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案例1:1995年元月6日,韦某,男,32岁,与爱人在一房间内同宿,当晚在房间内有一炭火取暖炉,早上6时左右其爱人(30岁)感胸闷、恶心、四肢无力,并起床呕吐少量胃内容物,同时发现丈夫已死亡。现场房间12m^2,门窗密闭较好,现场整齐,床前有一炉已燃尽的炭灰,床上有呕吐物,尸体为男性,全身赤,尸斑呈暗红色,尸表未见损伤,肌肉、肝、肺、肾等呈浅红色,血液呈红色流动性,提取心血作CO定量检验为50%。

  • 标签: CO中毒 检验 法医学鉴定
  • 简介:死者孙某,男,19岁,某部战士。1988年元月以来在某地生产点与战士冀某一起看水房。3月2日晚,孙和冀为了生火取暖,从连队拉回半车干柴。冀因有事返回连队,孙关闭宿舍门窗,在室内用干柴引火取暖。次日上午8时,发现水房已着火,于是叫人将火扑灭,见孙已死在现场。看水房并排6间平房,坐北朝南,为砖瓦结构,四周1500米以内是农田和河滩,经勘查未见异常。中心现场系看水房

  • 标签: 中毒死亡 合并中毒 死亡例
  • 简介:1案例1.1简要案情2016年1月26日,衡某发现死在单挂车驾驶员座位上,车辆停在甬金高速金华方向102Km+50m处长乐出口附近应急车道上,车辆未熄火。为正确处理此案,家属要求尸体检验。1.2尸体检验(1)尸表检验:男性,尸体长170cm。发育正常,营养好,头面部皮肤色泽暗红。尸斑淡红位于腰背侧未受压处,口唇、指甲轻度发绀,头发色黑。左腹部15.0cm×10.0cm范围内见多个水泡伴表皮剥脱,双侧腹股沟区见静脉网。左、右胸廓对称,腹部两侧、后背部及双小腿皮肤色泽较红.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吸烟 冠心病 一氧化碳 中毒
  • 简介: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CO)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体,凡含碳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家用煤气中含有CO6%~30%。因此,在我国尤其东北地区经常遇到一氧化碳中毒。但由于汽车尾气,造成自杀或意外的案例却不常见,作者近期检验了两例共死亡4人,报告如下。

  • 标签: 汽车尾气 一氧化碳 中毒
  • 简介:目的探讨密闭室内烧木炭致CO中毒死亡的案件特点,并提出这类案件死亡方式的鉴别要点.方法对本地区近三年发生的20例密闭室内烧木炭引起的CO中毒死亡案件资料进行收集,并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密闭室内烧木炭引起的CO中毒死亡方式多系自杀,偶有意外.遗书是认定死亡方式的直接证据,其存在的载体可以是纸质材料,也可以是电子物品或个人社交媒体.结论死者对现场处置行为的自主性是CO中毒自杀案件的主要特征,是认定死亡方式为自杀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 标签: 法医现场 自主行为 实证分析 CO中毒 死亡方式
  • 简介: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Therasense公司(于2004年被Abbott集团收购,简称安培公司)同Becton公司对于专利号为"US5,820,551"美国专利的纠纷过程,并重点讨论了本案的主要争议——安培公司是否属于违反美国专利法中关于不正当行为的规定。其次,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本案作出联席判决时,提出了新的不正当行为判断标准,并依此标准作出撤销并发回重审原不正当行为认定部分的判决。详细对比分析了不正当行为判断的新旧标准,不正当行为新判断标准中的主观欺骗意图判断标准和重要性判断标准均缩窄了认定范围,并且对于重要性的判断标准由原来的五种变为新的一种,同时权衡主观欺骗意图和重要性这两个要件的移动尺度法被废除。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判例调整了不正当行为的判断标准,解决了目前不正当行为存在的不确定性高、易被滥用、权利人负担重等问题。新标准提高了认定门槛,并具有较高的确定性从而减轻了申请人的负担,提高了诉讼效率、节约了社会资源。另外,本文认为,在考虑新标准对美国专利体系的影响时,还应和《美国发明法案》共同考量。

  • 标签: 美国 专利法 不正当行为 主观欺骗意图 重要性
  • 简介:自2008年航运市场陷入低迷状态开始,很多海商法律师都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期租合约项下的承租人未能支付租金的行为需要达到何种程度才能构成毁约,从而使得船东有权行使撤船的权利并对毁约所造成的损失向承租人提出索赔?2013年4月18日,英国高等法院的Flaux法官就KuwaitRocksCov.AMNBulkcarriersInc案作出判决,明确了这一问题.通过对本案之前的其他判决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该案进行讨论,认为该案判决应该获得商业社会的普遍欢迎.

