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正>(2006年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149号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正确确定享受特别优惠关税待遇进口货物的原产地,促进我国与有关国家间的经贸往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我国关于享受特别优惠关税待遇货物原产地规则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 标签: 进口货物 管理办法 行政法规 原产地规则 原产地证书 税号
  • 简介:冰岛与欧盟(EU)于2007年1月18日达成相瓦削减进出口农产品关税的新协议,并于2007年3月1日开始正式生效。根据新协议,欧盟每年将免税向冰岛出口牛肉100吨、猪肉200吨及禽肉200吨,冰岛同样免税向欧盟国家出口酸奶酪(skyt)380吨、

  • 标签: 欧盟国家 关税协议 冰岛 农产品关税 进出口 免税
  • 简介:<正>公司捐赠税收优惠制度主要是指关于公司公益捐赠税收减免的法律规定,即对公司向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的慈善捐赠经费享受税收减免的对象和比例所作出的法律规定。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允许公司对捐赠进行税前扣除,允许公司在扣除一定量的公益性和救济性捐赠之后,再按照法律规定计缴公司所得税,这是公司捐赠税收优惠的主要表现形式。公司捐赠的税前扣除又可分为全额扣除和部分扣除两种方式。有一些国家如新西兰

  • 标签: 税收优惠制度 公益捐赠 公益性组织 救济性 社会公益事业 税式支出
  • 简介: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缘起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成立,可以说主要来自美国的推动。第一股推动力量是美国于一九三四年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ReciprocalTradeAgreementsAct),授权行政部门对外缔结贸易协定,至一九四五年共完成三十二个贸易协定。美国认为双边协定有其缺点,而期望通过多边方式进行。

  • 标签: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国际贸易组织 贸易协定 推动力量 多边贸易谈判 缘起
  • 简介:因国际商业交易引发纠纷时,当事人一方在向另一方进行索赔并计算索赔额时,关税是一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了索赔额的大小,甚至决定了某项诉讼请求或仲裁请求能否获得支持。作者结合本人办理涉外仲裁案件的心得,针对因国际货物买卖、来料加工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争议而产生的索赔中所涉及的进口关税问题,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希望通过这些分析,使人们理解进口关税因素对于正确行使索赔权的意义。

  • 标签: 涉外仲裁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行使 诉讼请求 索赔 国际货物买卖
  • 简介:美国近日修改《1930年关税法》授权美国商务部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是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WTO规则并未禁止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反补贴,因此美国此次修法并不违反其在WTO项下的义务,但美国如果对来自中国的产品按照“非市场经济国家”使用替代国方法进行“双反”救济,依据WTO争端解决上诉机构“对来自中国的产品的反补贴和反倾销措施”报告,将很可能违反WTO协定的“适当金额”要求,构成双重救济。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是积极应对现实的“双反”调查,而长远的目标则是争取美国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

  • 标签: 关税法修订案 非市场经济国家 WTO“双反” 双重救济
  • 简介:<正>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形式,也是国家管理活动和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先决条件.近几年来,违反国家税法的犯罪现象日益严重.以往发案较多的偷税、抗税案件逐年增长,1993年查处的这类案件比1992年增长17.5%;1990年以来,每年发生的暴力抗税案件都在2000起上下,全国每年查补的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额都高达数亿元,新的犯罪现象开始出现.刑法第121条已明显不能适应惩治违反税法犯罪的需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国家财税运行机制过程中,国务院发布了五个新税收条例,并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标志着我国税制改革进入了实施阶段.一系列新的立法规定,为打击违反税法犯罪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

  • 标签: 偷税罪 税务机关 纳税人 补充规定 抗税罪 犯罪现象
  • 简介:欧盟委员会2006年11月20日宣布,由于印度对进口酒类征收高关税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欧盟委员会决定将欧盟与印度问的酒类关税争端提交世贸组织解决。作为贸易纠纷解决程序的第一阶段,欧盟委员会20日要求与印度在世贸组织展开磋商。如果为期60天的磋商不成功,欧盟委员会可以要求世贸组织成立专门小组对这一争端进行裁决。欧盟委员会根据业界投诉,在从2005年9月起展开的调查中发现印度洒类进口关税过高,达177%至540%,而且印度部分地区只允许国产酒出售。

  • 标签: 进口关税 世贸组织 组织程序 酒类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欧盟委员会
  • 简介:随着WTO多哈回合谈判的僵持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化的进程受阻,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许多国家转而选择更为现实的区域贸易组织来缓解对全球贸易的依赖,为防止在此背景下出现针对我国的“转移效应”,我国极有必要建立区域机制以缓解可能的冲击,从现实来看,对现有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深化发展,形成关税同盟,具有经济和地缘等优势,应当对中国一东盟关税同盟的建构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指导原则和对内与对外的制度安排。

  • 标签: 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 简介:由于地理、历史等各种原因,资源丰富的西部民族地区并没有实现经济的繁荣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加大了民族和地区间的矛盾,影响了民族地区的稳定。为了实现各民族和地区事实上的平等,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差别对待,实行了经济优惠政策,但这种差别对待是有一定限度的,是对平等原则的有益补充。

