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胶质淋巴系统是近年来发现的脑内液体转运和物质清除系统。它通过血管周围间隙和星形胶质细胞上的水通道蛋白4,促进脑脊液与间质液流动交换,清除代谢废物,维持大脑内部环境稳定。脑水肿是由脑组织内液体积聚过多所致。最近的研究显示,胶质淋巴系统在脑内液体的摄入和排出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胶质淋巴系统的改变可能是缺血性卒中后发生脑水肿的重要原因。文章就胶质淋巴系统在缺血性卒中后脑水肿形成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相关治疗靶点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缺血性卒中后脑水肿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脑水肿 胶质淋巴系统 水通道蛋白4
  • 简介:摘要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一种常见、可危及生命的疾病,脑水肿是影响TBI病死率和其后续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而血管源性脑水肿是其主要的存在形式。常规磁共振在鉴别水肿类型和范围方面能力有限。随着磁共振功能序列的日益创新,各种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在研究TBI后血管源性脑水肿中各有其独特之处。相关研究应用了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自由水扩散张量成像和扩散峰度成像等fMRI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他fMRI如磁化转移和磁敏感成像在这一领域也显示出应有的作用。本文对TBI后血管源性脑水肿的MRI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综述,以期为TBI后的血管源性水肿监测、治疗和预后提供更新、更全面的理论基础及检查方式。

  • 标签: 创伤性脑损伤 脑水肿 血管源性水肿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和XGBoost算法模型构建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LVOS)血管再通后恶性脑水肿(MBE)发生的预测模型,并比较预测性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3月—2020年6月于江阴市中医院行早期血管内治疗(EVT)后闭塞血管成功再通的前循环ALVOS患者3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267)和测试组(n=115),根据患者闭塞血管成功再通后是否发生MBE,将训练组分为MBE组(n=41)和非MBE组(n=226)。分别比较训练组与测试组及训练组中MBE组与非MBE组的基线资料、治疗情况、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检查结果,包括年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侧支循环分级、脑血容量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XGBoost算法模型筛选闭塞血管成功再通的前循环ALVOS患者发生MBE的预测因素,比较两个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采用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训练组和测试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情况、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E组患者的年龄、入院收缩压、入院NIHSS评分、高血压比例、脑侧支循环0~2级比例、取栓次数>3次比例、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脑血容量分别为(68.95±8.04)岁、(146.71±22.73) mmHg、17(13,21)分、87.80%、82.93%、68.29%、(365.64±87.83) min、(32.56±5.73) mL/100 g,明显高于非MBE组[(60.27±7.13)岁、(137.92±19.58) mmHg、14(10,18)分、73.01%、60.62%、2.65%、(307.59±74.05) min、(27.49±5.46) mL/100 g](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龄、入院NIHSS、脑侧支循环分级、取栓次数、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是前循环ALVOS患者行EVT后闭塞血管成功再通后发生MBE的预测因素(P<0.05)。XGBoost算法模型重要特征评分中排前五位的为脑侧支循环分级34分、取栓次数27分、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25分、入院NIHSS评分22分、年龄16分。训练组中,Logistic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749~0.883),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χ2=1.547,P=0.438;XGBoost算法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56(95%CI:0.799~0.913),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χ2=1.021,P=0.998。结论Logistic回归模型和XGBoost算法模型对前循环ALVOS患者行EVT后闭塞血管成功再通后MBE发生的预测性能相当,且脑侧支循环分级、取栓次数、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入院NIHSS评分以及年龄可作为预测因子。

  • 标签: 卒中 脑水肿 血管 Logistic模型 XGBoost算法模型 血管再通
  • 简介:摘要患者男性,43岁。以水肿起病,查24h尿蛋白定量4.66 g,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水平25.3 EU/ml,肾脏穿刺病理确诊特发性膜性肾病(MN)。初期口服泼尼松40 mg每日1次,环孢素A 100 mg每日2次治疗,部分缓解后复发,联合环磷酰胺100 mg每日1次口服无效,监测24h尿蛋白定量升至10.8 g,抗PLA2R抗体水平升至496 RU/ml,CD19+B细胞计数71个/μl,遂分别予3次利妥昔单抗1 g静脉输液治疗,并先后停用环孢素A、环磷酰胺及泼尼松。末次随访CD19+B细胞0个/μl,抗PLA2R抗体阴性,血白蛋白34 g/L,24 h尿蛋白定量4.4 g。本例患者提示了利妥昔单抗在难治性膜性肾病中的治疗效果,以CD19+B细胞计数或抗PLA2R抗体水平作为再次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指征,需进一步思考。

