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肌病是以心肌病变为主的一类疾病的总称,由于其常伴有心功能障碍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随着心脏磁共振定量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且由于其无电离辐射、分辨率较高等特点在评估心肌疾病中有较大的优势。其中,心脏磁共振定量成像技术如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横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2 mapping)、T2*成像定量成像(T2* mapping)、特征追踪(feature tracking,FT)和心肌延迟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等可无创、定量地对心肌组织进行分析,反映心肌组织的变化,为不同类型心肌病中心功能的改变提供重要定量信息。作者就磁共振定量成像技术评估心肌组织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心肌组织 磁共振成像 定量评估 无创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聚乙烯醇(PVA)水凝胶为基质的复合超声仿组织体模3D打印水凝胶材料的评估。方法利用西门子ACUSON OXAN超声仪器检测选用甲状腺VTIQ参数,探头为9L4,频率4~9 MHz,,第三代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VTIQ),检测已制备的5.0%wt的PVA纯水凝胶及分别含0.5%及8.0%氧化铝(Al2O3,3.0 μm/0.3 μm)、钛白粉[二氧化钛(TiO2)]、活性碳(C)纳米钙(Ca)纳米颗粒的5.0%wt PVA水凝胶复合物,二维超声及VTIQ对所制备的PVA水凝胶3D打印材料行量化检测。结果5.0%PVA水凝胶含0.5%Al2O3( 0.3 μm、3.0 μm)、8.0%Al2O3(0.3 μm、3.0 μm)、0.5%及8.0%TiO2、0.5%活性碳粉(AC),VTIQ值分别为(2.31±0.24) m/s、(2.45±0.13) m/s、(3.00±0.67) m/s、(2.34±0.21) m/s、(3.45±0.19) m/s、(2.49±0.26) m/s、(3.04±0.18) m/s,所测得VTIQ值及与既往文献人体器官、组织VTIQ值在同一范围。5.0%PVA水凝胶含0.5%、8.0%TiO2,Al2O3(3.0 μm/0.3 μ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5、-4.141、-18.741,P<0.05)。结论5.0%PVA水凝胶含0.5%C,0.5%、8.0%TiO2,Al2O3(3.0 μm/0.3 μm)的配比可用于制备超声3D打印仿组织体模。

  • 标签: 聚乙烯醇 3D打印材料 灰阶超声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和常规超声诊断鉴别乳腺结节性质的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乳腺结节患者115例,均行VTIQ和常规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比较乳腺结节不同性质及不同临床分期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剪切波速度(SWV),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15例患者乳腺结节病理结果中恶性34例,良性81例;VTIQ诊断出恶性32例,良性80例;常规超声诊断出恶性25例,良性71例。VTIQ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94.12%,32/34;98.77%,80/81;97.39%,112/115)高于常规超声(73.53%,25/34;87.65%,71/81;83.48%,96/115),P均<0.05;漏诊率、误诊率(5.88%,2/34;1.23%,1/81)低于常规超声(26.47%,9/34;12.35%,10/81),P均<0.05。乳腺恶性结节PI、RI、PSV、SWV高于良性结节(t=16.78、18.15、27.02、28.68,P均<0.05),临床分期越高PI、RI、PSV、SWV越高(F=22.35、29.15、67.46、141.71,P均<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PI(r=0.649)、RI(r=0.615)、PSV(r=0.625)、SWV(r=0.708)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常规超声、VTIQ参数存在显著差异,且VTIQ诊断效果更高,可避免漏诊、误诊。

  • 标签: 乳腺结节 性质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常规超声
  • 简介:摘要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心脏病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是一种非侵入性技术,能够客观实现心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性评估。近年来随着心脏磁共振扫描技术革新与并行采集运用而开展的T1 mapping和T2 mapping技术,可更好地对心肌组织特征进行定量研究。心脏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可以在微观水平检测水分子在心肌纤维中的运动方向和幅度。心肌应变技术的出现,给临床提供了一种评估心脏功能的全新选择。计算机处理能力和云计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CMR人工智能的发展。该综述对T1 mapping、T2 mapping技术、DTI、心肌应变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在心肌肥厚病变组织和功能定量评价方面的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

