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导言20世纪后期开始的全球进程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包括刑法及刑事司法在内的各个法的领域。就全球这一进程而言,学术界已经给予了很好的描述,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首先,经济全球同时在经济结构和文化两个领域对全球许多国家构成了巨大挑战。此外,诸如大卫·加兰德之类的学者们已经就后现代这一社会形态的到来对刑事政策的影响进行了享誉学界的精辟分析(DavidGarland,2001)。其次,全球范围的

  • 标签: 全球化刑罚 刑罚结构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刑罚的人道是我国当前刑罚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死刑制度的改革尤其体现了这一特征。但改革显然只能是渐进式的,而不能一蹴而就。这就涉及一个问题,究竟让谁先享受刑罚人道的成果?针对这一问题,有两方面的因素在不同的方向上起作用:一面是刑罚正当的根据,它积极地为刑罚的存在或加重寻找理由;在它的对立面是刑罚的人道,它在消极的意义上为刑罚的废除或者减轻提供根据。这两种力

  • 标签: 人道化 刑罚人道 刑罚正当化
  • 简介: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含义甚广,刑罚是其突出特征之一。从法律的起源到法律的适用影响无一不体现出刑罚的因素。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维护政治统治的需要。无论是道德还是伦理亦或是社会中其他规则,加上国家强制力便成为法,国家强制力便是刑罚。因此,我国的传统法律文化便带上刑罚的色彩并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观念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 标签: 政治统治 国家强制力 刑罚化
  • 简介:与以往刑罚社会学思想家不同的是,福柯并不关注刑罚的社会语境或道德基础,而是直接引领我们进入刑罚机制的内部运作,将焦点集中在实际的刑罚权力技术及其运作模式之上。这种“权力的微观物理学”集中体现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之中。在福柯看来,权力运作于完全“物质”的技术、机制和机构等重要层次上,因此只有对运作中的技术进行仔细考察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正是在这种视角之下,福柯最终对刑罚制度的核心内容发表了极具洞察力且发人深省的观点。但是,应当注意到福柯的观点也存在某些缺陷。

  • 标签: 刑罚社会学 权力 规训 惩罚
  • 简介:本文探寻刑法学发展的思想轨迹,从前科学朝代的犯罪与刑罚、犯罪的刑罚学、刑罚的犯罪学、刑罚的犯罪学的研究趣旨等四个层面,揭示了刑法学发展的规律:人类对犯罪的认识,引导着刑罚的理性;刑法科学,已从犯罪的刑罚学迈向刑罚的犯罪学,并且必将益投身于犯罪学。指出,刑法学在步入刑罚的犯罪学的今天,应当至为关切与犯罪原因的不同特征相适应的犯罪人类型及其相应的刑事处置措施。

  • 标签: 犯罪 刑罚学 犯罪学 犯罪行为 犯罪人
  • 简介:在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刑法典,实际存在的法律系统有52个,即50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和联邦,每一个法律系统都有着彼此独立的刑事法律制度,因而也就有了五花八门的刑罚。综合美国各个法律系统中适用的刑罚种类,计有:监禁、罚金、社会服务、赔偿、死刑、鞭笞、枷刑、放逐、没收财产9种。

  • 标签: 刑罚种类 美国 法律系统 刑事法律制度 全国统一 哥伦比亚
  • 简介:<正>一、引论刑罚是现代社会中一个如此根深蒂固的制度,以至于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刑罚的世界。自刑罚产生以来,对于刑罚的探讨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迄今为止,关于刑罚的探讨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种路径:哲学路径、犯罪学路径和社会学路径。其中,

  • 标签: 刑罚观 刑罚制度 社会学研究 涂尔干 加兰德 政治神学
  • 简介:未成年人刑罚体系是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所扮演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应受到相对特殊的保护。我国《刑法》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刑事司法裁量权的规定,特别是无期徒刑、缓刑、累犯、前科制度和非刑罚处理方法适用的规定,完全等同于成年犯罪人的标准,并未体现出未成年人的特殊性。

  • 标签: 未成年人 刑罚体系 轻缓化
  • 简介:激情犯罪是我国的立法空白点,却是世界各国刑法典普遍的法定从轻原则。刑法学研究的激情犯罪的范围较窄,仅限于因他人“不义”的言行而引起短暂强烈的情绪控制下实行的突发性暴力犯罪。2010司法解释首次明确基于“义愤”的突发性犯罪应酌情从轻,依据该解释可以界定我国激情犯罪的基本形态,并探究其特殊性。激情犯罪从轻的依据在于人身危险性,体现了背后刑罚个别刑罚原则。司法解释对于“激情犯罪”的明确,其实质是对我国罪刑均衡和刑罚个别相结合的刑罚原则的阐明。这种结合体现了功利主义和报应主义刑罚观的融合,也体现了刑罚个别原则对于我国刑罚原则的重构和修正。

  • 标签: 激情犯罪 义愤 刑罚个别化 人身危险性
  • 简介:<正>刑罚效益问题,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就已引起苏联、东欧刑法学者们的关注,进入七十年代已是著述甚丰,硕果累累。迄今,刑罚效益依然是苏东刑法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是,在中国刑法学中,