  • 标签: 难治性膜性肾病 利妥昔单抗 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
  • 简介:摘要黄斑水肿以气机功能失调为本,且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血瘀与水湿贯穿疾病发展始终。故以气血水同治为治则,针对血瘀、水湿滞留,以活血、利水、渗湿等为法;针对病变所在辨证施治,治以疏肝、健脾、补肾,可取得较好疗效。附医案二则加以佐证。

  • 标签: 黄斑水肿 气血水同治 血水同源 中医药疗法 中医眼科学 临证心得 医案
  • 简介:摘要目前,淋巴水肿的发病率日益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免疫调控等特点,已成为再生医学领域理想的干细胞之一。该文对ADSCs治疗淋巴水肿的机制,以及相关的动物和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淋巴水肿的ADSCs再生疗法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淋巴水肿 脂肪来源干细胞 淋巴管生成 再生医学
  • 简介:摘要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是一种以上肢水肿、疼痛、沉重感、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本病病机为脏腑气机不畅、瘀血阻遏、阳虚水泛、余毒蕴结,与肝、脾、肾三脏相关,同时本病患者仍内存癌毒。本病的治疗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重视治疗乳腺癌原发病基础上,运用化瘀行水、温阳化水、调畅脏腑气机、清热解毒四法,可获良效。

  • 标签: 乳腺癌淋巴水肿 中医内治法 脏腑辨证 癌毒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国内外关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压力治疗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采取压力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使用PIPOST工具明确循证问题,设置检索策略以及纳入和排除标准,系统检索国内外常见数据库中关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压力治疗方面的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推荐实践、系统评价等证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专家共识3篇,推荐实践1篇,临床决策2篇,证据总结3篇,系统评价2篇。最终从压力治疗禁忌证、治疗前评估、治疗方案以及健康教育4个方面总结了27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证据总结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压力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在临床实际应用时,需要充分考虑特定临床情景中相关措施的可及性,并结合医护人员的判断及患者的意愿及经济状况等因素,审慎地将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水肿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压力治疗 证据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早期诊断及正确治疗并复习文献。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急诊科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例急诊诊断为NPE患者病例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起病急,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双肺可闻及明显的湿性啰音,白细胞计数(WBC)均不同程度升高(11~22)×109/L,降钙素原(PCT)正常或轻度升高,痰细菌学检查均为阴性,氧合指数均<200 mmHg (1 mmHg≈0.133 kPa);胸部CT主要表现为斑片或大片状渗出,病灶大小不一,不按叶段分布。通过降低颅内压、呼吸机辅助呼吸、液体治疗、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等,6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无一例因NPE而死亡。结论NPE病情复杂,发病急,发展迅速,早期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神经源性肺水肿 诊断 治疗 文献复习
  • 简介:摘要在脑出血病程的不同时期,各种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发挥着不同的作用。IL-1α和IL-1β在脑出血早期可通过影响血脑屏障完整性,加重血肿周围水肿(perihematomal edema, PHE)。IL-6和IL-8在整个脑出血病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通过诱导炎症影响PHE严重程度。IL-3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活化来促进PHE的发展。IL-11和IL-17A可用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并作为PHE的预测因素,但对脑出血发展并无决定性作用。IL-4和IL-10对PHE的发展以及脑出血后转归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脑出血 白细胞介素类 脑水肿 血脑屏障 炎症
  • 简介:摘要介绍一种新的皮肌炎皮疹类型——假性血管性水肿,其特点为患者面部、口唇、四肢为主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非凹陷性,可伴或不伴红斑,皮疹无明显瘙痒。大部分伴假性血管性水肿的皮肌炎患者抗转录中介因子1γ抗体阳性,会出现严重肌肉损伤,肌酶异常增高,以及难治性吞咽困难;少部分患者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此类患者均有肺部累及。因此,皮肌炎患者出现假性血管性水肿时需要高度重视,抗体筛查有助于患者早期诊断和早期差异化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皮肌炎 假性血管性水肿 转录中介因子1γ 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
  • 简介:摘要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引起视力障碍的常见病因。因视力收益上的明显优势,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已成为DME的首选方案。早期、强化抗VEGF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其他个体化治疗的方案,是目前DME治疗的主要策略。由于DME病情的复杂性和抗VEGF药物治疗的局限性,DME治疗仍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困难。优化治疗方案,加强病程管理,开发新药物,有望提高DME治疗疗效,维持患者收益的视力和视功能。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血管生成抑制剂 述评
  • 作者: 谢燕 王玲 谢建飞 李慧 姜波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长沙 410078 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湘雅循证实践与健康创新中心:JBI协作组,长沙 410013,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湘雅循证实践与健康创新中心:JBI协作组,长沙 410013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护理部,长沙 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乳甲外科,长沙 410013,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ICU,长沙 410005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并总结妇科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运动方案相关证据,为医护人员制订和规范下肢淋巴水肿的治疗和管理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使用PIPOST工具明确循证问题,设置检索策略以及纳入和排除标准,系统检索国内外常见数据库中涉及妇科恶性肿瘤相关下肢淋巴水肿运动方面的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原始研究等证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由2名经过循证护理系统培训的人员独立完成对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5篇系统评价,4篇指南,4篇原始研究,3篇专家共识。从禁忌人群、运动评估、运动方案、运动强度、注意事项及健康宣教共6个方面汇总24条证据。结论汇总并分析了妇科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运动方案的最佳证据,提供了具体建议,为规范运用和实践妇科恶性肿瘤相关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运动方案提供可靠的循证证据支持和参考意见,从而降低患者淋巴水肿的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妇科肿瘤 淋巴水肿 运动方案 康复护理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是DME的一线治疗药物,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抗VEGF治疗后出现顽固性或复发性水肿。这表明DME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除VEGF之外的与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随着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DME患者房水和玻璃体等眼内液的炎症因子分析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认清目前治疗方法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有助于制定更高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围绕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细胞间黏附因子1等炎症因子在DME病程中的变化展开综述,分析其中可能涉及的机制,并讨论抗VEGF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对这些炎症因子的影响。