  • 标签: 心脏磁共振 心肌肥厚 T1 mapping技术 T2 mapping技术 扩散张量成像 心肌应变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生物组织磁化率的变化能够为临床提供丰富的病理信息。近年来,定量磁化率成像因其能定量测量磁化率而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完善,定量磁化率成像在数据采集及图像后处理等方面遇到的诸多问题正逐步被解决,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笔者主要就定量磁化率成像成像方法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定量磁化率成像 成像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作为大脑内的"废物"清除途径,类淋巴系统是维系脑细胞微环境稳态的保证。研究发现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存在类淋巴系统的改变。MRI是目前唯一能实现人体类淋巴系统成像的技术,且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对示踪剂敏感等优势。定量MRI更是能够客观评价类淋巴系统的流入与流出功能的改变。因此,本文围绕定量MRI技术在类淋巴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旨在为类淋巴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帮助。

  • 标签: 类淋巴系统 磁共振成像 定量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液示踪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动态定量评估移植肝脏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7例肝移植患者及其供者,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技术分别对供者术前24 h内供肝及受者术后第1 d、第7 d移植肝进行测定,获得肝脏的弹性模量(E)、应变均值(MEAN)、炎症指数(A)及声衰减测量(ATT)。术中取肝组织行HE染色,观察指标为肝细胞的水样变性、炎症、坏死、脂肪变。于肝移植术后第1 d及第7 d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水平。分析超声参数与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选取E、MEAN、A、ATT绘制ROC曲线。根据供肝病理分为无或轻度水样变组与中重度水样变组、无炎症组与有炎症组、无脂肪肝组与有脂肪肝组,分别比较对应两组间供肝联合弹性成像参数的差异及移植肝术后第7 d的肝功能及超声参数的差异。分析供肝术前及移植术后第1 d、第7 d超声参数的变化趋势。分析肝移植术后第1 d至第7 d肝功能变化趋势。分析肝移植术后第1 d、第7 d的肝功能与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①供肝术前24 h超声参数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E与水样变程度及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s=0.597、0.497,均P<0.05);MEAN与水样变程度及炎症程度呈负相关(rs=-0.601、-0.584,均P<0.05);A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s=0.452,P=0.016);ATT与脂肪变程度呈正相关(rs=0.564,P=0.006)。②供肝术前24 h超声参数的差异性:中重度水样变组E值高于无或轻度水样变组(P<0.001),MEAN值低于无或轻度水样变组(P<0.001);炎症组E值高于无炎症组(P=0.012),MEAN值低于无炎症组(P=0.026);脂肪肝组ATT高于非脂肪肝组(P=0.006)。③ROC曲线分析:E、MEAN诊断肝细胞中度以上水样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0.875,临界值分别为8.72 kPa、106.62;诊断有无炎症的AUC为0.898,临界值为1.26;诊断有无脂肪肝的AUC为0.868,临界值为0.515 dB·cm-1·MHz-1。④无或轻度水样变组与中重度水样变组比较、有无炎症组比较、有无脂肪肝组比较,肝移植术后第7 d肝功能及超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⑤E值、A值肝移植术后第1 d高于供肝术前及术后第7 d (均P<0.05);MEAN值肝移植术后第1 d低于供肝术前及术后第7 d(均P<0.05);ATT值肝移植术后第1 d低于供肝术前(P=0.027)。⑥ALT、AST、TB、DB术后第7 d低于术后第1 d(均P<0.05)。⑦术后第1 d:E值与ALT、AST、TB、DB呈正相关(r=0.641、0.673、0.601、0.575,均P<0.05);MEAN值与ALT、AST呈负相关(r=-0.690、-0.703,均P<0.001);A值与ALT、AST呈正相关(r=0.459、0.442,均P<0.05)。术后第7 d:E值与ALT、AST、TB、DB呈正相关(r=0.616、0.729、0.505、0.640,均P<0.05);MEAN值与ALT、AST呈负相关(r=-0.602、-0.585,均P<0.05);A值与ALT、AST呈正相关(r=0.411、0.495,均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动态定量评价移植肝的硬度、炎症、脂肪程度,且与病理及肝功能有很好的相关性,能为临床肝脏质量评估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肝移植 定量 硬度 炎症 脂肪变
  • 简介:摘要血管老化指血管结构和功能退行性改变。速度向量成像根据斑点追踪技术,通过对血管精确定位,立体评估不同方向的速度、应变及应变率,能全面评估血管老化过程中力学特点、管壁功能,在血管老化相关疾病的早期检查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现简述该技术在评估血管老化过程及相关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 标签: 速度向量成像 血管 衰老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测定初发多发性肌炎(PM)患者受累肌肉硬度,探讨VTIQ技术在初发P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间温州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6例初发PM患者为PM组,33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在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使用VTIQ技术对目标肌肉及同侧患肢另一区域肌肉作为同体参照进行剪切波速度(SWV)测定,记录最大值(Vmax)、最小值(Vmin),计算平均值(Vmean)及标准差(SD),比较两组间以上参数的差异;再计算目标肌肉与参照肌肉间SWV差值及比值,并在同一天内进行肌酸激酶(CK)检测。结果部分PM患者出现受累肌肉形态饱满(31.25%)、肌束回声增高或减低(56.25%)、肌纹理模糊(25.00%)、受累肌肉血流信号增多(37.50%)等异常超声表现。PM组与健康对照组间Vmin、SD、Vmax差值、Vmin差值、Vmean差值以及Vmax比值、Vmin比值、Vmean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OC曲线分析Vmin、Vmin差值、Vmean差值、Vmin比值、Vmean比值5个参数中Vmin诊断效能低于其他4个参数,后4个参数诊断效能接近。相关性分析显示Vmin差值与Vmean差值与CK值呈中等程度相关(r=0.512,0.601;均P<0.05)。结论VTIQ测值减低或与其他非受累肌肉相比测值相对减低是初发PM的表现,VTIQ对初发PM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

