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长链编码RNA LINC01614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鞍钢集团总医院行手术切除的75例原发性NSCLC患者组织为研究对象,并选取相对应旁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NSCLC相关lncRNA的表达,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组织中LINC01614水平,分析LINC01614的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LINC01614诊断NSCLC的效能参数;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对16个样本进行lncRNA微阵列分析(组织和旁组织各8个),NSCLC患者中发现3 261个lncRNA表达水平显著不同,其中1 205个表达上调,2 056个表达下调。同时,LINC01614为最紊乱的lncRNA,在组织中表达上调,是旁组织的22.92倍。TNM分期越高、组织分化程度越低、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LINC01614相对表达量越高。曲线下面积为0.788(95%CI:0.710~0.821),其诊断敏感度为58.62%,特异度为87.24%;以LINC01614相对表达量26.14作为截断值,将NSCLC患者分为高表达组(26例)和低表达组(49例),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总生存期分别为22.2个月(95%CI:20.1~34.6)和38.5个月(95%CI:25.3~45.5),高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表达组(Z=10.248,P<0.05)。多元COX比例风险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INC01614高表达为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5,95%CI:1.30~3.90)。结论LINC01614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并与NSCLC的恶性程度有关,可能对NSCLC的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14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不典型细胞一例。患者男,63岁,因体检发现占位1周就诊,4年内因多关节肿痛伴晨僵,多次就诊我院。2019年11月11日胸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示左下叶胸膜下病灶呈纵向附壁生长,见偏心性坏死,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见截断的肺动脉分支。术后病理确诊为细胞

  • 标签: 肺肿瘤 巨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楔形切除术治疗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楔形切除术组(n=88)和肺叶切除术组(n=38)。比较2种手术术后1年转移率、复发率和病死率;根据楔形切除术组患者术后1年的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15)和复发组(n=73),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构建风险评分模型并评价其预测价值。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楔形切除术术后1年复发的影响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风险评分模型,采用X-tile软件获得评分的截断值;校准曲线评价风险预测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预测的有效性。结果楔形切除术组患者术后1年的手术切缘转移率、病死率分别为0、6.82%,肺叶切除术组分别为13.16%、21.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吸烟史、脉管栓、淋巴结清扫个数≤15个、癌胚抗原>5 ng/m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2.5、可溶性CD105>4 n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9 ng/mL、基质金属蛋白酶9>300 μg/L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复发组,均是导致楔形切除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危险因素纳入风险评分模型,分别赋予22、38、25、33、20、27、36、30分的权重,根据截断值可将患者划分为中危患者(≤78分)、高危患者(>78分且≤162分)和极高危患者(>162分)。结论胸腔镜下楔形切除术治疗NSCLC的效果明显优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构建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评分模型有利于临床上早期识别高危人群,指导医护人员采取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 标签: 肺切除术 癌,非小细胞肺 复发 危险因素 风险评分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呼吸内科行化疗治疗的NSCLC患者57例,统计其2年短期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NSCLC化疗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57例NSCLC化疗患者中预后良好39例(68.42%),预后不良18例(31.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受性别、年龄、放疗总生物效应剂量、是否同步放化疗、是否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病理类型的影响(P>0.05),但可能受是否吸烟、化疗周期、肿瘤临床分期、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是否存在焦虑或抑郁心理状态、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肿瘤长径的影响(P<0.05)。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化疗周期<4个周期、肿瘤临床分期(ⅢB期、ⅢC期、IV期)、合并COPD、存在焦虑或抑郁心理状态、KPS评分低、肿瘤长径大是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吸烟、化疗周期、肿瘤临床分期、合并COPD、焦虑或抑郁心理状态、KPS评分、肿瘤长径是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应及时制定干预和调整治疗的方法,以保证预后。