mg/ml,Z=32.604、10.479、29.763,均P<0.05]。IFI组新生儿治疗后血清β-(1,3)-D-葡聚糖与hs-CRP呈正相关(r=0.159,P<0.05)。新生儿IFI以败血症(35.075%,235/670)和菌血症(27.015%,181/670)为主,其主要诱因为白色念珠菌(37.946%,170/448)和近平滑念珠菌(27.902%,125/448)感染。ROC分析显示,血清(1,3)-β-D葡聚糖曲线下面积为0.625,在cut-off值为26.2 pg/ml的情况下,诊断特异性为56.5%,敏感度为69.6%,其在诊断新生儿IFI中效能最大,hs-CRP次之,PCT最低。结论血清β-(1,3)-D-葡聚糖与新生儿IFI关系密切,有着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联合检测血清β-(1,3)-D-葡聚糖、PCT和超敏hs-CRP可为新生儿IFI的诊断和疗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推行。

  • 标签: 新生儿 侵袭性真菌感染 血清β-(1,3)-D-葡聚糖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治疗无菌体液真菌培养阳性的新产儿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共收集病例数30例为感染组;同时收集同期无感染患儿资料25例为对照组。比较血清(1,3)-β-D葡聚糖、WBC和PLT计数,血CRP和PCT水平的差异,通过制作ROC曲线评判各个指标单独或联合应用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结果感染组血清(1,3)-β-D葡聚糖、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LT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1,3)-β-D葡聚糖ROC曲线下面积为0.79,在cut-off值为13.69 pg/ml时,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0%、71.4%;血清(1,3)-β-D葡聚糖联合CRP检测有最佳的诊断效能;感染组治疗后血清(1,3)-β-D葡聚糖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结论血清(1,3)-β-D葡聚糖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疗效判断中有较高的效能,联合CRP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 标签: 新生儿 真菌 败血症 血清(1,3)-β-D葡聚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制备一种可负载硫化铜(CuS)的改性葡聚糖水凝胶微针贴片,探讨其对SD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合成改性葡聚糖后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以确定改性葡聚糖水凝胶的改性情况,进而合成可分离式负载CuS的改性葡聚糖水凝胶微针贴片,评估其力学性能及穿刺能力。在12只雄性SD大鼠(200~250 g),每只背部造2个12 m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口分别用空白水凝胶微针贴片(DeXMA MNs)和负载硫化铜水凝胶微针贴片(CuS MNs)覆盖治疗,评价CuS MNs对创面修复的影响。治疗后3、7、14 d,每组各取4只SD大鼠,拍照记录创面愈合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率,取创口及创周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分析组织新生胶原沉积、血管形成和再上皮化情况。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t检验对比组间计量资料。结果红外光谱展示出2900 cm-1附近的吸收峰为Dex的-CH2-拉伸振动吸收峰,表明DexMA以Dex为主体进行修饰的产物。力学性能评估显示不载药时水凝胶针尖的力学性能到达0.35 N,负载有CuS的针尖甚至达到0.55 N,表明制备的DexMA水凝胶针尖对皮肤具有良好的刺穿能力。在动物创面模型中,证明了负载有CuS的MNs能够在早期促进创面的修复。在伤后第3、7天CuS MNs组的创面愈合率[(70.80±2.86)%、(90.70±1.50)%]明显高于DexMA MNs组[(45.60±2.52)%、(81.30±3.14)%,t=22.420,F=1.179,P<0.01;t=7.276,F=4.984,P<0.01]。在伤后第3天、第7天CuS MNs组的再上皮化率分别为(54.20±11.51)%、(70.80±6.29)%,均明显好于对照组[(33.30±8.70)%、(57.30±2.94)%,t=5.000,F=1.750,P<0.01;t=5.508,F=4.571,P<0.01]。组织学HE和Masson染色检测结果说明CuS MNs具有促进新生胶原沉积和血管形成,促进皮肤再上皮化。结论负载硫化铜的改性葡聚糖水凝胶微针贴片可促进胶原沉积和血管形成及皮肤再上皮化,是一种有前景的组织工程新型水凝胶敷料。

