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囊肿的内镜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例膀胱内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尿道等离子治疗输尿管囊肿,中保留上方囊壁作为抗反流的活瓣,预防反流。结果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症状缓解,手术平均时间33 min,平均住院日为5 d,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11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减轻或消失,1例患者出现输尿管膀胱反流,二期行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乳头再植术后治愈。结论尿道等离子是一种治疗输尿管囊肿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利用等离子尿道途径是值得尝试的手术方案。

  • 标签: 输尿管 囊肿 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改良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PKRP)与尿道前列腺(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式分为TURP组与改良式PKRP组,每组各52例。TURP组行TURP治疗,改良式PKRP组行改良式PKR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重量、中出血量及拔管时间;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5)对两组患者的勃起自信度、插入能力、勃起维持能力评分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观察两组的勃起功能障碍、精液量减少、逆行射精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式PKRP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拔管时间均低于TURP组,切除组织重量高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式PKRP组的勃起自信度、插入能力、勃起维持能力均高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式PKRP组的IPSS、QOL评分均低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式PKRP组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精液量减少、逆行射精的情况均低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46、0.025);改良式PKRP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URP比较,改良式PKRP的治疗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患者IPSS、QOL评分更低,以及对患者出现损伤症状的影响更小,且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大体积良性前列增生(BPH)患者接受尿道前列腺(TURP)与尿道等离子(PKRP)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大体积BPH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KRP组与TURP组各50例,记录围期指标,手术前后测量比较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血清指标,评估比较患者勃起功能及生活质量,统计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尿失禁、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KRP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长、中失血量均短于、少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5、8.74、6.20、8.34,均P < 0.001)。术前PKRP组与TURP组术前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9、0.73,均P > 0.05),术后两组残余尿量均有下降,最大尿流率均有上升,且PKRP组残余尿量低于TURP组,最大尿流率高于尿道前列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85、11.67,均P < 0.001)。术前两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3、0.33,均P > 0.05),术后两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均有下降,且PKRP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低于TURP组(t=16.01、5.09,均P < 0.001)。术前两组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2、0.63,均P > 0.05),术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均有上升,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有下降,PKRP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25.06±3.61)分]高于TURP组的(21.52±3.05)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1.05±0.18)分]低于TURP组的(1.58±0.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9、10.98,均P < 0.001)。术后PKR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P < 0.05)。结论该研究从勃起功能、生活质量、围期指标等多方面观察两种临床常用式在大体积BPH治疗的疗效差异,具有一定新颖性,结果证实大体积BPH患者接受PKRP手术与TURP手术均有改善患者勃起功能、血清指标、尿动力学指标的作用,不过PKRP手术创伤性更小,改善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更少,可优先选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勃起功能障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病例对照研究 围手术期 排尿 前列腺特异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尿道等离子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手术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6例,分别采用尿道等离子(观察组,46例)和传统尿道(对照组,30例)进行治疗。以手术情况、术后复发情况等作为指标,评估两种式的治疗价值差异。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为(31.5±12.9)ml,少于对照组的(41.7±18.4)ml (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4.9±11.7)min、(4.1±0.9)d、(4.4±1.3)d,均短于对照组的(44.8±13.4)min、(4.7±0.7)d、(5.2±1.7)d,P<0.05。两组患者术后尿道内口狭窄、膀胱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8.70%,4/46)低于对照组(26.67%,8/30),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6.52%,3/46)与对照组(13.33%,4/3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道等离子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利于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手术切除效果,对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术后康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膀胱癌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 经尿道电切术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列腺等离子(TUERP)与前列腺等离子(TUR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方法抽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大体积BPH患者21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15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予以TURP治疗,观察组予以TUERP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尿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更短,手术出血量更少,前列腺膀胱组织切除量更多(P<0.05)。术前,两组尿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最大尿流更高、残余尿量更低(P<0.05)。结论相比TURP治疗大体积BPH,TUERP治疗可减少手术时间、冲洗时间、置管时间及出血量,切除病变组织更多,术后尿动力学指标改善更显著。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等离子剜切术 等离子电切术 尿动力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盐水对高危老年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中进行冲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本院60例高危高龄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膀胱冲洗液温度不同,分为温水组(30例)和常温组(30例)。麻醉方式均为腰硬联合麻醉,常温组30例,平均年龄71.9岁,平均病史6.5年,平均前列腺体积76.5 ml,超声检查患者的平均残余尿81.2 ml,中使用与室温相同温度(22℃)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温水组30例,平均年龄75.4岁,平均病史6.7年,平均前列腺体积68.7 ml,超声检查患者的平均残余尿78.4 ml,中使用等体温(37℃)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比较两组的生命体征,中、术后寒颤发生率、术后体温下降值、中发生一过性低血压的例数、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手术时间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水组与常温组患者中寒颤发生率分别为(3.3% vs 20.0%),术后体温下降平均值[(1.0±0.2)℃ vs (1.7±0.5)℃],膀胱痉挛的发生率(13.3% vs 40.0%),术后住院时间[(3.5±0.6)d vs (5.5±0.8)d],均低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水组术前、毕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组患者术前、毕生命体征变化显著(P<0.001)。