  • 标签: 声触诊组织定量和成像技术 多发性肌炎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肝豆状核变性的预后、减少致残的关键。常规磁共振序列很难发现肝豆状核变性脑部的早期病变,特别是对于临床前期患者。定量磁化率成像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磁共振后处理技术,对脑部磁性金属的沉积十分敏感。定量磁化率成像能够对肝豆状核变性基底节区金属沉积进行定量分析,有望成为肝豆状核变性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影像学技术。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定量磁化率成像 神经影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R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多定量参数对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US)与变性子宫肌瘤(degenerative hysteromyoma,DH)的鉴别价值。材料与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分析13例确诊US与26例DH患者临床资料与MRI、DKI图像,记录两组病灶实质区内DKI参数值:平均扩散峰度值(mean kurtosis,MK)、平行扩散峰度值(axial kurtosis,Ka)、垂直扩散峰度值(radial kurtosis,Kr)、峰度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of kurtosis,FAK)、平均扩散系数值(mean diffusivity,MD)、平行扩散系数值(axial diffusivity,Da)、垂直扩散系数值(radial diffusivity,Dr)以及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评估两名观察者对两组病灶的DKI结果观测的一致性,分析这些参数在两组间的差异,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DKI多定量参数判断US的效能。结果除US组Kr、FAK参数值一致性中等外(0.40≤ICC≤0.75),2名观察者测量所得的这些参数一致性高(ICC>0.75)。US组的MK、Ka、Kr、FA、FAK、MD、Da、Dr值分别为0.86±0.13、0.92±0.17、0.78±0.13、0.20±0.08、0.30±0.13、(1.18±0.26) μm2/ms、(1.41±0.32) μm2/ms、(1.06±0.25) μm2/ms,DH组各参数值分别为0.66±0.09、0.61±0.08、0.65±0.09、0.26±0.08、0.29±0.09、1.71 (1.54,1.89) μm2/ms、2.17 (2.04,2.38) μm2/ms、(1.53±0.34) μm2/ms。US组的MK、Ka、Kr值大于DH组,FA、MD、Da、Dr值小于D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K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K、Ka、Kr、FA、MD、Da、Dr值预估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3、0.99、0.80、0.73、0.94、0.97、0.90,预估的各参数界值为MK≥0.80、Ka≥0.73、Kr≥0.75、FA≥0.22、MD≤1.47、Da≤1.95、Dr≤1.23,其敏感度分别为:76.9%、100.0%、61.5%、76.9%、92.3%、100.0%、76.9%,其特异度分别为:100.0%、96.2%、88.5%、73.1%、92.3%、84.6%、88.5%。结论DKI参数对鉴别US和DH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子宫肉瘤 变性子宫肌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鉴别诊断 定量参数
  • 简介:摘要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共同病理基础,早期肝纤维化可以通过临床治疗逆转。目前,临床上用于肝纤维化诊断和分期的“金标准”是肝穿刺活检,属有创检查,有一定风险。近年来,磁共振功能成像迅速发展,作为一种无创性诊断技术,在肝纤维化定量检测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对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肝纤维化定量评估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纤维化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定量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黑质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QSM)鉴别诊断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价值进行Meta分析。材料与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5月有关QSM对PD诊断价值的任何中英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0和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包括702例PD患者和497例健康对照者。Meta分析显示QSM诊断PD的合并敏感度(Sen合并)、特异度(Spe合并)、阳性似然比(+LR合并)、阴性似然比(-LR合并)和诊断比值比(DOR合并)分别为0.87(95% CI:0.83~0.90)、0.77(95% CI:0.69~0.84)、3.84(95% CI:2.74~5.39)、0.17(95% CI:0.12~0.22)和23.19(95% CI:13.41~40.07),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90(95% CI:0.87~0.9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测量黑质致密带[AUC=0.90(95% CI:0.87~0.92)]、扫描层厚≤1 mm [AUC=0.93(95% CI:0.91~0.95)]诊断准确性优于测量整体黑质[AUC=0.81(95% CI:0.77~0.84)]、扫描层厚>1 mm [AUC=0.88(95% CI:0.85~0.91)]。