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ty pancreatitis,ABP)的处理时机和方式不当可导致胰腺炎加重及复发,其治疗除需考虑胆结石的类型、特点外,还应充分结合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分为以下几类:(1)胆囊结石合并轻症ABP:入院48~72 h或最多1周内胆囊切除可降低并发症率,缩短住院时间,首选腹腔镜;(2)胆囊结石合并重症ABP:并发症恢复后尽早(术后1~3个月)施行胆囊切除术,可同期处理胰腺炎局部并发症;(3)胆总管结石合并ABP不伴有胆总管结石嵌顿或急性胆管炎:待胰腺炎缓解后再行手术或内镜处理,不建议早期行ERCP;(4)胆总管结石合并ABP伴有胆总管结石嵌顿或急性胆管炎:穿刺、内镜或手术治疗,尽早解除胆道梗阻。总之,联合腹腔镜、内镜、介入穿刺等微创技术,正确把握结石处理时机及方式,个体化制定诊疗方案对ABP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庆市泌尿结石患者结石成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1年7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结石成分分析的1 972例泌尿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 323例,女性649例;年龄14~92岁,平均(52.7±13.8)岁。按照地域差异分为渝中西部地区组(n=1 532)和渝东南部地区组(n=440);再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为渝较发达地区组(n=1 491)和渝欠发达地区组(n=481)。研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患者结石成分的影响。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患者结石成分构成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各结石成分比例随年龄变化情况分析采用趋势χ2检验。结果结石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 972例中混合成分结石占多数,为92.9%(1 832/1 972),其中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结石最多,占40.8%(805/1 972);单一成分结石中以二水草酸钙结石最多,占2.5%(50/1 972)。女性患者相较男性患者碳酸磷灰石[53.6%(348/649)与43.5%(576/1 323),P<0.05]、羟基磷灰石[25.1%(163/649)与17.2%(228/1 323),P<0.05]及磷酸铵镁结石的比例[20.6%(134/649)与6.3%(83/1 323),P<0.05]明显更高,而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草酸钙结石[91.4%(1 209/1 323)与80.7%(524/649),P<0.05]及尿酸结石的比例[9.4%(125/1 323)与1.5%(10/649),P<0.05]明显更高。<40岁的患者较40~70岁及≥70岁的患者碳酸磷灰石[39.6%(155/391)与48.4%(673/1 391)、50.5%(96/190),P<0.05]、磷酸铵镁结石[6.1%(24/391)与12.0%(167/1 391)、13.7%(26/190),P<0.05]及尿酸结石[3.3%(13/391)与7.4%(103/1 391)、10.0%(19/190),P<0.05]的比例明显更低;而<40岁患者草酸钙结石的比例明显更高[93.6%(366/391)与87.2%(1 213/1 391)、81.0%(154/190),P<0.05]。本研究中渝中西部地区与渝东南部地区、渝较发达地区与渝欠发达地区患者结石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泌尿结石成分分布存在性别、年龄差异,但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是特别明显。碳酸磷灰石、羟基磷灰石及磷酸铵镁结石多见于女性患者,而草酸钙及尿酸结石多见于男性患者;年龄<40岁的患者,主要以草酸钙结石为主;而年龄≥40岁的患者,以碳酸磷灰石、磷酸铵镁结石、尿酸结石多见。

  • 标签: 结石 性别特性 年龄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结石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结石患者术后泌尿感染与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本院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10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泌尿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发生泌尿感染,24例)和未感染组(未发生泌尿感染,76例);此外,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出现结石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出现结石复发,27例)和未复发组(未出现结石复发,73例)。分析肾结石术后泌尿感染与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术前尿白细胞计数(WBC)+++的感染性结石均是肾结石患者术后泌尿感染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均是肾结石患者术后泌尿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935、9.846,95%CI:13.853~20.643、8.075~12.972,均P<0.05,)。而术前尿WBC+++的感染性结石则不是其影响因素(OR=0.455,P=0.235,95%CI:0.221~0.24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术前尿WBC+++的感染性结石、术后泌尿感染均是肾结石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泌尿感染是肾结石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8.805,P<0.001,95%CI:6.224~14.853)。而术前尿WBC+++的感染性结石则不是其影响因素(OR=0.304,P=0.134,95%CI:0.122~0.145)。结论肾结石患者术后泌尿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住院时间;而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术后泌尿感染。临床工作中应针对上述各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从而降低肾结石患者术后泌尿感染以及结石复发的风险。