结论在高危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患者中使用37℃温生理盐水进行膀胱灌洗,可以减少生命体征的波动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膀胱灌洗 水温 高危 快速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道前列腺等离子(pPKRP)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7)单纯给予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包括药物去势(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3.75 mg,每月1次)+口服比卡鲁胺50 mg/d,试验组(n=43)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KR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最大尿流量(Qmax)、残余尿量(PVR)、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Qmax、PSA、前列腺体积、IPSS、QOL大于对照组,PVR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10~22个月,试验组15例患者病情出现进展,5例死亡,对照组有12例患者病情出现进展,4例死亡,两组患者的病情进展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综合征2例、术后出血4例、术后尿道狭窄1例,对症治疗后均明显改善。结论PKRP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短期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前列腺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期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膀胱颈梗阻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阜画圈、侧方隧道、平面推行、保留颈口"16字口诀在尿道等离子杆状电极前列腺剜除中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本院手术治疗的8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7.0±8.6)岁;前列腺体积(51.0±27.3)ml。所有患者均按上述16字口诀行经尿道等离子杆状电极前列腺剜除,统计分析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术后3个月时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9.7±17.7)min,其中腺体剜除时间(16.8±6.7)min,组织切除时间(33.0±12.3)min,剜除组织重量(45.5±24.4)g,中出血量(10.2±2.9)ml,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1.9±0.8)d,术后住院时间(4.1±0.7)d。术后2 h血红蛋白及血钠浓度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个月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及膀胱残余尿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随访3~14(6.8±2.3)个月,发生Clavien Ⅰ级并发症6例,Clavien Ⅱ级并发症1例,Clavien Ⅲ级并发症1例,未出现Clavien Ⅳ-Ⅴ级并发症。结论按"精阜画圈、侧方隧道、平面推行、保留颈口"16字口诀行经尿道等离子杆状电极前列腺剜除操作简单、剜除效率高、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排尿困难症状改善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等离子杆状电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TUEP)和尿道前列腺大功率钬激光剜除(HoLEP)治疗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其中等离子组156例,钬激光组94例。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等离子组与钬激光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钬激光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变化[(1.2±0.5)g/L vs (2.3±0.8)g/L]和术后血生化血钠降低指数[(1.9±0.5)mmol/Lvs(3.1±1.5)mmol/L]变化较等离子组患者小,术后置尿管时间[(3.4±0.8)d vs (5.3±1.4)d]和住院时间[(4.5±1.9)d vs (6.7±2.5)d]比等离子组患者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等离子组与钬激光组患者术后3个月IPSS、RUV、Qmax和QOL均较术前改善(P<0.05),随访期间无尿失禁发生,远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56 vs 4/94,P>0.05)。结论TUEP与HoLEP治疗前列腺增生均安全、有效,远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等离子 钬激光 前列腺剜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用于尿道膀胱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胶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行尿道膀胱肿瘤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膀胱痉挛情况、患者心理焦虑状态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膀胱痉挛分级轻度31例、中度5例、重度1例,对照组分别为22例、12例、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21,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5.32±7.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74±11.23)分(t=2.862,P<0.05);观察组焦虑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Z=2.151,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7.30%(36/37),高于对照组的86.11%(31/36),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Z=2.430,P<0.05)。结论循环改进护理对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的患者可有效减少膀胱痉挛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且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肿瘤电切术 管理 护理 膀胱痉挛 焦虑 病人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固定腺体法的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0.27±5.35)岁;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3.03±1.37)ng/ml,前列腺总重量80.3(70.49,96.78)g;术前残余尿量80(55,108)ml,最大尿流率(Qmax)(6.13±2.25)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5 (22,27)分,生活质量评分(QOL)5 (5,6)分,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 (IIEF-5)评分(15.38±5.10)分。15例均采用三叶法技术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将剜除后的腺体整块完全推入膀胱,后用腹腔镜气腹针行耻骨上膀胱穿刺,并经外鞘插入输尿管抓钳,钳夹固定膀胱内剜除后的腺体,在膀胱内快速。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术后主观评分及客观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1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输血、包膜穿孔、综合征、膀胱损伤、膀胱穿刺点撕裂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44(40,60)g,出血量(79.20±18.93)ml,剜除手术时间(54.13±10.88)min,切时间(14.67±2.50)min,剜除效率(0.89±0.08)g/min,效率(3.26±0.36)g/min,膀胱冲洗时间(2.47±0.52)d,留置导尿管时间(3.73±0.80)d,术后住院时间(4.40±0.91)d。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失禁1例。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均获得随访,IPSS 3(2,3)分,QOL 0(0,1)分,IIEF-5评分(20.12±2.30)分,Qmax(21.80±2.14)ml/s,残余尿量10(5,15)m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整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固定腺体法的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确切,患者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是未配备尿道组织刨削器的单位行前列腺剜除的一种可选式。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剜除术 耻骨上膀胱穿刺 电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TUKE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运城市中心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大体积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质量>80 g)患者12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前列腺质量大小采用不同的剜除方式:前列腺质量为80~120 g时采用球形剜除;前列腺质量>120 g采用分叶剜除,分析手术相关指标、临床效果。