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CT表现的小肺腺癌患者远处转移规律,探讨不同影像学特点的小肺腺癌采用不同术前检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cT1a-cN0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共纳入患者785例,其中男289例,女496例。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85例中CT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287例,GGN为主结节111例,实性成分为主结节221例,纯实性结节(pure solid nodule,PSN)166例。8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骨转移6例,脑转移1例,脑转移及肾上腺转移1例。纯GGN及GGN为主结节患者中均未见远处转移,实性成分为主结节患者中有1例发生远处转移,7例PSN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实性成分为主结节发生远处转移的概率为0.5%(1/221),实性结节发生远处转移的概率为4.2%(7/1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P=0.030)、肺窗肿瘤最大径(P=0.003)、肺窗肿瘤实性成分最大径(P<0.001)、肺窗肿瘤最大面积(P=0.002)、纵隔窗肿瘤最大面积(P<0.001)、肿瘤实性成分比例(consolidation tumor ratio,CTR,P<0.001)、肿瘤消失比例(tumor disappearance ratio,TDR,P<0.001)、结节性质(P<0.001)及胸膜凹陷征(P=0.037)是远处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显示:CEA(OR=1.019,95%CI:1.002~1.037,P=0.028)及TDR(OR=0.000,95%CI:0.000~0.310,P=0.001)为远处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纯GGN及GGN为主结节患者术前可不行相关检查排除远处转移;而对于PSN,有必要术前进行包含头颅MRI在内的相关检查排除远处转移。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CT 术前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在不同超声技术下成像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年1—9月北部战区总医院超声诊断科收治的22例甲状旁腺切除患者(经超声检测病灶数为68枚,经病理证实均为增生结节),男14例,女8例,年龄(47.71±9.52)岁,年龄范围为31~62岁。根据甲状旁腺素(PTH)分为轻度组(PTH≤1 000 pg/ml,n=7)、中度组(1 000 pg/ml<PTH≤1 800 pg/ml,n=10)及重度组(PTH>1 800 pg/ml,n=5)三组,观察并比较三组一般资料、常规超声征象、应变式弹性成像五分法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参数。结果三组患者的性别及透析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增生的甲状旁腺最大径情况、血流分布情况、钙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应变式弹性成像五分法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SHPT超声特征及弹性成像特征有所不同。应变式弹性成像及剪切波弹性成像作为无创手段,可以通过弹性评分及SWE参量反映增生腺体的硬度情况,给予临床治疗参考性建议。

  • 标签: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 超声 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层次肋软骨在生物力学性能上的差异,为临床上使用肋软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入选标准从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住院部和门诊部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需通过采取肋软骨进行耳廓再造,或需利用肋软骨进行支撑治疗的患者。将软骨支架雕刻后剩余的第7肋软骨中央层和边缘层制成不同规格的软骨块,分别进行拉伸强度试验、压缩试验(包括蠕变试验和应力松弛试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进行描述,统计推断组间差异用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28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年龄12~24岁,女性12例,年龄12~18岁。共制作方形软骨块112块、长方形软骨块56块。拉伸强度试验中,男性肋软骨中央层拉伸断裂率为87.5%(14/16),边缘层为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肋软骨中央层拉伸断裂率为83.3%(10/12),边缘层为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蠕变试验中,男性肋软骨中央层与边缘层在0.5 min至2 min之间的蠕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9、P=0.171),女性中央层与边缘层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731、P=0.480)。应力松弛试验中,男性肋软骨中央层应力松弛量与边缘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53、P=0.058);女性肋软骨中央层应力松弛量为(0.006±0.003)%,边缘层为(0.011±0.004)%,显著高于中央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2、P=0.007)。结论少年及青年群体中男性和女性肋软骨中央层在抗拉伸强度上较边缘层差,且其中的钙化点明显减弱了肋软骨的抗拉伸能力,临床上应针对不同部位及用途,根据软骨的钙化情况选择合适的层次。