  • 标签: 肾结石 碎石术 感染 泌尿系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估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4月期间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CBM、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有关资料进行筛选和提取。利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利用RevMan5.3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6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237例,对照组58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既往胆道手术史、术前肝功能C级、胆道外引流留置>1个月、胆道再狭窄,对应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4.42(2.31~8.46)、11.62(5.22~25.84)、8.39(5.17~13.641)、8.07(1.86~34.98),“年龄≥60岁”因素无统计学意义,“胆道梗阻位置”因素存在争议。结论既往胆道手术史、术前肝功能C级、胆道外引流留置>1个月、胆道再狭窄是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因素和胆道梗阻位置因素对于术后发生感染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医护人员应对以上因素予以重点关注,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恶性梗阻性黄疸 PTCD 术后胆系感染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泌尿结石患者对饮食营养与结石病关系的掌握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1月间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的60例泌尿结石患者,对其进行饮食习惯及营养知识的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60份。结果显示93.3%的患者缺乏营养知识;患者的饮食结构中存在尿石症形成的高发风险,其中93.3%的患者日饮水量少于2 000 ml,61.7%的患者每日摄入过量的动物性蛋白,70%的患者每日摄入钙不足。结论大部分泌尿结石患者对饮食营养与疾病认知不足。因此,加强营养知识教育,了解疾病与营养的关系,建立健康的营养膳食结构有利于泌尿结石的防治。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饮食营养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泌尿结石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泌尿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10月360例尿路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以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为依据,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以及其临床症状和结石分布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泌尿结石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8∶1;其中合并感染的患者以女性为主,占73.73%;泌尿结石高发年龄段为41~70岁,71岁以上泌尿结石患者人群合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最高(P<0.001);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延长;此外,肾脏结石患者合并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结石部位组;多发性结石(肾脏+输尿管)患者尿路合并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其它结石部位组(P<0.01)。结论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应密切关注中老年女性泌尿结石患者以及肾脏结石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情况,积极预防、及时治疗,有助于缩短泌尿结石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尿路感染 临床特征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模式下健康宣教对泌尿结石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反应、心理状况、性生活质量及结石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4例行手术治疗的泌尿结石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予以多模式下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机体应激状态[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与肾上腺素(AD)]、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II)评分、性生活满意度及结石复发率。结果两组术后3 d血清Cor、NE、AD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实验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3个月后HPLP-II中健康责任、营养以及运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性生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下健康宣教可有效减轻泌尿结石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反应,增加其健康知识,改善心理状态与健康行为水平,降低结石复发率,获得满意性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实施价值。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结石复发 健康宣教 机体应激 心理状态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水平及体重指数(BMI)对闭合性手术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山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入院行闭合性手术的424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空腹血糖及BMI分为高血糖和非高血糖组及肥胖和非肥胖亚组,对比分析各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术后感染、住院时间及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①与非高血糖组相比,高血糖组BMI、血肌酐、尿素氮、血糖监测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率、术后感染率、ICU入住率、住院时间和费用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均P<0.05。②高血糖肥胖亚组年龄、空腹血糖、血肌酐、低密度脂蛋白、住院时间和费用均比高血糖非肥胖亚组低(均P<0.05);非高血糖组中肥胖亚组血肌酐水平较非肥胖亚组高(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糖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空腹血糖每升高1mmol/L,术后感染风险增加1.158倍,血清白蛋白是术后感染的保护因素。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血糖、低白蛋白是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高血糖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住院时间延长和费用增加的相关因素;肥胖除升高血肌酐,与术后感染及住院时间延长无明显关系。接受闭合性手术的糖尿病患者,需提高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率及血糖监测率,合理管控血糖,适当控制体重。

