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肿瘤热疗是继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治疗之后又一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磁热治疗(MH)是一种新兴的热疗方法,因具有无创/微创性、高效性和良好的组织穿透性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为恶性肿瘤实现高效、低不良反应精准医疗分子水平治疗提供了新手段,成为目前肿瘤治疗新的研究方向。实现MH需要磁性材料和适宜磁场,其中氧化铁纳米颗粒(IONs)由于其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加热能力而被广泛研究为MH剂。本文就磁性纳米氧化铁材料的研究进展及目前基于磁性纳米颗粒的磁性热疗协同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综述磁热治疗这一前沿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 标签: 磁纳米材料 磁热疗法 肿瘤治疗 协同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兴起的树状大分子材料的结构可控,且其与细胞膜和各种活性药物分子具有独特的相互作用,因此成为构建纳米载药体系的优良材料,并在肿瘤靶向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树状大分子作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纳米分子,可与肿瘤靶向分子偶联,从而将活性药物分子特异性递送到肿瘤组织,如此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并减少其对非靶组织的毒性作用。笔者就近年来基于树状大分子材料构建的纳米载药体系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树状聚合物 纳米复合物 放射性同位素 载药体系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的抗肿瘤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有丝分裂中微管亚基的动力学行为,使细胞正常分裂过程受阻,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TTFields尚存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抗肿瘤机制,并可诱导细胞膜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可逆性升高,在与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时发挥协同作用。随着多系统研究的不断开展,TTFields在不同瘤种治疗中的特异性治疗频率、时间和场强等将不断被揭示,进一步扩展TTFields的应用领域,惠及更多患者。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肿瘤治疗方案 肿瘤电场治疗
  • 简介:摘要肿瘤是进化的产物,靶向肿瘤进化是有希望的肿瘤治疗方法。肿瘤适应性治疗指通过选择适应和共同进化从而阻滞肿瘤进化,其方法是重构人体和肿瘤的血管、免疫、代谢、微生物群和生物钟功能,促进人体与肿瘤作为整体共同进化,从而实现"适应"和"共生"的肿瘤治疗策略。

  • 标签: 肿瘤 治疗学 克隆进化
  • 简介:摘要作为肿瘤有效治疗方法的核素靶向治疗正快速发展。在核素靶向治疗中,可利用发射β射线或α射线的核素标记靶向探针。与β射线相比,α射线传能线密度高,能更有效地破坏DNA,彻底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其组织穿透距离短,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近年来α射线核素正越来越多地用于肿瘤核素靶向治疗,不同α射线核素标记的探针已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癌及黑色素瘤等的治疗。该文综述了各种α射线核素及其标记探针在肿瘤核素治疗中的进展。

  • 标签: 放射疗法 α粒子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近二十年,纳米载体靶向治疗前列腺癌已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及热点,本文就纳米靶向给药的机制、纳米载体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纳米技术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特异性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T细胞的构建与制备方法,并研究其体外杀伤靶细胞的效果。方法通过基因合成和分子克隆手段构建靶向CD19-CAR片段并将其插入pLenti6.3慢病毒载体,利用293FT悬浮细胞系包装慢病毒并转染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CD3+ 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转染效率,并通过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法和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靶向CD19-CAR-T细胞体外杀伤效果。结果获得了表达抗CD19的单链抗体基因的慢病毒,病毒滴度可达3.2×108噬斑形成单位/ml。经慢病毒转染的CD3+ T细胞在体外培养14 d后,细胞扩增效率达(60.2±11.5)倍,靶向CD19-CAR-T细胞阳性率达90.57%。经检测,靶向CD19-CAR-T细胞均可有效杀伤CD19+靶细胞。结论建立了基于无血清悬浮细胞系的靶向CD19-CAR慢病毒包装系统,成功构建靶向CD19的CAR-T细胞,该细胞能特异性杀伤CD19+肿瘤细胞。

  • 标签: CD19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慢病毒属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腹主动脉瘤(AAA)是一种局限性、扩张性主动脉疾病,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AAA。对未达手术指征的AAA,临床上亟需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用于缓解AAA的进展,以降低致死性AAA破裂的发生率。功能化纳米材料靶向递送系统具有良好的病灶靶向性,较低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了较传统药物更好的AAA治疗效果。本文主要从主动靶向、被动靶向及其他新型靶向方式3个方面总结了实验性AAA模型中纳米材料靶向递药治疗的研究经验,拟为AAA药物研究与开发提供新的想法与思路。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纳米材料 主动靶向 被动靶向
  • 简介:摘要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治疗手段,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alignant melanoma,UM)、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RB)和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primary vitreoretinal lymphoma,PVRL)基因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针对UM患者,GNAQ/GNA11基因的突变率超过90%,GαQ和Gα11蛋白抑制剂FR900359或其衍生物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选择。蛋白激酶C和ERK激酶抑制剂联合治疗可能改善转移性UM患者的治疗反应。针对Yes相关蛋白的靶向治疗策略可能是未来治疗UM的有效手段。Nutlin-3a是MDM2-p53相互作用的小分子抑制剂,它在高浓度时可杀死视网膜母细胞株。SYK抑制剂是开发中的RB治疗潜在靶点。沉默CKS1B基因可以抑制RB细胞的生长和侵袭。伊布替尼可能预防或延迟CD79B阳性PVRL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62-265)

