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石患者应用B超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45例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123例和对照组122例。实验组结石患者采用B超进行诊断,而对照组结石患者采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结石患者的诊断满意度、诊断准确率等情况,以此来具体明晰B超在结石患者诊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本次实验,实验组123例结石患者的诊断满意度(95.93%)、诊断准确率(86.99%)均好于对照组结石患者,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胆囊在充盈状态时,胆汁与胆囊之间形成良好的反射界面,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就大大上升运用B超诊断在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取得更好的诊断效果,不必服用造影剂,操作方便、快捷,改善结石患者的诊断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胆系结石患者 B超诊断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B超对结石的诊断价值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B超检测结石的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超检测对结石检测方面,对胆囊结石的准确率较高,即为90.24%,对胆管结石的准确率相对较低,即为80.64%,在多部位结石的检测中,准确率较低,仅为37.5%,三者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B超对结石中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便捷、准确、高效、安全的优势,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B超 胆系结石 胆石症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胰管成像技术(MRCP)在诊断低位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50例低位梗阻性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就诊资料,所选病例均接受MRCP诊断,对其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手术结果证实,本组患者均为低位梗阻性疾病,其中十二指肠乳头梗阻23例,胰管开口处梗阻14例,壶腹癌9例,胆总管下端梗阻4例;MRCP诊断结果显示,47例患者得到明确诊断,其余3例患者漏诊。其中,十二指肠乳头梗阻22例,胰管开口处梗阻12例,壶腹癌9例,胆总管下端梗阻4例,壶腹癌与胆总管下端梗阻诊断符合率均达到100%。结论采用磁共振胰管成像技术(MRCP)对低位梗阻性疾病患者开展术前诊断,定位准确,成像标准,诊断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技术 低位胆系梗阻性疾病 壶腹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钬激光与输尿管镜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中抽选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65例,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65例,采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双J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钬激光和输尿管镜在泌尿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钬激光 输尿管镜 泌尿系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囊结石者接受腹腔镜联合胆囊镜开展微创保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6例胆囊结石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腹腔镜联合胆囊镜开展微创保取石术,分析结果。结果患者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长为45.21~88.96min,平均时长为(62.15±1.24)min。术后首次排气时长为4.15~15.28h,平均时长为(7.25±1.24)h。手术后,病患无明显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于胆囊结石者,使用腹腔镜联合胆囊镜开展微创保取石术治疗,能够取得显著效果,此法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保胆取石 胆囊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镜联合保取石术同完全腹腔镜保取石术运用到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7年4月到我院诊治的胆囊结石患者500例,分为两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完全腹腔镜保取石术进行治疗,250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协同胆道镜保取石术进行治疗,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胆囊壁厚度的改变状况、失血总量、肠蠕动恢复时长与住院时长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治疗后胆囊壁厚度的改变状况、失血总量、肠蠕动恢复时长与住院时长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镜联合保取石术同完全腹腔镜保取石术运用到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 标签: 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 胆囊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此段时间作为研究时段,针对性选择此段时间内所在科室收治的100例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n=50)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而研究组(n=50)则加强对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而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肝胆管结石患者在实施肠吻合术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的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实践的价值。

  • 标签: 胆肠吻合术 肝胆管结石 围术期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胆结石患者中应用微创保取石术进行治疗,探究分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即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结果在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在对照组要明显低于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在观察组中药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腹腔镜开腹取石术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微创保取石术在进行胆结石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秀,即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而且最大程度的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

  • 标签: 微创保胆取石术 胆结石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1年6月间使用BYS型碎石机B超定位泌尿系统结石120例患者资料。结果治疗1次者结石排净86例(71.7%),2次者排净31例(25.8%),经3次治疗仍有残余结石2例。总成功率98.3%,无严重合并症。结论对泌尿结石B超定位,患者选取体位进行B超定位冲击波碎石有明显特点,安全,有效。