  • 标签: 高血糖 肥胖 糖尿病 闭合性胆系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湖南地区儿童泌尿结石成分及尿路结石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18例泌尿结石患儿作为研究组,分析结石化学成分;取同期在本院进行疫苗接种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尿液成分,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18例结石样本中,检出率最高的三种结石成分分别为草酸钙类占75.48%(391/518)、胱氨酸类占8.49%(44/518)、结石尿酸类占5.02%(26/518)。研究组尿液中钙、磷、镁、尿酸、草酸、胱氨酸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枸橼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营养情况、日饮水量、饮用水水质偏硬、日运动量偏少、相对高温环境、遗传因素、父母文化程度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饮水量较少、饮用水水质偏硬、日运动量偏少、相对高温环境、遗传因素、父母学历较低是本院泌尿科收治患儿泌尿结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地区泌尿结石患儿的结石化学成分以草酸钙类结石为主,发病主要受日饮水量较少、饮用水水质偏硬、日运动量偏少、相对高温环境、遗传因素、父母学历较低等因素影响。

  • 标签: 儿童 泌尿系结石 尿 主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定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手术获得的泌尿结石成分,探讨延安地区泌尿结石成分与年龄、性别等关系,比较上、下尿路结石成分特点,分析延安地区泌尿结石发生的流行病学情况,为临床制定有效的个体化治疗及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治疗1984例尿路结石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部位等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延安地区泌尿结石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解剖部位的分布特点。结果在1984例泌尿结石患者中,按每10岁年龄大小分组排序,统计各年龄阶段泌尿结石发病情况,男性患者有1346例,女性患者有638例,男性年龄(50.23±14.48)岁,女性年龄(47.87±14.51)岁,男、女患者比例约2.11∶1。在66~75岁年龄段,尿路结石发病率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成分以混合性结石为主,以混合性结石为主,共1582例,占79.76%。其中1665例(83.92%)为上尿路结石,上、下尿路结石的比例为5.22∶1,其余为肾结石合并膀胱结石。上尿路结石中男性1062例,女性603例,男女比例为1.76∶1;下尿路结石中男性284例,女性35例,男女比例为8.11∶1。青壮年(年龄≤45岁)泌尿结石患者草酸钙为主结石、感染性结石多见;中老年(年龄>45岁)泌尿结石者草酸钙为主结石、尿酸类结石多见。感染性结石患者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延安地区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患泌尿结石。同时,不同年龄段结石构成成分具有差异。对于年龄≤45岁患者,主要以草酸钙为主结石、感染性结石多见,这与结石整体发病率基本一致;而对于年龄>45岁患者,主要以草酸钙为主结石、尿酸性结石多见。表明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结石患者,可以根据上述结果在结石的预防和治疗上综合考量,给予明确而更加合理的治疗。

  • 标签: 尿路结石 陕西 主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在泌尿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新汶中心医院收治的泌尿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1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结局、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差错率的影响。结果实施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环境、心理社会、生理、健康行为等相关领域的认知评分、行为评分、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双J管移位或脱落、血尿、膀胱刺激征、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应用于泌尿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改善其护理结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降低护理差错率。