  • 标签: 肋软骨 生物力学 层次 性别
  • 作者: 斯琴塔娜 蒙轩 王宏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河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廊坊 06500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北京 100021
  • 简介:摘要患者男性,40岁,胰腺内副脾。另1例患者男性,55岁,肝内及膈肌表面、肝肾间隙异位脾种植。2例患者均无特殊临床症状。术前影像学检查分别怀疑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及原发性肝癌。胰腺内副脾患者接受了腹腔镜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术;异位脾种植患者先行腹腔镜探查,切取部分腹腔结节术中冰冻病理证实为脾后结束手术,避免了不必要的肝切除。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鼓室骨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干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例不同部位鼓室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听力学及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案和随访结果,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36例鼓室骨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研究收集的2例鼓室骨瘤患者病变分别来源于中鼓室的鼓岬和砧骨,均无明显的病因和诱因,鼓膜完整,听力学检查为传导性听力损失。鼓岬来源的骨瘤患者磨除骨瘤、听骨链完整保留并恢复活动,砧骨来源的骨瘤患者切除骨瘤、取出砧骨、置入人工听骨,2例患者术后气骨导差均基本消失。分析文献报道的36例(38耳)鼓室骨瘤患者发现,平均年龄26.5岁,源于鼓岬者最多,占39.5%(15/38),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感。结论鼓室骨瘤患者以鼓膜完整的传导性听力损失为临床特征,病变最常见的来源为鼓岬,手术切除病灶、保持或重建听骨链可恢复或改善听力。

  • 标签: 骨瘤 中耳 听觉丧失,传导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压力和不同应激条件下大鼠血清和唾液中皮质醇、唾液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的变化规律,为筛选高气压作业环境下的无创应激监测指标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暴露压力不同将54只大鼠分为0 kPa组、175 kPa组、350 kPa组、500 kPa组、600 kPa组、700 kPa组,按照应激条件将另外36只大鼠分为生理应激组、心理应激组、身心应激组和空白组,每组9只。2组实验结束后采集血清,取舌下腺组织匀浆后取上清液,分别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唾液和血清中皮质醇、sIgA含量。结果500 kPa组、600 kPa组和700 kPa组sIgA浓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61,P<0.001;F=4.693,P=0.001;F=4.353,P=0.003),175 kPa组、350 kPa组、600 kPa组血清皮质醇显著高于0 kPa组,350 kPa组显著高于500 kPa组和700 kPa组,350 kPa组、700 kPa组舌下腺组织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0 kPa组、500 kPa组和600 kPa组。不同应激条件下,心理应激组、生理应激组和身心应激组的血清sIgA浓度显著低于空白组(F=4.852,P=0.007;F=4.918,P=0.007;F=3.967,P=0.017)。心理应激组、身心应激组血清和舌下腺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生理应激组的血清和舌下腺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心理应激组。研究结果显示,唾液腺皮质醇和血清皮质醇在不同应激条件下的变化呈现正相关(r=0.609,P<0.01)。结论皮质醇作为应激监测指标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唾液指标亦可作为高气压环境下应激监测的指标。

  • 标签: 军事应激负荷 sIgA 皮质醇 高气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年资和不同性别麻醉医师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能力。方法选择2017年9月和2018年9月开始在本院麻醉科接受住院医师培训的第2、3年住院医师和工作满10~15年的高年资医师,利用标准化病人模拟术前访视场景,采用门诊沟通共情量表(CARE)评估高年资医师、住院医师以及不同性别麻醉医师之间医患沟通能力。住院医师还参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和理论考试。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6名住院医师和20名高年资医师。住院医师与高年资医师之间总CARE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医学生阶段接受过医患沟通培训的住院医师与未接受过培训的住院医师总CARE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2年住院医师比较,第3年住院医师的倾听能力评分和帮助患者决策能力评分降低(P<0.05),其余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住院医师比较,高年资医师倾听能力评分升高,关心能力评分降低(P<0.05),其余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麻醉医师总CARE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医师CARE量表评分与年度OSCE评分呈正相关(r=0.486,P<0.05),与年度理论考试得分无相关性(r=0.308,P>0.05)。结论高年资麻醉医师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能力并没有优于低年资医师,住院医师医学理论知识的成绩与医患沟通能力的成绩无关;男性和女性麻醉医师在术前医患沟通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异。建议针对各年资的麻醉医师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

