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人权的历史已经在与统治和压迫的抗争中走向其终结。自前现代以来,自然权利奠定了现代国家主权的基础。这一趋势在后现代日趋显著,人权也已成为正在构筑中的新世界的道德秩序。从哲学的视角看来,人性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能作为规范性价值的渊源。普遍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如同人道主义之树上相互纠结的枝蔓,无法将人权作为个体欲望的立法加以理解。在后现代,人权运动跨越了社会的分野,同时也解构了其支配的主体。只有当我们将人权视为赖于他者而存在,人权方能回归至其原初的目标而成为后现代的正义准则。

  • 标签: 人权 自然权利 主权 普遍道德 政治斗争 人道主义
  • 简介:2007年3月起开放签字的《残疾人权利公约》是联合国体系在保护人权领域的最新努力。与以往的多数人权条约一样,《残疾人权利公约》列举了具体权利、构划了报告体制,同时通过任择议定书设计建立一套来文制度。这意味着在国际人权法上又添加了一套体制。虽然从权利保护发展本身看,这一公约的出现丰富了联合国体系的人权保护内容,但是从国际法治的理念上看,它是国际法不成体系的特征的继续与延伸,本质上不仅无益于国际法治的完善,而且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国际法维护人权各个环节的成本。现阶段有必要考虑将包括人权、环境等领域的规范进行编纂,将相应机构进行整合,以推进国际法治的目标。

  • 标签: 《残疾人权利公约》 联合国 残疾人 人权 国际法治
  • 简介: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引起了在WTO范围内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人权保护之间关系的讨论,进而扩展到WTO法与国际人权法之间的关系.贸易和人权二者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但是二者在发展历史和实践中的联系却是不可忽视的.在现有的WTO框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于各自的利益,都在人权问题上向对方发难.人权迟早会被纳入WTO的考虑范围之内,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将其纳入WTO的范围.是一种比较实际的方式,即就具体问题所涉及的人权达成具有国际法拘束力的协议,采用逐个、渐进的方式将人权纳入到WTO范围之内.

  • 标签: 贸易规则 人权 WTO 国际人权法 《多哈TRIPS宣言》
  • 简介:人权话语避免沦落为政治足球的关键在于去除其政治色彩而使其趋于公平,为了达成此目标,笔者创设了一套合法性测试,以确定谴责人权侵害适当的公平程度。本测试以一个合法性论断为基础,主要包括三个向度的内容:第一向度用来确定与合法性的实质调查更具相关性的人权诉求的四个核心要素,即"领土选择"、"议题选择"、"受害者选择"和"时间选择"。第二向度"相称的肇事者选择"是本项合法性测试的关键,肇事者选择必须与确凿的人权侵犯事实相称,即按照贯穿整个领土选择的议题、受害者和时间框架来对其进行确定。第三向度"非党派主义"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以确定何时实质上不相称的肇事者选择是可能的。笔者主张当一项政治、社会、文化冲突与人权的内容无关,而对于人权侵害的谴责实质上只是重述了冲突中一方的立场,则此时肇事者选择违法。

  • 标签: 人权侵害 谴责 公平 合法性测试
  • 简介:犯罪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的权利的侵犯.惩罚犯罪、控制犯罪是人权保护的应有之义.然而,惩罚犯罪、控制犯罪语境中的人权保护主要是保护遭受犯罪侵害的被害人的权利.事实上,在作为惩罚犯罪载体的刑事诉讼中,人权保护的概念涉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

  • 标签: 人权保护 惩罚犯罪 被害人 被告人 犯罪嫌疑人 刑事诉讼
  • 简介:人权乃是需要重新思考和认识的重要法学范畴,它是权利的最基本、最普遍、最广泛存在,人权原则的深入贯彻实施,必然要求各部门法学都应将其作为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权保障首要的和关键性的环节是人权的宪法保障,这是人权的其他法律保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人权的政治保障和社会保障的根本法保证。

  • 标签: 人权 宪法保障 根本法保证
  • 简介:《欧洲人权公约》为人权保护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对缔约国课以保证本国人民享有人权的义务。欧洲人权法院通过判例不断发展出符合公约精神的法律解释,对公约进行丰富和完善,树立了人权的“欧洲尺度”。欧共体法院在人权条款阙如的情况下,参照一般法律原则和成员国共同宪法传统进行司法解释,并格外倚重《欧洲人权公约》以及欧洲人权法院在实践中所确立的人权标准。

  • 标签: 《欧洲人权公约》 欧共体法院 判例
  • 简介:一、公益诉讼的理念探讨(一)公益拆讼及相关概念一般认为,在词源上,公益诉讼可追溯至古罗马时期。在罗马程式诉讼中,有私益诉讼和公益诉讼之分.前者是保护个人权利的诉讼,仅特定人才可提起;後者乃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凡市民均可提起。

  • 标签: 公益诉讼 人权发展 社会公共利益 个人权利 私益诉讼 特别规定
  • 简介:文章解读了当代人权理念并考察了哲学家为这些人权理念提供系统的合法性证明所作出的努力。首先,文章从何谓人权出发,探讨人权是否需要一种特殊的合法性证明,同时追溯了解释人权基础的不同路径。接着,文章详细探讨了三位重要哲学家阿兰·葛维茨(AlanGewirth)、詹姆斯·格里芬(JamesGriffin)和约翰·罗尔斯(JohnRawls)提出的人权学说。

