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针对我国乃至全球因输血导致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严峻,针对输血风险的客观存在(病毒存在的窗口期、血液检测试剂的漏检率),医学实践证明,使用经检验合格的血液,仍会有传染艾滋病、丙肝等病毒的可能。因此,即使血站、医院尽到了最大的注意义务,受血的患者仍有感染上艾滋病的可能。从法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输血治疗本身带有极大风险,对于因风险造成的损害后果不应完全归由卫生机构承担。针对输血感染的危害、不确定性和公众等特点,适宜建立保险机制,转嫁输血风险

  • 标签: 输血感染 输血风险 保险机制
  • 简介:企业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贷款,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一大顽症。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5%以上。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市场进入相对稳定状态,导致有的企业不计成本,采用各种信用方式扩大定货,造成企业间信用关系更加恶化;另一方面,过多的“三角债”使许多企业宁愿放弃过剩的局面,也不愿采用信用方式销售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企业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的不足和信用管理水平的低下。

  • 标签: 企业信用 信用方式 应收账款 “三角债” 风险控制能力 销售产品
  • 简介:随着器官移植患者需求的不断攀长,而供体器官又极其缺乏,加之我国现行器官移植方面的法律法规与相应的管理规范不健全,如何依法、依规地开展人体器官移植,不被非法分子利用,是医疗机构乃至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人体器官移植存在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一是器官移植对象审查不谨慎,间接推动人体器官非法交易;二是器官移植手术排序不透明,违反法律法规;三是摘取供体器官制度不健全,容易引发诉讼等。然后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社会认识不足、医疗机构重视不够、器官来源标准和程序不规范是其影响因素。

  • 标签: 人体器官移植 法律风险 原因分析
  • 简介:药房外包(托管)是在国家逐步取消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最终实现“医药分开”的改革过程中自发出现的一种现象,迄今已有17年的历史。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中,任何领域的任何改革都要符合法治的精神和原则。对医药分开改革中发生的药房外包(托管)现象,理应进行法律的审视、评价与规范。本文梳理归纳了公立医院药房外包(托管)的主要形态和特征,从外包(托管)关系基本构成入手,明确药房(外包)托管的法律含义和法律性质。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医改政策,进一步分析阐述其中存在的涉嫌无效、涉嫌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诸项法律风险,探讨可能构成的法律责任。藉此为“医药分开”相关改革举措的设置与实施,提供法律参考意见。

  • 标签: 药房托管 医药分开 法律定位 法律风险 法律责任
  • 简介: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海淀区餐饮业举报投诉案件资料,确定了当前餐饮业投诉举报的主要风险点,经过详细专家论证及实践讨论,将风险点量化评分,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跟踪调查和效果评价,找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为改进监督执法方式、加强对餐饮业的检查指导针对、提高其食品卫生安全水平提供了可行建议。方法:设计问卷,进行餐饮企业举报投诉风险的干预试验,在干预试验前后对餐饮企业的2次调查结果分别进行风险评分,并对餐饮企业进行总体风险量化评分的对比,以观察干预的效果。结果:初步建立了餐饮业投诉举报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确立风险等级。结论:此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为餐饮业卫生监督部门加强餐饮业投诉举报的处理提供了建议和参考;为实现餐饮业投诉举报风险的早期预警提供了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持。

  • 标签: 餐饮业 干预实验 举报投诉 风险分析
  • 简介:中国继七十年代末至现在所进行的重大变革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而依法行政这个理念的形成及其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要正确把握依法行政的概念和内涵,就必须了解我国依法行政原则的形成与发展。

  • 标签: 依法行政 中国 行政管理 法制建设 行政权
  • 简介: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食品安全管理领域。本文通过阐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定义、作用和法律地位,以及风险评估工作的现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积极的建议。

  • 标签: 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 监督管理 风险交流
  • 简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践和理论不断发展,行政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发展成为巨大的社会需要和一种社会发展动力。行政指导作为一种对传统依法行政的必要补充和灵活有效的行政方式,已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与行政管理过程中,成为当代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的重要范畴。