  • 标签: 麻醉学家 以病人为中心医护 医生病人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上海长风社区45岁以上人群中比较不同代谢健康超重/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verweight/obesity,MHO/O)标准,提出较为合理且适合我国人群的工作标准。方法在上海长风社区45岁以上3 301例(男性1 521例,女性1 780例)超重/肥胖受试者中,根据目前7个不同的MHO/O标准,评估MHO/O检出率及检出率随体重指数(BMI)的变化趋势,并比较不同标准MHO/O的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评估标准根据是否包含腰围、稳态模型法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5指标分为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Ⅲ(ATP-Ⅲ)标准(包括腰围)、ATP-Ⅲ标准(不包括腰围)、改良的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MAFLD)标准,根据三类标准中代谢组分异常的数量(<1即含有0条,<2即含有0~1条,依次类推)进一步分为:ATP-Ⅲ(包括腰围)<1、ATP-Ⅲ(包括腰围)<2、ATP-Ⅲ(包括腰围)<3、ATP-Ⅲ(不包括腰围)<1、ATP-Ⅲ(不包括腰围)<2、改良的MAFLD标准<1、改良的MAFLD标准<2,共7个。结果ATP-Ⅲ(包括腰围)<1、ATP-Ⅲ(包括腰围)<2、ATP-Ⅲ(包括腰围)<3、ATP-Ⅲ(不包括腰围)<1、ATP-Ⅲ(不包括腰围)<2、改良的MAFLD标准<1、改良的MAFLD标准<2的MHO/O检出率分别为2.85%、15.48%、39.87%、8.00%、33.66%、2.33%、12.24%。MHO/O检出率随BMI的升高而降低,当BMI≥28 kg/m2时,ATP-Ⅲ(包括腰围)<1和改良的MAFLD标准<1标准的MHO/O检出率为均0。结论不含改良的MAFLD标准中异常组分的标准是较为合理的MHO/O判定标准。

  • 标签: 超重 肥胖症 代谢健康 评估标准 体重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锥形束CT研究安氏Ⅰ、Ⅱ、Ⅲ类错畸形患者上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基骨、牙槽骨、牙弓宽度的差异。方法选取错畸形患者90例,利用Dolphin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不同错畸形上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及横向距离。结果不同错畸形上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磨牙颊舌倾向斜度分别为右侧(2.33±3.36)°、(-3.04±5.43)°、(5.89±5.92)°,左侧(2.17±3.24)°、(-2.91±5.24)°、(5.29±5.48)°;下颌第一磨牙的颊舌向倾斜度安氏Ⅱ类相对其他错较颊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Ⅲ类上颌基骨弓宽度(62.17±2.98) mm小于安氏Ⅰ类(64.41±3.56) m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Ⅲ类下颌牙弓宽度(45.66±3.77) mm大于安氏Ⅰ类(43.92±2.39) mm、安氏Ⅱ类(43.51±3.07) m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NB角与上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下颌基骨弓宽度、下颌牙弓宽度成负相关,与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成正相关。结论不同错畸形上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具有差异;安氏Ⅲ类患者上颌基骨弓相对狭窄,下颌牙弓相对偏大。

  • 标签: 颊舌向倾斜 横向差异 磨牙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4类远程诊断项目的异同,为我国远程诊断项目建设与发展提供实践证据。方法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分别选取由政府、紧密型医联体、松散型医联体和商业公司主导的4种远程诊断项目,通过对政府、医院和公司负责人的半结构式访谈,从组织体系、工作条件和运行效果3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及问题。结果共访谈了18人,发现不同类型项目的主导者,项目内部的连接机制、连接效力,参与方和时效性各不相同。政府及紧密型医联体类型的参与方多为本地机构,连接效力强,诊断医师来源明确且规模有限,工作量相对较大;松散型医联体和商业类型的参与方较为广泛,连接效力相对较弱,应答时间较长。结论不同类型的远程诊断项目,均改善了基层医疗机构诊断医师人力不足状况,完善了医疗服务体系。

