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变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已发表4年余,该指南对于提高我国变性鼻炎诊疗工作的规范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变应原免疫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当期变性鼻炎重点号内容,就几个相关临床问题作一探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国内外指南更新了特性皮炎(AD)类别,增加了老年AD分型。老年AD的病因与遗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失调及生活方式有关。但多数老年AD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十分常见。充分认识老年AD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根据老年AD临床特点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疾病负担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老年人 治疗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重症哮喘中性粒细胞胞外杀菌网络(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参与哮喘的发病机制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支气管哮喘根据表型和内型的不同分为变性哮喘与非变性哮喘。变性哮喘是由于Th1/Th2细胞因子免疫调节失衡导致,参与的细胞涉及Th2细胞、Ⅱ型固有淋巴样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免疫球蛋白E等。非变性哮喘是由内源性中性粒细胞和IL-17介导的途径激活所致,参与的细胞涉及Th1/Th17细胞、中性粒细胞、Ⅲ型固有淋巴样细胞等。两种形式哮喘通过各自细胞群及产生的细胞因子参与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该文对两种形式哮喘的发病机制进行论述。

  • 标签: 变应性哮喘 非变应性哮喘 异质性
  • 简介:摘要变性鼻炎(AR)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AR患病率不断增加,对个人和社会均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AR的发生和发展;其中AR预防尤为重要。尽管近年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务工作者对于AR的规范化治疗日益重视,但对于AR的分级预防,特别是一、二级预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本文从AR一级、二级和三级预防及可能采取的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AR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 作者: 娄鸿飞 张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00730;鼻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10000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00730;鼻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10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变态反应科 100730
  • 简介:摘要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是国际公认的唯一对因治疗变性鼻炎的方法,可改变变应性疾病自然进程。AIT在临床实践中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近20余年国内学者在AIT临床应用和研究领域均取得创新性成果,制订了中文和英文指南。本文重点阐述了AIT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综述了变应原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讨论了AIT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展望了替代途径、免疫佐剂和重组疫苗等AIT的未来方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在变性哮喘(AS)并特性皮炎(AD)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诊断中重度AS并AD 5例患儿临床资料,治疗均遵循AS规范化治疗联合奥马珠单抗,观察奥马珠单抗治疗A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选择特性皮炎严重程度指数(SCORAD)、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的指数(CDLQI)和峰值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AD患儿的皮损严重程度、面积、瘙痒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5例患儿在治疗4个月后,SCORAD、EASI、CDLQI和NRS评分(60.80±10.79比40.30±15.62;13.93±6.81比6.18±2.70;18.80±6.26比13.20±4.82;8.60±0.89比6.00±1.87)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33、4.106、5.199、5.099,均P<0.05)。2例患儿在奥马珠单抗治疗后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免疫治疗过程顺利,未见不良反应。5例患儿共接受奥马珠单抗皮下注射104次,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中重度AS并AD患儿治疗中,奥马珠单抗可明显减轻其皮损严重程度、减少皮炎面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奥马珠单抗在特异性免疫治疗前使用,可提高机体对变应原的免疫耐受性和安全性。奥马珠单抗长期皮下注射,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轻。奥马珠单抗有望成为治疗儿童AD的新型靶向药物,且可作为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辅助药物。

