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近日,阳朔县检察院借“检察开放日”活动进行职务犯罪预防警示教育。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该县白沙镇政府的主要领导及社区、村支书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共14名代表。代表们参观该院后表示。此次零距离的接触,在进一步了解检察工作的同时。也让自身思想得到了升华。

  • 标签: 职务犯罪预防 阳朔县 警示教育 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 检察工作
  • 简介:我国环境法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直接规制目标,即行为人不违反、不逾规定总量和实现质量目标.它们出自三种不同的立法设计思路,即不法行为惩罚主义、总行为控制主义和环境质量目标主义.我国环境法普遍遵循的是“设定行为规范-惩罚违反者”这种立法设计思路,一些环境法文件中的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取用总量控制制度、基本环境能力保持制度、保护区制度、保护名录制度、防治规划制度则是总行为控制主义的产物,而《草原法》、《森林法》、《渔业法》等法律中还存在贯彻环境质量目标主义的立法设计.

  • 标签: 不法行为惩罚主义 总行为控制主义 环境质量目标主义
  • 简介:律师调解员制度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主要存在行政主导模式、法院主导模式和律师主导模式等几种类型。本文认为,法院主导模式中的委托型律师调解员制度更适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司法状况,但应克服律师调解中的利益冲突、当事人合理怀疑、登记立案程序衔接以及成本费用困境等现实障碍,并从律师调懈员的选任程序、组织机构、适用案件范围、启动与运行程序、诉讼衔接程序、监督约束机制和奖惩机制等主要方面确立律师调解员制度的具体架构和内容。

  • 标签: 律师 调解员 法院委托调解 现实障碍 程序设计
  • 简介:规避执行行为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降低了执行公信力和司法权威。近年来,通过变更法定代表人身份方式,规避法院执行措施,谋取不正当利益或损害他人利益的案例不断出现,其危害性足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由于立法长期缺位,司法实践中出现多种不同的应对模式和学术观点。本文对比分析了当前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法院对于被执行人变更法定代表人规避执行措施的三类规制方式与四种裁决思路,厘清了不同规制方式间的争议焦点、不同裁决思路产生的原因。在现有立法框架下,提出了结合目的、时间、行为方式和结果四个主客观方面的要素,识别变更法定代表人是否存在规避执行措施的恶意,从而限缩规制法定代表人恶意变更的案件范围。最后从起点防范与过程控制、微观规制与宏观应对等不同视角,提出执行阶段审慎认定、保全的拓宽适用、监管衔接阶段的法定代表人信用惩戒系统等三个阶段、两个维度的规制路径,以期在现行立法下破解执行难,防止'乱执行',促进执行工作规范化。

  • 标签: 法定代表人 规避执行 司法认定