  • 标签: 远程医疗 远程诊断 案例分析 医联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不同烧伤面积严重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复苏策略并进行疗效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5年1月—2020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23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重度及以上烧伤患儿,其中男150例、女85例,年龄3个月~12岁。入院后计划按照国内小儿烧伤休克补液公式采用电解质、胶体及水分对患儿进行补液,根据患儿精神状态、末梢循环、心率、血压、尿量等适当调整补液量及速度。统计所有患儿补液8 h与伤后第1、2个24 h实际输入和计划输入电解质量、胶体量、水分量、液体总量。根据补液8 h尿量情况,将所有患儿分为尿量≥1 mL·kg-1·h-1的尿量维持满意组(119例)和尿量<1 mL·kg-1·h-1的尿量维持不满意组(116例),计算患儿补液8 h电解质系数、胶体系数、水分系数。根据烧伤总面积,将<3岁(155例)、3~12岁(80例)年龄段患儿均分为15%~25%体表总面积(TBSA)组和>25%TBSA组,计算或统计患儿伤后第1、2个24 h电解质系数、胶体系数、水分系数、尿量,统计患儿伤后48 h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无创监测指标以及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肌酐、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疗效指标水平。统计所有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治愈、好转出院、自动出院及死亡情况等预后及转归指标。对数据行独立样本或配对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以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所有患儿补液8 h实际输入电解质量明显大于计划输入量,实际输入胶体量、水分量及液体总量均明显小于计划输入量(Z=13.094、5.096、13.256、7.742,P<0.01);伤后第1、2个24 h实际输入电解质量明显大于计划输入量,实际输入水分量与液体总量明显小于计划输入量(Z=13.288、-13.252、3.867,13.183、-13.191、10.091,P<0.01),实际输入胶体量与计划输入量相近(P>0.05)。补液8 h,与尿量维持不满意组比较,尿量维持满意组患儿电解质系数和胶体系数无明显变化(P>0.05),水分系数明显升高(Z=2.574,P<0.05)。<3岁患儿中,与>25%TBSA组比较,15%~25%TBSA组患儿伤后第1、2个24 h电解质系数、水分系数均明显升高,尿量明显降低(Z=-3.867、-6.993、-3.417,-5.396、-5.062、1.503,P<0.05或P<0.01),胶体系数无明显变化(P>0.05);伤后48 h疗效指标中的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ALT水平则明显降低(Z=-2.720、-3.099、-2.063、-2.481,P<0.05或P<0.01);伤后48 h其余疗效指标及无创监测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3~12岁患儿中,与>25%TBSA组比较,15%~25%TBSA组患儿伤后第1、2个24 h电解质系数、水分系数均明显升高,伤后第2个24 h胶体系数明显降低(Z=-2.042、-4.884,-2.297、-3.448、-2.480,P<0.05或P<0.01),伤后第1个24 h胶体系数和伤后第1、2个24 h尿量及伤后48 h无创监测指标与疗效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共17例患儿发生并发症。235例患儿中,治愈211例,占89.79%;好转出院5例,占2.13%;自动出院16例,占6.81%;死亡3例,占1.28%。结论严重烧伤小儿早期液体复苏电解质量超出公式计算量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3岁患儿中,特重度烧伤患儿较重度烧伤患儿在液体复苏时应适量增加补液量;3~12岁患儿中,特重度烧伤患儿较重度烧伤患儿在液体复苏时应适当增加胶体量;无创监测指标可用于监控严重烧伤患儿血流动力学和指导其液体复苏。