  • 标签: 期租合同 支付租金 条件条款 中间条款
  • 简介:<正>早在2004年,为了了解当今世界各国审查监管互联网的真实情况,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后牛津大学加入)的学者开始了一项系统性的调查研究。经过遍及全球各地的学者们的调查研究,取得了各国网络控制的一手资料,终于在

  • 标签: 内容控制 遍及全球 网络问题 法律评论 色情内容 安全网络
  • 简介:就一般意义而言,反垄断法豁免就意味着特定领域的行为或者特定类型的行为能够排除国内反垄断法的适用,它是反垄断法的重要内容,其具体实施对于反垄断法立法目的和价值追求的实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分析反垄断法豁免控制模式的具体选择时,区分法定豁免和酌定豁免这两个类别,是构建反垄断法豁免控制体系的前提。对于反垄断法豁免的控制模式而言,我国也应该以事后控制模式为主,以预先审查的事先控制模式为辅,这将更符合我国对反垄断法豁免的控制要求。

  • 标签: 反垄断法 法定豁免 酌定豁免 控制模式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治安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对社会治安问题的认识也存在着误区.因此,作者提出了社会治安控制论,并强调治安控制处分的法制化.

  • 标签: 治安控制 越轨行为 保安处分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我国法官违纪违法情况较为严重。为控制法官、遏制司法腐败,我国在法院内外建立了层层监督制度,但这些制度建设在控制法官腐败方面收效甚微。重要原因在于法官控制制度强化了法院领导的行政管理权力而大大弱化了普通法官的司法裁判权力,严重妨碍了法官的裁判权独立。欧美日等法治成熟国家的法官违法现象比我国少得多,其成功经验在于保障法官独立和强调司法过程的自主性参与。身份保障、身份平等、克减考核和激励参与等举措才是控制法官之正道。对于法官与其监督毋宁信任,现代司法制度的核心在于法官值得信赖。

  • 标签: 法官控制 司法腐败 法官独立 身份保障 司法参与
  • 简介:犯罪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的权利的侵犯.惩罚犯罪、控制犯罪是人权保护的应有之义.然而,惩罚犯罪、控制犯罪语境中的人权保护主要是保护遭受犯罪侵害的被害人的权利.事实上,在作为惩罚犯罪载体的刑事诉讼中,人权保护的概念涉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

  • 标签: 人权保护 惩罚犯罪 被害人 被告人 犯罪嫌疑人 刑事诉讼
  • 简介:从犯罪学的角度,审视社会公正与司法公正,打击与防范的内涵及关系,探讨立法公正与法律系统的合理性、司法人员素质与司法环境、司法调控机制与公正标准等同司法公正的相关性,并从民主政治中寻求司法公正和完善法制的途径,是防止司法不公和控制犯罪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司法不公现象 犯罪控制 法制建设 司法环境 司法人员 业务素质
  • 简介:世界各地,死刑及其改革极为吸引眼球,极具热度。当前,废除死刑成为国际潮流,限制和减少死刑适用则是我国大趋势。[1]我国基于国情,保留死刑,但严格限制死刑。为了严格控制死刑,我国采取立法和司法并进,实体和程序协同的路径。比如,创制死缓制度、收回死刑复核权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等等。一方面,这些路径和措施对限制和减少死刑适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对限制和减少死刑的

  • 标签: 控制路径 死刑适用 适用控制
  • 简介:“场”是物质相互作用的介质,同时本身也是一种物质。社会场是自然场的派生场.任何社会事物都被包含于社会场中并最终统一于社会场,其本质是一切社会事物运动的存在,是社会发生发展的基础.研究场与侦查控制的关系,由场出发,研究侦查控制的范围和对象,求得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和掌握,无论是对于丰富侦查学的理论,还是对于指导侦查实践,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侦查控制 犯罪社会场 效用疆界
  • 简介:神秘的巫蛊信仰在中国已延续了数千年。一方面,人们相信巫蛊咒诅可以致人生病、死亡,给生产、生活带来危害,将之视为社会控制的对象;另一方面,围绕着蛊言蛊事所形成的神秘文化又历史地承担着社会控制的功能。当前,既要依据法治建设的要求,对巫蛊迷信行为进行严格规制,也要考虑到其历史渊源及现实影响,采用多种方式,灵活地解决相关纠纷,协调各种社会控制资源。

  • 标签: 巫蛊信仰 社会控制 功能主义
  • 简介:法律是控制社会的重要手段。但过度的控制也会产生负作用。本文从立法中的社会自我防卫原则和立法目的与手段之间的比例规则上,论述立法对社会控制所应掌握的"度"。超出这个"度",就可能造成立法专横,产生非法之法或恶法。作者进而提出对恶法的抵抗权和克服泛立法主义和立法浪费、立法污染现象,实行适度的立法节制等构想。

  • 标签: 立法者 法律评论 控制限度 抵抗权 比例原则 立法主义
  • 简介:犯罪是严重危害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侵害生活安宁与经济发展的反社会行为,同国家与法律如影相随。但犯罪行为总是客观的、外在的,具有可控制性特征.为了实现犯罪控制的目标,我们需要深刻剖析制约我国犯罪控制的现实因素,进而探索优化我国犯罪控制的具体路径。

  • 标签: 犯罪控制 理论依据 制约因素 优化路径
  • 简介:将公司治理理论作用于反商业贿赂领域是一种全新视角下的防治手段,其价值取向在于充分运用公司组织结构的自身力量治理防范各种在商业活动中极易出现的商业贿赂。以公司治理结构与反商业贿赂行为在主体与整体目标要素的契合,通过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强化公司内部相关主体的诚信义务和问责机制以及建立与运用公司社会责任机制等从公司自身制度层面最大限度地治理商业贿赂。

  • 标签: 商业贿赂 公司治理 防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