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预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有效改善了驱动基因阳性晚期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其中,针对存在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棘皮动物微管相关样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ROS1基因重排等的NSCLC患者,疗效尤为显著。对于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SCLC患者,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尤为重要。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分子靶向治疗 驱动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水平与细胞肺癌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温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根治性放疗细胞肺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放疗剂量将其分为放疗剂量≤60 Gy组53例、放疗剂量>60 Gy组67例;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104例,无效组16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测定各组血清MALAT1水平。结果放疗后MALAT1为(2.31±0.11),高于放疗前的(1.0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506,P<0.001);放疗后,放疗剂量>60 Gy组MALAT1水平为(2.52±0.14),高于放疗剂量≤60 Gy组的(1.93±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95,P<0.001);有效组放疗前MALAT1水平为(0.81±0.06),低于无效组的(1.24±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95,P<0.001);放疗前MALAT1水平与治疗前截面积呈负相关(r=-0.527,P<0.001)。肿瘤消退率与放疗前MALAT1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211,P=0.302),与放疗后MALAT1(r=0.467)及放疗前后MALAT1差值(r=0.541)呈正相关(P=0.012、P<0.001)。结论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后血清MALAT1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放疗疗效关系密切,在预测放疗疗效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放射疗法 放射治疗剂量 肺腺癌相关转录本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L-24在体外对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组25例NSCLC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分选单核细胞,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单核细胞中IL-22R1、IL-20R1和IL-20R2 mRNA表达。应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IL-24(10 ng/ml和100 ng/ml)刺激纯化的单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Fas配体(FasL)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颗粒酶A、颗粒酶B和颗粒酶H水平变化。NSCL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与A549细胞共培养,观察IL-24刺激后单核细胞诱导靶细胞死亡比例,观察使用氯甲基酮Z-AAD-CMK抑制颗粒酶B后单核细胞杀伤功能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LSD-t检验。结果单核细胞中未检测到IL-22R1 mRNA表达,单核细胞中IL-20R1和IL-20R2 mRNA表达在健康对照和NSCLC及在肿瘤部位和肿瘤部位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外周血和肿瘤部位单核细胞FasL、TRAIL水平及分泌颗粒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和肿瘤部位(P<0.05),IL-24刺激不影响FasL、TRAIL水平和颗粒酶A、颗粒酶H分泌(P>0.05),低浓度IL-24(10 ng/ml)刺激不影响单核细胞分泌颗粒酶B(P>0.05),高浓度IL-24(100 ng/ml)刺激显著提升颗粒酶B分泌水平(P<0.05)。低浓度IL-24(10 ng/ml)对单核细胞诱导的靶细胞死亡无显著影响(P>0.05),而高浓度IL-24(100 ng/ml)刺激NSCLC患者单核细胞可诱导靶细胞死亡比例升高(P<0.05),Z-AAD-CMK刺激可抑制高浓度IL-24介导的单核细胞杀伤功能提升(P<0.05)。结论高浓度IL-24在体外可通过提升颗粒酶B分泌增强单核细胞的杀伤功能,但在体内IL-24可能并不影响单核细胞功能。

  • 标签: IL-24 非小细胞肺癌 单核细胞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VATS)解剖性段切除术治疗Ⅰa期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接收的166例Ⅰa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解剖组(83例)以及切除组(83例),其中解剖组行VATS解剖性段切除术治疗,切除组行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用时、淋巴结清扫量、手术失血量、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长)、并发症状况以及术前、术后14 d功能指标[第1 s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淋巴结清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解剖组手术失血量少于切除组,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长均短于切除组(均P<0.05);术后14 d解剖组FEV1、FEV1/FVC、PEF均较切除组高(均P<0.05);解剖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和切除组比较[4.82%(4/83)比7.23%(6/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解剖性段切除术和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Ⅰa期NSCLC效果相似,且均并发症少,但VATS解剖性段切除术可减少手术出血量,促进康复,最大限度保留功能。