  • 标签: 烧伤 儿童 休克 补液疗法 疗效比较研究 无创监测 液体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黑色素处理方法在不同程度黑色素含量黑色素瘤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HE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质量,保证诊断的准确性。方法运用脱黑色素法和异色染色法(AEC显色法和Giemsa双染法)对15例黑色素瘤组织(中少量黑色素组织10例,多量黑色素组织5例)进行黑色素处理,然后进行HE和IHC染色,对比观察,筛选出最佳黑色素处理方法。IHC抗体为鉴别诊断中常用的Melan A、HMB45。结果(1)HE:0.25%高锰酸钾氧化20 min脱黑色素HE染色评分高,与0.1%、0.5%高锰酸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IHC:对照组:黑色素未处理,呈棕黑色与DAB棕黄色难以区分。脱黑色素法:高锰酸钾法、改良高锰酸钾法和H2O2法,黑色素去除基本干净,但由于强氧化作用抗原丢失致染色减弱,部分存在脱片现象。异色染色法:Giemsa双染法将黑色素染成墨绿色,与肿瘤细胞对比明显,便于区分。AEC显色法肿瘤细胞呈红色可与黑色素区分,但染片不能长期保存。Melan A、HMB45在高锰酸钾法、改良高锰酸钾法、H2O2法、AEC显色法、Giemsa双染法和对照组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后发现,Giemsa双染法、AEC显色法和改良高锰酸钾法评分高于高锰酸钾法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少量黑色素组织中,Melan A、HMB45在Giemsa双染法中评分显著高于改良高锰酸钾法,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多量黑色素组织中,改良高锰酸钾法评分高于Giemsa双染法,HMB45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iemsa双染法,染色清晰,对比明显,优于其他黑色素处理方法。但在不同黑色素含量组织中,Giemsa双染法适合于中少量黑色素病例;而在多量黑色素组织中,因黑色素与肿瘤细胞互相叠加区域多,不易分辨,推荐改良高锰酸钾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单宁酸在全酸蚀与自酸蚀条件对通用型粘接剂在牙本质表面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60颗无龋离体人磨牙置于存储盒中随机盲取分成2组(全酸蚀A组与自酸蚀B组,n = 30),再将每组随机分为5个亚组(n = 6)。在使用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前,在牙本质面分别涂抹浓度为0%(对照组)、25%、50%、75%和100%的单宁酸3 min并冲洗吹干。实验试件在37 ℃水中保存24 h后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μTBSt)。使用Two-Way ANOVA与Games-Howell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体式显微镜观察断裂面模式并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微拉伸试件的牙本质断端。结果在全酸蚀模式下,75%单宁酸组粘接强度[(34.51 ± 8.43)MPa]与100%单宁酸组粘接强度[(36.16 ± 5.20)MPa]显著高于其他各组(F = 32.301,P<0.001);在自酸蚀模式下,25%单宁酸[(31.06 ± 3.41)MPa]可显著提升SBU与牙本质粘接强度(F = 23.570,P<0.001)。双因素分析结果证实,单宁酸浓度(F = 23.134,P<0.001)与酸蚀模式(F = 4.465,P = 0.036)对粘接强度具有显著影响且两要素间显著相关(F = 28.231,P<0.001)。断裂模式分析与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牙本质表面不同酸蚀模式与不同浓度单宁酸所形成的界面形态差异显著。结论在不同酸蚀模式下,不同浓度的单宁酸均可显著改善SBU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