  • 标签: 创面愈合 葡聚糖 水凝胶 微针
  • 简介:摘要D-二聚体是血液中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在多种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热点。在多数临床紧急医疗情况下,D-二聚体在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被普遍认可,是可反映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实验室指标。但目前临床上存在过度依赖D-二聚体检测以指导对溶栓与抗凝相关治疗的现象。笔者拟就D-二聚体检测方法、病理生理影响因素及其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栓形成 敏感性与特异性 诊断 预后 静脉血栓栓塞 肿瘤 心血管疾病 脑梗死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感染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类以心境抑郁、兴趣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疾病。其病因机制不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及高自杀率特点。当下主流的单胺类假说不能充分阐明其病理学特征,部分抑郁症患者对现有抗抑郁药治疗应答不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拮抗剂和γ-氨基丁酸A(γ-aminobutyric acid A,GABA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具有潜在快速抗抑郁效果,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新机制和临床治疗的突破口。NMDAR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适当激活可促进树突发育、神经元生长和长时程增强,但过度刺激会引起毒性反应,导致突触萎缩和神经元死亡。此外,炎症反应可诱导NMDAR功能改变从而产生抑郁症状。目前临床上新型抗抑郁药物NMDAR拮抗剂氯胺酮可能通过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释放增加、激活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信号通路,进而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突触可塑性,从而起到快速抗抑郁和延缓抑郁复发的作用,但由于MDD患者NMDAR基因变异性较大,其潜在功能多态性影响临床症状表现和药物敏感性。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最新研究,综述NMDAR功能异常与抑郁症发病、抗抑郁治疗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现状,以期为抑郁症患者精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抑郁症 氯胺酮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葡聚糖联合激发型抗CD40单克隆抗体(5C11)对树突状细胞(DCs)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人新鲜的浓缩白细胞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使用GM-CSF和IL-4细胞因子法诱导培养未成熟DCs,经不同刺激方式(5C11、β-葡聚糖、5C11+β-葡聚糖)激发后,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组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3、CD86和MHCⅡ类分子HLA-DR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12、IL-6、TNF-α、IL-10等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APK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结果β-葡聚糖能够显著诱导CD40在DCs表面的表达(P<0.05),联合5C11后,其他表面分子CD80、CD83、CD86的表达进一步显著上调,尤其对DCs成熟的重要标志分子CD83的上调表现出强烈的协同效应(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β-葡聚糖联合5C11可以诱导DCs大量分泌IL-12、IL-6、TNF-α等促炎因子,对发挥DCs功能的关键因子IL-12的分泌表现出协同效应(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38 MAPK、p44/42 MAPK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且磷酸化时间提前,维持时间也延长(P<0.01)。结论β-葡聚糖联合5C11可协同促进DCs的成熟并提高DCs的免疫功能,为肿瘤DCs疫苗的制备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β-葡聚糖 树突状细胞 激发型抗CD40单克隆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二聚体在高危性胸痛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并明确诊断为高危性胸痛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44~78岁,平均(62.43±5.28)岁;体重指数(18.26~24.37)kg/m2,平均(21.34±0.98)kg/m2。统计高危性胸痛中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的发生占比情况,测定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20例高危性胸痛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共53例(44.17%),主动脉夹层共38例(31.67%),肺栓塞共29例(24.16%)。肺栓塞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高于主动脉夹层与急性心肌梗死,且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高于急性心肌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D-二聚体在不同病因所致的高危性胸痛中的水平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表达较低,呈轻度升高,在肺栓塞患者中升高趋势最为显著,故临床上可通过检测高危性胸痛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来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

  • 标签: 高危性胸痛 急性心肌梗死 主动脉夹层 肺栓塞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D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大鼠睾丸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诱导衰老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衰老(DG)组、衰老+低剂量维生素D补充(LD)组、衰老+高剂量维生素D补充(HD)组、正常对照组(NC)、正常+低剂量维生素D补充(LN)组、正常+高剂量维生素D补充(HN)组。测定各组大鼠体重、睾丸重量、血清睾酮浓度、精子质量。利用光镜检测睾丸形态学变化,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睾丸维生素D受体(VDR)、Nrf2、GCLC及SOD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DG组大鼠睾丸重量、血清睾酮水平、SOD活性、Nrf2、GCLC、SOD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MDA水平显著升高。经维生素D补充后,HD及LD组大鼠睾丸重量、睾酮水平及SOD活性显著升高,而MDA水平较前显著下降;Nrf2、GCLC、SOD2及VDR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维生素D可能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提高睾丸抗氧化应激能力,从而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大鼠睾丸功能。