  • 标签: 少数民族经济优惠政策 合理差别
  • 简介:2012年3月13日,美国《1930年关税法》修订案正式生效后,美国商务部获得了对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商品采取反补贴措施的国内法授权。对此,我国相关领域学者纷纷从反补贴给我国出口造成的危害及其应对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则结合WTO协定关于外汇措施及补贴的规则以及美国关税法修订的深层立法意图,对美国商务部对人民币汇率实施反补贴的风险进行分析,得出关税法的修订使美国商务部在具体的反补贴调查中可能运用自由裁量权,认定人民币汇率存在低估,并将其认定的低估幅度计入补贴幅度,在此基础上提高反补贴税率的结论。

  • 标签: 关税法修订 补贴 外汇措施 汇率低估
  • 简介:<正>第一条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继续对宣传文化单位实行财税优惠政策,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原根据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宣传文化企业发展的通知》和《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宣传文化事业的通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文化单位,应按新税制的有关规

  • 标签: 宣传文化 财税优惠政策 固定资产投资 方向调节税 专项资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当前国际上对最惠国条款适用于投资争端解决程序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较大的争议,是否符合'更优惠待遇'标准是判断这种适用的依据之一。将最惠国条款适用于投资争端解决程序由于在国内救济与国际仲裁之间、不同国际仲裁机构之间、不同国际仲裁程序规则之间无法判断'更优惠待遇'的存在,因此,将最惠国条款适用于投资争端解决程序适用缺乏合理性。

  • 标签: 最惠国条款 投资争端解决 更优惠待遇
  • 简介:税收优惠是国家对民办学校实行差别化扶持的一项法律制度和基本政策。民办学校税收优惠的困境在于,法律规定不明致使税收优惠制度缺位、政策内容失准致使税收优惠机制不畅,以及政策执行失范导致税收优惠落实困难等。依据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需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健全民办学校税收优惠制度;明晰主体和事项,完善民办学校税收优惠机制;规范政策执行过程,落实民办学校税收优惠措施。

  • 标签: 民办学校 分类管理 税收优惠
  • 简介:2008年以来,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极大地完善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制度。这些突破性的进展包括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免交企业所得税,对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的企业和个人实行税收优惠,明确了申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条件和程序。但税收优惠仅涉及所得税,其他税种尚未完善,实行税收优惠制度的主体未考虑大量的草根非营利组织,法律法规执行效率较低,以及对营利性收入征税的困惑。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性,其次应通过信息公开加强监管,最后还要加强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建设。

  • 标签: 非营利组织 税收优惠 捐赠制度
  • 简介:关税自提出以来,其合法性一直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论的热点问题。尽管很多学者已从WTO规则的角度论证了碳关税的违法性,但在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当今,很多国家仍意欲通过征收碳关税来削弱贸易伙伴的竞争力,从而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面对有可能形成燎原之势的碳关税,对碳关税合法性的再次论证就成为必要之举。作为应对全球气候恶化的措施,碳关税的合法性除了在WTO框架下进行论证外,还应在国际气候法的视野下进行考量,而现有碳关税的设计违背了诸多国际气候公约中共同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其合法性难以通过国际气候法的审查。

  • 标签: 国际气候法 碳关税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 简介:随着我国'营改增'改革的基本完成,现行增值税法制度的继续完善和国家要求的进一步减税减负成为当下财税法学界关注的重点。依据现行增值税法制度,如果非从事出口业务的纳税义务人到了当期期末仍然有大量未抵扣的进项税款,基本仅能留待下期继续抵扣。通过完善增值税法律制度,赋予全体纳税人就增值税期末进项税款未抵扣部分请求退税的权利,让退税从目前个别适用的税收优惠变成权益普惠,让纳税人自行选择或抵或退,以大幅提高纳税人资金流转率,减轻企业因为进项税款占用流动资金的负担,进而减轻纳税人增值税征收中的负担,同时也能实现我国增值税法律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全面落实纳税人应当享有的税收返还请求权,体现增值税的消费税本质特性。

  • 标签: 增值税 留抵税额退税请求权 税收债权债务关系 税收优惠
  • 简介:积分、优惠券属于广义财物中的财产性利益,在分析积分、优惠券类案件时应区分狭义财物与财产性利益,由犯罪对象一元论转为多元论,不同阶段的行为可能分别侵害了财产性利益载体、财产性利益和最终财物。积分、优惠券作为财产性利益具有独立价值,应分别认定对财产性利益的犯罪与对最终财物的犯罪。损失的认定应采既遂时点,并考虑被害人交易目的是否实现,数额的认定应去精确化、去绝对化,委托专门机构鉴定确定数额。前后行为构成数罪的应按罪数理论处理,根据不同情形分别属于共罚的事后行为或者狭义的包括一罪。

  • 标签: 积分 优惠券 财产性利益 犯罪数额 罪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