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辐射导弹在军事活动中的应用逐渐频繁,给防空雷达系统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本文对防空雷达对抗辐射导弹的技术进行分析,从雷达选型、告警、干扰和拦截几个方面进行展开。总结对抗辐射导弹的实战经验,确保防空雷达系统及人员安全。

  • 标签: 防空雷达 反辐射导弹 对抗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卫星应用装备及其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文章在对卫星应用装备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卫星应用装备的分类,最后对卫星应用装备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卫星应用装备 发展 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军事领域,智能化也在不断的提高当中。近几年军事领域的科学化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领先大多数国家。其中未来直升机在空空导弹必须具有较大射程,较强的隐身能力,能够在战争的过程中迅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为了适应网络化作战要求和小型化等性能指标,才能不断提高作战需要。本文分析了解国内外直升飞机在空导弹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并结合目前国内外武装直升机光电对抗技术及其关键性能指标,贴出了新形势下载空导弹的新趋势。

  • 标签: 空空导弹 武装直升机 光电对抗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地空导弹是地面防空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传统的地空导弹装备保障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军事要求,信息化防空作战保障智慧体系构建成为了当下最为紧迫的课题。论文以“红旗”-16B的地空导弹装备保障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起与防空作战指挥体系相一致、与后勤指挥体系相协调、与装备保障任务相适应的原则,建立关系顺畅、灵活高效的指挥中枢,期望为地空导弹装备保障系统的优化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红旗-16B 地空导弹装备保障 装备评价
  • 简介:摘要医务工作者现在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封闭的、由指挥者推动的系统——"旧力量"。Kathryn Perera、Henry Timms和Jeremy Heimans认为,医务人员需要懂得社交媒体影响者怎样用之与他们的社区进行情感联系的"新力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食管流病及其并发症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和饮食结构发生改变,胃食管流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对这类疾病的认识逐渐提高。腹腔镜抗流手术已成为治疗胃食管流病的主要外科手段,其疗效得到广泛认可。目前我国开展胃食管流病腹腔镜抗流手术已有10余年,积累了宝贵经验,实现快速发展,在全世界该领域提供了中国证据。我国胃食管流病抗流外科亦面临挑战和机遇,如何全面推广腹腔镜抗流手术、培养专业临床医师、提升手术疗效是我国胃食管流病抗流外科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和团队经验,回顾我国胃食管流病抗流外科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抗反流 外科手术 现状 展望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引导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我科采用超声引导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6~12岁,平均9.1岁。从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和肘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5.6个月。切口长度平均(2.8±0.5)cm,手术时间平均(42.5±3.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2±1.3)ml,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平均(3.5±0.7)次;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1±1.2)周;末次随访时Cooney腕关节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97.2±2.1和97.8±1.1,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神经血管损伤、骨骺早闭,无针尾激惹症状。结论超声引导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具有微创、出血少、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少、疗效确切的特点,并且二次取出方便,可减轻患儿痛苦。

  • 标签: 尺骨骨折 桡骨骨折 儿童 超声引导 弹性髓内钉
  • 简介:摘要军事战术随着精确的制导技术发展更加进展,为此提升防空作战兵力机动性意义重大。为实现机动作战,阵地选择就成为机动作战中的重要环节。结合地空导弹部队阵地选择的特点,给出了阵地选择评价因素指标体系,建立了阵地选择方案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阵地选择评价因素的权重进行了确定,最终得出阵地选择合理的评价结果。