  • 标签: 人权 自由权 福利权 自治
  • 简介:<正>在我国,人权保障问题愈来愈受到重视。人权的法律保障首先表现为宪法保障,并以此为其他法律保障奠定了基础,而刑法因其独有的严厉性,在人权保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人权的刑法保障问题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 标签: 刑法保障 人权保障 对人权 法律保障 刑法规定 罪刑法定主义
  • 简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作为我国宪法上的人权原则确立的。它的确立并非仅出于功利主义考虑,而在于申明了宪法之为宪法的规范意涵。对它的理解,不仅要认识到人权原则在提升权利观念、完善宪法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宪政建设的深远影响,而且也要认识到人权原则在宪法结构、旨意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同样,人权原则的实现并非仅指人权保障的制度完善,更重要的或许是把它置入规范宪法的视野中予以重新审视。

  • 标签: 人权原则 国家权力 人权保障
  • 简介:今年,在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又通过了一次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从而在根本大法的层次上明文确定了“人权”这一概念,体现了法律的人本精神,无疑将我国的法治化进程推进到了一个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 标签: 侦查程序 人权保护 人权保障 全国人大 保障人权 法治化进程
  • 简介:衷心感谢香港城市大学的邀请,我作为城市大学杰出学人演讲系列活动之一举行这次会议。我非常荣幸能够为如此出色的听众演讲。一、《欧洲人权公约》《欧洲人权公约》(EuropeanConventiononHumanRights)签署于1950年。作为一个区域性国际条约(由欧洲委员会主持起草),它是继《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通过)之后的,又一旨在保障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力作",并率先具体落实了《世界人权宣言》中所规定的各项原则。

  • 标签: 欧洲人权法院 城市大学 人权法 欧洲委员会 基本自由 国际条约
  • 简介:仅40个条文的《东盟人权宣言》承载着东盟成员国的共同人权观念。与《世界人权宣言》和其他国际人权文件相比,宣言无论从整体结构上还是权利范围上都体现时代进步性,特别是其有关人权保护一般原则的规定更是独树一帜,丰富了现行人权框架体系。《东盟人权宣言》虽然仅是一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权文件,但它构成东盟区域人权保护的新起点,有利于推动东盟共同体建设,对构建亚洲人权机制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

  • 标签: 《东盟人权宣言》 区域人权保护 东盟共同体
  • 简介:作为哲学家,康德对人权做了深刻的思考,他的人权思想在人权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人权史上的一次革命.康德认为在实践理性中,人是自由的,人是作为目的而不是工具存在的.自由是人唯一的天赋权利,它也是人类道德的根据,从而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强调了人的尊严和价值.

  • 标签: 实践理性 自由 主体性 德国 立法 哲学体系
  • 简介:证人作证是审判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强调证人出庭作证义务的同时,证人权利的保障往往受到忽视.给予作证证人一定的经济补偿和对证人安全进行保护,是证人应当享有的两项重要权利,也是促进证人作证的重要举措,但是我国立法对此却一直没有详细规定,这严重阻碍了证人制度的良性运行.本文立足我国的现实,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对建立证人作证经济补偿权和完善证人保护权进行了理论论证,并提出了初步的制度构想.

  • 标签: 证人作证 证人权利保障 审判方式改革 经济补偿权 良性运行 证人保护
  • 简介:人权概念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延展性决定了人权概念的动态变化,人权是对抗性权利、道德权利、习惯性权利、普遍权利,同时也是法律权利。人权的本质在于对弱势方的权利保护。

  • 标签: 人权 人权属性 弱势方
  • 简介:<正>人权,这一美妙的字眼越来越多地被赋予了意识形态的色彩。西方大国利用人权来为其霸权政治作正当性辩解,发展中国家,为应对西方大国的人权攻势,从实用主义出发提出了"主权高于人权"的观点来与"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对抗。西文大国极力主张人权的普遍性,而发展中国家却强调建立在文化相对主义基础上的人权的特殊性。在当今世界上,"人权的神圣名义,无论其可能意味着什么,都能被人们用来维护或反对一个事物"。"人权似乎什么都是,又似乎什么都不是"。不同文明之间难道在人权问题上真的没有对话的基础与可能吗?难道世界真的如亨廷顿所言而进入"文明的冲突"时代了吗?日本东京大学国际法教授大沼保昭的《人权、国家与文明——从普遍人权观到文明相容的人权

  • 标签: 人权发展 大沼 人权观 国家主权 人权概念 西方大国
  • 简介:<正>目次引言一、接近正义权与欧洲人权法院的相关实践二、欧洲人权法院相关实践的启示结语引言接近正义(accesstojustice)作为现代西方各国司法改革的主题,首先是作为一种理念被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在意大利著名的法学家卡佩莱蒂的倡导下,提出了各国政府都有义务保护当事人的获得司法救济的权

  • 标签: 欧洲人权法院 卡佩莱蒂 国家豁免权 欧洲人权委员会 法律援助 国际人权公约
  • 简介:台湾地区自1995年实施全民健康保险制度,保障民众的医疗权益。然而人口老化、重大伤病患者激增及医疗科技的进步,致医疗费用大于保费收入,造成财务缺口;不当使用医疗资源、重复检查等问题,导致健保财务危机,驯至"四大皆空"的医疗窘境。健保财务持续失衡,将导致跨世代财政负担的不平衡。本文借由医疗人权与正义之探讨与医药健保制度之政策与法令之检视,说明健保实施对医疗人权之影响,厘清当局在医药管理上的责任,认为妥处人口老化对健保财务之冲击,落实转诊制度,强化医疗资源有限之倡导,并控管浪费与资源节用,建制医疗资源的分配正义及使用伦理,应为台湾地区健保制度永续经营的关键。另外,为保障医病双方医疗人权,并应尽速建立医疗救济制度,及时补偿受到医疗处置伤害的病患或家属。

  • 标签: 医疗人权 医疗正义 全民健康保险 医疗纠纷 分配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