  • 标签: 单宁类 牙本质 酸蚀 拉伸强度 通用型粘接剂 Single Bond Universal 微拉强度伸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罹患不同呼吸道疾病的儿童维生素A、E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呼吸科门诊就诊的671例患儿为疾病组,其中诊断为肺炎197例,反复呼吸道感染152例,哮喘9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8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143例;同期选取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245例为正常组,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检测两组血清维生素A、E水平。结果⑴疾病组维生素A水平[(0.31±0.09)mg/L]低于正常组[(0.35±0.25)mg/L],维生素E水平[(8.92±2.57)mg/L]低于正常组[(9.62±2.7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疾病组维生素A水平>1~3岁[(0.32±0.09)mg/L]低于同年龄段正常组[(0.35±0.08)mg/L],>3~6岁[(0.30±0.08)mg/L]低于同年龄段正常组[(0.32±0.0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疾病组维生素E水平>1~3岁[(9.23±2.56)mg/L]低于同年龄段正常组[(9.76±2.81)mg/L]、>3~6岁[(8.02±1.86)mg/L]低于同年龄段正常组[(9.67±2.87)mg/L]、>6~14岁[(8.02±1.82)mg/L]低于同年龄段正常组[(9.19±2.5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疾病组不同年龄段维生素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个月至1岁组处于亚临床缺乏高风险患儿所占比率最大(45.78%),其余各年龄段患儿的维生素A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所占比率最大;⑸疾病组不同年龄段维生素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年龄段维生素E处于正常范围所占比率最大;⑹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患儿体内维生素A、E水平比肺炎组、反复呼吸道感染组、哮喘组、咳嗽变异性哮喘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呼吸道感染组患儿体内维生素E水平比肺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患儿体内维生素E水平比反复呼吸道感染组、哮喘组、肺炎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罹患呼吸道疾病患儿维生素A、E水平较正常儿童降低,不同呼吸道疾病及不同年龄段维生素A、E水平有一定差异,在临床上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呼吸道疾病针对性补充维生素A、E可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呼吸道疾病 年龄因素 儿童 维生素A 维生素E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孕期的妊娠妇女血常规检测结果,评估女性孕期健康水平。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玉环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产检及分娩的贫血产妇240例,根据不同孕期分为三组,即孕早期组80例、孕中期组80例及孕晚期组80例,并选取健康体检非妊娠女性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女性血常规指标;统计不同妊娠期间小细胞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发生率。结果孕晚期组女性小细胞贫血发生率[3.75%(3/80)]明显低于孕早期组[26.25%(21/80)]、孕中期组[25.00%(20/80)],大细胞性贫血发生率[22.50%(18/80)]高于孕早期组[1.25%(1/80)]、孕中期组[3.75%(3/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882、14.675、17.260、12.333,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孕晚期组妊娠女性外周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均明显降低(t=8.579、16.781、13.964、10.154、15.891、15.512,均P<0.05);孕中期妊娠女性RBC、Hb、HCT水平均降低最低值(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孕晚期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水平增加,血小板计数(PLT)降低(t=23.085、24.187、27.941、15.722、22.153、13.277、31.517、32.901、32.227,均P<0.05);孕中期组WBC、N%水平增加程度高于孕早期、孕晚期,孕晚期组PLT水平均低于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均P<0.05)。结论监测血常规指标,可评估女性孕期健康水平,及时调整营养方案,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标签: 妊娠 怀孕期间 血常规 小细胞贫血 大细胞贫血 白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所致的阴茎皮肤不同程度坏死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治疗20例阴茎皮肤坏死的患者(年龄21~49岁,平均32.3岁),根据阴茎皮肤坏死的轻重程度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其中2例行清创换药后自行愈合,9例行减张缝合术,7例行阴囊前动脉皮瓣转位修复术,2例行Ⅰ期阴茎创面阴囊包埋术加Ⅱ期阴囊皮瓣断蒂修复。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恢复良好,行阴囊前动脉皮瓣转移及阴囊蒂包埋的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坏死或感染发生,所有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邻近皮肤接近,勃起时无牵拉不适;行阴茎创面阴囊包埋者进行二期修复后患者对外观及功能感到满意。结论对不同程度的医源性阴茎皮肤坏死,根据阴茎皮肤坏死创面的大小采用个体化的修复方法,可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 标签: 阴茎 医源性 阴茎皮肤坏死 阴茎背神经隔离 短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臀部不同部位压疮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5年5月至2020年3月,收治157例(170处)臀部不同部位压疮患者,其中骶尾部82处,坐骨结节52处,股骨大转子(无髋关节外露)24处,股骨大转子压疮同时合并髋关节外露12处。根据臀部不同部位的压疮,采用:①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骶尾部71例71处;②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10例10处、修复坐骨结节压疮36例42处;③阔筋膜张肌皮瓣修复股骨大转子压疮24例24处、骶尾部压疮1例1处;④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压疮2例2处;⑤髋关节离断治疗大转子压疮同时合并髋关节外露10例12处;⑥单纯插入式VSD治疗坐骨结节压疮8例8处。压疮面积5.0 cm×8.0 cm~15.0 cm×30.0 cm,皮瓣面积10.0 cm×12.0 cm~17.0 cm×32.0 cm。随访主要采用门诊和微信两种方式。结果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阔筋膜张肌皮瓣、股薄肌肌皮瓣及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坐骨结节压疮皮瓣全部成活;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骶尾部压疮10块有4块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采用皮瓣修复患者共139例,136例压疮愈合,1例骶尾部压疮和1例股骨大转子压疮患者因年龄大,长期低蛋白血症及贫血致压疮长期不愈合,1例坐骨结节压疮因骨髓炎伤口不愈合。髋关节离断治疗股骨大转子压疮同时合并髋关节外露10例和单纯插入式VSD治疗坐骨结节压疮8例,全部愈合。术后随访0.5~15.0年,平均7.5年,除3例压疮未愈合外,其余154例压疮愈合,无复发。结论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是修复骶尾部压疮较好的方法;阔筋膜张肌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是修复股骨大转子压疮的较好方法;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或V-Y推进修复坐骨结节压疮,简单有效;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骶尾部压疮,皮瓣远端容易部分坏死,不推荐使用。股骨大转子压疮同时合并髋关节外露时,可以采取髋关节离断。对于坐骨结节压疮,如果创口较小,而内部残腔很大,可以单纯插入式VSD治疗。

  • 标签: 臀部 压疮 臂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阔筋膜张肌皮瓣 股薄肌肌皮瓣 负压引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