  • 标签: 靶向治疗 眼内恶性肿瘤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戴媛媛 李国辉 赫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药剂科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 100021
  • 简介:摘要肿瘤规范化诊疗和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医药领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医疗质量控制的难点。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笔者联合相关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德尔菲法及多轮专家研讨,对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工作中广泛关注的问题提出推荐建议,形成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指导路线和管理要点的专家共识,为医疗机构做好抗肿瘤药物的分级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分级管理 专家共识
  • 作者: 戴媛媛 李国辉 赫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药剂科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 100021
  • 简介:摘要肿瘤规范化诊疗和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医药领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医疗质量控制的难点。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笔者联合相关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德尔菲法及多轮专家研讨,对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工作中广泛关注的问题提出推荐建议,形成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指导路线和管理要点的专家共识,为医疗机构做好抗肿瘤药物的分级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分级管理 专家共识
  • 作者: 邓爱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分析肿瘤靶向治疗护理干预工作的开展对于乳腺癌患者产生的作用效果。方法:实验中,将于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之间接收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出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加以分组,使之变为两个例数相等的小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各自对应的护理干预方案为常规干预方案以及肿瘤靶向治疗护理方案,组间对比各自的干预成效。结果:从生活质量、自护能力等方面展开对比,研究组的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距较为明显,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通过肿瘤靶向治疗护理干预工作的实施,我们发现乳腺癌的医治疗效变得非常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帮助患者优化自我护理能力。因此,这一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肿瘤靶向治疗护理;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纳米粒是指粒度在1~100 nm之间的粒子。纳米材料在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有许多应用,其具有的一些特点的物理性质,能够有效的引导药物进入特定的组织、特定的部位。长久以来,临床医生一直受到药物不良反应的困扰,多数药物由于药代动力学的原因,无法聚集在目标部位(组织、器官、细胞等),科学家一直在寻求一种能够经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分布在目标部位的药物。该研究将就纳米粒子在靶向运输药物治疗中的特性、体内分布的特性及目前相关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纳米粒子 生物医学工程 药代动力学 药物载体 分子靶向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聚集诱导发光(AIE)是指发光体由于聚集而发射荧光,具有AIE特性的发光体被称之为AIEgens。传统荧光材料在聚集或团聚状态时容易出现聚集诱导淬灭(ACQ),与之相反,AIE不受ACQ效应干扰,在生物医学应用方面展现着巨大潜力。该文将概述AIE的发光机制和性能特点,并对其纳米材料肿瘤的生物成像和成像引导下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 纳米粒 荧光 聚集诱导发光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免疫性疾病。传统的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和免疫抑制剂,但存在药物的消化道稳定性不足、病变部位的药物靶向递送欠佳、药物不良反应较大等问题。近年来,靶向纳米颗粒作为新型的药物靶向递送系统,可增加药物的溶解性,延长药物在肠道的滞留时间,靶向递送药物到达炎症部位,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潜在的不良反应。本文就靶向纳米颗粒在IB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纳米颗粒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肾癌的治疗通常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案,药物都必不可少。根据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专家组提出的处方审核"六步法"(合法性审核,患者基本情况评估审核,治疗方案审核,器官功能和实验室指标审核,预处理审核,非常规处方复核),参考近年来国内外肾癌诊疗指南和相关药品说明书,本共识针对国内目前常用的9种靶向药物、4种免疫治疗药物,就患者基本情况评估审核、治疗方案审核以及器官功能和实验室指标审核的审核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临床一线药师审核肾癌患者的抗肿瘤药物处方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癌,肾细胞 药物处方 诊疗准则
  • 简介:摘要利多卡因作为一种酰胺类麻醉药,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局部麻醉和心律失常治疗。研究发现利多卡因不仅具有抗炎、抗菌、镇痛等作用,同时还对多种肿瘤细胞显示出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乳腺癌、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卵巢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文章综述了利多卡因的抗肿瘤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协同增敏化疗药物与增敏热疗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 标签: 利多卡因 肿瘤 凋亡 增殖 迁移 化学治疗
  • 简介:摘要CD47广泛表达于细胞表面,与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相结合传递"别吃我"信号,在自我识别和肿瘤免疫逃逸中起关键作用。研究表明,在不同血液肿瘤中,CD47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CD47作为新的免疫检查点,正逐渐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有效靶标,目对血液肿瘤的相关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文章总结了CD47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以期为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液肿瘤 CD47-SIRPɑ CD47单抗 CD47双抗 靶向融合蛋白
  • 简介:摘要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常规手段之一,但由于其存在高辐射剂量损伤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辐射抵抗性强等问题,导致治疗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提高放疗疗效,并且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不良作用,探索新型放疗增敏剂及放化疗联合的新策略已成为研究热点。高分子纳米材料凭借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理稳定性等优点,为提高肿瘤放疗效果开拓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就高分子纳米材料用于放疗增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辐射增敏药 纳米结构 肿瘤 放射疗法 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