  • 标签: 输尿管 膀胱结石 体外震波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B超联合镜用于胆结石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胆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在术中辅以B超联合镜和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观察组结石残留率(2.7%)低于对照组(13.3%),治疗有效率(97.3%)高于对照组(86.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中B超联合镜用于胆结石手术,在降低结石残留率的同时,能够很好的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胆结石 手术治疗 B超 胆镜
  • 简介:摘要干扰素属于细胞因子的一种,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抑制细胞分裂等多种功效。临床研究研究,将干扰素与其他抗肿瘤方式联合应用于肿瘤疾病的治疗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对抑制多种血液系统肿瘤、实体瘤的发展进展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干扰素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以期为后续研究及治疗提供有效借鉴。

  • 标签: 胆系肿瘤 干扰素 作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精心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配合ESWL治疗及中药口服等方法观察泌尿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效果。结果接受泌尿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患者,均平稳手术,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提高了结石的排净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愈率。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泌尿系结石 精心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泌尿结石B超检查的优点,分析检查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系统回顾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B超检查的120例被诊断为泌尿结石患者,分析B超检查在泌尿结石诊断中的价值、影响因素等。结果本组病例显示,男性结石高于女性,结石类型主要为肾结石,其次输尿管结石,两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见表1。120例患者中,82例采取保守治疗,自行排出;38例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排除;本组病例中未出现误诊病例。结论B超检查泌尿结石方便、适用且快捷,诊断价值高,大大降低了误诊的发生率。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B超检查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和64排128层螺旋CT平扫对泌尿结石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一种高效、无创的检查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急诊科确诊为泌尿结石患者248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64排螺旋CT平扫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64排128层螺旋CT平扫诊断符合率96.4%,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70.9%,螺旋CT平扫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平扫对泌尿结石的诊断价值优于超声,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超声 螺旋CT平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利排石汤治疗胆石症术后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选取我院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胆石症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以利排石汤与辩证加减相结合治疗,与对照组使用利醇和抗生素配合治疗相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的70%相比,差异显著(p<0.05),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与传统西药相比,利排石汤对胆石症术后结石的治疗的效果更显著,适当延长疗程则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利胆排石汤 胆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肠内引流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对本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行肠内引流术治疗的7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通过治疗后6个月跟踪调查发现,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03%(71/78),包括有治愈55例,好转16例。于手术后15天对患者实施“T”管造影可知,本组患者中存在5例患者结石无法完全去除,给予2次“T”管引流术治疗中,残余结石依旧未完全取出。本组患者中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有胸腔积液2例、术口感染1例、膈下感染2例以及肺部感染1例。结论肠内引流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具备极高临床价值,为充分保障治疗效果,还需要注重对手术指征等加以掌握,对手术方式合理进行选择。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胆肠内引流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八正散合三金汤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泌尿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1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口服消石素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6例,采用八正散合三金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8.33%和22.8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结石患者采用八正散合三金汤治疗,效果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八正散 三金汤 泌尿系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CT技术在泌尿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标准剂量(120kV,350mA)CT扫描,一组为低剂量CT扫描。结果由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及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扫描的图像质量(1~5分)、图像噪声(1~3分)及诊断可信度(1~3分)等。结论泌尿结石诊断可使用低剂量CT扫描,不但能满足诊断要求,而且也可以减少患者的放射辐射剂量,其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明显降低CT扫描辐射剂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低剂量CT技术 泌尿系结石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尿、解痉、抗感染、镇痛、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以7d为一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经过7d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08%;观察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59%。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结石,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泌尿系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者接受肝胆手术后并发痿的原因,诊断,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8例肝胆术后并发痿的患者之中,14例由造影确诊痿。接受手术治疗的有6例,非手术治疗的22例。接受常规的引流、营养支持和感染预防治疗的10例,康复期15天。接受2次引流手术康复的有6例,康复期一个月。进行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患者有8例,康复期为20天。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全部康复,无术后并发症。结论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肝胆手术 胆痿 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