  • 标签: 维生素D D-半乳糖 衰老 睾丸功能 Nrf2-ARE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误诊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及早对患者进行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血浆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作为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志物,D-二聚体是诊断肺栓塞的重要辅助检查之一。传统D-二聚体阈值敏感性高、特异性低,为了克服其特异性低的缺点,近些年提出了根据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临界值、根据临床概率调整的D-二聚体临界值、YEARS法等,使D-二聚体的诊断价值得到提高。此外,近年的研究还发现D-二聚体在评价肺栓塞复发和预后等方面也有重要价值,使得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得到了拓展。

  • 标签: 肺栓塞 D-二聚体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anti-N-methyl D-aspartate receptor,抗NMDAR)脑炎是由抗NMDAR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在成人与儿童均可发病,儿童抗NMDAR脑炎在诱因、临床表现、诊断流程、治疗随访策略和预后均有别于成人,有其独自的特点。本病虽然临床表现重,但给予及时和有效的免疫治疗,可使绝大部分患儿获得良好预后。为此,本文总结分析本病的治疗进展,以期提高我国儿科医生对儿童抗NMDAR脑炎的规范化诊疗水平,降低致残和致死率。

  • 标签: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 免疫治疗 自身免疫性脑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预后及复发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诊治的抗NMDAR脑炎患儿2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合并肿瘤情况、治疗方案、复发情况及预后。结果女17例,男3例,发病年龄为(5.9±3.5)岁,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抽搐12例。临床症状:精神行为异常18例,运动障碍18例,癫痫发作17例,语言障碍17例。均未发现肿瘤。脑电图均异常,4例可见δ刷,3例为复发病例。头颅核磁共振未见明显异常4例,异常16例。复发病例8例,单次复发7例,3次复发1例。17例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20例均好转,2例遗留癫痫,1例左侧偏瘫。结论抗NMDAR脑炎在女性患儿中发病率较高,儿童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首发症状以抽搐最常见。常见的临床症状依次为精神行为异常、运动障碍和癫痫发作、语言障碍,肿瘤合并率低,脑电图异常δ刷对疾病严重度有提示意义。抗NMDAR脑炎复发率较高,以未使用二线免疫治疗的较高。利妥昔单抗对一线免疫治疗效果欠佳病例及复发病例均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脑炎 自身免疫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儿童 临床特点 免疫治疗 预后 复发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anti-N-methyl D-aspartate receptor,抗NMDAR)脑炎是由抗NMDAR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在成人与儿童均可发病,儿童抗NMDAR脑炎在诱因、临床表现、诊断流程、治疗随访策略和预后均有别于成人,有其独自的特点。本病虽然临床表现重,但给予及时和有效的免疫治疗,可使绝大部分患儿获得良好预后。为此,本文总结分析本病的治疗进展,以期提高我国儿科医生对儿童抗NMDAR脑炎的规范化诊疗水平,降低致残和致死率。