  • 标签: 奥马哈系统 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感染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可引起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重症感染患者往往预后不良。胃促生长素在炎症控制、胃肠运动、食欲调节、内分泌活动等方面均有作用,且在感染的炎症反应及其导致的胃肠动力障碍中的作用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其相关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胃促生长素 炎症 胆系感染 胃肠动力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在泌尿结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令人瞩目,但仍缺乏高质量、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和高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提高我国泌尿结石研究水平方面,我认为应重视开展高质量临床医学研究,改变观念和评价体系,打破专业屏障,促进多学科合作,加强泌尿结石的转化医学研究,加强产学研合作以促进国产医疗设备的研发。多管齐下,以进一步提高中国泌尿结石的研究水平。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临床研究 转化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泌尿结石成分特点及其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的分布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行结石成分分析的592例泌尿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30例,女162例;中位年龄4.0(0.3~18.0)岁。592例中,457例为上尿路结石(其中424例为单侧,33例为双侧),124例为下尿路结石,11例为上尿路合并下尿路结石。泌尿结石标本获得方式为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开放手术或患儿自行排出。对于多发结石患儿,取不同位置结石进行分析。共获取643例次结石样本,其中结石位于肾313例次,输尿管194例次,膀胱89例次,经尿道自行排出47例次。分析结石成分及其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分布差异。结果592例(共643例次)中,单一成分结石419例次(65.2%),混合成分结石224例次(34.8%)。主要结石成分为草酸钙361例次(56.1%)、尿酸氢铵130例次(20.0%)、胱氨酸56例次(8.7%)、磷酸钙33例次(5.1%)、尿酸类33例次(5.1%)、磷酸铵镁25例次(3.9%)和黄嘌呤5例次(0.8%)。女性较男性草酸钙结石的比例高[65.6%(118/180)与52.5%(243/463),P<0.05]。女性上尿路结石占比高于男性[93.4%(168/180)与73.2%(339/463),P<0.05]。不同年龄组中草酸钙、尿酸氢铵、胱氨酸、磷酸铵镁结石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草酸钙结石在6~10岁占比最高(35.6%),尿酸氢铵和胱氨酸结石在1~2岁占比最高(分别为45.4%和42.9%),磷酸铵镁结石在3~5岁、6~10岁及11~18岁的占比均为24%。结论儿童泌尿结石主要成分以草酸钙为主,其次是尿酸氢铵和胱氨酸。年龄和性别与结石成分的分布相关,草酸钙结石常见于女性及6~10岁儿童,尿酸氢铵和胱氨酸结石常见于1~2岁儿童,磷酸铵镁结石在3~5岁、6~10岁及11~18岁儿童中均较常见。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儿童 结石成分 性别 年龄
  • 简介:摘要泌尿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中国的南方省份,其发病率非常高,是世界三大结石高发区之一。泌尿结石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复发率也高。目前,泌尿结石成分分析被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用于指导结石患者术后的饮食管理。其实,泌尿结石成分分析不仅可应用于术后指导,还可应用于术前的手术方案指导。但是,由于目前临床所采用的红外光谱结石成分分析仪需要先进行手术获取结石标本后才能分析,因此,无法在术前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按照目前的理论,泌尿结石在体内形成之前尿液中均会有相应的结晶形成,因此,通过对患者尿液结晶的检测有可能成为术前泌尿结石患者了解结石成分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就泌尿结石成分分析的种类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标签: 尿路结石 肾结石 结石成分
  • 简介:摘要儿童尿石症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其不仅是单纯的疾病,更涉及了医疗支出及医疗资源的分配问题,可加重社会的经济负担。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对成人泌尿结石研究的相关结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儿童。本文就儿童泌尿结石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儿童病因研究的方向提供参考。

  • 标签: 尿路结石 肾结石 儿童 代谢 肥胖
  • 简介:目的:研究泌尿结石患者在健康宣教与经络排石操护理两种干预模式下,对其患者身体状况以及排石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到院内治疗的80例泌尿结石病人进行实验,依据研究需求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用健康排石操护理+健康宣教模式,研究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身体的反应及患者排石的复发率。结果:手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情绪评分较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评分要比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显著,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在4个月及8个月后的结石复发率,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宣教结合经络排石操护理干预模式可以降低泌尿结石患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健康宣教;经络排石操;泌尿系结石;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胰胆管成像与压缩感知胰胆管成像对胰管道扩张成像及胰胆管结构显示的图像质量,以供临床选择更合适的成像方法。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之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胰胆管扩张患者37例,在西门子1.5 T磁共振机器上行常规及压缩感知磁共振胰胆管成像。采用5分制评价图像质量,由1名临床经验大于5年的医师及1名临床经验为2年的医师进行评分,结果使用SPSS软件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压缩感知胰胆管成像与常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eatography,MRCP)在整体图像质量、胆管扩张及胰管扩张显示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扩张胆管的评分均比整体图像质量评分与胰管扩张评分高,而结石所致胆管扩张和肿块所致胆管扩张图像评分并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压缩感知胰胆管成像与常规胰胆管成像相比,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但压缩感知胰胆管成像能有效地缩短成像时间,并减少呼吸运动伪影。

  • 标签: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压缩感知胰胆管成像 胆道扩张 胰管扩张 结构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