Deek's漏斗图提示无明显发表偏倚(P=0.24)。结论当前证据显示QSM具有较高的PD诊断价值,尤其是测量黑质致密带和扫描层厚≤1 mm,可为PD的早期诊断和随诊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帕金森病 黑质 定量磁化率成像 Meta分析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颅脑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QSM)中线圈选择和空间均匀性校正对深部核团磁化率测量值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在2.89 T磁共振成像系统上采用20通道和64通道头颈联合线圈完成10名健康受试者扫描,得到分别施加和未施加空间均匀性校正的图像数据,再进行QSM重建。在重建得到的定量磁化率图上,手动勾画出六个双侧脑深部灰质核团,包括红核、黑质、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和齿状核,计算核团内磁化率平均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线性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比较均匀性校正前后、不同通道线圈采集获得的磁化率值的组间差异性和一致性。结果用于QSM重建的图像数据施加空间均匀性校正后,磁化率图上大脑深部核团边界更加清晰,定量磁化率测量值均显著增加。均匀性校正前、后核团内磁化率平均值线性相关(20通道:斜率K=1.06,R2=0.96;64通道:斜率K=1.12,R2=0.95)。在20通道和64通道线圈中采集得到核团内磁化率平均值线性相关(校正前:斜率K=0.92,R2=0.96;校正后:斜率K=0.98,R2=0.96)。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均匀性校正后64通道和20通道线圈采集的核团磁化率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land-Altman图显示均匀性校正后64通道和20通道线圈采集方法之间没有明显的偏差。结论线圈选择和空间均匀性校正的使用对颅脑定量磁化率值有一定的影响,采用空间均匀性高的图像可提高QSM测量的准确性。

  • 标签: 定量磁化率成像 空间均匀性 线圈 深部灰质核团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成磁共振(synthe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yMRI)技术在正常成年人海马定量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连续收集20~72岁健康成年人139名,男性61名,女性78名。按照年龄分为三组:20~35岁36名,36~55岁72名,56~72岁31名。所有受试者均采用GE SIGNA Pioneer 3.0 T MRI进行头颅检查。扫描序列包括3D T1WI毁损梯度回波序列(3D T1WI spoiled gradient recalled echo,3D T1WI-SPGR)和SyMRI序列,应用SyMRI后处理软件对全脑进行自动配准及数值提取。不同侧别间的海马T1、T2及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值采用配对t检验,不同性别分组间的海马T1、T2及PD值采用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不同年龄组间采用方差分析,不同年龄分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139名健康成年人的T1、T2、PD均值分别分别是(1258.43±110.59) ms、(105.88±16.05) ms、(74.71±1.52) pu,T1值、T2值、PD值的范围依次是(1070.16~1725.59) ms、(86.43~190.71) ms、(70.72~80.21) pu。不同侧别海马T1和P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T1和PD值左侧均大于右侧。而不同侧别海马T2值以及不同性别间的T1、T2和PD值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T1、T2及PD值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0~35岁组和36~55岁组与56~72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35岁组与36~55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成磁共振技术能够提供不同年龄及性别正常成年人海马定量参考值,为海马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年龄 性别 海马 集成磁共振成像 定量
  • 简介:摘要心血管磁共振(CMR)是一种无创评估心血管结构与功能的医学成像技术。随着MRI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也逐渐多元化。T2定量成像(T2 mapping)技术是一种可精确测量T2时间的定量技术,并可通过后处理生成空间对应的伪彩图,以不同颜色反映T2值的高低。心肌T2值增加的主要病理基础是水肿或炎症,而减少主要与铁的超顺磁性有关,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结节病、心脏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心肌铁过载等过程均可导致T2值改变,故T2 mapping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笔者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较全面地阐述了目前心肌T2 mapping技术及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心肌梗死 心肌炎 结节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定量评估糖尿病(DM)肾脏铁负荷的价值。方法将32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DM组(n=20)和对照(NC)组(n=12)。经耳缘静脉注射5%四氧嘧啶溶液(100 ml/kg)建立DM模型,最终入组12只,NC组按同样方法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DM组和NC组经肌内注射60 mg/kg右旋糖酐铁。