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近几十年,两大法系国家为应对诉讼迟缓、案件积压、诉讼成本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改革措施,虽然二者改革模式与过程不尽相同,但均旨在通过案件管理实现诉讼程序经济高效,司法资源有效整合,审判结果实体公正以及纠纷实质性解决。我国司法改革在积极推进当中,审判质量和效率同样存在问题,立足国情、借鉴域外有益经验,加强审判管理是妥善解决当前问题,保障司法活动公正、顺利进行重要机制。

  • 标签: 审判管理 案件管理 域外经验
  • 简介:澳大利亚法学教育经过150余年发展,已经与美国和英国地位相近,澳大利亚法学教育具有灵活、国际化和多元化特点,重视实践教学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中国法学教育可以考虑借鉴澳大利亚法学教育若干经验。

  • 标签: 澳大利亚 法学教育 启示 中国
  • 简介:德国最新调解立法折射出一种韦伯话语中"祛魅"色彩,它还原了调解真实合理性面相,也倡导了其积极功效发挥。新调解法强化了调解固有内涵,使其更加符码化,也更好地规范了其运作,并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我国应该借鉴德国新调解法,重新定位调解功能目标,使调解更多地凸显出回应型法中协商和调整特征,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其德性回归;也应该改革和推广法院外调解机制,促进调解员专业化路向发展,完善相关调解程序,以此更加契合当事人意思自治;还应引入德国和解法官模式,有效地实现诉调对接。

  • 标签: 德国调解立法 调解文化 法院外调解 和解法官
  • 简介:在司法审判中,实用主义法学始终奉行是“效用”理念。具体来说,以“逻辑”传递着对发现法律尊重;以“经验”护佑着对创造法律追求。具体司法策略主要有四点:重视个案权衡而不否定系统司法整体考量;看重判案结果而不偏执其中目标选择;主张经验当家而不背离抽象法律原则取向分析;尊重形式主义但不屈尊为“替补”心态把握。

  • 标签: 实用主义法学 法律发现 创造法律 启示
  • 简介:李大钊调和论内涵丰富,对其教育思想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其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中都渗透着调和思想,这种调和式教育思想对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李大钊调和思想、教育思想相关论述及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其调和式教育思想主要内容,汲取其精髓,挖掘其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当代教育改革重要启示

  • 标签: 李大钊 调和 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
  • 简介:2013年部门预算公开大幕开启。继广东、北京、上海、陕西等地公开2013年部门预算,国家发改委等多个中央部委近期也向社会公开2013年部门预算。虽然公开项目有所增加,但从整体看,大多数预算报告按功能分类,内容粗疏,普通公众难以看懂。

  • 标签: 预算公开 制度障碍 部门预算 国家发改委 功能分类 预算报告
  • 简介:在罗马法上,要物合同是当事人期望以"给物"模式产生债协议。"给物"是其发生根据,"协议"是当事人产生此债目的性要素。关于何谓要物合同,罗马法上要物合同所具备合同属性及其成立所涉及客观方面交付物与主观方面当事人达成合意这些元素仍为现代法提供了不少启示。如果以此为据评论当前学术主张,可以看到主张要物合同不是合同学说以及认为交付乃要物合同生效要件学说皆欠缺说服力。实际上,要物合同无非是通过交付达成合意。由是观之,要物合同与合意主义不存在明显逻辑冲突。

  • 标签: 要物合同 罗马法 成立结构 合意主义
  • 简介:2012年底PE机构海富投资和甘肃世恒对赌协议终于尘埃落定,引发对于对赌协议法律效力广泛讨论。对赌协议在我国是否合法、有效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战略实施。“对赌协议”司法第一案出发,进而分析对赌协议法律属性,厘清司法实践中判断对赌协议效力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就其在中国法制环境下合法运行提出合理化建议。

  • 标签: 私募股权投资 估值调整协议 意思自治
  • 简介:本文详述了长期困扰德国公司法理论和实践公司决议瑕疵诉讼滥用问题,在全面分析滥用成因及总结现有应对措施基础上,文章指出滥用问题核心症结在于诉讼提起即可阻碍决议执行“登记障碍”制度,而我国正在制定中公司法司法解释四中相关规定极有可能形成类似制度而重蹈德国覆辙。文章提出应当遵循和回归民事诉讼基本原理,以我国民诉法新确立行为保全制度及规则来调整诉讼提起与决议执行关系,合理平衡原被告双方在中止决议执行问题上利益冲突,从而从根本上消除滥用可能。

  • 标签: 决议瑕疵诉讼 滥用 登记障碍 中止决议执行 行为保全
  • 简介:本文通过对媒体工作者、普通受众和司法工作人员三个群体所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媒体与司法关系现状,指出媒体与司法机关在很多问题上既有相同意见,也存在较大分歧。双方良性互动远未实现。如果双方不能在这些问题上达成共识,那么,不仅既有的矛盾很难调和,甚至有进一步激化危险。

  • 标签: 媒体监督 司法公正 现状 调查
  • 简介:国家财政资助是新兴产业成长为支柱产业重要推动力,其措施主要是指财政支出领域资金给予和财政收入领域税收优惠。国家财政资助文化产业符合相关文化公约具体要求,也并不违反WTO反补贴协议。欧美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较为完善文化产业税收优惠和专项资金制度具有力度大、覆盖面广特点。文化产业是实现文化大繁荣重要力量,应当理清文化产业资助国际依据,借鉴国际社会文化产业资助有益举措,剖析中国文化产业资助中具体问题,加快构建完善中国文化产业财政资助法律保障机制。