  • 标签: 行政指导 可诉性 市场经济国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社会发展动力 行政管理理念
  • 简介:1月25日,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标准与风险监测评估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2018年食品安全标准与风险监测评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公布国家标准1260项,有力维护百姓健康和饮食安全。

  • 标签: 食品安全 风险监测 监测评估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城乡规划和工业民用建筑的建设项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加。为了充分利用对人群健康有益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消除建设项目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危害人群健康的一切因素,创造一个良好的劳动(工作)、生活和休息的环境,国家已制定了各类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在设计与工程实施前实行预防卫生监督,进行相应的卫生学评价和审查。然而,在不少地方,甚至是一些法制比较健全的发达地区,开展预防卫生监督也只能成为空谈。由此而引发的各类问题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如不及时纠正,将给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及人民健康带来灾难的后果。

  • 标签: 预防性卫生监督 建设项目 人群健康 经济发展 自然环境 城乡规划
  • 简介:我国社会变迁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社会阶层的高度分化和利益的重新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社会主义的平等思想逐渐被竞争和效率观念所取代,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成为左右社会行动的重要力量。正如传统社会主义存在“政府失灵”一样,市场经济也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在社会阶层的高度分化过程中,大批处于底层的弱势群体的国民待遇问题日趋严重,民生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 标签: 公益性 医疗 社会阶层 社会主义 市场失灵 高度分化
  • 简介: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在研究、探索通过仲裁处理医疗纠纷的过程中,都要依据我国法律思考医疗纠纷的可仲裁性问题。医疗纠纷的可仲裁不仅决定了仲裁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关系到仲裁裁决会被国内法院撤销或者不被外国法院承认和执行,最终导致仲裁无效。笔者认为,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营利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具有可仲裁,除此之外的医疗纠纷则不具有。

  • 标签: 医疗纠纷 可仲裁性 法律思考
  • 简介:在当前的卫生行政执法环境下,“引诱执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然而,由于“引诱执法”存在先天的缺陷,因此容易异化,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加以限定,以更好地实现依法行政、执法为民。

  • 标签: “引诱性执法” 卫生行政执法 合理性
  • 简介:近十年来,我国金融业在人民银行的领导下,在调整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等业务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金融法制建设方面则比较滞后,造成我国金融在国际化和加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面不同程度地遇到了金融法制环境不

  • 标签: 金融法庭 经营机制 金融秩序 金融市场秩序 金融培训
  • 简介:本文从当前医疗机构在医疗安全方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出发,根据现代医疗安全管理理论,探索建立适合各个医疗机构的以预防为主的医疗安全预警管理系统的必要。从而为建立综合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奠定基础。

  • 标签: 医疗机构 医疗安全 预警 必要性
  • 简介:钟祥市政府法制办公室扎实开展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为确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落到实处,他们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领导重视,专班落实。市里成立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发文并责成市政府法制办牵头,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专班具体负

  • 标签: 钟祥市 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 政府职能 行政审批事项
  • 简介: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过程中对鉴定材料的收集、真实的确认以及对鉴定过程和结论的影响,分析了严格依照鉴定程序收集和确认鉴定材料的重要

  • 标签: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鉴定材料 真实性
  • 简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是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重要依据和证据,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公正、认同性高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体系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焦点。当前鉴定体系中存在对证据的采信困难、鉴定机构的行政性色彩过浓和鉴定程序的缺陷等弊端,笔者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 标签: 医疗事故 技术鉴定 公正性因素 鉴定机构
  • 简介:国卫通[2019]1号现发布《淋病诊断》等4项强制卫生行业标准,编号和名称如下:WS268—2019淋病诊断(代替WS268—2007)WS269—2019布鲁氏菌病诊断(代替WS269—2007)WS293—2019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代替WS293—2008)WS295—2019流行脑脊髓膜炎诊断(代替WS295—2008).

  • 标签: 卫生行业 强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