分别于注射铁剂后立即(0周)和饲养12周后行左肾MRI扫描,12周扫描结束后处死取左肾行HE、普鲁士蓝染色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查。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的铁含量结果为金标准,评价SWI定量评估肾脏铁含量的价值。在SWI相位图上沿肾皮质走行区手动绘制感兴趣区,将所测相位值换算成角弧度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的血糖值及在0周、12周的角弧度值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铁含量差异;采用非参数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别比较DM组0周和12周、NC组0周和12周的角弧度值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角弧度值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果的相关性。结果DM组血糖值[28.0(10.6)mmol/L]明显高于NC组[6.5(1.9)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P<0.001)。0周时DM组[-0.04(-0.02)]和NC组[-0.02(0.06)]角弧度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05.50,P>0.05);12周时,DM组角弧度值[0.22(0.17)]高于NC组[0.1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50,P<0.05)。DM组和NC组在12周的角弧度值均高于0周的角弧度值,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鲁士蓝染色提示铁主要沉积于肾皮质,DM组蓝染较NC组明显。DM组12周时SWI图像上肾皮质信号较0周明显减低,NC组稍减低。DM组和NC组铁含量分别为(171.39±20.13)、(116.21±28.90)mg/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8,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角弧度值与铁含量呈正相关(r=0.67,P<0.001)。结论DM肾脏铁沉积较正常肾脏多。SWI作为一种无创的、简单方便的检查技术,有定量评估DM肾脏铁负荷的潜力。

  • 标签: 糖尿病 肾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Meta分析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定量评价早期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19年10月1日在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运用扩散加权成像评价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文献。2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和排除标椎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使用Combie横断面研究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2篇。Ⅰ级椎间盘共577个,Ⅱ级椎间盘共1704个,Ⅲ级椎间盘共1299个,Ⅳ级椎间盘共1092个,Ⅴ级椎间盘共194个。Ⅰ级椎间盘髓核ADC值高于Ⅱ级椎间盘髓核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0.034,95% CI:0.005~0.064,P=0.024];Ⅱ级椎间盘髓核ADC值显著高于Ⅲ级椎间盘髓核ADC值(WMD=0.161,95% CI:0.124~0.197,P<0.0001);Ⅲ级椎间盘髓核ADC值显著高于Ⅳ级椎间盘髓核ADC值(WMD=0.297,95% CI:0.222~0.373,P<0.0001);Ⅳ级椎间盘髓核ADC值显著高于Ⅴ级椎间盘髓核ADC值(WMD=0.293,95% CI:0.176~0.411,P<0.0001)。结论扩散加权成像可以定量评价不同等级的腰椎间盘退变,尤其可以区分早期腰椎间盘退变,为早期诊断腰椎间盘退变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腰椎间盘退变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中脑黑质及红核的磁化率变化情况,明确MR定量磁化率成像(QSM)技术在PD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PD的患者39例(PD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22例,年龄47~80 (65.44±9.78)岁。根据改良Hoehn-Yahr分级将患者分为早期PD组(23例)及中晚期PD组(16例),另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均进行QSM扫描,测量各组中脑左右两侧黑质和红核的磁化率,取平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D患者的中脑黑质及红核磁化率的变化特征,并与PD的临床诊断、分级和病程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中脑左右侧黑质及红核的磁化率变化与临床肢体运动障碍症状侧的关系。结果PD组的中脑黑质及红核的磁化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0.073±0.017)×10-3对(0.058±0.028)×10-3,t=-2.125,P=0.043;(0.094±0.020)×10-3对(0.072±0.035)×10-3,t=-2.605,P=0.015]。PD组的中脑黑质及红核的磁化率与Hoehn-Yahr分级无显著相关性(r=0.051,P= 0.759;r=0.045,P=0.788);黑质的磁化率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420,P=0.008),红核的磁化率与病程无相关性(r=0.241,P=0.130)。PD组的中脑左右侧黑质、红核的磁化率变化与患者临床发病时肢体运动障碍症状的表现无显著相关性(黑质:F左=0.661,P左=0.421;F右= 1.153,P右=0.290。红核:F左=0.006,P左=0.940;F右=0.109,P右=0.743)。结论QSM技术能够测量中脑黑质及红核的磁化率,并间接反映脑内铁沉积情况,对PD诊断及病程评估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定量磁化率成像 黑质 红核 铁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