  • 标签: 文化产业 财政资助 税收优惠 专项资金
  • 简介: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效力榷证贯穿着两对逻辑范畴之间对峙:自由逻辑与自然逻辑,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规避无效论论证思路是"自由逻辑+辩证逻辑";规避有效论论证思路是"自然逻辑+形式逻辑"。自由逻辑依赖自由悬设,且可能涉嫌干犯行为人内在意志而陷入道德危机,不若悬搁自由意志、唯重规避行为之客观方面的自然逻辑。自然逻辑将各微观规避行为之客观合法性依形式逻辑合成为整体规避行为之客观合法性,其论证结构是古希腊"飞矢不动"这一芝诺悖论现代表达。辩证逻辑是破解芝诺悖论自然逻辑方案,它是对"自然逻辑+形式逻辑"合逻辑自否定,同时也为证伪规避有效论提供了哲学启示

  • 标签: 国际私法 法律规避 效力论证 芝诺悖论 辩证逻辑
  • 简介:在西藏题材小说中,穆戈《藏漂》是又一部优秀之作。在这部长篇自传体小说中,穆戈将自己对西藏文化感念和对岁月凭吊,敷衍成对人性检讨和对文明反思,不仅记下了现代无家可归漂泊者内心独语,而且照出了一片高原边城跨世纪边缘文化生态。此书即人性写灵性,深得"道不远人"之旨。

  • 标签: 穆戈 西藏 藏漂 人性
  • 简介:苏格拉底、德尔图良、维特根斯坦、爱因斯坦四句哲学名言,正好四个方面透出了西方哲学特质。苏格拉底的话是西方哲学进入严格逻辑推理开始,德尔图良的话,是西方哲学—科学与基督宗教结合基础,维特根斯坦的话呈现了西方哲学两个对立面的翻转,爱因斯坦的话,显出了西方哲学—科学在宇宙论上困境。

  • 标签: 西方哲学特质 苏格拉底 德而图良 维特根斯坦 爱因斯坦
  • 简介:民主意识提升使得越来越多民众对公共事务产生兴趣,法治意识提升使得民众对法律事件尤其是反映时代特性法律案件产生表达意见强大冲动,而多元化媒体则为这些内在兴趣与冲动提供了平台。近年来“许霆案”、“李昌奎案”所引发热议就是例证。在这场具有现代性民意监督运动中,法院一方面处于比较被动地位,一方面则积极寻找应对策略。本文所论证命题即为:在法治社会,法院与媒体舆论监督之间应该走向共融而不是流于粗浅冲突。

  • 标签: 法院 媒体 舆论审判
  • 简介:在20世纪90年初期俄罗斯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取得时效制度重新出现在俄罗斯法中,但是由于苏维埃立法特殊性导致取得时效制度在俄罗斯司法实践具有较强特殊性,尤其是在取得时效构成要件认定、取得时效期间计算和取得时效案件程序适用上,凸显了转型国家在法律制度转换过程中艰辛。

  • 标签: 俄罗斯法 取得时效制度 取得时效期间的计算 取得时效案件的程序适用
  • 简介:一、引言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曾在其代表作之一《自我与本我》中提到,人类意识形态大致可分为意识(Cs)、前意识(Pcs)以及无意识(Ucs)三类,但在动力意义上无意识只有一种,即被压抑无意识(Ucs)。[1]因此,主标题中所提到"意识"一词,在本文中不仅仅包括哲学观念上的人类可自如认知和改变意识(Cs),还包括自我不易觉察无意识倾向。

  • 标签: 意识形态 法律人 社会人 犯罪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 思维方式
  • 简介:"加多宝"、"王老吉"事件,表明我国商标法实践中存在自我混淆现象。与传统混淆可能性不同,自我混淆是指商标权人使用商标时没有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导致消费者产生混淆,是损害消费者利益不诚信经营行为。但审视商标法可见,自我混淆损害并不属于传统商标法求偿范围。鉴于我国商标法社会规划论基调,可认为消费者是我国商标法所保护利益主体,因此,可就目前商标法作出一定调整,容纳自我混淆侵权行为,赋予消费者对自我混淆求偿权。

  • 标签: 自我混淆 混淆可能性 社会规划论 消费者利益
  • 简介:对被羁押犯罪嫌疑人个人尊严和合法权利进行正当保护,既是公平正义法律价值追求,也是我国人权保护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以看守所为主刑事羁押主体应当正视当前对在押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方面存在问题,分析在羁押过程中侵害犯罪嫌疑人权益外因和内因,以羁押监管角度明确其监管行为本质为刑事诉讼中行政管理行为,并以此为出发点,保障机制、预警机制、监督机制和救济机制等方面探讨建立和完善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体系。

  • 标签: 刑事诉讼 监管行为 行政属性 被羁押者 权利保障
  • 简介:法律教育在清末教育改革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科举制度指引下教育向近代西式学校教育转变过程中,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都呈现了一个探索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法律教育也呈现了这一探索和完善特征。

  • 标签: 法律教育 近代 章程 学堂 科举制度 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