  • 标签: 积极成果 刑罚效益 相互关系 目的论 概念界定 内在关系
  • 简介:基本范畴是刑罚价值的立足点,而基本范畴本身又涉及刑罚的本质、功能和目的,并且它们之间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刑罚价值包含刑罚本质、刑罚功能和刑罚目的——满足社会及其成员的刑罚需要,这种刑罚需要恰恰是通过刑罚功能所展现的刑罚本质。刑法所保障的价值是自由和秩序,故刑罚的价值亦是自由和秩序。

  • 标签: 刑罚 价值 自由 秩序
  • 简介:<正>非刑罚处理方法,是指人民法院对于犯罪分子直接适用或建议主管部门适用的刑罚以外的其他处理方法的总称。对此,我国刑法第31条和32条有明文规定。但是,如何根据立法精神,在理论上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指导司法实践,目前尚属空白。笔者不揣浅陋,试对此作一些尝试性探讨。一、刑法规定非刑罚处理方法的必要

  • 标签: 非刑罚处理方法 故意犯罪 刑罚处罚 犯罪分子 我国刑法 社会主义刑法
  • 简介:我国现行刑罚执行变更程序存在很多问题,刑诉法的相关修改仍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对样本监狱减刑假释提请、裁决程序和暂予监外执行审批过程予以考察,以及对监狱民警、服刑罪犯、罪犯亲友对刑罚执行变更程序公正性的评价和满意度予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刑罚执行变更过程中的司法公信力强弱与刑罚执行变更程序的正当程度呈正相关,完善刑罚执行变更程序的关键在于提高其正当程度。

  • 标签: 刑罚执行 正当程序 减刑 假释 暂予监外执行
  • 简介:<正>本文旨在阐明:我们必须采取一种自觉的全球视野下的分析方法来重新评价和补充刑罚。笔者认为,大多数关于新刑罚的分析往往误解了分析的地域性,过分地局限于社会或社区等自给自足的系统中。简单地讲,现代社会没有哪个"社会"或者"民族

  • 标签: 种族灭绝 全球语境 胡图人 图西人 监禁率 监禁刑
  • 简介:<正>当人们说"刑罚是用来惩罚犯罪或罪犯的"时,似乎没什么错。但仔细分析,这其中隐含着一个关于刑罚立场的误解。本文将从犯罪形态的理论比较入手,说明犯罪互动对刑罚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推出刑罚立场的中立性命题。一、修女与妓女为了弄清犯罪形态问题上的基本理论,让我们从一个古老的话题开始,这就是,强奸修女和强奸妓女是一样的犯罪吗?一说认为,这两个行为之间"同"大于"异",它们都是强行与女性发生性行为,都是暴力的滥用,尽管在这两个强奸中,一个对象是纯洁的修女,另一个对象是低俗的妓女。既然行为是一样的,那么,就不

  • 标签: CRIME FORM CRIMINAL INTERACTION PENALTY STAND
  • 简介:刑罚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存在严厉性和惩罚概率的不同组合。多种因素会影响刑罚的生产可能线和无差异曲线,在生产可能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时存在最优的刑罚。我国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宽与严就是刑罚的严厉性和惩罚概率问题,宽严相济中的宽与严也存在一定的经济基础。

  • 标签: 刑罚严厉性 惩罚概率 生产可能线 无差异曲线 宽严相济
  • 简介:意大利是现代行法学说的发源地和繁荣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刑罚执行制度也作了较大的调整.对意大利刑罚执行制度的特点,以及对意大利负责社区矫正刑罚的主要机构--社会服务中心的有关情况有了了解,会引发我们在我国刑罚制度的改革问题上产生新的启发和思考.

  • 标签: 意大利 刑罚执行制度 社区矫正 刑罚制度 中国 监察办公室
  • 简介:历史上有两个相对的刑罚适用原则:罪刑均衡和刑罚个别.罪刑均衡原则要求刑罚应当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体现了刑罚的公正价值;刑罚个别原则要求刑罚应当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体现了刑罚的效益价值.为了遏制高涨的犯罪现象,刑罚的适用原则由罪刑均衡发展到刑罚个别,刑罚的价值追求由公正转化到效益.伴随这一历史变化的是一系列的变化过程.

  • 标签: 公正 效益 罪刑均衡 刑罚个别化
  • 简介:刑罚目的报应论认为,刑罚的正义在于对犯罪的报应,报应主义正成为西方刑罚理论的主流。报应论体现了惩罚的公正,包含了罪刑均衡的要求,因而成为刑罚理论的基础。由于报应论忽视了刑罚的社会功能,为此应以刑罚的功利论来完善刑罚的报应论。

  • 标签: 刑罚 报应 功利
  • 简介:<正>一、基本情况西班牙刑法制度与刑法理论虽然受到了德、法等国的重要影响,但在欧盟各国中,没有其他一个国家的刑法典像《西班牙刑法典》规定这样完整的刑罚名目——《西班牙刑法典》第27条规定了不下20种轻重不同的刑罚方法。在《危险犯罪人与社会回归法》(TheDangerousOffendersandSocialRehabilitationAct)中,还规定有16种之多的保安措施与矫正方法。

  • 标签: 西班牙 新刑法典 缓期执行 法典草案 短期监禁刑 犯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