  • 标签: 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位居前列的肿瘤。随着低剂量CT扫描的普及和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明显增加。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伴随的器官功能下降、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和可能存在的老年综合征等,这对老年肺癌患者的术式的选择带来了挑战,不恰当的术式会明显影响预后和长期生存。因此,本文对影响老年早期细胞肺癌术后生存的术前危险因素、手术相关因素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老年早期细胞肺癌的认识,对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与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的病理反应评估得到广泛应用,但需要进一步规范化。本共识在参考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出版的共识基础上,结合专家组临床实践数据及经验,并经反复讨论,由病理医师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涵盖了临床所需提供的关于新辅助治疗标本的临床信息、标本的规范化取材、病理反应评估、病理分期及病理诊断报告等内容,旨在进一步提高新辅助治疗病理学评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和预后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法可一定程度延长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针对未确诊脑转移的患者,预防性脑照射可一定程度降低脑转移的发生率,但同时也增加了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因此,有效识别高转移风险患者,有针对性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主要对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作一综述。

  • 标签: 脑转移,肺肿瘤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我国细胞肺癌患者中RET基因融合的发生率占1.4%~2.5%。目前国内外已有针对RET基因融合的靶向药物获批上市,疗效显著。准确检测RET基因融合是实施RET抑制剂治疗的前提。然而,相对于常见的EGFR、ALK基因变异的检测,我国RET基因融合检测起步较晚,临床检测尚需进一步规范。本编写组在组织国内多中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文献阅读并组织专家讨论,制定了本共识,以期指导对临床RET基因融合检测的实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riostin在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细胞肺癌患者为肺癌组。另选取同期2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肺部良性病变组,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血清中Periostin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eriostin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血清Periostin水平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157,P<0.05);肺癌组血清Periostin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值均<0.05)。血清Periostin诊断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0(95%CI:0.812~0.949,P<0.001),当截断值为27.84 mg/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和85%。结论细胞肺癌患者血清Periostin水平显著升高,与肺癌的进展有关,可能是诊断肺癌的潜在肿瘤标志物。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诊断 成骨细胞特异性因子2
  • 简介:摘要肺癌是全世界癌症致死的首要原因,其中非细胞肺癌占绝大多数。目前用于初步诊断肺癌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平扫CT、增强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但均具有一定局限性。双能CT的出现为细胞肺癌的影像诊断提供了更多解剖与功能信息,在其检测与定性、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优势。现就双能CT的技术参数及其在细胞肺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体层摄影术,X线 双能CT
  • 简介:摘要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尤其是非细胞肺癌(NSCLC)的发生、发展与长链编码RNA(lncRNA)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这种转录本超过200个核苷酸的编码RNA参与了染色质修饰、转录激活、转录干扰等调控过程,且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具体表现为表达上调或下调。目前关于lncRNA的研究层出不穷,其在NSCLC的诊断、临床治疗、耐药研究以及预后评估中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围绕lncRNA的概述、NSCLC相关lncRNA表达上调或下调机制、NSCLC临床治疗及耐药相关lncRNA进行综述。