  • 标签: 变应性哮喘 特应性皮炎 奥马珠单抗 疗效 不良反应
  • 作者: 王学艳 祁海 张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过敏性疾病北京实验室,北京 10000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北京 100038,清华大学医学院,北京 100084,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过敏性疾病北京实验室,北京 10000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变态反应科,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以变性鼻炎(AR)为代表的变应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20世纪以来全球AR患病率增长明显,不仅给患者个体造成身心伤害,亦对社会经济造成不良影响。本文概述了以AR为代表的变应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影响因素和我国的防治策略,提出在应对全球变应性疾病流行的复杂状况时,全面认识人类个体健康、环境宜居性和地球健康三者间的紧密联系,从改善局部环境和缓解个体疾病入手,为解决人类生存的宏观问题提供微观路径和经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性及非特性体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征及免疫学特征。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MPP患儿102例,根据患儿是否为特性体质分为特性组(n=42)和非特性组(n=60)。比较2组患儿临床资料,并分析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计数(L)、嗜酸性粒细胞对数转化(LogTEC)、中性粒细胞计数(N)、乳酸脱氢酶(LDH)、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总免疫球蛋白E(IgE)。根据患儿是否合并肺外并发症分为肺外并发症组(n=22)和非肺外并发症组(n=80),比较两组患儿血清IL-17、总IgE水平及特性体质占比等临床资料。结果特性组重症、既往哮喘史、糖皮质激素治疗、吸氧治疗占比显著高于非特性组,咳嗽时间、喘息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长于非特性组,血清LDH、总IgE显著高于非特性组,但是血清IL-17显著低于非特性组(P值均<0.05)。肺外并发症组血清总IgE显著高于非肺外并发症组,血清IL-17显著低于非肺外并发症组,且特性体质占比显著高于非肺外并发症组(P值均<0.05)。结论特性体质可能会加重MPP患儿病情,致使肺外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这可能与自身活性IgE释放和IL-17下降等有关。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体征和症状 白细胞介素17
  • 简介:摘要特性皮炎是常见的瘙痒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近20年来患病率迅速增加,在非致命性皮肤疾病负担中排名第一。临床上迫切需要开展行之有效的特性皮炎全程管理。本共识根据特性皮炎在预防、治疗、康复、照护等方面的特性,遵循既往指南和临床共识,制定了一整套管理方案,有望为我国特性皮炎的全程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全程管理 共识
  • 简介:摘要结核后肺疾病(post-tuberculosis lung disease,PTLD)是指部分或全部由肺结核病所引起的具有慢性呼吸系统异常的一组肺疾病,伴或不伴有临床症状。PTLD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甚至会对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产生深刻的影响。充分认识PTLD的危害,探讨其发生机制,对其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是继天花灭绝后能够感染人类的最重要的正痘病毒。自1970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第一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病例以来,猴痘主要流行于中非与西非地区。2022年5月6日至7月15日,猴痘在多个国家出现了暴发,已经在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病例,并且出现了人际传播,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人类发现猴痘病毒已经60多年,但是对猴痘病毒的认识和研究还相对有限。因此本文就此次疫情的流行情况、暴发的可能原因以及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为猴痘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猴痘病毒 正痘病毒属 人际传播
  • 简介:摘要该文对指南的报告规范及其计划书撰写要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指南制订者规范化撰写指南及其计划书提供参考。

  • 标签: 指南 指南计划书 报告规范
  • 简介:摘要特性皮炎是复杂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儿童症状较成人轻,但其发病率高且易反复发作,可严重影响患儿及家属的身心健康。既往对特性皮炎的治疗多局限于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药物不良反应明显,故不适于儿童。随着对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侧重于靶向特定细胞因子或其受体以干预炎症通路的新的治疗方法被发现及应用,该文对特性皮炎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优化儿童特性皮炎的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儿童 治疗 生物制剂 小分子靶向药
  • 简介:摘要瘙痒是特性皮炎(AD)主要的症状,也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控制瘙痒是AD管理的关键环节。为完善AD综合管理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过敏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特性皮炎研究中心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邀请国内有关专家,针对AD瘙痒管理的重要性、发病机制、表现特征、严重程度评估方法、有效避免诱发因素措施、保湿剂合理使用、外用和系统药物规范治疗等达成共识。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瘙痒症 瘙痒管理 共识
  • 简介:摘要要搞好初中教育,必须在正确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充分依靠工作在第一线的全体教育工作者,而班主任则是其中一支极为重要的、具有特殊地位的重要力量。

  • 标签: 班主任 能力素质 初中教育
  • 作者: 陈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0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重庆 400020
  • 简介:性皮炎是一种常见、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该病最初发生于婴幼儿时期,多为慢性过程,有些病人可延续至成人,也有成人发病。对于特性皮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个性化的治疗,但是,在该病的治疗过程中,基础护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础护理主要指日常皮肤护理,即皮肤清洁、修复及维持皮肤屏障功能等方面。

  • 标签: 特应性皮炎;护理
  • 简介:摘要国内外特性皮炎指南均推荐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阶梯治疗,因此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对于合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特性皮炎严重度评估的方法繁多,本文介绍常用的评估方法,探究其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严重度 评估
  • 简介:摘要视野前期青光眼(PPG)是指视野缺损出现前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其存在与否以及如何判断尚无普遍共识。本文从正确看待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努力以POAG病因分类为基础,重视随访对PPG诊断的价值,提高检测设备和方法的准确性,结合POAG的遗传学因素5个方面,强调并指导临床谨慎诊断PPG,以便在临床实践中真正了解并不断深入认识PPG,进一步达成共识性意见,提高青光眼的诊疗水平。

  • 标签: 青光眼 视野测试 视盘
  • 简介:摘要特性皮炎(AD)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皮肤病,以往在年龄、严重度、炎症模式等方面的分型较为成熟,而对不同部位皮损特征的关注较少。最近发现不同部位AD对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的应答存在差异,表明不同部位皮损可能具有不同的炎症模式。因此本文提出AD部位异质性的概念,结合生理条件下不同部位皮肤的细胞生物学和微生态特点,分析不同部位AD临床表现、多组学研究及治疗应答的特征,探讨AD的发病机制,为AD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身体部位 微生物群落 转录组 治疗 异质性 炎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