结果1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中剜除时间(19.4±2.4)min,收获式切割时间(61.9±16.7)min,中出血量(65.3±47.5)mL,中切除前列腺质量(104.5±23.1)g;患者中发生包膜穿孔5例,术后留置尿管1周,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未出现再出血及尿道感染;中输血7例;中及术后均未出现综合征;术后随访1~6个月,失访23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14例,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行提肛训练,随访中均完全控尿。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分别为(7.6±1.4)分、(1.7±0.6)分、(20.2±3.1)mL/s、(15.0±9.3)mL,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712、18.331、-21.382、16.380,均P<0.001)。结论TUKEP用于大体积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切除前列腺组织彻底,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泌尿外科手术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等离子 前列腺特异抗原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男(雄)性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尿道刀口变向钬激光前列腺剜除(THoLEP)与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PK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0例BPH患者,分为THoLEP组和PKERP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前列腺切除质量、术前后血红蛋白减少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术后3个月复查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术后尿失禁症状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HoLEP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少于PKE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IPSS、QOL 、PVR均低于术前,而术后Qmax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穿孔、大出血、水中毒等并发症;THoLEP组术后尿失禁并发症发生率少于PKER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oLEP和PKERP治疗BPH临床疗效相当,但THoLEP中出血少、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PKERP,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切除术 激光,固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ERBT)与尿道膀胱肿瘤(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NMIBC患者85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RBT组(45例)和TURBT组(4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情况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85例患者均成功行手术治疗,无膀胱穿孔、中中转开放及输血病例。ERBT组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钬激光ERBT治疗NMIBC安全有效,符合肿瘤外科治疗原则,且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是膀胱肿瘤腔内治疗的良好式。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前列腺动脉栓塞(PAE)与尿道前列腺(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优缺点,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收治2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26例行TURP(TURP组),74例行PAE(PAE组),对比两组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IPSS评分、QOL评分、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结果PAE组较TURP组术后疼痛症状轻,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1个月TURP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优于PAE组(P<0.05),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但各有优缺点,者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及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栓塞,胆固醇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HoLEP)与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剜除(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of Library、Web of Science、Scopus、ScienceDirector、Wiley Online Library、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从各数据库建库开始至2020年10月25日为止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RevMan 5.1和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共1 140例患者。与PKEP相比,HoLEP的中出血量较少(WMD=-27.07,95%CI:-39.72~-14.42,P<0.001)、切除腺体量较多(WMD=-1.00,95%CI:-1.08~-0.91,P<0.001)、膀胱冲洗时间较短(SMD=-1.71,95%CI:-1.89~-1.52,P<0.001)、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较短(SMD=-0.92,95%CI:-1.42~-0.42,P<0.001)、住院时间较短(SMD=-0.79,95%CI:-1.22~-0.36,P<0.00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血红蛋白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6个月HoLEP和PKEP的有效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PKEP式相比,HoLEP切除腺体更干净彻底,手术时间较短,中出血量少,安全性更高,但需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摩西钬激光前列腺剜除(HoLEP)与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PK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其中23例采用120 W摩西钬激光行HoLEP治疗(HoLEP组),26例行PKERP治疗(PKERP组),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体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患者的最大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最大尿流率(Qmax)情况。结果HoLE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均低于PKERP组(均P<0.05);HoLEP组的切除前列腺组织较PKERP组更多(P=0.043)、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更短(P=0.001);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5% vs. 7.69%,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膀胱残余尿量、IPSS、QOL评分、最大尿流率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oLEP与PK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均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HoLEP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重量、术后恢复方面均优于PKERP。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TUERP)术后急性附睾-睾丸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7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TUERP治疗22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治疗490例。比较两种式患者术后急性附睾-睾丸炎发生情况,分析影响TUERP患者术后急性附睾-睾丸炎的危险因素。结果TUERP患者术后附睾-睾丸炎发生率明显高于TURP患者[9.55%(21/220)比4.08%(20/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33,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后留置导尿时间>3 d、术前尿白细胞阳性、前列腺体积>80 ml和手术时间>90 min是TUERP患者术后发生急性附睾-睾丸炎的危险因素(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体积>80 ml和术后留置导尿时间>3 d是影响TUERP患者术后发生急性附睾-睾丸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12.402和3.642,95% CI 4.581~33.579和1.218~11.204,P<0.01或<0.05)。结论前列腺体积>80 ml及术后留置导尿>3 d是TUERP患者术后急性附睾-睾丸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附睾炎 睾丸炎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