  • 标签: 阵地选择 层次分析法 地空导弹部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性哮喘(RA)与典型胃食管流病(TGERD)患者流相关参数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同期行胃镜、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EM)和24 h pH-阻抗监测检查的120例胃食管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症状相关性指数将GERD患者分为RA组和TGERD组,每组各60例,比较2组流性食管炎(RE)评分、胃镜下食管裂孔疝表现、胃食管阀瓣Hill分级评分、食管上括约肌(UES)压力、DeMeester积分和流次数等流相关参数。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TGERD组和RA组RE评分、胃食管阀瓣Hill分级评分[0.0分(0.0分,1.0分)比0.0分(0.0分,1.8分)、3.0分(2.0分,3.0分)比3.0分(2.0分,3.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A组UES压力<34 mmHg(1 mmHg=0.133 kPa)检出率高于TGERD组[41.7%(25/60)比2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6,P=0.032)。RA组UES压力低于TGERD组[51.7 mmHg(23.6 mmHg,70.1 mmHg)比62.0 mmHg(37.4 mmHg,77.4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5,P=0.035)。TGERD组和RA组HREM其他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A组DeMeester积分≥14.7分、酸暴露时间百分比≥4.5%和流总次数≥73次的检出率均高于TGERD组[分别为41.7%(25/60)比23.3%(14/60)、40.0%(24/60)比21.7%(13/60)、38.3%(23/60)比20.0%(1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46、4.728、4.881,P均<0.05)。RA组流总次数和弱酸性气体流次数均多于TGERD组[60次(43次,98次)比52次(34次,69次)和12次(6次,21次)比9次(3次,1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23、-2.053,P均<0.05)。TGERD组和RA组24 h pH-阻抗监测其他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UES压力过低、食管酸暴露异常和流次数特别是弱酸性气体流次数增多可能更易诱发RA。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哮喘 胃镜 高分辨率测压 pH-阻抗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声带息肉患者流症状指数量表(RSI)评分、流体征量表(RFS)评分、食管动力检测及其与咽喉流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江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带息肉患者100例声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应用RSI、RFS评分初步诊断咽喉流情况,监测食管动力分段特点及上下括约肌压力,分析患者RSI、RFS评分、食管动力检测及其与咽喉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35.00%患者RSI评分>13分,30.00%患者RFS评分>7分。观察组RSI评分[(24.17±1.14)分]和RFS评分[(17.59±1.5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28±0.12)分、(4.28±0.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7.344、86.742,均P<0.05)。观察组上括约肌松弛恢复时间和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食团内压明显大于对照组,下括约肌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73、4.660、2.186、4.977,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RSI评分与咽喉异物感、持续清嗓、鼻涕倒流或痰多呈正相关(r=0.640、0.649、0.507,均P<0.05),RFS评分与喉室消失、后连合增生、声带水肿呈正相关(r=0.742、0.516、0.547,均P<0.05)。结论声带息肉患者RSI、RFS评分与咽喉流呈正相关,且部分声带息肉患者食管上下括约功能、结构存在一定障碍,存在咽喉流情况,因此可将三者联合应用于诊断咽喉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声带 息肉 胃食管反流 食管活动障碍 食管pH监测 食管括约肌,上段 食管括约肌,下段 松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流病(GERD)对咽喉流性疾病(LPRD)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咽喉嗓音外科就诊的具有LPRD症状的141例患者资料,男性118例,女性23例,年龄28~75(56.72±10.04)岁。被纳入的患者同时进行24 h下咽食管腔内多通道阻抗pH(24 h-HEMII-pH)监测、多时点唾液胃蛋白酶检测、流症状指数(RSI)和流体征评分(RFS)量表评估。24 h-HEMII-pH监测结果中有一次咽喉部流事件作为LPRD的诊断标准,24 h记录食管下段pH<4.0的时间大于4.0%或DeMeester评分>14.7作为GERD的诊断标准。其中,LPRD和GERD均为阳性的患者被划分为L&G组,LPRD阳性而GERD阴性的患者被划分为IL组,LPRD阴性而GERD阳性的患者被划分为IG组,LPRD和GERD均为阴性的患者被划分为N组。统计分析各组患者流的临床特征及唾液胃蛋白酶检测的差异。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24 h-HEMII-pH结果,116例(82.3%)患者被诊断为LPRD,45例(31.9%)患者被诊断为GERD,其中IL组有82例(58.2%),L&G组有34例(24.1%),IG组有11例(7.8%),N组有14例(9.9%)。基于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共有106例患者结果为阳性,L&G组的总唾液胃蛋白酶检测阳性率(94.1%)、晨起检测的阳性率(70.6%)均显著高于IL组(75.6%,26.8%)、IG组(63.6%,27.3%)和N组(35.7%,28.6%),χ2值分别为19.01和20.81,P值均<0.001。L&G组患者的RSI评分(14.0)显著高于IL组(7.0)、IG组(1.0)和N组(0),H=52.26,P<0.001。L&G组和IL组在R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2,P>0.05)。结论合并GERD使LPRD患者的临床症状更明显,唾液胃蛋白酶检测阳性率更高。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咽喉反流性疾病 24 h下咽食管腔内多通道阻抗pH监测 酸反流 唾液胃蛋白酶
  • 简介:摘要内镜下抗流黏膜切除术是一项新兴的、安全有效的内镜下胃食管流病治疗方法。由于长期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存在不良反应,而外科手术创伤较大,因此对于症状顽固的质子泵抑制剂难治性胃食管流病患者,抗流黏膜切除术是很好的选择。该方法因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及手术简便,最有希望成为标准化的内镜下胃食管流病治疗手段。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反流性食管炎 内镜下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对2例明确诊断咽喉流性疾病患者行内镜抗流黏膜切除术,术前、术后进行咽喉流症状指数评分、流体征评分、咽部pH监测、胃镜检查。对比术前、术后结果,上述评价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咽喉反流性疾病 抗反流黏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腹腔镜抗流手术的48例胃食管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平均手术时间(114±39)min,平均术中出血(28±2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4±1.6)d。16例患者行Nissen手术,32例患者行Dor手术,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自觉改善率在90%,胃食管流病自评量表评分平均总分下降占77%,主要体现在烧心、反酸、恶心以及睡眠障碍症状的缓解。腹腔镜下抗流手术治疗胃食管流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稳定、可靠、优质的卫星导航服务,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在民航的发展。介绍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以及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通过与作为真值数据的GPS/INS组合导航定位数据进行比较,对不同海拔地区动态测试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对高海拔山脉地区和低海拔平原地区,仿真分析了实测数据下精度因子与可见星数目的占比分布,并统计分析了两种海拔地区的动态定位测试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低海拔平原地区和高海拔山脉地区均可以提供实时导航定位服务,并可解算出卫星系统的动态定位精度,且定位结果均符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标准,满足用户的定位要求。