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长链非编码RNA 诊断 分子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D100对细胞肺癌(NSCLC)患者单核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2018年3—9月份在郑州中心医院就诊的35例NSCLC患者(NSCLC组)和13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分离肺癌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肿瘤部位、肿瘤部位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对照组PBMC,纯化PBMC和BALF中的单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中膜结合型CD100(mCD100)和CD72表达。使用重组人CD100、抗CD72、重组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4 (MMP14)或抗CD100抗体刺激NSCLC组肿瘤部位纯化的单核细胞,与NCI-H1882细胞共培养后检测靶细胞死亡比例,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颗粒酶A、颗粒酶B表达,单核细胞中CD16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结果外周血CD14+mCD100+细胞比例、CD14+CD72+细胞比例、CD100平均荧光强度(MFI)、CD72 MFI在NSCLC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肿瘤部位CD14+mCD100+细胞比例、CD14+CD72+细胞比例、CD100 MFI、CD72 MFI均显著高于肿瘤部位(P<0.05)。NSCLC组和对照组外周血纯化的单核细胞诱导NCI-H1882细胞死亡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95±3.16)%比(13.22±2.40)%,P=0.451],但肿瘤部位纯化的单核细胞诱导NCI-H1882细胞死亡比例低于肿瘤部位的单核细胞[(11.61±2.81)%比(14.19±3.57)%,P=0.008 7],肿瘤部位单核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颗粒酶A、颗粒酶B水平均低于肿瘤部位单核细胞(P<0.05),单核细胞中CD16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6)。重组人CD100刺激肿瘤部位纯化的单核细胞后,其诱导NCI-H1882细胞死亡的比例高于无刺激细胞(P<0.000 1),TNF-α、IL-1β、颗粒酶A、颗粒酶B水平亦高于无刺激细胞(P<0.05),而抗CD72预处理的单核细胞再使用重组人CD100刺激,其诱导NCI-H1882细胞死亡比例和TNF-α、IL-1β、颗粒酶A、颗粒酶B水平均低于重组人CD100刺激的单核细胞(P<0.05)。重组人MMP14刺激肿瘤部位纯化的单核细胞后,CD14+mCD100+比例降低,可溶型CD100(sCD100)水平升高,其诱导NCI-H1882细胞死亡的比例和TNF-α、IL-1β、颗粒酶A、颗粒酶B水平高于无刺激单核细胞(P<0.05)。加入抗CD100后,sCD100水平低于MMP14刺激的单核细胞,其诱导NCI-H1882细胞死亡的比例和TNF-α、IL-1β、颗粒酶A、颗粒酶B水平低于MMP14刺激的单核细胞(P<0.05)。结论NSCLC患者肿瘤部位浸润单核细胞CD100脱落不全,导致单核细胞杀伤功能下降,MMP14可能通过促进mCD100脱落和sCD100生成提高肿瘤部位浸润单核细胞的杀伤功能。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CD100 单核细胞 杀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肝细胞索拉尼耐药细胞株鸡胚种植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药物连续诱导法,构建肝癌索拉尼耐药细胞株;利用鸡胚动物模型,建立索拉尼耐药细胞株的移植瘤;初步探讨耐药细胞株鸡胚种植瘤模型成瘤特点,分析相关靶点和信号通路的表达。采用t检验。结果筛选到索拉尼耐药的HepG2细胞(sHepG2)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88.7±7.6) μmol/ml,显著高于HepG2(t=16.416,P<0.01);建立HepG2与sHepG2细胞株鸡胚种植瘤模型各5例,成功种植成瘤率为70%[(3+4)/(5+5)];种植瘤肿瘤鲜重HepG2组[(0.093 2±0.012 2) g]低于sHepG2组[(0.141 1±0.019 4) g,t=3.709,P<0.05];成瘤组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HepG2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t=9.336,P<0.01)、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p-PKB)(t=7.123,P<0.01)表达显著高于HepG2组,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t=6.164,P<0.0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FGFR1)(t=6.297,P<0.01)表达显著低于HepG2组。结论体外建立索拉尼诱导的HepG2耐药细胞株,并在鸡胚移植瘤动物模型中成瘤,移植瘤生长以及瘤组织相关靶点与信号通路的差异性表明,鸡胚种植瘤模型可作为肝细胞索拉尼耐药的在体研究方法。

  • 标签: 肝细胞癌 索拉非尼 鸡胚模型 种植瘤 药物耐药
  • 简介:摘要MET14外显子(METex14)跳跃突变的分子机制主要是METex14跳跃导致c-Cbl酪氨酸结合位点丢失,从而引起蛋白酶体介导的MET蛋白降解率降低,使MET信号持续激活,最终导致肿瘤发生。METex14跳跃突变在细胞肺癌中的发生率为3%~4%。作用于METex14跳跃突变的药物包括克唑替尼、卡马替尼、特泊替尼、沃利替尼等,且客观缓解率均较高,安全性良好。但是由于存在基因扩增、第二位点突变、旁路激活和病理类型转化等,经靶向药物治疗后出现药物耐药需引起注意。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芳香口罩对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细胞肺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自制的芳香口罩治疗。采用中文版恶心呕吐干呕症状评估量表(INVR) 、简明疼痛量表(BPI)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疼痛指标。结果化疗第3天,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总分(11.00±5.46)分,平均疼痛得分(1.63±1.14)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35、-4.781;P<0.01)。结论自制芳香口罩疗法可以缓解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芳香疗法 化疗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