  • 标签: 糖尿病黄斑水肿 炎症因子 房水 玻璃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伴有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VRQoL)。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将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从抚顺市眼病医院门诊招募的伴有DME的2型糖尿病患者(187例)纳入研究。采用美国国立眼科研究院视功能问卷(NEI-VFQ-25)中文版量表来评估患者的VRQoL。不同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的DME患者间NEI-VFQ-25分数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根据眼底照相将DME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探讨DME严重程度与VRQoL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DME患者159例。伴视力损害患者的一般视力、近距离活动、远距离活动、社交功能、依赖性、心理健康、角色困难、色觉、周边视觉和NEI-VFQ-25总分分数较无视力损害(小数视力>0.3)患者低(均P<0.001)。双眼受累患者的一般健康、一般视力、近距离活动、远距离活动、依赖性、心理健康、角色困难、驾驶、色觉、周边视野和NEI-VFQ-25总分分数较单眼受累患者低(均P<0.05)。随着DME严重程度的增加,一般健康(P趋势=0.013)、总体视力(P趋势<0.001)、近距离活动(P趋势=0.001)、远距离活动(P趋势=0.002)、依赖性(P趋势=0.023)、心理健康(P趋势=0.001)、社会角色(P趋势=0.022)、周边视野(P趋势=0.041)、NEI-VFQ-25总分(P趋势=0.001)的得分逐渐降低。NEI-VFQ-25问卷中得分下降最多的是心理健康(β=-15.01,95%CI:-26.73~-3.30,P=0.012)和总体视力(β=-13.66,95%CI:-19.86~-7.47,P<0.001)。结论:DME对VRQoL有明显的影响。随着DME严重程度增加,VRQoL逐渐降低,尤其在总体视力和心理健康方面最为明显。

  • 标签: 糖尿病黄斑水肿 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下肢淋巴水肿作为其手术并发症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继发的下肢淋巴水肿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其手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介绍各种术式的应用情况、适应证、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等,并提出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淋巴水肿 血管化淋巴结皮瓣移植 网膜淋巴结移植 淋巴静脉吻合术
  • 简介:摘要淋巴水肿发病率高,但缺少可持续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及跨学科治疗方案的普及,淋巴干细胞再生医学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结合细胞支架重建淋巴网络,治疗和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近期已在实验中获得初步成功,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实验验证。作者查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治疗淋巴水肿的研究文献,从淋巴管的生理特性、淋巴水肿的病理机制、干细胞技术在淋巴水肿治疗中的应用、淋巴组织工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随着对淋巴再生医学技术和淋巴组织工程的深入研究,通过淋巴再生医学技术和组织工程来实现治疗和预防淋巴水肿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

  • 标签: 淋巴水肿 干细胞 组织工程学 再生医学 淋巴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视野检查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功能评价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8例(6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前行微视野检查,观察记录视敏度、2°及4°注视稳定性。术后1个月复查并对比观察指标。结果微视野检查显示各象限及平均视敏度与视力负相关(r=-0.612,P<0.001),与黄斑中心区厚度无相关性(P>0.05)。2°及4°注视稳定性与视力负相关(r=-0.436,-0.533;均P<0.001)。阿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后,各象限视敏度、2°及4°注视稳定性均有所提高(t=3.69,5.83,4.73;P=0.005,0.006,0.004)。结论微视野检查可评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敏度及注视稳定性。

  • 标签: 水肿,黄斑,糖尿病性 视敏度 稳定性,注视 厚度,中心区,黄斑 微视野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