  • 标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动态定位 定位精度 组合导航系统
  • 简介:摘要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5.8786万亿美元首次超越日本GDP总量世界排名第二,GDP总量的迅速增长印证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中国仍是世界上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多项贫困的政策,学术界也对贫困的举措不断开展研究,但现有的政策和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贫困涉及的较少。本文以我国贫困现状为基础,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对贫困举措进行探讨。

  • 标签: 贫困 反贫困 企业社会责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血肿(EDH)周边硬膜下积液伴随现象(简称卫星积液征)的CT影像学特征及在EDH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科技大学盐田医院及重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30例急性EDH患者和12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比较2组患者卫星积液征出现的频率,传统CT表现正确诊断率及传统CT表现+卫星积液征正确诊断率的差异;明确卫星积液征的具体特征及其与血肿的形态特征、分布间的关系。结果30例急性EDH患者中,卫星积液征出现率为63.3%(19/30);122例急性SDH患者中,卫星积液征出现率为2.5%(3/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48,P= 0.000)。30例急性EDH患者中,传统CT表现正确诊断率为86.7%(26/30);传统CT表现+卫星积液征表现正确诊断率为93.3%(2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5,P=0.667)。卫星积液征长度为(1.1±0.9) cm,范围为0.2~3.1 cm;宽度为(3.6±2.0) mm,范围为1.4~7.5 mm。额颞部EDH患者的卫星积液征出现率较顶枕部患者明显增高(73.9% vs. 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诊断合并有脑挫裂伤、脑疝等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者卫星积液征出现率则较轻中型患者显著降低(22.2% vs. 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卫星积液征是诊断EDH的一种重要的CT新征象,其与血肿部位及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CT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食管流病是由胃内容物流引起的症状或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胃食管流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目前,胃食管流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和外科手术。新技术的出现,为食管流病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心理干预 药物治疗 内镜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