  • 标签: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 免疫治疗 自身免疫性脑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有无抗生素预处理条件下,丁酸梭菌对小鼠结肠炎的疗效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0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葡聚糖硫酸钠(DSS)组、抗生素+DSS组、丁酸梭菌+DSS组、抗生素+丁酸梭菌+DSS组,每组6只。采用四联抗生素(氨苄西林1 g/L、新霉素1 g/L、甲硝唑1 g/L、万古霉素0.5 g/L)加正常饮用水循环预处理30 d后,用DSS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同时给予丁酸梭菌+DSS组、抗生素+丁酸梭菌+DSS组小鼠1×106 CFU丁酸梭菌灌胃。通过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长度和组织学病理评分评估丁酸梭菌对结肠炎小鼠的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通过粪便16S rRNA测序检测丁酸梭菌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一般情况良好,DAI在0分上下波动;DSS组小鼠给予DSS饮用水4 d时出现体重下降、粪便不成形、肉眼血便等结肠炎表现;在DSS干预4 d时,丁酸梭菌+DSS组小鼠DAI低于DSS组[(0.000±0.000)分比(0.444±0.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0,P=0.016 1);在DSS干预10和12 d时,抗生素+丁酸梭菌+DSS组小鼠DAI均低于抗生素+DSS组[(0.000±0.000)分比(1.111±0.222)分、(0.667±0.000)分比(1.889±0.2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00、5.500,P均<0.05)。丁酸梭菌+DSS组小鼠结肠病理组织学评分低于DSS组[(2.50±1.73)分比(5.50±1.00)分],抗生素+丁酸梭菌+DSS组小鼠结肠病理组织学评分低于抗生素+DSS组[(1.25±0.96)分比(5.00±0.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00、5.960,P均<0.05)。丁酸梭菌+DSS组IL-1β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4.464±0.075) ng/L比(3.907±0.080) ng/L],丁酸梭菌+DSS组和抗生素+丁酸梭菌+DSS组TNF-α、IL-6和IL-1β水平均低于DSS组[(2.402±0.383) ng/L、(1.845±0.345) ng/L比(6.958±1.084)ng/L,(1.752±0.146)ng/L、(1.307±0.048) ng/L比(3.537±0.608)ng/L,(4.464±0.075)ng/L、(4.066±0.190) ng/L比(7.477±0.33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55、3.964、4.495、4.693、6.294、8.674、8.774,P均<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丁酸梭菌干预小鼠肠道菌群中出现了大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抑炎或产短链脂肪酸细菌,其中丁酸梭菌+DSS组优势菌有小螺旋菌属[线性判别式分析(LDA)评分=3.667 log10,P=0.004]和寡养单胞菌属(LDA评分=2.778 log10,P=0.044),抗生素+丁酸梭菌+DSS组优势菌属有消化球菌属(LDA评分=2.685 log10,P=0.018)、丁酸单胞菌属(LDA评分=2.712 log10,P=0.011)、嗜胆菌属(LDA评分=3.204 log10,P=0.014)、肠道单胞菌属(LDA评分=3.346 log10,P=0.010)、萨克候选菌(LDA评分=3.363 log10,P=0.029)、脱硫弧菌属(LDA评分=3.402 log10,P=0.025)、颤杆菌属(LDA评分=2.870 log10,P=0.019)和阿克曼氏菌属(LDA评分=4.031 log10,P=0.005)。结论丁酸梭菌可有效改善小鼠结肠炎,调整小鼠肠道菌群结构,而抗生素预处理可强化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并增强丁酸梭菌的疗效。

  • 标签: 丁酸梭菌 抗生素预处理 炎性肠疾病 结肠炎 肠道菌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3D打印技术的原理是通过逐层添加材料来创建对象,对于构建形状复杂和材料繁多的零件具有明显优势。3D打印技术不仅改进了制作眼科器械的方法,在打印眼组织方面亦取得进展,但因其制作成本较高及精细度不足等问题在现今仍未普及,本综述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眼科领域的相关发展,就该技术在眼科的应用及前景进行探讨。

  • 标签: 3D打印 增材制造 眼科
  • 简介:摘要自横结肠上缘近中央处入路分离胃结肠韧带,向左分离至结肠脾曲,向右分离至结肠肝曲。依次裸化并离断胃网膜右静脉及胃网膜右动脉,完成幽门下区域淋巴结清扫。从胰腺上缘左侧,打开胃胰襞进入胰后间隙,分离显露脾动脉起始段,清扫No.11p组淋巴结;向左裸化并离断胃左动脉,清扫No.7和No.9淋巴结;整块清除肝总动脉前上方的脂肪淋巴组织,完成No.8a淋巴结清扫;继续向左清扫No.5和No.12a淋巴结,完成胰腺上缘区域淋巴结清扫。"黄氏三步法"分别清扫脾下极、脾动脉干及脾上极区域淋巴结。最后在3D腹腔镜下行食管空肠Rou-en-Y吻合。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吻合术,Roux-e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